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水社,一座大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頂著一臉睡眼惺忪,凌晨摸黑登上一個人都不認識的登山團體包車,搖搖晃晃地坐了好久,下了車就跟著這群人走到了登山口。

才一開走,第一關的1853級長階意圖把我喚醒,慢慢調整呼吸吧,都沒熱身如何能走好。一階一呼吸,一步一吐納,步伐配合著呼吸倒不覺得喘,反而因為深呼吸,胸腔滿是能量。

這一座大山因為落差太大在登山界是極具挑戰性的中級山,我始終鼓不起勇氣來走。雖然仍沒有熟識的朋友可以一起來拜訪祂,但是原路來回,路線早已下載好,裝備也都帶齊,問了走過的朋友都跟我說這座山很硬,不好爬,面對中級山可不能輕忽,一切都要小心。

果然過了第一個平台之後就開始陡上,揹著7-8公斤的背包一路爬升上去。一個人走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人跟你聊天說話,你的速度自是可以控制恰當,呼吸融入自然的律動裡,這樣的行走充滿禪意。 

最後400公尺是很多山友意志力崩潰的地方,衡量目前體能狀況都還不錯,就走上去看看吧。走上去才知道一大片的原始森氏杜鵑林,玉山箭竹夾道迎來,錯節盤根的步徑才是我喜歡的原始山野,走這種路線最是舒服了,雖然我明白下山就不是那回事。

登頂後拍了幾張照片,稍事休息之後就準備下山。這座高度落差達1300公尺以上的大山,據山友說不是每一次都能順利登頂,氣候是很大的因素,如果遇有下雨下山的路會變得非常漫長,所有那些堅木樹根都會成了絆倒滑落的潛在危險因素,況且上山時體能大都耗盡,下山的鬆懈往往更容易出事,無論如何,上下山都該要抱持著謹慎的態度面對才好。

「下山」才是這一趟登山的開始,爬升這麼陡長,下山可想而知,一直下一直下,好像下到地底似的。膝蓋此時開始疼痛抗議,為什麼這座中級山不好惹,我直到現在才知道。

出了登山口回到停車處,許多同車的人已經換裝吃熱食補充熱量。如果有熟識的朋友一起來登山,此刻的我們一定非常激動開心,走了將近八小時終於完成,說不定彼此吆喝嚷嚷著要去吃大餐慶祝一番。 

