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覺得有些委屈,想試著帶點國旗還是跟台灣有關的加油標語進場,也無可厚非。畢竟平常沒人稱自己是中華台北,別人都能拿國旗,我們不能,相對剝奪感總是深;再者規定也並不是非常明確,國旗不行,那布條、加油板呢?其他選手的場子都行,那問題就在敏感詞,但敏感與不敏感的標準又在哪?台灣不行,番薯形狀的東西也不行。某場一個白人男子真帶了中華民國國旗入場,揮得高興。保安上去講了幾句,白人爭取了幾句,竟然倒沒事。這麼說,難道問題在膚色?
當然真被擋了沒收了,也沒什麼可說。不公平久了也會習慣。目前看來,民眾也就摸摸鼻子,沒見到大吵大鬧(如果有應該不會被媒體放過)。所以也還好。試試無妨,權益總歸是爭取出來的。究竟沒有破壞什麼還是攻擊了誰。一些台灣網民批評他們不守規矩丟人現眼,真是不至於。 況且這些民眾多數並不為宣示主權而來,就是想替自家選手打氣罷了。以「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來批評的,首先自己就犯了政治病,再來就是有懼強凌弱之嫌,不許人家提政治,但別人政治你,就以為理所當然了。
還有一種留言,是動輒上綱藍綠的,一看到人家講台灣加油,就罵綠蛆、1450。這也是匪夷所思。首先民進黨作為一個政黨,即使是執政黨,那也只是一個黨,不跟台灣畫上等號。再者台灣作為一個島的名稱,可以賦予它不同的涵義,不見得跟台獨有什麼關聯。我們會說自己是台灣人,從台灣來的,中國人也會說台灣人或灣灣怎麼著。內涵是一國還是一地區,地理位置還是行政單位,各隨己意,愛怎麼想怎麼想,何以放到奧運的場合,台灣就成了敏感詞?說台灣加油,就成了台獨?那替香港運動員加油的,也是港獨?
更有意思的一些批評,強調要喊中華民國加油才對,我們是中華民國,不是台灣。好吧,你要喊得這麼繞口也是可以,反正實質上沒有差別。政黨帶動的對立如此令人厭煩。能確定的是,不喊台灣喊中華民國,粉紅爸爸也不會比較高興就是了。
話說這次韓國三星贊助奧運,讓每個項目的得獎選手拿三星手機自拍,實在是很會行銷。但也讓我們看到選手在台上很一般人的互動。像所有最高殿堂的國際獎台,競爭都是神仙打架,只有他們知道彼此有多辛苦,要獲得一面獎牌的肯定,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以及多少的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即便一時為對手,即便終有一方要落敗,還是能在最後,給一個擁抱一個拍肩,互道祝福,彼此激勵。
這才是除了努力不懈,這些運動員以及這場賽事,教給我們,教給所有立場相異的人們,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