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餐館|ㄤ咕麵:關西小鎮傳承三代的古早味乾麵

新竹|餐館|ㄤ咕麵:關西小鎮傳承三代的古早味乾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果要到「新竹關西」最建議的交通方式是開車前往,關西交流道位於國道三號上是桃園進入新竹的第一個交流道,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早期是屬於一個交通的匯集點,曾經與新竹市、竹東鎮並列新竹地區三大城鎮,一般人提到關西一定會聯想到仙草,關西仙草的產量是全台最大,另外關西鎮內的人口是以客家人為主,佔了大約九成,而今天主角「ㄤ咕麵」也跟客家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ㄤ咕麵:由來與故事

大家一定好奇為什麼「ㄤ咕麵」叫做「ㄤ咕麵」?「ㄤ咕」其實不是中文,而是一個客語的發音,意思是在形容剛剛出生的嬰兒發出的聲音,第一代麵攤經營者阿公非常喜歡小朋友,看到小朋友來麵攤就會「ㄤ咕、ㄤ咕」去逗小朋友開心,因為當時麵攤沒有招牌,所以吃麵的人不知道如何稱呼,所以就用阿公逗小朋友的口頭禪「ㄤ咕」來稱呼阿公的麵攤,久而久之「ㄤ咕麵」就這一樣傳遍大街小巷。

ㄤ咕麵:地理位置

關西雖然是一個小鄉鎮,但是如果你開車前往市區也是不容易找停車位的,但「ㄤ咕麵」的正對面就是一個不算小的停車場,在選店址的部分真是非常的用心,導航到第一停車場公園看看對面大排長龍的人群便可以找到「ㄤ咕麵」了。

raw-image

ㄤ咕麵:店內環境

客人需要先到門口登記用餐人數拿號碼牌,接下來就等叫號,由於店內座位不算少,如果客滿一般半小時左右便可以等到位子。叫到號碼後會給你一張菜單,菜單中只有主食,小菜的部分需要到櫃檯親自挑選,琳琅滿目二十多種小菜可是會讓你的選擇困難症發作,勾完主餐與選完小菜後就進行結帳,會給一個小清單讓你放在桌上等餐點到齊。

raw-image

餐廳一共是兩層樓,二樓還保存著當年第一代ㄤ咕阿公的麵攤,可以看到一個木製檯面的小餐車,後面牆上還畫著ㄤ咕阿公的圖像,坐在老麵攤旁吃麵有種回到當年老麵攤吃麵的即視感。

raw-image
raw-image

另外餐廳牆上也有一些老照片的展示,讓人回憶當年阿公剛創立麵攤的艱苦。

raw-image

店裡所使用的客家香蔥油與香辣椒有在單賣,價錢也不貴可以買回家拌麵吃,可以隨時回味「ㄤ咕麵」的獨特滋味。比較可惜的是店裡的陶碗已經沒有再販售了,不然看到上面的語錄還真想買一個回家使用與做紀念。

raw-image
raw-image

ㄤ咕麵:菜單

除小菜要到櫃檯親自選取外,其他主食與湯的部分就是用菜單進行勾選,主食是麵與粄條分做成乾或湯,而麵體是採用扁油麵,這是ㄤ咕麵的一大特色。湯的部分建議可以試試丸子三兄弟湯,我跟虎妹除了拿小菜外,就點了兩碗ㄤ咕麵加上丸子三兄弟湯。

raw-image

ㄤ咕麵:小菜、ㄤ咕麵與丸子三兄弟湯

小菜的部分,我們點了涼拌豬肝、滷豬耳朵與獨家紅麴炸肉。

raw-image

▼涼拌豬肝:

這豬肝應該是偏向「粉肝」除了沒有豬腥味外,外表略帶粉紅,吃起來脆而不膩,涼拌的醃料略帶點辣味,但不過分搶戲是提味的關鍵。

raw-image

▼滷豬耳:

豬耳膠質非常豐富,滷的恰到好處不過軟爛,部分又帶有脆骨吃起來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口感。

raw-image

▼紅麴炸肉:

雖然口感不是酥脆型,但是豬肉厚片經過特殊的紅麴醬料醃製過後再經過酥炸,這是種在地的客家味道,來這邊一定要點來試試。

raw-image

▼丸子三兄弟湯:

會稱為三兄弟就表示,在這一碗湯中的三顆丸子看似相同大小形狀,其實是不一樣的,這三種分別是芋角丸、黑鑽丸與噠噠丸。芋角丸是芋頭搭配肉丸,能吃到濃濃芋頭的香氣,黑鑽丸就是黑色那一顆是用食用竹炭做成的貢丸,噠噠丸就是香菇貢丸,至於為什麼叫噠噠丸?我想應該是源自製作貢丸時敲打聲音。

raw-image
raw-image

▼ㄤ咕麵:

這不是我第一次到訪,以前一直有個疑問,是不是只要是這家店賣的麵都叫「ㄤ咕麵」?仔細研究之後,其實只有乾麵才是「ㄤ咕麵」,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刻苦勤勞的客家人,運用簡單油蔥與醬油就能做出一碗讓人回味無窮的乾麵。依據現在的標準看起來略顯單調,但是搭配特殊的調味,讓人一吃上癮完全停不下來,這或許「ㄤ咕麵」能夠傳承三代卻不退燒的主因吧!

