美國的外交政策長期以來奉行的,即「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立場,所有的對外干預行動,皆以美國利益作為最大考量。外交場合是實力與智慧的展現,過去中國在戰國時期有縱橫家蘇秦,組建合縱聯盟,佩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趙國大臣藺相如奉命攜帶國寶和氏璧出使秦國,雖受秦王威脅仍安然而返,成為成語「完璧歸趙」的典故來源。又有秦昭襄王宰相范雎提出「遠交近攻」策略,使得秦國可以兼併其他六國,一統天下。作為小國而非霸權的台灣,本應在國際場合中發揮關鍵力量,卻一次次在錯誤的策略中自貶身價,援助烏克蘭的荒唐計畫,正是一個最佳案例。
任何國家在考量外交政策時,絕非僅思考單一面相,而是必須全盤考量。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普丁政權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由民進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多次透過外交部向國際社會表態,台灣支持烏克蘭的立場。2022年4月,外交部宣布將轉贈我國人捐款300萬美元予基輔市,另提供烏克蘭當地6所醫療機構500萬美元,總計800萬美元。2022年10月,外交部舉行「台灣烏克蘭友誼酒會」,時任外交部長(同年5月20日改任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發表三點聲明,包括已編列明年度預算,將捐贈56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億元)協助烏克蘭重建醫院、學校與關鍵基礎設施。2022年12月,外交部捐助100萬美元,聲稱供基輔市採購柴汽油發電機等緊急發電設備,以協助超過300萬身陷缺電之苦的基輔市民度過寒冬。2023年1月,外交部捐助200萬美元,協助烏克蘭哈爾科夫(Kharkiv)、米科萊夫(Mykolaiv)及赫爾松(Kherson)地區採購發電機及供暖設備,提供飽受戰火摧殘及寒冬之苦的烏國前線居民渡過嚴寒,迎接新年。2024年3月,吳釗燮接受《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專訪時聲稱,「台灣無私地協助烏克蘭,使這些國家感受到必須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2024年5月4,吳釗燮參與「2024歐洲節」時強調,「台灣與烏克蘭站在一起」。
2022年3月的外交部新春酒會上,時任總統蔡英文強調,身處民主最前線的台灣人民,會跟所有熱愛民主自由的人民站在一起。時任外長吳釗燮則說,台灣人對威權侵略完全不陌生;台灣人的愛心向世界發出明確訊號,「無論哪裡有需要,台灣都願意幫忙」。2023年初,蔡英文透過影片表態,「支持烏克蘭,就是支持民主自由。台灣位處印太地區民主自由防線的最前緣,這一年來,也始終和烏克蘭站在一起」。
更可笑的還在後頭。2024年5月,距離卸任外長一職不到一個月的吳釗燮接受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質詢時坦承,我國目前援助烏克蘭非直接投入,均是透過第三方國家,包含捷克、立陶宛、波蘭等,簽訂專約,再將物資或者款項轉往烏克蘭。徐巧芯質疑,這樣使經費難以監督,最終究竟有多少進到烏克蘭,作為實際最終援助費用。而吳釗燮受訪時聲稱,受徐巧芯的爆料影響程度最大是烏克蘭,因烏克蘭與中國關係特殊,以後台灣援烏可能會受挫。
很明顯地,吳釗燮深知烏克蘭與中國的關係。而現任副總統蕭美琴多次在國際場合大談所謂「善的循環」的外交理念,但在爾虞我詐的國際外交場合,這是不是太過於理想?民進黨政府多次向國際社會發出「台灣與烏克蘭站在一起」的訊號,但烏克蘭想要的又是什麼?台灣大動作聲援甚至金援烏克蘭,不僅沒有在外交上實質改變烏克蘭的對台立場,反而碰來一鼻子灰。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與中國外長王毅7月24日在廣州舉行了會談,中國外交部發布新聞稿稱,庫列巴(Dmytro Kuleba)表示,烏方支持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庫列巴也說,烏方高度讚賞中方促進和平、維護國際秩序所發揮的積極建設性作用。我國外交部回應稱,「中國外交部片面宣稱烏克蘭『支持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對於中國昧於事實,一再操弄『一個中國』議題,意圖使國際社會誤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予以嚴正譴責」。
外交部認為,這一切都是中方片面聲稱,烏克蘭的官方聲明中並沒有這樣的內容出現。的確,在烏克蘭外交部發佈一篇題為〈庫列巴:烏克蘭的公正和平符合中國的戰略利益〉的新聞稿中,的確沒有提到「烏方支持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但在會議中,這樣的事實是否存在?
烏克蘭官方媒體「烏克蘭國家新聞」核實了這項訊息,這正意味著烏克蘭正式支持中共併吞台灣。根據該篇報導,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不僅強調烏克蘭和中國是戰略夥伴,還支持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烏克蘭將繼續在對華關係中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這也並非第一次烏克蘭在遭遇俄羅斯入侵後這樣表態。2024年1月底,烏克蘭駐北京大使帕夫洛·里亞比金(Pavlo Riabikin)在北京會見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時,表示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表示基輔願意加強與北京的合作。
更別提烏克蘭事實上是中共軍隊現代化進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根據《華盛頓郵報》2022年3月9日的報導,烏克蘭多年來一直向北京當局提供其他地方無法獲得的關鍵軍事技術,包括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海軍反導雷達技術和先進噴射發動機。烏克蘭檢察官2005年表示,中國還從烏克蘭武器經銷商那裡獲得了六枚可安裝核彈頭的空射巡航飛彈,並指控這些飛彈被走私出境並非法出售。中共官媒《環球時報》2015年甚至承認,「實際上,中國是烏克蘭軍工的最大客戶」。
《南華早報》2021年7月4日的一篇報導寫得更明白,2016年至2020年中國第三大武器來源國是烏克蘭(6.3%)。2016年至2020年,中國是烏克蘭武器的最大接收國,佔烏克蘭武器出口總額的36%。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SIPRI)統計,烏克蘭每年向中國出口價值800至9000萬美元的武器。
「台灣與烏克蘭站在一起」,但烏克蘭可沒想和你站在一起。偷偷摸摸接受台灣援助,還得繞道而行。而台灣的外交官更沒有晏子使楚時的智慧,「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除了熱臉貼冷屁股,還得幫著烏克蘭替他們的行為擦脂抹粉,而這些費用還得由台灣全體納稅人來負擔。
無法以「台灣優先」以及捍衛台灣立場最為最基本的談判要件,就沒有資格擔任台灣的外交官,更沒有能力為台灣爭取到國際地位。民進黨「台灣與烏克蘭站在一起」的口號,只是讓台灣不斷地在國際場合中自貶身價,又要那剩下寥寥可數的邦交國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