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五十三年:變動的時代,不變的《胭脂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部斬獲多項國際大獎,並作為梅艷芳紅毯生涯中唯一一部金馬、金像雙料女主角的電影,其經典性不言而喻。除此之外,《胭脂扣》的母題「變與不變」在兩位主角的相繼離世,以及香港這座城市的不斷變遷下,也顯得格外深刻。

從1934年開始

張國榮飾演的十二少走進包廂,正巧碰見如花(梅艷芳飾)扮男裝在唱歌,接著他們四目相望,鏡頭繞著他們轉了快一分鐘,這個初見鏡頭透過後來段落的不斷重現說明其重要性,象徵著男女主角的一見鍾情。十二少的角色設定在接下來的劇情中可以看到:他是一個紈褲子弟。首先是他很閒的可以在白天去妓院然後等如花半天,另一個是接下來他開始送如花各種東西—那張要求不拆開直接吊到如花房間的大床,除了隱喻他們感情中強烈的慾望成分,也說明十二少的性格:愛現。這樣的個性在最後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如花跟1987年的報社情侶可以靠著「那個吹牛自己以前是南北行少東的人」的流言,找到落魄的十二少。另外「愛現」這樣的個性也很好做對比,尤其是在曾經風光如今貧窮的背景下,能成功給出強烈的淒涼感。

《胭脂扣》劇照/IMDb

《胭脂扣》劇照/IMDb

香港.1987

接著故事來到1987年的香港,第一顆鏡頭是以袁永定(萬梓良飾)跟凌楚絹(朱寶意飾)這對報社員工的對話作為開始。這顆鏡頭的報社場景跟兩人的服飾是摩登的,並且觀者應該要很快的能意識到這跟如花的1934年是不同時代,但在當下我並沒有感受到足夠強烈的時空跳躍的不協調,是直到如花的旗袍被說老氣,而且有一些她說的詞彙(例如溫心老契)袁永定聽不懂後,我才意識到時空上的錯位。或許因為無論是1934或1987,對千禧年後的觀眾我而言,都是很久以前了。也有可能是因為如花作為鬼的出現是超寫實的。她完全就是一個屬於當下空間的角色,而不是鬼魂,因為在呈現上並沒有明顯的作為鬼應該會有的特徵:比較白或是透明的身體。而且所有人都看的到她。唯一在劇情上證明如花是鬼魂的橋段是凌楚絹不信邪的去確認她沒有的心跳這個動作。(她親口說自己是鬼這件事並不足夠作為證據,因為在任何形式的作品中,自白是刻意而主觀的,沒辦法作為認定的標準。)但這樣超寫實的鬼魂呈現很有趣,尤其是在現下鬼片特效當道的時代,與一般角色沒有外貌差別的鬼反而有一種樸素的真實感,有時候也可以營造出很驚豔的效果(像是經典的《靈異第六感》)。

《胭脂扣》劇照/IMDb

《胭脂扣》劇照/IMDb

變化的城市

《胭脂扣》的一大重點是對「改變」的描寫。故事花了很多的篇幅在強調今昔的不同,從如花一開始在公車上談到的戲院,到約定見面的石塘咀,藉由畫面的轉換除了可以看到五十多年地景上的巨大改變,也隱喻著人情感的變化。如花的鬼魂以1934年的樣態留在人間,不變的不只是容貌還有對十二少的癡心。直到她真的碰到了跟著時間衰老的十二少,她才終於意識到他們的愛情早就跟著倚紅樓等地景一起消失,也才接收「改變」的事實,認命的離開人間。另外除了在劇情上的鋪排,其實在選景上已經透漏了香港從來逃不掉關於「改變」的課題。在電影裡大多1934年的場景包含倚紅樓、擺花街跟十二少宅等為了呈現時代風貌多在澳門拍攝,而不是原故事地的香港,因為香港已經難找這樣的風景了(唯一的香港古景偏僻的「元朗娛苑」也早就化為廢墟)。而且這樣的改變,並沒有在電影殺青的1987年結束,而是繼續影響著,下一個五十三年。 

下一個五十三年

這部電影除了當年得了香港金像獎跟南特影展的最大獎,梅艷芳自己也拿了兩座影后。十八年後2005年也排在香港金像「最佳華語一百部」的第21名,是導演關錦鵬作品的最高名次(接下來是44名的《阮玲玉》,也是一部神作),這些榮譽說明了這部電影「不變」的重要性與永恆性。即使到了上映兩年後的1989年,中國發生了天安門事件,梅艷芳為了聲援學運拒絕了關錦鵬導演去上海拍《阮玲玉》的邀請,這樣的大無畏也像如花,像在電影結尾在片廠裡,惠英虹客串的戲子演的「女鬼亦女俠」的角色,其實是對如花性格所下的最準確的判詞。然而,真的什麼都不會變嗎?至少在2003年以後,沒人會這麼說了,因為接下來每年的4/1跟12/30,總有人會提起張國榮跟梅艷芳。影壇本不乏新人來舊人去,但大家總是提起他們,因為覺得惋惜,惋惜為什麼他們走得這麼急。電影裡主動要自殺的是如花,如花想死,十二少不想死。那2003年,又是誰想死?誰不想死?電影結尾的年老十二少是一個超現實的存在,當時沒人知道老了的張國榮會變成什麼樣子,現在也還是。

