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陸軍第一二二師師長兼四十一軍前敵總指揮王銘章,在徐州會戰中,為保衛山東滕縣而犧牲殉國,得年四十五歲。滕縣保衛戰奠定台兒莊大捷基礎,國民政府追贈其陸軍上將,並入祀忠烈祠。
王銘章祖籍四川新都縣,身後遺有幾房太太及子嗣,其中三太太葉亞華曾就讀四川大學,一九三四年嫁與王銘章,所生兩子皆夭折,四年後王銘章殉國。一九四九年末至一九五零年初,成都防衛總司令盛文所部全軍覆沒,在此情況下,王銘章長女王道純轉赴香港,元配夫人王周華裕與長男王道鴻、次男王道義(陸軍官校二十一期)、幺女王道潔留在大陸,三太太葉亞華偕過繼之三男,年屆二十三歲的王道綱,自成都一路輾轉逃入香港,等待入臺。
那時的臺灣,因蔣氏父子敗退至此,陳誠頒佈戒嚴令,全臺到處抓「共諜」,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手無臺灣保安司令部核發之入臺證,根本無法入境臺灣,同時,臺人亦不得出境,臺灣已成孤島。滯留在港的葉亞華母子,因係烈士遺族,後由國防部遣員出面作保,方取得入臺證,進入臺灣。
戰後臺灣飽受國共內戰拖累,經濟崩潰,民生凋敝,國府於一九五一年向忠烈遺族撥給撫卹金,葉亞華受惠,同年,時屆二十四歲的王道綱亦享遺族照顧,進入在臺復校的陸軍官校二十五期學習。
臺灣自進入戒嚴期,所有公私單位雇用職員,一律須有保人作保,若無保人,找不到工作。一九五三年,王道綱陸軍官校畢業,擔任軍中基層幹部;一九五五年,四十四歲的葉亞華也受遺族照顧,才獲工作機會,受聘擔任空軍第五聯隊基地國文教官,軍階為准尉。
一九五八年,金門爆發八二三砲戰,上尉前運官王道綱負責自臺灣運兵赴金門前線,在戰車登陸艦的密閉艙內不幸染疫肺結核,只得後送療養退伍。他因信佛,後出家潛心修行,法號愷因法師。
二零零五年,七十九歲的愷因法師陪同九十六歲母親葉亞華返回四川新都居住;二零一一年葉亞華病逝後,法師返回臺灣,居於寺院中,二零一六年十一月迎來九秩壽誕。二零一七年九月,在榮民服務處陪伴下,年邁體衰的愷因法師前往圓山忠烈祠最後一次祭拜父親王銘章上將;二零一九年四月於榮民醫院圓寂,享耆壽九十三歲,寺院依其遺願以佛教儀式完成葬禮,骨灰置於寺內供奉。
過世前數年間,愷因法師出現阿茲海默症狀,時有譫妄之言,說有人要害他,並對過往人事有記憶斷片或混淆之狀況,頗令人不捨。
近幾年網上流傳葉亞華母子「一九五三年在澳門乞討,驚動老蔣才得以入臺」,甚至有網文繪聲繪影,將時年不惑的葉亞華與年逾二十的王道綱母子描述為「年輕貌美的遺孀帶著幼童在澳門乞討」,知情人士直呼離譜,不知這假訊息從何而來。
抗戰殉國將領之遺族已作古,還請筆下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