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台灣的屋脊(上)】天神的筆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北三段能高安東軍縱走

在巍峨峻秀的中央山脈主脊上,有一段綠茵廣袤、柔媚動人的高山草原湖泊景觀,在這段北起能高啞口,南迄安東軍山南鞍總長20餘公里的中央山脈主脊上,有著景色旖旎、波光瀲灩的山水風光及台灣山岳剛柔對比最顯明一段主脊稜脈,劇烈的河川向源侵蝕作用,把山稜的西側鑿刻為猙獰的斷崖崩壁,東側則因單面山及最高隆起準平原的地形,舖陳出緩斜的大草原景觀,其中還點綴著鑽石般晶瑩閃亮的天然水池,形成綺麗的湖光山色,這就是讓山行者最魂牽夢縈的能高安東軍縱走行程。 

↑南華山南稜線眺望能高鞍部稜線

↑南華山南稜線眺望能高鞍部稜線

↑卡賀山稜線眺望能高鞍部稜線

↑卡賀山稜線眺望能高鞍部稜線

↑光頭山與箭竹草原

↑光頭山與箭竹草原

↑白石池

↑白石池

↑萬里池

↑萬里池

↑屯鹿妹池

↑屯鹿妹池

↑如影隨行的水鹿大軍(明德攝)

↑如影隨行的水鹿大軍(明德攝)

牛魔王的挑戰

相信每位走過能高越嶺古道的山友,都會被古道右手邊那條橫亙天際的中央山脈主脊所震憾,特別是那座有牛魔角之稱的卡賀爾山,護衛在能高主山之前,婉如天神的筆架,令人景仰敬畏,能高安東軍縱走最大的挑戰,就是前三日要由能高鞍部穿過箭竹林,越過天神的筆架,登上能高主山,在能高山南側鞍部小憩一晚後,翌日再攀登絕壁至能安縱走的最高峰—能高南峰,其後進入此段縱走最美的廣袤草原—知亞干大草原後,路過光頭山結束前段的驚奇之旅。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天池山莊腰繞路眺望能高山

↑天池山莊腰繞路眺望能高山

行程規劃

  • Day1:台北→屯原登山口(H:2000m)→雲海保線所(H=2360m)→ 6K大崩壁→天池山莊(H=2860m)→光披八表(H=2860m,紥營高度適應)
  • Day2:光披八表(H2800m)→▲卡賀爾山(H3105m)→▲能高主峰(H3262m)→能高山屋舊址→台灣池→大陸池營地 (休息)
  • Day3:大陸池→能高南峰叉路口→▲能高南峰(H3349m) →南峰叉路口→能高南峰南鞍營地(H2900m)→知亞干大草原→ ▲光頭山(H3060m)→16:00白石池(H2850m)
  • Day4:白石池→▲白百山(H3110m)→10:00萬里池(H2700m)→14:30屯鹿池((H2850m)→屯鹿妹池(有活水源.休息)
  • Day5:屯鹿妹池→三叉路口營地(H3010m)→▲安東軍山(H3068m) →三叉路口營地(H3010m)→萬大南溪(H1592m)→第一獵寮→越溪點→第二匯流口(休息)
  • Day6:第二匯流口→崩塌地→松風嶺(H1519m)→風林吊橋→奧萬大遊客中心→埔里慶功宴(賦歸)

一波數折的初發

因為知道此行第二天及第三天是比較艱難的行程,所以原訂在光被八表紮營,希望能讓第二天有比較充裕的時間龜速慢行,也可欣賞太平洋的日出及金色的木瓜溪,不料集合時因為協作公糧漏帶及盧山部落修路交通管制,延誤了一個多小時,只好調整原訂計畫,將紮營地點改為天池山莊旁腰繞路的水源地附近。

raw-image
↑道路整修整點放行,只好怒吃西瓜,隨處拍拍。

↑道路整修整點放行,只好怒吃西瓜,隨處拍拍。

raw-image
↑10:57背包上肩,開始起登,今天背包最重,要走近14公里路程。

↑10:57背包上肩,開始起登,今天背包最重,要走近14公里路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12:50來到雲海保線所,在此休息用午餐。

