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專訪|再現鍾楚紅風采與女性情誼經典──專訪《竹籬笆外的春天》導演李祐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李祐寧導演工作照/李祐寧提供

李祐寧導演工作照/李祐寧提供

即將在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世界首映的《竹籬笆外的春天(數位修復版)》,為二〇二三年國家影視聽中心的重點修復片單之一。由投身數位修復產業已近十年的中心數位修復組趙百祥組長擔任負責人,從版權單位「湯臣影業」商借原始膠卷拷貝來進行修復工程,且由於原始底片相較臺灣版拷貝片缺失四分鐘片段,因此以原始底片佐拷貝片的「混素材」手法進行修復,並將兩者畫質與狀態盡可能拉近,最終產出自然流暢的成品。

一般來說,修復一部長片約需四至六個月,包含調光、聲音以及需要最多人力與時間的影像修復,過程依序為「膠片整飭」、「影像及聲音掃描」、「生成數位檔案」,最後再進入技術人員端,使用專門修復調光與混音的軟體進行修復。

而《竹籬笆外的春天》面臨拷貝膠卷褪色嚴重與髒點、刮痕的問題,因此更需悉心調整。不過,趙組長也強調,數位修復須秉持「修復倫理」,尊重電影原著的歷史樣貌,避免人為執行動作對畫面產生過多干預,力求真實還原創作者作品。即使面對保存狀況不佳的影片,一旦過度修復,可能造成「失真」的反效果,如畫面變形、不自然色塊等,因此需在合理範圍內平衡人工修復的痕跡,這也在在考驗著修復人員的經驗與技術。

《竹籬笆外的春天》劇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竹籬笆外的春天》劇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本次《釀電影》也藉著《竹籬笆外的春天》重新問世的機會,對李祐寧導演進行專訪,以下精彩的問答,可以感覺到導演滿滿的熱情:

《釀電影》:本故事的發生地,很大一部分是在「眷村」,這是過去在台灣的許多人熟悉的生活場景,同時也漸漸在消失中。能否請導演先跟我們聊聊,當年眷村生活最讓您懷念的是什麼?有什麼有趣的現象或是習慣、或是人與人相處的方式,是現在的年輕人難以想像的?

李祐寧導演:「眷村」是台灣特有的聚落生活環境,是中國內戰後,來台的軍人及外省族群衍生的特殊時代產物,在 40、50、60、70 年代是外省第一代,外省第二代的生活場景。據我了解全台灣曾有近 900 個「眷村」,有著不同於一般台灣社會的語言及生活經驗。在將近半世紀的時間裡,「眷村」特有的風味累積了這段特殊的時代記憶。我一共拍了 5 部有關台灣眷村故事的影視作品,主題全圍繞在老兵返鄉及外二代的成長故事!

當年台灣的眷村,北部和中南部的氛圍不同。中南部眷村許多都是接收日軍宿舍的,這在北部較少見。中南部的眷村多為陸海空戰鬥部隊,中大型眷村較多,北部眷村則多為後備部隊,眷村較小,因此生活跟生長環境南北有所不同。而早期來台的部隊是以空軍和海軍為先,多能分配到日軍宿舍,環境空間佳。1949 來的大批部隊則以陸軍為主。

我拍片近 40 年,全台灣的各式眷村至少勘景過 100 個!《竹籬笆外的春天》主埸景是空軍岡山健鷹村(已折除),此外我也在台中光復新村,新竹忠貞新村拍過,對台灣各地眷村體驗深刻!

《竹籬笆外的春天》劇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竹籬笆外的春天》劇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如果問我當年眷村生活最讓我懷念的是什麼?那就是「每個眷村就是一家人」!大家互助關心的熱情,是現在年輕人難以想像的!放學回到家,媽媽可能正在牌桌上,只好到對門鄰居家吃飯(《竹籬笆外的春天》片中的真實情節);眷村有小孩考上大學,全村放鞭炮。當時最流行的口頭禪是「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

當年,來自大江南北的伯伯,說的方言與生活習慣不同,但是命運使大家在窄窄的空間互相取暖,形成一種特殊的偏安感情。因為想家鄉,從吃開始,沒想到漸漸發展出各眷村的特色眷村菜,傳𠄘數十年。

而且眷村每星期六晚上會有「軍中電影放映隊」來眷村藍球場放電影,我們小朋友不敢搶長輩板凳座位,只好到銀幕另一邊去看,人物全是左右反轉,但大家仍然看得津津有味!非常有趣!所以《竹籬笆外的春天》也有看《江山美人》的情節。

《竹籬笆外的春天》劇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竹籬笆外的春天》劇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釀電影》:本故事的一大張力,來自「從軍」與「戰事」對青春情緣的影響。導演能否談談當時的年輕人對於「當兵」這件事、及其背後可能代表的悲歡離合,多是什麼樣的心情?