raw-image
raw-image

ㄤ咕麵:後記

前面有提過這不是我第一次到訪,對於「ㄤ咕麵」運用竹簍來煮麵,將水甩乾後自然成型的竹簍造型乾麵讓我印象深刻,店家也把竹簍煮麵當成「ㄤ咕精神」,但是這幾次去發現麵條癱軟在碗中,雖然口感不變但這就不是我印象中的「ㄤ咕麵」。

後來跟店家了解原因,原來是為了讓煮麵流程更加標準化以維持一致口感,所以研發新機台來取代竹簍煮麵,對於我這一個老顧客來說是覺得有點惆悵,這也許是經營規模變大之後不可避免之惡吧!不過店家也說如果還是想吃竹簍煮的麵,可以找店長進行客制,下次有機會再去應該會請店家客制一碗「ㄤ咕麵」來一解心中的記憶。

raw-image

▼有發現古早版的「ㄤ咕麵」與現在的差異嗎?

raw-image

ㄤ咕麵:地址與地圖

306新竹縣關西鎮光復路35號


avatar-img
艸頭黃這一家的生活週記
51會員
170內容數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騰芳古宅始建於清咸豐十年1860年,同治三年1864年落成,格局是以四合院為基礎,向前延伸出兩道護龍構成外庭的三合院是一個兩堂四護龍的建築規模。
在桃園龍岡有一個「忠貞新村」的眷村,西元1949年國共內戰國民黨軍隊駐守在泰國、緬甸與寮國邊境的金三角時期,國軍和雲南少數民族的女子結婚成家,後來來台落腳在忠貞新村,除了雲南特色美食之外,也有越南和其他國家的道地美食,讓忠貞新村充滿了濃濃的異國風味。
民國六十五年,雲南傈僳族的「饒八妹」帶著李福英兩姊弟到桃園忠貞新村投靠祖父在市場裡賣起滇緬家鄉味「米干」,後來饒八妹的大女兒「李詩梅」跟著丈夫「王根深」到桃園,民國七十年開始也在市場裡做起米干的生意,因為李詩梅的小名叫「阿美」,所以以阿美為名成為龍岡地區最出名的「阿美米干」。
之前來高雄逛完三民市場後就去搭高鐵回家了,這次跟老羊想要去逛逛沒去過的景點,看了一下Google map,發現在三民市場旁邊有可以買年貨的三鳳中街和在地信仰「三鳳宮」,周圍也有很多美食如鄧家粉圓、無名麵店和癒見老宅咖啡,就來分享我們推薦的景點囉。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的創辦人王根深原是緬甸華僑,15歲加入泰北光武部隊成為負責搜集泰北情資的情報員,在光武部隊的13年間看盡戰爭的殘酷,任務結束後來台落腳忠貞新村,為了讓更多人知道異域孤軍的故事,經過五六年的歷史資料搜集,終於在2022年三月成立「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今年夏天端午節我們安排了快閃高雄之旅,第一天先跟韓國朋友來個旗津一日遊第二天跟老羊則安排了我們自己想去的三民市場美食探險之旅。 這次我們安排除了去三民市場以外,也去參觀了三塊厝車站和三鳳宮,看了介紹才知道三民市場這一區從日據時代開始就已經是很熱鬧的地方,話說吃飯皇帝大,我們就先來介紹三民市場
李騰芳古宅始建於清咸豐十年1860年,同治三年1864年落成,格局是以四合院為基礎,向前延伸出兩道護龍構成外庭的三合院是一個兩堂四護龍的建築規模。
在桃園龍岡有一個「忠貞新村」的眷村,西元1949年國共內戰國民黨軍隊駐守在泰國、緬甸與寮國邊境的金三角時期,國軍和雲南少數民族的女子結婚成家,後來來台落腳在忠貞新村,除了雲南特色美食之外,也有越南和其他國家的道地美食,讓忠貞新村充滿了濃濃的異國風味。
民國六十五年,雲南傈僳族的「饒八妹」帶著李福英兩姊弟到桃園忠貞新村投靠祖父在市場裡賣起滇緬家鄉味「米干」,後來饒八妹的大女兒「李詩梅」跟著丈夫「王根深」到桃園,民國七十年開始也在市場裡做起米干的生意,因為李詩梅的小名叫「阿美」,所以以阿美為名成為龍岡地區最出名的「阿美米干」。
之前來高雄逛完三民市場後就去搭高鐵回家了,這次跟老羊想要去逛逛沒去過的景點,看了一下Google map,發現在三民市場旁邊有可以買年貨的三鳳中街和在地信仰「三鳳宮」,周圍也有很多美食如鄧家粉圓、無名麵店和癒見老宅咖啡,就來分享我們推薦的景點囉。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的創辦人王根深原是緬甸華僑,15歲加入泰北光武部隊成為負責搜集泰北情資的情報員,在光武部隊的13年間看盡戰爭的殘酷,任務結束後來台落腳忠貞新村,為了讓更多人知道異域孤軍的故事,經過五六年的歷史資料搜集,終於在2022年三月成立「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今年夏天端午節我們安排了快閃高雄之旅,第一天先跟韓國朋友來個旗津一日遊第二天跟老羊則安排了我們自己想去的三民市場美食探險之旅。 這次我們安排除了去三民市場以外,也去參觀了三塊厝車站和三鳳宮,看了介紹才知道三民市場這一區從日據時代開始就已經是很熱鬧的地方,話說吃飯皇帝大,我們就先來介紹三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