↑12:50來到雲海保線所,在此休息用午餐。

raw-image
↑6K大崩壁及鐵線橋

↑6K大崩壁及鐵線橋

raw-image


↑能高越嶺道已經走了N次了,每次來到能高瀑布都是在大霧之中,很幸運這次撥雲見日,大家在能高吊橋放下大背包,由吊橋左邊下切到瀑布底欣賞壯觀的三層瀑布。

↑能高越嶺道已經走了N次了,每次來到能高瀑布都是在大霧之中,很幸運這次撥雲見日,大家在能高吊橋放下大背包,由吊橋左邊下切到瀑布底欣賞壯觀的三層瀑布。

raw-image
↑6:00左右抵達天池池山莊,眺望能高山稜線水氣很重,趕緊找地方紮營,入夜飄了點小雨,似乎在預告著明日的白牆行程。

↑6:00左右抵達天池池山莊,眺望能高山稜線水氣很重,趕緊找地方紮營,入夜飄了點小雨,似乎在預告著明日的白牆行程。

raw-image
↑天池山莊腰繞路眺望能高山

↑天池山莊腰繞路眺望能高山

↑一早5:00起牀,我們刻意放慢步調,等其他隊伍都出發後,再慢條斯理的往光被八表前進(OS:不想讓一早的箭竹的露水弄溼褲子),7:10來到光被八表團拍後正式踏上能高安東軍的脊樑山脈之旅。

↑一早5:00起牀,我們刻意放慢步調,等其他隊伍都出發後,再慢條斯理的往光被八表前進(OS:不想讓一早的箭竹的露水弄溼褲子),7:10來到光被八表團拍後正式踏上能高安東軍的脊樑山脈之旅。

raw-image
↑能安縱走登山口(上次能高越嶺全段只能路過,這次要正式踏上北三段,一定要拍照留念)

↑能安縱走登山口(上次能高越嶺全段只能路過,這次要正式踏上北三段,一定要拍照留念)

raw-image
↑一開始就要接受天然洗衣機箭竹的洗禮。

↑一開始就要接受天然洗衣機箭竹的洗禮。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兩塊岩石很像傳說中的牛魔角。

↑這兩塊岩石很像傳說中的牛魔角。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卡賀爾營地看天池,取左上卡賀爾山(三角點距此不到5分鐘)。

↑卡賀爾營地看天池,取左上卡賀爾山(三角點距此不到5分鐘)。

↑10:40卡賀爾山(H3105m)登頂,無基點(白牆一片)

↑10:40卡賀爾山(H3105m)登頂,無基點(白牆一片)

↑鳥嘴尖山(山形酷似鳥嘴尖尖的)

↑鳥嘴尖山(山形酷似鳥嘴尖尖的)

↑能高山登頂前的碎石陡坡

↑能高山登頂前的碎石陡坡

↑左邊形狀怪異的巨石山友稱之為豬猴石。

↑左邊形狀怪異的巨石山友稱之為豬猴石。

raw-image
raw-image

能高山

能高山即能高主山,標高3262公尺(三等三角點5957號),座落於能高越嶺道縣界埡口的南邊中央山脈主脊上,峰脊狹長,呈弓形向西彎凸,橫看長嶺偉壯,縱覽尖峰拔萃,為此行第一座百岳。在日據時期與新高山(玉山)、次高山(雪山),合稱為「台灣三高」,站在能高越嶺道雲海保線所庭台眺望,能高主山龐大的山體,從縣界埡口依序緩起,形成屏障一方的巍峨巨嶺。隨著步程往東邁進,山容也跟著越變越尖,待來到天池山莊庭台時,但見一座金字塔狀的尖峰屹立在南方天際之上,它就是能高主山。

↑13:30全員登頂能高主峰(H:3262m),峰脊狹長,呈弓形向西彎凸,橫看長嶺偉壯,縱看尖峰拔萃,極具山岳造型之美。日據時期因山名中均有「高」字,與台灣第一高峰玉山(新高山)、第二高峰雪山(次高山)並稱「台灣三高」。

↑13:30全員登頂能高主峰(H:3262m),峰脊狹長,呈弓形向西彎凸,橫看長嶺偉壯,縱看尖峰拔萃,極具山岳造型之美。日據時期因山名中均有「高」字,與台灣第一高峰玉山(新高山)、第二高峰雪山(次高山)並稱「台灣三高」。

raw-image
↑由能高山下切至南鞍舊山屋遺址

↑由能高山下切至南鞍舊山屋遺址

↑台灣池有4頂帳篷在此紥營(此處無活水源)

↑台灣池有4頂帳篷在此紥營(此處無活水源)

↑15:12抵達大陸池紮營,本日大部分在白牆中渡過,與原氣象預告,應為好天氣有些差異,不過還好沒下雨。水源地在東北鞍部西下80公尺岩壁處,下切約十來分鐘,但回程坡陡至少要20分鐘左右。

↑15:12抵達大陸池紮營,本日大部分在白牆中渡過,與原氣象預告,應為好天氣有些差異,不過還好沒下雨。水源地在東北鞍部西下80公尺岩壁處,下切約十來分鐘,但回程坡陡至少要20分鐘左右。