李祐寧導演:《竹籬笆外的春天》以眷村的女子住在彼此對門的視角敞開,一個性格強烈、叛逆,另一個則文靜不多話。我就想,「這是多麼強烈的張力呀!」並回想過往生活中所遇的眷村女子們,就是這樣兩極化,這種不可思議為我帶來了故事的靈光,如果她們同時愛上一個飛行軍官,那又會是怎麼樣的發展呢?

像青春故事裡的一靜一動,兩位女主角在各自生命中長出不一樣的角度與枝枒,愛人的逝去同時為她們帶來不小的改變和震撼,最後她們回到墓地,在共同相愛的逝人旁,一隻飛鳥從仰望的天空飛越。

《竹籬笆外的春天》劇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竹籬笆外的春天》劇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釀電影》:另一個關於本故事的設計,是台/美不同國籍的人物緣分。想請問導演,當年的台灣人看待「美國人」,以及所有「外國人」,和現在這個時代看待不同國家人士的眼光,有何不同呢?特別選定「美國大兵」作為重要配角,有什麼歷史淵源意涵?

李祐寧導演:關於《竹籬笆外的春天》的故事創意與人物設定,其實並沒有人物原型!

戒嚴時期初期,台灣外國人很少,因為中美協防條約,我們在生活環境裡幾乎百分之百看到的都是美國大兵或軍官,林瑞陽的飛行教官自然是美國人,也自然發展出鍾楚紅與費翔的異國戀情!

當年台灣人看待美國人,基本心態是他們比較有錢,認識他們有機會改變人生。而眷村叛逆青年對美國人並沒有好感,對酒吧裡的 BAR 女也不屑一顧,因此常常發生衝突!目前台灣已走向開放國際化的社會,觀光、旅遊、留學的外籍人士也自然多了起來。

《竹籬笆外的春天》劇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竹籬笆外的春天》劇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釀電影》:《竹籬笆外的春天》的另一大價值,自然是可以讓新一代觀眾一睹當年的巨星鍾楚紅的風采。當初拍片過程,導演有什麼和鍾楚紅合作的有趣記憶,可以跟我們分享呢?

李祐寧導演:能夠請到鍾楚紅是緣份,鍾楚紅非常喜歡片中女一李琳的叛逆、敢愛敢恨以及對愛情的堅貞 !但她對「眷村」不了解,我記得我形容:很像香港的調景嶺,從大陸撤退的部隊仍然住在一起,每天還升國旗,過自己的日子──她聽了非常喜歡。我也說我們小時候上課,都坐軍車,電影中都有這些畫面;此外,異國戀費翔的美軍飛行教官,也深深吸引她。

能夠請到鍾楚紅,最重要感謝湯臣電影公司的徐楓徐姐,當時在香港半島或麗晶酒店見面,我講了《竹籬笆外的春天》故事大綱開頭、中局、結尾及象徵意義,她很喜歡!

鍾楚紅來台三粧定粧、髮型、造型設計、服裝、隨身道具,到讀本階段,還特別請到王景平配音皇后觀察鍾楚紅的廣東嘴特徵,對白再修,實在很講究。而拍片時,她很注重肢體語言,我們溝通很久,試戱多次,不是爲了底片,而是她的要求,印象深刻。

在淡水中學拍何剛的飛機飛過,她的動作試了好多種,相當敬業,因為天空不可能有飛機飛過,需要靠想像。對一位香港女演員來說,要體會台灣叛逆的眷村少女,是很大的挑戰!

《竹籬笆外的春天》劇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竹籬笆外的春天》劇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釀電影》:作為長年投身電影創作以及台灣電影教育的前輩,導演對目前台灣電影的現況有何觀察?對於新一代電影人的創作題材與方向,有什麼想提點的呢?

