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世界-褚遂良登天】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褚遂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

在以武則天為主角的藝術創作中,褚遂良往往也是最大的反派角色之一。畢竟,褚遂良是李世民最後的重臣。

褚遂良憑著一手好書法,從文書官起家為李世民重用。然而,很少人知道,他的父親褚亮也是隋末唐初的大詩人,不是這個,重點是,褚亮一直以來跟著李世民東征西討,和凌煙閣功臣之首長孫無忌一樣,是負責政治作戰工作的。

同樣的,大多數人知道褚遂良,都是因為他阻止李世民翻看記錄帝王言行的「起居注」,堪稱史官楷模。可很少人注意到,這件事,跟貞觀太子之爭有著密切相關。

李世民原本立了太子李承乾,但卻慢慢表態自己更喜歡魏王李泰,給魏王跟太子一樣的待遇。最終太子結黨意圖謀反,被逮個正著,廢黜。

而起居注事件,幾乎可說是這場貞觀太子之爭的「轉捩點」。

當時,唐太宗已經注意到,朝廷大臣開始選邊站:要支持太子,或是魏王。這讓李世民想起了當年跟李建成的爭奪--如今,依然是這些人,在操縱著一切。

所以,我大唐太宗決定「為了未來」,對現在的重臣進行一次新的汰選。

相對的,褚遂良在起居注一事上,表現出大公無私的態度,也就此贏得了唐太宗的信任。

貞觀十七年,在太子謀反大案爆發前,李世民把褚遂良找來問話。

「我聽說古時候舜在食器上面塗漆,禹在食器上面雕花,都有許多人出來勸諫。這不過是小事,為什麼臣子如此緊張?」

褚遂良回答:「這些雕琢的功夫,都要有人去做。上行而下效,繼而競逐,人們花時間在這上面,就會損害了原本農事女工的工作。今天上漆,明天鑲金.所謂奢侈是招致敗亡的慢性病,就是這麼回事。」

李世民點了點頭:「身為帝王不把心思放在百姓身上而想著這些事,敗亡確實不遠了。」

欸,李世民可不是傻子啊,這跟起居注事一樣,是在考校臣子。

起居注的考法,是針對身邊之人,問能否大公無私。漆器雕花,則是問褚遂良,能不能見微知著。

連過兩關,褚遂良也大概有了計較,便上了一封奏摺。談的是封建之事。

這題不簡單,也相當的顛覆認知。首先我們要先說「封建」。

東漢大家比較熟,東漢的王公侯,都是有封地,但不具備軍事與行政權的……這些權力,由朝廷指派的太守、州牧、國相等職位負責。

等於是空頭領主。

這個由漢武帝改變而成的制度,利於中央集權。BUT,每個帝王的心思不同。

漢武帝這麼做,是因為阿公漢文帝就是「同姓相爭」得立,父親漢景帝更經歷過七國之亂,所以他要拔除王權。

但司馬懿怎麼叛變成功?因為曹魏地方宗室沒有兵,兵都在地方大都督的手中。

試想,如果哪個曹姓王手上兵甲十萬,高平陵之變還不打回來自己稱帝逆?

所以,西晉在不變更曹魏體制的前提下,讓司馬親王們領大都督,結果大家都知道就是八王之亂,歷史循環。

可隋朝得立?又是一次臣子從朝廷叛變:北周地方沒有親王兵,但仍有大都督起兵對抗楊堅。於是,楊堅不只要兒子們有兵,還要兒子們有權,史稱「建彼維城」,一個大隋其實是由中央與四個獨立國共治。

第四個是北突厥喔。

李淵呢?李淵的不是大唐,是小唐。他直接讓各地軍閥改為李姓,共治天下。但他也不是全無手段之人,你看李淵藉著統一戰爭,對抗突厥,慢慢讓大家把兵馬資材都交到了「秦王」等人的手中。