↑5點起床,由營地眺望今天要挑戰的能高南峰稜線。

↑5點起床,由營地眺望今天要挑戰的能高南峰稜線。

raw-image
raw-image
↑先由營地腰繞後,下切至鞍部。

↑先由營地腰繞後,下切至鞍部。

raw-image
↑在鞍部回首來時路(北三段稜線)

↑在鞍部回首來時路(北三段稜線)


raw-image
↑眺望最遠方的玉山群峰。

↑眺望最遠方的玉山群峰。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爬了近1個多小時,終於上能高南峰稜線(隊長累到攤在地上)。

↑爬了近1個多小時,終於上能高南峰稜線(隊長累到攤在地上)。

↑眺望干卓萬群峰

↑眺望干卓萬群峰

↑眺望能高山至南華山的稜線

↑眺望能高山至南華山的稜線

raw-image
↑不用太高興,前面還有好幾個假山頭要上上下下(真的是人在冏途....)

↑不用太高興,前面還有好幾個假山頭要上上下下(真的是人在冏途....)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能高山南峰

能高山南峰,簡稱能高南峰,標高3349公尺,是能高山群的最高峰。全山三面峭坡,僅東稜緩斜平伸,山勢悠揚挺翠、氣宇軒昂。雖名為能高山之副峰,卻高逾主山,形勢更勝出主山,是座內歛沈穩的大山,邢天正在《台灣高山明細表》中將它選錄為台灣高山「十峻」之一。能高山南峰以挺拔的英姿,座落於能高山群光頭山最高隆起準平原面地形的北緣。立於山巔往南俯視,但見一脈翠綠色的岡稜,迤邐南伸,形成一片廣袤柔美的牧野風光,這裡就是台灣最美也最大的草原區。

raw-image
↑11:12能高南峰(H:3343)登頂。山勢悠揚挺翠,氣宇軒昂,峰頂三面峭拔,僅東稜寛嶺平伸,為本次縱走行程五座百岳中的最高峰,台灣高山十峻之一。

↑11:12能高南峰(H:3343)登頂。山勢悠揚挺翠,氣宇軒昂,峰頂三面峭拔,僅東稜寛嶺平伸,為本次縱走行程五座百岳中的最高峰,台灣高山十峻之一。

raw-image
↑向南眺望有名的知亞干大草原

↑向南眺望有名的知亞干大草原

raw-image
↑知亞干大草原(可惜大霧來襲,沒能拍出廣闊的草原景觀)

↑知亞干大草原(可惜大霧來襲,沒能拍出廣闊的草原景觀)

光頭山

光頭山原名知亞干山,標高3093公尺(三等三角點5956號)座落於能高安東軍最大也最美的草原區上,附近岡巒平阜,形成一片廣約三平方公里的低丘狀臺地,在地形學上稱作「最高隆起準平原面」。南臨受知亞干溪(恰堪溪)向源侵蝕的斷崖崩谷,西、南兩面都有不錯的展望。山名由來,即以此山位於知亞干溪源頭而得名。後來山友以附近全是淺竹平舖的草原丘巒,無任何樹木長成,意譯成「光頭山」。東稜墨綠色的支脈上,聳有神祕的牡丹岩,是泰雅賽德克亞族的發源聖地,擁有眾多相關的傳說軼事,更憑添了光頭山的歷史深度與故事話題。

raw-image
raw-image
↑15:00光頭山登項,最高隆起準平原上的圓丘巒頭,綠茵連綿天際,風光綺麗,東稜有牡丹岩,是泰雅賽德克亞族的發祥地,有霧社神石之稱。我們在此大休息,等下要下切崩壁,前進水鹿的故鄉。  (此時遠方傳來悶雷的聲響,似乎在催促著旅人趕緊起身續行,待續....)

↑15:00光頭山登項,最高隆起準平原上的圓丘巒頭,綠茵連綿天際,風光綺麗,東稜有牡丹岩,是泰雅賽德克亞族的發祥地,有霧社神石之稱。我們在此大休息,等下要下切崩壁,前進水鹿的故鄉。 (此時遠方傳來悶雷的聲響,似乎在催促著旅人趕緊起身續行,待續....)