李祐寧導演:對從業影視工作的新血們,我認為青年們不要害怕動筆去寫劇本,儘管詞藻不一定華麗,那也無妨,最重要的是如何將屬於我們所面臨的思緒、挑戰記錄下來。進入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最熟悉的題材,最熟悉的世代,找回自己的發言權。

疫情三年,帶給全人類史無前例的封鎖隔離的心理與生理的傷害,屬於大眾休閒娛樂的電影院觀影體驗也停滯了三年。現在疫情遠離,好萊塢恢復迅速,加上一部神奇的續集電影《捍衛戰士:獨行俠》以橫空之勢橫掃各地電影票房,用一部電影拯救了傳統電影院的生命,令人嘆為觀止。而 OTT 平台的串流影視及音樂也紛紛簽約大咖明星及導演,想拍出不一様的創意電影。

台灣什麼都優秀,尤其不缺影視人才,在此,鼓勵年輕世代的影視人勇敢創新,努力完成全新劇本! 一定要擺脫過去的故事架構與人物,從頭開始,給觀眾耳目一新,才有救。這是我的真誠建議,共勉之!


筆訪、整理:張硯拓
聯繫、資訊提供:國家影視聽中心


女性情誼經典、李祐寧導演代表之作,由一代紅星鍾楚紅領銜主演的《竹籬笆外的春天》,去年由國家影視聽中心完成修復,將於 3 月 29 日星期五 19:00 舉辦數位修復版世界首映,李祐寧導演也將會出席映前座談。本場放映免費索票,更多資訊請點這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04
「我覺得我們兩個都有同樣的共識,演員是很脆弱的。在各個部門裡,最脆弱的應該就是演員了,因為我們使用的不只是腦力或體力,而是更多的感受,因此,離開角色的過程也同樣適用於沒有工作的時候。我必須還原自己是一個人,還原本來的生活和興趣,主動思考自己想用怎樣的方式理解世界,這和角色相遇、道別是同樣重要的。」
Thumbnail
2025/04/04
「我覺得我們兩個都有同樣的共識,演員是很脆弱的。在各個部門裡,最脆弱的應該就是演員了,因為我們使用的不只是腦力或體力,而是更多的感受,因此,離開角色的過程也同樣適用於沒有工作的時候。我必須還原自己是一個人,還原本來的生活和興趣,主動思考自己想用怎樣的方式理解世界,這和角色相遇、道別是同樣重要的。」
Thumbnail
2025/03/30
一直到十三年後因為《狗陣》入圍一種注目單元,真正走上紅毯,回到當年《翻滾吧!阿信》去坎城時到過的海灘,我才想起來自己曾經有這樣一個願望。而演員很多時候得要相信自己,但演員同時也經常懷疑自己,擁有不安全感,擁有脆弱。但在這個過程你只能自己成長、相信,相信自己願意將生活放進表演,相信自己想要表達的心。
Thumbnail
2025/03/30
一直到十三年後因為《狗陣》入圍一種注目單元,真正走上紅毯,回到當年《翻滾吧!阿信》去坎城時到過的海灘,我才想起來自己曾經有這樣一個願望。而演員很多時候得要相信自己,但演員同時也經常懷疑自己,擁有不安全感,擁有脆弱。但在這個過程你只能自己成長、相信,相信自己願意將生活放進表演,相信自己想要表達的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整理影視文學講座「我成為了專業填詞L」的重點內容。講者黃綺琳和朱耀偉,從影視改編作品出發,討論粵語流行曲歌、流行文化、歌詞創作等方面的話題。對談內容淺顯易懂,部分觀點納入行內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除了複述講者意見,也加入個人詮釋,挑選幾個話題再作評論,當中包括詞大於曲的現象。
Thumbnail
整理影視文學講座「我成為了專業填詞L」的重點內容。講者黃綺琳和朱耀偉,從影視改編作品出發,討論粵語流行曲歌、流行文化、歌詞創作等方面的話題。對談內容淺顯易懂,部分觀點納入行內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除了複述講者意見,也加入個人詮釋,挑選幾個話題再作評論,當中包括詞大於曲的現象。
Thumbnail
🌿「到底是從哪裡出錯了————」 來賓介紹👏👏👏 -- 製作:黃書修 -- 導演:蘇昱瑋 😁:這部會是新北戲劇廳新翻修完畢後第一檔,請期待優化後的音場啦! 校園霸凌、同儕壓力、輿論風向、散布造謠、權勢操弄