然後,秦王李世民自立為帝。

李世民在這個歷史困局中,既要架空地方,又要佈下自己的心腹,所以「封建」之事,在貞觀一朝反覆出現不同形態。

第一期,李世民分封兄弟與兒子為各地之王,但多不到任。

第二期,李世民打算讓心腹重臣擔任各地刺史都督,並允許世襲。其實就是異姓王的概念。但大家不想當異姓王,理由之一是離開朝廷等於流放,氣死李二了。

其實這說明一下,脈絡拉開就很清楚,大家都知道,下去地方八成要被架空的:即使你是朝廷授予軍政世襲權力的刺史王。

簡單說兩個字:世族。

世族的地方勢力,經過這四百年已經牢不可破。你如果像西漢初封回老家?嘿,那就白封。兩漢是誰當大官誰老大,隋唐已經不是了。

李淵有做這套操作,但搞不起來。裴寂等人都是封回老家的。

那封去別人家?又是光棍司令,不頂用。

饒是貞觀功臣披荊斬棘與李世民共創大業,講白了,也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說個笑話,曹操那時候根本令不動,你看袁紹孫權劉璋誰受他號令了?

但大唐令得動。原因乍看跟李淵的操作有關,但是形似神非。李淵當時是「為了戰爭幫大家取得更多利益」,李世民的部分則可以用三個字解釋:「天可汗」。

協助朝廷維持天可汗的地位,將會帶來更多利益。

天可汗之國越是強盛,美金的優勢就越明顯。

至於天可汗本人,自然想要改變這個局面,向下紮根,令天可汗之國真正一體。

這就是一切的根本了。

於是乎,第三期啟動:李世民加封自己的兄弟、兒子,為各地刺史都督。

這沒有正式的時間點,但我們現在大概抓得出來。只要返回問題本身即可。

貞觀太子之爭。

意思是,李世民的第三期做法,必須先解決的問題就是:他的弟弟跟兒子們,值得信賴嗎?答案是「不能肯定」,可以的話李世民第一期就會做了。

所以李世民要把太子之爭弄大,來觀察「宗室跟大臣」的動態。

很可惜,唐書對於貞觀宗室的動態記載零散而薄弱,但經過這大半年來的接觸,我想這條線的正確性很高。

而褚遂良,讀懂了皇上這門心思,但並不「對症下藥」。

那是房玄齡、魏徵那種人在做的事,啊,我們換個更簡單的說法好了。劉洎、馬周、褚遂良這些人,其實就是宦官。不是物理上被閹割的官,而是「不從大門入仕,藉由皇帝的親信寵愛來得到權力」的內廷官員。

這樣,只要熟悉東漢宦官亂政的人,應該就可以很快理解貞觀在發生什麼。

只是貞觀發生得既快速,又平穩。

總之,身為內廷官員,褚遂良僅僅是提出了,如果要把第三期作得更完美,那就應該加強「皇子們的教育」。

教育的意義請參照馬周篇,表過不提。

這麼簡單就能打中唐太宗的心?褚遂良的關鍵句在這裡:「諸王數十百人,唯二王稍惡,自餘餐和染教,皆為善人。則前事已驗,惟陛下詳察。

二王是誰?褚遂良沒點名,但唐太宗心裏有數。我沒數,如果單純以太子之爭來圈,那就是漢王李元昌(世民弟)跟齊王李祐(世民子)。

總之,褚遂良這招「陛下詳察」就跟算命仙一樣,中大獎了。

三月,李祐叛亂,被徐茂公平定。四月,太子謀反案發,李元昌被賜死,太子遭廢。於是,李世民叫來了「四王之爭」的勝利者,魏王李泰,告訴他,將會立他為太子。

然後,李世民又考校內侍們了。

「昨天,有隻青鳥飛進我的懷中,說他今天終於能成為我的兒子。他只有一個孩子,等他將死之時,一定會殺了他的孩子,把皇位傳給晉王。你們想,他居然能為了我而違逆父子天性,多麼可貴啊!」

還是那句,李世民不是傻子。這句話中明顯的邏輯謬誤,誰聽不出來?