上了車,找出沒吃完的御飯糰吃著,當作是給自己最大的獎勵。感謝雙腳又帶我走完一座山,感謝山神萬物讓我一路平安。挺立群峰的慨然,揮舞內心深處的獨我,此刻滿是溫暖感動,我,終於完走水社大山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風·月光海
0會員
15內容數
生活/旅行/自然書寫/創作
微風·月光海的其他內容
2024/08/18
隊長她說當年參加「野外求生」二天訓練時,整整哭了二天,現在還是哭,但只哭二、三個小時而已。
Thumbnail
2024/08/18
隊長她說當年參加「野外求生」二天訓練時,整整哭了二天,現在還是哭,但只哭二、三個小時而已。
Thumbnail
2024/08/18
算一算距離步道口約2.1公里,彼時下山的心情是頗為開心愉快的。 父親頹坐在步道上,面容與精神看起來均不太好。我們問了一旁有點束手無策的兒子緣由,原來他們臨時起意,只帶了二瓶水沒做多餘的準備就走入步道...
Thumbnail
2024/08/18
算一算距離步道口約2.1公里,彼時下山的心情是頗為開心愉快的。 父親頹坐在步道上,面容與精神看起來均不太好。我們問了一旁有點束手無策的兒子緣由,原來他們臨時起意,只帶了二瓶水沒做多餘的準備就走入步道...
Thumbnail
2024/08/18
她望向窗外,目光越過了街道、屋房與人群,停留在遙遠的那些連自己也不甚清楚的山顛上神遊了起來。 登山背包被擱置在桌上,一旁散落著雨衣、行動糧和一大瓶的水。特別的是,還有一個攻頂爐、瓦斯罐與個人鍋具,這是之前登山時沒帶過的裝備。
Thumbnail
2024/08/18
她望向窗外,目光越過了街道、屋房與人群,停留在遙遠的那些連自己也不甚清楚的山顛上神遊了起來。 登山背包被擱置在桌上,一旁散落著雨衣、行動糧和一大瓶的水。特別的是,還有一個攻頂爐、瓦斯罐與個人鍋具,這是之前登山時沒帶過的裝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D1 3.2公里,爬升340M,約1.5小時 這趟旅程讓我第一次看到銀河,我們幾個人沒有腳架,跪在地板上為了要拍星空,雖然有點好笑,不過使得旅程印象深刻。印象深刻的當然還有同伴6+0跳水兩次。 協作餐使得爬山輕鬆,但全自理多了感動多了笑聲,而且平均200元就吃都不完,讓我們還有早早餐吃。
Thumbnail
🛤️D1 3.2公里,爬升340M,約1.5小時 這趟旅程讓我第一次看到銀河,我們幾個人沒有腳架,跪在地板上為了要拍星空,雖然有點好笑,不過使得旅程印象深刻。印象深刻的當然還有同伴6+0跳水兩次。 協作餐使得爬山輕鬆,但全自理多了感動多了笑聲,而且平均200元就吃都不完,讓我們還有早早餐吃。
Thumbnail
我們一團六個人坐在小貨車的車尾,搖搖晃晃坐了一個小時,在山腳簽名報到,檢查身體以後,終於到達出發閘口。出發閘口前排著一輛輛滿載登山客的小貨車。我們一邊塗抹防曬霜,一邊在感嘆火山的宏偉,又不時想像未來四日艱辛的路程。早上九時許,我們終於向山裏邁出腳步。
Thumbnail
我們一團六個人坐在小貨車的車尾,搖搖晃晃坐了一個小時,在山腳簽名報到,檢查身體以後,終於到達出發閘口。出發閘口前排著一輛輛滿載登山客的小貨車。我們一邊塗抹防曬霜,一邊在感嘆火山的宏偉,又不時想像未來四日艱辛的路程。早上九時許,我們終於向山裏邁出腳步。
Thumbnail
好久沒有運動,520的前一天,天時地利人和,向著大崙尾山奔去。 今日是人妻好友開車帶路,免去舟車勞頓之累,到一個沒人帶我根本不會知道能去的山。從翠山步道進入,一路平緩好走,上有綠蔭蓋頂,下能遠眺其他山系,間有涼風襲來,偶有林間鳥兒輕啼,還遇到一群親子山野團體,老師認真講述山林,媽媽認真聽課發問,小
Thumbnail
好久沒有運動,520的前一天,天時地利人和,向著大崙尾山奔去。 今日是人妻好友開車帶路,免去舟車勞頓之累,到一個沒人帶我根本不會知道能去的山。從翠山步道進入,一路平緩好走,上有綠蔭蓋頂,下能遠眺其他山系,間有涼風襲來,偶有林間鳥兒輕啼,還遇到一群親子山野團體,老師認真講述山林,媽媽認真聽課發問,小