白石池原住民

白石池原住民

未完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raybirds的沙龍
48會員
73內容數
這是一個中年大叔的登山日誌。作家詹偉雄曾說:生命邊界之外自有奇特的壯麗與深邃,值得人們勇敢追尋,不問年紀。個人雖然沒有過人的登山技能及體力,但希望在登山安全自己負責的前題下,安步當車的浪跡台灣的美麗山林,站在脊樑山脈上,俯瞰這福爾摩沙的美麗之島。
Straybirds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6
加里山,以其酷似富士山的外型聞名,被譽為「臺版富士山」,是臺灣小百嶽之一,也是苗栗縣的主要河川中港溪和後龍溪的發源地。本文詳細介紹加里山的地理位置、生態環境、登山步道資訊(包含初級、進階和挑戰路線),以及春季賞花(一葉蘭、杜鵑花)的最佳時節。
Thumbnail
2025/04/06
加里山,以其酷似富士山的外型聞名,被譽為「臺版富士山」,是臺灣小百嶽之一,也是苗栗縣的主要河川中港溪和後龍溪的發源地。本文詳細介紹加里山的地理位置、生態環境、登山步道資訊(包含初級、進階和挑戰路線),以及春季賞花(一葉蘭、杜鵑花)的最佳時節。
Thumbnail
2024/10/27
合歡越嶺舊道是一條充滿歷史韻味的高山縱走路線,從埔里出發,途經霧社、合歡山,最終抵達花蓮天祥,橫跨中央山脈北段主脊壯麗的自然美景。步道沿途多奇峰竣嶺、峭壁峽谷與斷崖美景,無論您是登山愛好者還是喜愛自然的旅人,合歡越嶺道都將為您帶來無比震撼的視覺饗宴與豐富多樣的荒野體驗,可以說是脊梁山脈旅遊之經典路線
Thumbnail
2024/10/27
合歡越嶺舊道是一條充滿歷史韻味的高山縱走路線,從埔里出發,途經霧社、合歡山,最終抵達花蓮天祥,橫跨中央山脈北段主脊壯麗的自然美景。步道沿途多奇峰竣嶺、峭壁峽谷與斷崖美景,無論您是登山愛好者還是喜愛自然的旅人,合歡越嶺道都將為您帶來無比震撼的視覺饗宴與豐富多樣的荒野體驗,可以說是脊梁山脈旅遊之經典路線
Thumbnail
2024/10/21
霞喀羅古道蜿蜓在霞喀羅大山北端的山谷中,橫跨在新竹五峰鄉的清泉與尖石鄉的秀巒之間,是泰雅族人昔日通行的社路。古道全長22公里,每年深秋以楓紅聞名,吸引眾多山友前來賞楓。本文綜整個人三次以不同行程造訪古道的體驗 ,分別由歷史沿革、賞楓祕笈、交通資訊與行程規劃等面向,提供各位格友秋季賞楓的最佳攻略。
Thumbnail
2024/10/21
霞喀羅古道蜿蜓在霞喀羅大山北端的山谷中,橫跨在新竹五峰鄉的清泉與尖石鄉的秀巒之間,是泰雅族人昔日通行的社路。古道全長22公里,每年深秋以楓紅聞名,吸引眾多山友前來賞楓。本文綜整個人三次以不同行程造訪古道的體驗 ,分別由歷史沿革、賞楓祕笈、交通資訊與行程規劃等面向,提供各位格友秋季賞楓的最佳攻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中央山脈是我們的護國神山,但過去長期封山鎖海的政策,除了知道它為台灣最長的山脈,縱貫全島並分成了西大、東小不對稱的兩半,西部寬緩、東部險峻的地勢概念,寶島子民對它認識不多甚至陌生。《赤心巔峰》這部紀錄片創下八天16個小時《中央山脈 北南縱走》的最快紀錄,也讓我們得以窺視縱橫交錯、厚重山勢的險峻景致。
Thumbnail
中央山脈是我們的護國神山,但過去長期封山鎖海的政策,除了知道它為台灣最長的山脈,縱貫全島並分成了西大、東小不對稱的兩半,西部寬緩、東部險峻的地勢概念,寶島子民對它認識不多甚至陌生。《赤心巔峰》這部紀錄片創下八天16個小時《中央山脈 北南縱走》的最快紀錄,也讓我們得以窺視縱橫交錯、厚重山勢的險峻景致。
Thumbnail
南二段路程主要在中央山脈主脊上縱走,在玉山國家公園內呈雙S型由北向南綿延而下,為一條縱向步道,步道全長約為89.3公里,自秀姑坪往南路段屬3千7百萬年沉積的畢祿山層,全程大部份海拔在3,000公尺以上,地勢高徒,步道不但長且沿線斷崖、雜草密布、氣候變化大,極富挑戰性與冒險性。
Thumbnail