但只有褚遂良敢站出來駁斥。

「魏王既然能棄父子天性,又怎麼會遵守他跟他父親的承諾?不如讓晉王另外安置,以防不測啊。」

李世民聞言淚流滿面,當天便把長孫無忌、房玄齡與徐茂公找來,夥同褚遂良演了一齣大戲,就此決定晉王李治繼任為太子。

李治,便是後來的唐高宗。

當時常有雉雞飛入宮殿,唐太宗曾問侍臣,是什麼徵兆?

褚遂良就說了一個故事,讓唐太宗很滿意:「立身之道,不可無學,遂良博識,深可重也。

李治為太子後,便讓褚遂良入東宮為太子之友了。

既定太子,褚遂良更進一步協助唐太宗的平服四夷之策。還記得我們提過,薛延陀向大唐求親,結果被李世民陰了一把嗎?

始作俑者,便是褚遂良。

他上了好大一篇廢文,我看了三遍才抓到:「時以古人虛外實內,懷之以德,為惡在夷不在華,失信在彼不在此。

褚遂良的重點,正是「我們要守信,讓他們失信」。

在某個層面上來說,褚遂良可說是天下第一的謀士了。還好我先看了劉馬崔傳。基本上,褚遂良跟他們一樣懂李世民:大家都是近侍出身。問題在於,劉洎擅長逢迎讓李世民滿意,馬周專點要害讓李世民欽佩,老崔則是跟李世民對著幹。

褚遂良卻能一邊逢迎拍馬,一邊點出李世民內心的黑暗面,甚至,他還會站在李世民的對立面……而他的這三種行為,都是為了讓李世民「順著他的意思做」。

包括征伐高麗。

能操控人主到這樣的地步,我從先秦走到隋唐,真的第一次看過。

而且,褚遂良操控的,不是什麼昏君二世祖,乃是正值壯年,中國「千古一帝」榜上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

終於,貞觀十八年,褚遂良以黃門侍郎的身分,成為了宰相。

名義上來說,唐朝宰相本來就有侍中。但侍中是內朝五十,外朝五十的職務。黃門侍郎,卻是道道地地一百分的內朝官員啊。

話說到這裡,我必須停下來思考,所以,褚遂良是邪惡的嗎?

