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什麼?

愛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想到達的境地
維吉尼亞 薩提爾

我想要愛你,而不緊抓著你;
欣賞你,不帶任何評斷;
參與你,沒有任何侵犯;
邀請你,不強制要求;
離開你,不會有愧疚;
指正你,而非責備;
並且,幫助你,且不讓你感覺被侮辱。

如果,我也能從你那裡獲得相同的對待,
那麼,我們就能真誠地會心,
然後,豐潤彼此。


Goals for me
Virginia Satir (1916-1988)

I want to love you without clutching;
Appreciate you without judging;
Join you without invading;
Invite you without demanding;
Leave you without guilt;
Criticize you without blaming;
And help you without insulting.

If I can have the same from you,
Then we can truly met and enrich each other.





完形祈禱文
弗里茨·皮爾斯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
我在這世界不是為了要實現你的期望而活,
而你在這世界也不是為了我的希望而存活。
你是你,我是我。
如果偶然地我們發現彼此,那很美好。
如果沒有,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Gestalt prayer
Fritz Perls

I do my thing and you do your thing.
I am not in this world to live up to your expectations,
And you are not in this world to live up to mine.
You are you, and I am I,
and if by chance we find each other, it's beautiful.
If not, it can't be helped.



大概15年前偶然看到的詩,就印在教科書補充講義的封底,很輕描淡寫的淡然描述,卻解惑了我對「愛」的衝突與迷惘。這些年來,還是時不時的會突然在腦海中出現。

愛是什麼呢?看了書、查了定義、各國各文化的比喻與描述,從字典、繪本、小說、報章雜誌、心靈雞湯到聖經佛經,從孩子、戀人、父母、倡議者到動物與大自然。愛是什麼呢?那時的我還不懂「即使使用相同的詞彙,每個人的認知也可能大相逕庭」以及「即使互相理解的意思相同,每個人使用的詞彙也可能天差地遠」,因此在那麼多的歧異十分混亂。

愛字由來:「愛」字本「從心從旡」。旡為既之本字,象食畢顧首之形,引申有「已、 盡、全」等義。從旡從心,以會盡全心以愛之意,故古訓作「惠」愛義。後字下 加「夂」表「惠之行」,成為今「愛」字之原型。
(惠字意義:給予人好處。推論愛字本意為盡力給予人好處的行動。)

說文解字:行;恩惠、仁德;親慕之情緒或親密之感情;喜好;所喜歡之人或物;吝惜、捨不得。

愛的真諦: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家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愛情三元素:愛情由親密、激情與承諾三元素組成七種不同類型的愛。

小男孩說:愛是狗狗會舔你的手,即使你已經不要牠了。

身邊朋友說:愛不是佔有,是衷心希望他人美好幸福。

又另一個朋友說:愛是忠誠與專一,不可替代。


看起來愛是這麼美好與持續的情感,但那麼多的生活經驗和故事卻是那麼多走向冷淡和拒絕的結局,所以愛是會消失的,對嗎?愛不是忠誠與專一的嗎?愛不是永不止息的嗎?如果停止了,是因為愛一開始就不存在嗎?為什麼我可以被取代了呢?


這兩首詩並未向我解釋愛,卻給了我一個可以理解的觀點。在關係裡,我們容易混亂了愛與索取,因此當無法索取時,我便會認為愛消失。但事實上,是我誤解了愛這個字,我以為愛是關係中永遠不會消失的東西,所以總是執著於證明關係中有愛存在,以此來相信關係存在。

可其實愛,是由「我」給出的東西,描述的是「我主動的想給出」的這個行動,與關係存在與否不是必然的直接相關,也不是可以藉由要求對方給出就能給出的東西。因為是與「我」綁定的,因此愛不會消失,愛只服務於「我」,所以我從未失去愛。

我才明白,當我愛你,只是因為我,愛你,並不是因為我愛你可以從你那裡得到什麼。



多年以後的現在,我認為愛是方向、引力。

當我們感受到自己身處在宇宙的愛中,表示我們與自己的真實完全一致了,當我們內外一致,我們會感到充滿積極性與感到歸屬感與被安慰的感覺。

在愛情關係中,人們追求對一個人或某物的強烈的情感和依戀,強烈關愛、忠誠及善意的情感與心理狀態。渴望一系列強烈和積極的情感和精神狀態,這描述了愛的引力感。透過這種引力,我們能更清楚的察覺自己渴望什麼、想往哪裡去。透過興趣、愛好、喜惡,也會反映這部分。也難怪在占星中,戀愛、創造力、興趣、享樂娛樂、動力會放在代表自我創造與享受獨特自我的同一個宮位。

那麼也許比起追求愛,觀察愛會讓我們更快樂?觀察自己心之所向,投入去做,不執著於某個人、某件事、某個東西,當愛轉移,就跟著轉移,這會是對自己而言更快樂的生活方式。

不過不得不說,以這種方式行動,的確是很自私的~不過也沒有關係。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我在這世界不是為了要實現你的期望而活,而你在這世界也不是為了我的希望而存活。你是你,我是我。如果偶然地我們發現彼此,那很美好。如果沒有,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我不會為了自己犧牲你,但同樣的,我也不會為了你犧牲我自己。」我想做這樣的人。

avatar-img
漂泊者廣場
25會員
98內容數
就算在人生的路上, 所有人都徬徨漂泊,但只要互相分享自己走過的那部分旅途, 我們就可以慢慢完整地圖。 那麼,就不會怕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漂泊者廣場 的其他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mSxsOvJtM這個故事除了最直觀的,強大的形式有很多種以外, 另一個部分想講的是…… 我們如果為了「照顧」其他人而壓抑自己, 是會很鬱悶的(´・ω・`) 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而行動, 這個原因要跟自己有關。
說到了解自己,我們常常會不知道如何下手,要描述似乎很難一言以蔽之。使用易經的的八卦概念是一種很有趣的方式~ 自我評估八種型態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兩儀指的是,一切二分、相對的事物,兩種樣子。是非、黑白、大小、剛柔等等。 我們可以先大方向的將自己分成「我是這樣的人」和「我不是這樣的人」。這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UGyyxYBXQEP.60 關於愛,你怎麼理解? 「愛」是什麼?「愛」會消失嗎? 我們彼此對於愛的定義,可能會不一樣?我所認為的愛、你所認為的愛、他所認為的愛......儘管我們處於愛中,我們也可能不知不覺? 【愛...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mSxsOvJtM這個故事除了最直觀的,強大的形式有很多種以外, 另一個部分想講的是…… 我們如果為了「照顧」其他人而壓抑自己, 是會很鬱悶的(´・ω・`) 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而行動, 這個原因要跟自己有關。
說到了解自己,我們常常會不知道如何下手,要描述似乎很難一言以蔽之。使用易經的的八卦概念是一種很有趣的方式~ 自我評估八種型態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兩儀指的是,一切二分、相對的事物,兩種樣子。是非、黑白、大小、剛柔等等。 我們可以先大方向的將自己分成「我是這樣的人」和「我不是這樣的人」。這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UGyyxYBXQEP.60 關於愛,你怎麼理解? 「愛」是什麼?「愛」會消失嗎? 我們彼此對於愛的定義,可能會不一樣?我所認為的愛、你所認為的愛、他所認為的愛......儘管我們處於愛中,我們也可能不知不覺? 【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