 《胭脂扣》劇照/IMDb

《胭脂扣》劇照/IMDb


1987年再加五十三年是2040年,在今日聽起來已不是太遠的將來,香港勢必又有一番改變,但至少作為經典的《胭脂扣》是不變的。在那裡,張國榮和梅艷芳永遠年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是心誠啦
0會員
4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遊園驚夢」四字承載的太多,就像是「紅樓夢」一樣一層疊加一層,從電影開始,往前撥是小說,往前撥是崑曲,往前撥是一段夢幻戀愛。 遊園、驚夢、牡丹亭、杜麗娘、柳夢梅、皂羅袍還沒搞懂,錢夫人、樺樹、夫人更加複雜,到了榮蘭與翠花,一切都慢了下來。 以不恰當的幀數原速放慢,殘影好慢。
Thumbnail
「遊園驚夢」四字承載的太多,就像是「紅樓夢」一樣一層疊加一層,從電影開始,往前撥是小說,往前撥是崑曲,往前撥是一段夢幻戀愛。 遊園、驚夢、牡丹亭、杜麗娘、柳夢梅、皂羅袍還沒搞懂,錢夫人、樺樹、夫人更加複雜,到了榮蘭與翠花,一切都慢了下來。 以不恰當的幀數原速放慢,殘影好慢。
Thumbnail
最後一幕展現溫柔的一片茜色,齒輪仍然轉動著,故事不再停止在婚姻或奉獻給舞台八股般的結尾,保有很多選擇,和想像馳騁的空間,如同鄧九雲想傳達地,失去和修復無限輪迴的那股力量得以安放。
Thumbnail
最後一幕展現溫柔的一片茜色,齒輪仍然轉動著,故事不再停止在婚姻或奉獻給舞台八股般的結尾,保有很多選擇,和想像馳騁的空間,如同鄧九雲想傳達地,失去和修復無限輪迴的那股力量得以安放。
Thumbnail
《胭脂扣》是1987年關錦鵬執導的香港劇情片,由梅艷芳及張國榮主演,本片獲得三項金馬獎,包括梅艷芳所飾演的如花,奪得最佳女主角。
Thumbnail
《胭脂扣》是1987年關錦鵬執導的香港劇情片,由梅艷芳及張國榮主演,本片獲得三項金馬獎,包括梅艷芳所飾演的如花,奪得最佳女主角。
Thumbnail
人無法拋棄沒有徹底經歷過的東西。演員這條路,永遠都在開始。
Thumbnail
人無法拋棄沒有徹底經歷過的東西。演員這條路,永遠都在開始。
Thumbnail
即將在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世界首映的《竹籬笆外的春天(數位修復版)》,為二〇二三年國家影視聽中心的重點修復片單之一。由投身數位修復產業已近十年的中心數位修復組趙百祥組長擔任負責人,從版權單位「湯臣影業」商借原始膠卷拷貝來進行修復工程,且由於原始底片相較臺灣版拷貝片缺
Thumbnail
即將在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世界首映的《竹籬笆外的春天(數位修復版)》,為二〇二三年國家影視聽中心的重點修復片單之一。由投身數位修復產業已近十年的中心數位修復組趙百祥組長擔任負責人,從版權單位「湯臣影業」商借原始膠卷拷貝來進行修復工程,且由於原始底片相較臺灣版拷貝片缺
Thumbnail
男女之事,源自天時地利,差一分一厘,就是空門。更何況,二人之間差了五百米、隔了一條黃浦江。千帆過盡,潮起潮落,緣生緣滅。汪小姐和阿寶,終究錯過了。
Thumbnail
男女之事,源自天時地利,差一分一厘,就是空門。更何況,二人之間差了五百米、隔了一條黃浦江。千帆過盡,潮起潮落,緣生緣滅。汪小姐和阿寶,終究錯過了。
Thumbnail
再也沒有一對梅艷芳與張國榮了, 無論戲裡、戲外、舞台上、舞台下。 有些人有些事, 看著它凋零是殘忍的, 鮮明地活在心裡卻是永恆的。
Thumbnail
再也沒有一對梅艷芳與張國榮了, 無論戲裡、戲外、舞台上、舞台下。 有些人有些事, 看著它凋零是殘忍的, 鮮明地活在心裡卻是永恆的。
Thumbnail
「山西布政司的五千兩在他房裡啊」 這應該是我對梅艷芳印象最深的一部作品, 其實蠻驚訝電影中會特別提到這部片, 聽到熟悉的二胡音樂, 渾身的雞皮疙瘩都隨著回憶浮現了。
Thumbnail
「山西布政司的五千兩在他房裡啊」 這應該是我對梅艷芳印象最深的一部作品, 其實蠻驚訝電影中會特別提到這部片, 聽到熟悉的二胡音樂, 渾身的雞皮疙瘩都隨著回憶浮現了。
Thumbnail
身為新生代的觀眾,本片詳細而且深刻的,讓我認識了梅艷芳40年的光輝歲月,從她如何發跡、墜入愛河,到她如何造就了一身傲骨、在大時代下蛻變,最後她又是如何撐起「香港女兒」的封號。
Thumbnail
身為新生代的觀眾,本片詳細而且深刻的,讓我認識了梅艷芳40年的光輝歲月,從她如何發跡、墜入愛河,到她如何造就了一身傲骨、在大時代下蛻變,最後她又是如何撐起「香港女兒」的封號。
Thumbnail
對一個耽溺舊情懷的人來說,張國榮與梅豔芳的辭世,彷彿隱喻一個美好年代遠離,即便我在台灣,他們在香港。 他們都活在最美麗的時刻,永遠的四十代,不會再老了
Thumbnail
對一個耽溺舊情懷的人來說,張國榮與梅豔芳的辭世,彷彿隱喻一個美好年代遠離,即便我在台灣,他們在香港。 他們都活在最美麗的時刻,永遠的四十代,不會再老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