大致可以肯定的是,他的道德觀並不一般。

褚遂良排除異己很激烈,即使會害死對方也不收手。太子之爭要迅速收場,也必然會有死傷。但伐遼跟陰薛延陀,就讓我有點感悟了。

我看見了我自己。

史書上的生與死,戰爭的殘酷,戈壁沙漠的危險……那些事情,都離褚遂良太遠太遠。

李世民絕對不是仁慈的人,但他親身經歷過戰場,他知道生與死不是一句話,不是一堆數字,所以他會做出「尊重生命」的一些選擇與表現。

但對褚遂良來說,或許操控李世民去做那些事情,就像我們在玩一個養成遊戲,一個戰略遊戲。

透過這些遊戲,褚遂良在映證自己從史書上學到的一切。

褚遂良絕對是個天才,他不是邪惡,他只是不明白。

不明白那些事情的重要性究竟是什麼。

他唯一知道的,遵從的,或許就只是要把這場政治遊戲,玩到最好。

皇帝要英明神武,國家要國泰民安……

不在遊戲要求中的,算不上犧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303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0
從一開始就沒有人知道,西藏高原上怎麼還有一個國家。當他們下山來的時候,連天可汗都震驚了……
Thumbnail
2025/03/10
從一開始就沒有人知道,西藏高原上怎麼還有一個國家。當他們下山來的時候,連天可汗都震驚了……
Thumbnail
2025/03/06
取代東突厥而立的新霸主:薛延陀。
Thumbnail
2025/03/06
取代東突厥而立的新霸主:薛延陀。
Thumbnail
2025/03/03
李世民不停啟用新宰相,有人聽話不能幹,有人聽話又能幹,也有人不聽話,但是能幹。 宛如第二個魏徵的崔仁師,將會揭露更多。
Thumbnail
2025/03/03
李世民不停啟用新宰相,有人聽話不能幹,有人聽話又能幹,也有人不聽話,但是能幹。 宛如第二個魏徵的崔仁師,將會揭露更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褚遂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同時,也是唐太宗到唐高宗之間,最大的奸臣。
Thumbnail
褚遂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同時,也是唐太宗到唐高宗之間,最大的奸臣。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武則天的預言後,不知如何面對,聽完李淳風的分析後,決定臣服於命運,扮演好皇帝的角色,順其自然。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武則天的預言後,不知如何面對,聽完李淳風的分析後,決定臣服於命運,扮演好皇帝的角色,順其自然。
Thumbnail
一個曾經支持過三國時期孔融跟袁譚治理青州,謎一樣的男人。光榮以為他是文官,其實他戰功彪炳。
Thumbnail
一個曾經支持過三國時期孔融跟袁譚治理青州,謎一樣的男人。光榮以為他是文官,其實他戰功彪炳。
Thumbnail
李世民連番遭到打擊,終於下定決心爭取天子之位。 同時,齊王李元吉也展開了行動……
Thumbnail
李世民連番遭到打擊,終於下定決心爭取天子之位。 同時,齊王李元吉也展開了行動……
Thumbnail
年羹堯(1680年3月26日—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峯[3]。原籍安徽懷遠,始隸漢軍鑲白旗,雍正元年抬入漢軍鑲黃旗,同進士出身,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間重要將領。
Thumbnail
年羹堯(1680年3月26日—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峯[3]。原籍安徽懷遠,始隸漢軍鑲白旗,雍正元年抬入漢軍鑲黃旗,同進士出身,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間重要將領。
Thumbnail
大唐國事紛擾,由以外交最盛。 為安撫遼東三國,李淵不得不提高佛門在長安的地位。卻不料太子李建成境從中得利。 各方察覺事有蹊蹺的人,紛紛開始採取行動……
Thumbnail
大唐國事紛擾,由以外交最盛。 為安撫遼東三國,李淵不得不提高佛門在長安的地位。卻不料太子李建成境從中得利。 各方察覺事有蹊蹺的人,紛紛開始採取行動……
Thumbnail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上一回,郤正吹捧了一下蜀漢的安定繁榮,同時也綿裡藏針,暗諷朝政敗壞的原因。 他不直接挑明罵黃皓,接著卻說,你們都那麼棒,我卻是個廢物,在朝廷數年,寄託在天子腳下…… 心,卻不在這裡。 郤正的心在哪呢?
Thumbnail
上一回,郤正吹捧了一下蜀漢的安定繁榮,同時也綿裡藏針,暗諷朝政敗壞的原因。 他不直接挑明罵黃皓,接著卻說,你們都那麼棒,我卻是個廢物,在朝廷數年,寄託在天子腳下…… 心,卻不在這裡。 郤正的心在哪呢?
Thumbnail
繼續郤正傳前,先聊聊上回花了不少時間翻來翻去翻到華陽國志去的部分。 孟達與上庸。 其實華陽國志有的資訊也不多就是了。 第一個,很多人都認為,在孟達劉封攻打上庸三郡之前,這裡是屬於曹魏的。這不管從哪個角度切都是謬誤。
Thumbnail
繼續郤正傳前,先聊聊上回花了不少時間翻來翻去翻到華陽國志去的部分。 孟達與上庸。 其實華陽國志有的資訊也不多就是了。 第一個,很多人都認為,在孟達劉封攻打上庸三郡之前,這裡是屬於曹魏的。這不管從哪個角度切都是謬誤。
Thumbnail
最初讀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中的李百藥傳,對其名印象很深。
Thumbnail
最初讀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中的李百藥傳,對其名印象很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