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記錄些講座重點
一花碎碎念
- 相信之前有看過腦筋急轉彎2的格友,會有印象最後萊莉在最後回爸媽訓練營的參加感受時,只回了:「還好」,道出了青少年時期讓父母對孩子的想法捉摸不定
首先,用幾個問題釐清對負面情緒的想法
- 你覺得負面情緒是不好的且沒用?
負面情緒是有功能的->保護自己
你覺得忽略負面情緒就沒事了?
越忽略是越容易出事的,要正視它!! - 你覺得情緒就是不要這樣想,就不會有這個感覺了?
情緒並非經由思考產生出來,努力不想無法因此淡化他 - 你覺得情緒有對錯好壞?
迷思:負面情緒產生打人罵髒話的不良行為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對錯,情緒和行為要分開來看。
情緒和睡眠在大腦同一個區域,所以兩者會互相影響
- 心情不好會失眠就是這樣來的
- 人遇到壓力時會可能有的三種反應
戰:主動面對問題
逃:"暫時"逃避問題
凍結:壓力巨大到完全動不了
通常凍結的反應是壓力太大,以致於身體無法對其有任何行為
容納之窗
- 一個人在面對壓力可承受的範圍內時,可以專心用力or放鬆休息
若壓力量在容納之窗外,可能有兩種反應:
過高激發狀態:生氣、戰鬥、焦慮逃跑
過低激發狀態:無力、憂鬱、麻木、癱瘓
如何辨識小朋友的壓力身心反應?
- 課堂上:缺課/遲到/早退、成績明顯改變、出現失序行為、口語表達遲鈍、對同儕不友善...
- 生活中:氣色不佳、行為畏縮、疏離冷漠、眼神呆滯
常見華人家庭教育文化
- 追求成績與成就(唯有讀書高):缺乏多元適性發展、缺乏舞台成就自我(做沒有成就感的事情)
- 羞辱式教養(你是笨蛋嗎?):習慣性自責自貶、低自我價值感、羞愧感
- 過度教養(過度溺愛):過度監督與參與、過度照顧與保護
- 缺乏情感教育:低挫折容忍力、無效情緒調節
- 負向逃避壓力方式提升:網路成癮、藥物/酒濫用、霸凌、自我傷害、中輟學
人的大腦發展成熟約在25歲
- 所以這段期間,大腦會經歷風暴期、賀爾蒙失調、情緒起伏不定,若想要關心,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再去多關心他們比較有效果。
青少年的追求價值
- 自我價值感建立:被肯定、被重視、被需要
- 尋求歸屬感:被接納、被喜愛、受歡迎
- 邁向獨立自主:有主見、自我決定、希望被信任
- 讓孩子參與一些決策,可建立上述三點的需要
青少年時期的性格反映及背後的意義
- 對立反抗vs表達主見->關係品質不佳
- 焦躁易怒vs生理風暴期->在意他人評價
- 冒險衝動vs缺乏剎車的能力->發揮創造力(因大腦皮質還在發展,不太會控制)
關係陪伴
- 溫度影響心情感受(熱感到窩心,冷感到冷漠)
- 姿勢動作影響,先調節(握手)、連結(擁抱),最後才說理(哪裡可以做得更好)
面對孩子避免以下反應,才能讓他們對父母敞開心胸
- 否定情緒:有啥好難過的
- 忽略情緒:你應該....
- 懲罰情緒:你在生氣我就生氣囉
- 不開玩笑:拜託~這沒那麼嚴重吧
重點:不指責不評價,不要大量問問題
如何回應孩子
- 同理情緒感受(我感覺你好像...,怎麼了)
表達理解:描述事實+說出孩子情緒感受 - 父母可做的事
幫助孩子踩剎車
多肯定提升自我價值感
讓孩子感覺自己是有力量的(相信自己做得到)
先同理情緒再說教
多信任讓孩子有自主空間
不否定,要給孩子說話的主導權
座談經典的Q&A
Q: 3歲半的小孩,怕爸媽生氣,所以遇到問題或做錯事會先不承認,是否有方式改善?
A: 提供安全感,讓孩子不會想逃避
Q: 孩子常常會認為自己很多事情做不到 .. 也很容易進入負面情緒 .. 該怎麼幫忙孩子走出來?
A: 陪他了解擔心的原因,聊聊之前成功的經驗,幫助他建立信心
Q: 一下課就是手機黏著,吃飯/休息就是一直拿著 沒手機就說累就去睡覺也不跟家人有什麼互動 是否已經是需要就醫諮詢?
A: 若有影響互動學習和日常作息,兩周~一個月,可以分成要開藥的診所或是心理諮商,要認真營造共同沒手機的家庭時光,不只是孩子,家長也要分享;或是一起看電影等不會用到手機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