南二段路程主要在中央山脈主脊上縱走,在玉山國家公園內呈雙S型由北向南綿延而下,為一條縱向步道,步道全長約為89.3公里,自秀姑坪往南路段屬3千7百萬年沉積的畢祿山層,全程大部份海拔在3,000公尺以上,地勢高徒,步道不但長且沿線斷崖、雜草密布、氣候變化大,極富挑戰性與冒險性。
Thumbnail
南橫公路蜿蜒而行,穿越中央山脈中段的美麗風光。 其中,塔關山、關山嶺山和庫哈諾辛山被譽為「南橫三星」,它們位於玉山國家公園範圍內,吸引著眾多旅客攀登。 這次我們選擇了塔關山,這座山是南橫三星中最高的一座,也是百岳之一。
Thumbnail
南橫公路蜿蜒而行,穿越中央山脈中段的美麗風光。 其中,塔關山、關山嶺山和庫哈諾辛山被譽為「南橫三星」,它們位於玉山國家公園範圍內,吸引著眾多旅客攀登。 這次我們選擇了塔關山,這座山是南橫三星中最高的一座,也是百岳之一。
Thumbnail
塔關山, 位於台東縣, 是南橫三星中的一顆山, 各位雖然無法到現場, 不過, 我會用當日圖片, 讓各位讀者了解---「南橫三星、塔關山」的壯闊風貌。
Thumbnail
塔關山, 位於台東縣, 是南橫三星中的一顆山, 各位雖然無法到現場, 不過, 我會用當日圖片, 讓各位讀者了解---「南橫三星、塔關山」的壯闊風貌。
Thumbnail
南橫公路西起台南左鎮東至台東縣關山,為台灣南部橫貫中央山脈的重要公路,自從2009年受到莫拉克颱風帶來的豪雨重創而封閉後,其間經過13年的修復,終於111年5月1日正式開放通車。隨著南橫的開放,在這條公路旁的三座號稱南橫三星的百岳(即庫哈諾辛山、關山嶺山及塔關山)也擺脫黑山之列,重新迎接山友的到訪。
Thumbnail
南橫公路西起台南左鎮東至台東縣關山,為台灣南部橫貫中央山脈的重要公路,自從2009年受到莫拉克颱風帶來的豪雨重創而封閉後,其間經過13年的修復,終於111年5月1日正式開放通車。隨著南橫的開放,在這條公路旁的三座號稱南橫三星的百岳(即庫哈諾辛山、關山嶺山及塔關山)也擺脫黑山之列,重新迎接山友的到訪。
Thumbnail
【塔關山】(又名大關山),與【關山嶺山】剛好分踞「大關山隧道」(埡口)的兩側,步道風景也大異其趣。 【關山嶺山】登山步道受到日昇東曬、風雨直接吹襲的影響,1.5公里的步道林木較少、幾無遮蔭,且多是陡坡與碎石; 【塔關山】的登山步道則位在拉庫因溪上游避風處,沿途較少裸露岩壁外,反而多是高聳入雲的鐵杉林
Thumbnail
【塔關山】(又名大關山),與【關山嶺山】剛好分踞「大關山隧道」(埡口)的兩側,步道風景也大異其趣。 【關山嶺山】登山步道受到日昇東曬、風雨直接吹襲的影響,1.5公里的步道林木較少、幾無遮蔭,且多是陡坡與碎石; 【塔關山】的登山步道則位在拉庫因溪上游避風處,沿途較少裸露岩壁外,反而多是高聳入雲的鐵杉林
Thumbnail
別名「大關山」,有一顆三等三角點,又因地勢陡峭,名列台灣高山七峭之一,與庫哈諾辛、關山嶺山並稱南橫三星。台灣百岳:71。標高海拔:3,222m。來回里程:4.3km 這是我米飯第二座百岳,第一座合歡山 白牆,有點失落而歸,謝謝上帝讓我看到大景,心中是無限的感動,謝謝台灣這座寶島,總是給我驚喜。
Thumbnail
別名「大關山」,有一顆三等三角點,又因地勢陡峭,名列台灣高山七峭之一,與庫哈諾辛、關山嶺山並稱南橫三星。台灣百岳:71。標高海拔:3,222m。來回里程:4.3km 這是我米飯第二座百岳,第一座合歡山 白牆,有點失落而歸,謝謝上帝讓我看到大景,心中是無限的感動,謝謝台灣這座寶島,總是給我驚喜。
Thumbnail
玉山前峰,位於臺灣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與嘉義縣阿里山鄉中山村之交界。是一座很漂亮的山,這一次我就要去那兒玩玩!
Thumbnail
玉山前峰,位於臺灣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與嘉義縣阿里山鄉中山村之交界。是一座很漂亮的山,這一次我就要去那兒玩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