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金與新光金8/22召開記者會啟動合併,中信金就在隔天殺出搶親,這波操作讓三家金控的股價漲跌不一,到底新新併比較好,還是金金併比較有利可圖呢?!台新金和中信金,還適合存股族安心存嗎?!
這一週金融股出大事啦,新光金一夕間成為新聞焦點,台新金與新光金董事會通過新新金合併,預計以台新金0.6022股換1股新光金,特別股則是1股換1股,合併後台新金控為存續公司,新光金控為消滅公司,將更名為「台新新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隔天中信金臨時董事會通過決議,申請公開收購新光金,每股合理收購價格為14.55元,且第一階段收購目標從原本的25%拉高至51%,兩家金控先後操作,變成了雙雄搶親的局面。
這波併購案若在今年定案,無論是花落誰家,都將為金融史列下里程碑。
對於中信金來說,直接幹掉富邦金,將成為臺灣第一大金控,第一大銀行以及第三大壽險公司,
對於台新金來說,有望成為台灣第4大民營金控,第六大銀行以及第四大壽險公司。
有不少人持有這三家金控的股票,包括我自己,就持有台新金和中信金,當然會關心自己手上持股未來的變化,但無論怎麼變,還是得回歸到基本面,去好好檢視這三家金控的營運,才是最重要。
直接從2013年以來到現在的EPS數據分布中,可以發現,台新金歷年的EPS較為穩定,除了2014年因為處份彰銀導致大量虧損、為單一事件,很快在往後幾年就恢復穩定成長的水準。而新光金非常不穩定,每年的EPS捉摸不定,落差非常大,去年還是負數。至於中信金歷年的EPS雖然具爆發性,但整體而言偏向不穩定,但起碼比新光金好太多。
若就今年度前7個月累積的營收觀察,與2023年相比,新光金由虧轉盈,尤其在6月單月與累計的營收,都創歷史新高,主要動能來自新光人壽,股票有賺錢、匯率有避險,再加上原本就有的保費收入,呈現爆炸性成長。中信金較去年同期成長28.88%,至於台新金則是微幅成長9.64%。
在資本適足率方面,截至2024年3月最新資料顯示,三家金控目前雖然都低於全國平均值,但都符合金管會最低資本要求的10.5%,其中以中信銀行的資本適足率最高,其次為台新銀行。
進一步觀察更嚴格的資本標準,包括了普通股權益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和資本適足率。普通股權益代表了配息指標,會影響股利發放,代表誰最有本錢。三家銀行中,以中國信託最有本錢,其次為台新金。
而中信銀行是被政府列為大到不能倒的銀行之一,在普通股、第一類資本、資本適足率等三大資本比率方面,目前已達到2025年金管會要求的水準。
再來是觀察各家壽險的資本適足率,金管會以每半年度為基準,要求保險業RBC不得低於200%,淨值比不得連兩期低於3%。新光人壽在2023年6月至今,連續三期RBC都低於200%法定標準,原本今年8月底現金增資與發債資金到位後,預計在年底會回到200%法定標準,就最新數據來看,新光人壽的壽資本適足率已提前達標。
在股利政策方面,新光金和中信金主要以配發現金為主,台新金則另外配發股票股利。而新光金已經連續兩年沒配息,又不穩定,若想要穩定現金流的話,這檔沒有很建議。
在年均殖利率的分布上,若以現金及股票股利還原,台新金最補,起碼都7%以上,而中信金和新光金殖利率不到5%,新光金是最不穩定的,殖利率也最差。
進一步觀察三家金控的短中長期的績效,三家金控今年以來的表現,只有新光金打敗大盤,由於新光金今年的股價暴漲,報酬激增情有可原,拉高了3年、5年及10年的平均報酬,若長期來看,則以中信金的表現最優。
新光金、台新金、中信金在2024年1-7月的表現,皆優於2023年同期表現,尤其以新光金成長最多,由虧轉盈,目前營收表現更是在16家金控中排名第六,僅次於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元大金和兆豐金。
從三家金控整理分析下來,除了要掌握併購的動態外,個人會特別留意的是中信金,前七個月營收已經出來,若同樣的營收,但股價不一樣,其實誰委屈、誰過漲都看得一清二楚,以中信金來說若依照近5年平均殖利率4.7%來看,股價似乎已經落入合理偏便宜的區間。
>>更多投資理財內容在《棒棒的理財失控週記》<<
>>歡迎加入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bungmoney/ <<
>>若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按下方贊助支持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