Thumbnail
沿山屋舍低為矮矮的磚瓦,無意承受太廣闊的天。 更往山裡行,杳然深邃的安全感漸次包圍我,知道林蔭終將覆蓋無以名狀的孤獨。
Thumbnail
沿山屋舍低為矮矮的磚瓦,無意承受太廣闊的天。 更往山裡行,杳然深邃的安全感漸次包圍我,知道林蔭終將覆蓋無以名狀的孤獨。
Thumbnail
假日爬山的人意外多。輾轉抵達登山口時約早上十點,已有遊客三兩下山,男女老幼,配備萬全者頭巾腰包手杖一枚不少,輕便者薄衣薄褲短毛巾就上陣。 我們的出發時間和行裝都那麼不上不下,還是進了山。 山不會拒絕任何人,也不迎接。它只是看,看你迷眩在滿目林色,渾沌於鳥語蟲鳴。
Thumbnail
假日爬山的人意外多。輾轉抵達登山口時約早上十點,已有遊客三兩下山,男女老幼,配備萬全者頭巾腰包手杖一枚不少,輕便者薄衣薄褲短毛巾就上陣。 我們的出發時間和行裝都那麼不上不下,還是進了山。 山不會拒絕任何人,也不迎接。它只是看,看你迷眩在滿目林色,渾沌於鳥語蟲鳴。
Thumbnail
一個人去爬山吧!你會慢慢感受到山有多麼可親。
Thumbnail
一個人去爬山吧!你會慢慢感受到山有多麼可親。
Thumbnail
我像是走了很久很久的路 從山下要走到山頭 獨自一人走 我在山下看著山 一個嶄新而未知的山 在黑夜之下 每棵樹木都長滿未知與恐懼的樹葉 遍布整個山林 我從沒走過這個山 只知道有個山頂 只知道要往那裡走 即便前面沒有路.....
Thumbnail
我像是走了很久很久的路 從山下要走到山頭 獨自一人走 我在山下看著山 一個嶄新而未知的山 在黑夜之下 每棵樹木都長滿未知與恐懼的樹葉 遍布整個山林 我從沒走過這個山 只知道有個山頂 只知道要往那裡走 即便前面沒有路.....
Thumbnail
前天夜裡睡醒,傳了訊息問網友,他隔天有沒有空,他說他跟朋友約了要爬山,沒辦法跟我約,我一時興起便問他,我可不可以參加,沒想到他問了朋友,還真的讓我加入,他們一大早從桃園上來台北載我,再一起出發到大溪的打鐵寮古道,一路爬到白石山,花了六小時才走完這座山。
Thumbnail
前天夜裡睡醒,傳了訊息問網友,他隔天有沒有空,他說他跟朋友約了要爬山,沒辦法跟我約,我一時興起便問他,我可不可以參加,沒想到他問了朋友,還真的讓我加入,他們一大早從桃園上來台北載我,再一起出發到大溪的打鐵寮古道,一路爬到白石山,花了六小時才走完這座山。
Thumbnail
大一時,和同學從瑞芳火車站出發,經過北36線、臺2線,抵達陰陽海,再走金水公路、瑞金公路回去,當時,不知道附近有座「無耳茶壺山」。 和朋友聊到這座山時,已是多年以後,到了體力越來越差的年紀,爬山經驗很少的我,一邊擔心爬不動造成朋友的負擔,一邊想著風景、心動地答應下來。
Thumbnail
大一時,和同學從瑞芳火車站出發,經過北36線、臺2線,抵達陰陽海,再走金水公路、瑞金公路回去,當時,不知道附近有座「無耳茶壺山」。 和朋友聊到這座山時,已是多年以後,到了體力越來越差的年紀,爬山經驗很少的我,一邊擔心爬不動造成朋友的負擔,一邊想著風景、心動地答應下來。
Thumbnail
8月10日登山到下山 2月輕鬆爬,坡度也越來越陡,翻山越嶺爬過第1個山峰,5月初也正好在這歇腳,欣賞山巒美景吃野味。傳送門1 休息好了,整裝完畢繼續往下一個山頭前進,第2個山峰更陡峭,6月中旬,越過山頭,不慎沒踩穩腳步,滑落了一段。傳送門2 7月底,這次沒有落腳處,得趕緊趕路,想不到第3鋒如此
Thumbnail
8月10日登山到下山 2月輕鬆爬,坡度也越來越陡,翻山越嶺爬過第1個山峰,5月初也正好在這歇腳,欣賞山巒美景吃野味。傳送門1 休息好了,整裝完畢繼續往下一個山頭前進,第2個山峰更陡峭,6月中旬,越過山頭,不慎沒踩穩腳步,滑落了一段。傳送門2 7月底,這次沒有落腳處,得趕緊趕路,想不到第3鋒如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