Thumbnail
🌿「到底是從哪裡出錯了————」 來賓介紹👏👏👏 -- 製作:黃書修 -- 導演:蘇昱瑋 😁:這部會是新北戲劇廳新翻修完畢後第一檔,請期待優化後的音場啦! 校園霸凌、同儕壓力、輿論風向、散布造謠、權勢操弄
Thumbnail
🌿「一齣戲歷經演出中千錘百鍊,長時間的醞釀成就經典好戲」 來賓介紹👏👏👏 -- 看家戲策展人:吳明德老師 -- 布袋戲歌姬:黃鳳儀 👩‍🎤🎼🎙️🗣️🙌👺 “看家戲”是什麼呢?☝️-- 又名「帶家戲,為民間劇團招牌拿手劇目
Thumbnail
🌿「一齣戲歷經演出中千錘百鍊,長時間的醞釀成就經典好戲」 來賓介紹👏👏👏 -- 看家戲策展人:吳明德老師 -- 布袋戲歌姬:黃鳳儀 👩‍🎤🎼🎙️🗣️🙌👺 “看家戲”是什麼呢?☝️-- 又名「帶家戲,為民間劇團招牌拿手劇目
Thumbnail
王家衛的《重慶森林》30週年於香港重新上映,如果有一定的戀愛經驗,或者正在經歷失戀,相信一定能從電影中找到共鳴。看電影當下其實感受不會太強烈,反而會覺得故事完結得有點突然。不過這部電影是需要時間去消化的,慢慢細嚼當中的台詞和情感,就會感受到其後勁之強。
Thumbnail
王家衛的《重慶森林》30週年於香港重新上映,如果有一定的戀愛經驗,或者正在經歷失戀,相信一定能從電影中找到共鳴。看電影當下其實感受不會太強烈,反而會覺得故事完結得有點突然。不過這部電影是需要時間去消化的,慢慢細嚼當中的台詞和情感,就會感受到其後勁之強。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從《平行世界》、《由島至島》到《一座桃花洞》,私密如母女日記,宏觀至國族史觀,同時關照正發生的現況奇觀──我們在這些紀錄片中宛如多一份視角,使望見的事物更加立體,從中接近真實,也「再見」真實的各異樣貌。
Thumbnail
從《平行世界》、《由島至島》到《一座桃花洞》,私密如母女日記,宏觀至國族史觀,同時關照正發生的現況奇觀──我們在這些紀錄片中宛如多一份視角,使望見的事物更加立體,從中接近真實,也「再見」真實的各異樣貌。
Thumbnail
即將在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世界首映的《竹籬笆外的春天(數位修復版)》,為二〇二三年國家影視聽中心的重點修復片單之一。由投身數位修復產業已近十年的中心數位修復組趙百祥組長擔任負責人,從版權單位「湯臣影業」商借原始膠卷拷貝來進行修復工程,且由於原始底片相較臺灣版拷貝片缺
Thumbnail
即將在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世界首映的《竹籬笆外的春天(數位修復版)》,為二〇二三年國家影視聽中心的重點修復片單之一。由投身數位修復產業已近十年的中心數位修復組趙百祥組長擔任負責人,從版權單位「湯臣影業」商借原始膠卷拷貝來進行修復工程,且由於原始底片相較臺灣版拷貝片缺
Thumbnail
話說觀映當日剛巧碰到《4拍4家族》的MO導又在戲院外跟一班戲迷交流,散場時又看到女神袁澧林Angela Yuen跟導演合照,星光熠熠(笑) 相比英文原名《Your Lovely Smile》,香港的中文譯名《光影戲遊》更為直觀──就是電影、遊記,以及一絲絲玩味 (下有劇透)
Thumbnail
話說觀映當日剛巧碰到《4拍4家族》的MO導又在戲院外跟一班戲迷交流,散場時又看到女神袁澧林Angela Yuen跟導演合照,星光熠熠(笑) 相比英文原名《Your Lovely Smile》,香港的中文譯名《光影戲遊》更為直觀──就是電影、遊記,以及一絲絲玩味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台灣先驅藝術家鄭淑麗的虛擬科幻另類實境電影《UKI》,像是一部會在美術館裡參觀到的藝術影片⋯⋯
Thumbnail
台灣先驅藝術家鄭淑麗的虛擬科幻另類實境電影《UKI》,像是一部會在美術館裡參觀到的藝術影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