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條件基本收入UBI

無條件基本收入UB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5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含17項核心目標。


這17項核心目標的第一項是:


“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我認為,貧窮問題很難解決。


中國大陸過去幾年,全力扶貧。

表面上,似乎有效。

實際上,貧窮問題都徹底解決了嗎?


我認為UBI才是解決貧窮問題,最好的方法。


什麼是UBI?


維基百科的解釋:


”無條件基本收入(英語: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簡稱 UBI ,又稱為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或基本收入(Basic Income),是指沒有條件、資格限制,不做資格審查,每個國民或成員,皆可定期領取一定金額的金錢,由政府或團體組織發放給全體成員,以滿足人民的基本生活條件,包括食物、居住、教育、醫療、公用事業等基本花費,藉由經濟的保障,以落實基本人權。無條件基本收入與最低工資的區別在於不需要工作也可以獲得該收入,而最低工資是以參加工作為前提條件獲得的最低收入。“


這才是解決貧窮問題,最徹底的方法。


可惜2016年在瑞士公投,有76.9%選民反對,23%贊成,UBI被否決了。

在其他國家,好像尚未公投。


UBI當然會增加國家支出,造成國家的負擔。


AI人工智慧,非常熱門,可能取代很多工作。

AI機器人,也可能取代大量人力工作

沒有了工作,也就沒有了收入。


將來有一天,政府可能被迫實施UBI,保障國民基本生活。

實施UBI後,就沒有貧窮,沒有窮人了。

UBI還沒有完全絕望。


看了下面維基百科資料,就知道UBI歷史悠久,中世紀時,就有這個主意。比利時的魯汶,是「全民基本收入」理念的發源地。歷代許多思想家對「全民基本收入」,夢寐以求。





avatar-img
王家歆的沙龍
20會員
389內容數
這是王家歆的沙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家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看到ㄧ篇談眷村的文章,提到當年的眷村生活,及眷村出來的名人。 我沒住過眷村,一直住公家宿舍。 小學5年級,搬到霧峰甲寅村。考上大學時,才搬離霧峰。 在霧峰住了很久。 住霧峰時,房屋大約13坪,父母和5個小孩住。 除了客廳,就是兩間臥室。
老婆說她鞋子的鞋帶斷了,想去市場專修鞋子的店,修理鞋子。 於是昨天早上,我們到了803市場。 老闆看了鞋子,說兩雙鞋子要200元,明天來拿。 我們又去旁邊水果攤,買了紅心芭樂。 然後,老婆說想去對面商店,買內衣。 我掏了1000元給她,她拿在手上。她就直接過馬路,走進商店。
世上沒有鬼。卻有以為是鬼的。 多年前,報紙曾刊登一張相片。 都說沒有鬼的證據,這次就照到鬼了。 一群人去溪頭玩,還拍團體照留念。 回來後,相片一洗出來(那時代還沒有數位相機、手機)。 就看到相片中一群人後面,就站著一隻鬼。
退休後,每天的日子都差不多,沒什麼變化。 只要日子有點小變化,我就很高興。 昨天下午,突然接到通電話。有位小姐通知我們,股票課要開了,問我們要不要報名。 幾個月前,我們去北屯救國團(力行救國團已經結束),想上股票課,學點股票知識,也能認識些同好。
家歆按:這是我第四本書《萬里雲開》的〈自序〉,張貼在這裡,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本書所收的120篇文章,是2005年到2009年之間的作品。花了三年多時間才寫成。書能完成、出版,和我的一個小構想有關。 三年前的四月(2005年4月),我和老婆上了一趟台北,主要是去國家圖書館。
家歆按:這是我第三本書《嫦娥、李商隱、包拯探賾》的〈自序〉,張貼在這裡,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這本書中收集了我的六篇論文,分別研究嫦娥、李商隱、包拯的一些問題。這六篇論文是不同時間寫的,其中有四篇曾刊登於不同學報。第一篇論文〈羿與嫦娥神話研究〉,96年1月刊登於《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八期。
今天看到ㄧ篇談眷村的文章,提到當年的眷村生活,及眷村出來的名人。 我沒住過眷村,一直住公家宿舍。 小學5年級,搬到霧峰甲寅村。考上大學時,才搬離霧峰。 在霧峰住了很久。 住霧峰時,房屋大約13坪,父母和5個小孩住。 除了客廳,就是兩間臥室。
老婆說她鞋子的鞋帶斷了,想去市場專修鞋子的店,修理鞋子。 於是昨天早上,我們到了803市場。 老闆看了鞋子,說兩雙鞋子要200元,明天來拿。 我們又去旁邊水果攤,買了紅心芭樂。 然後,老婆說想去對面商店,買內衣。 我掏了1000元給她,她拿在手上。她就直接過馬路,走進商店。
世上沒有鬼。卻有以為是鬼的。 多年前,報紙曾刊登一張相片。 都說沒有鬼的證據,這次就照到鬼了。 一群人去溪頭玩,還拍團體照留念。 回來後,相片一洗出來(那時代還沒有數位相機、手機)。 就看到相片中一群人後面,就站著一隻鬼。
退休後,每天的日子都差不多,沒什麼變化。 只要日子有點小變化,我就很高興。 昨天下午,突然接到通電話。有位小姐通知我們,股票課要開了,問我們要不要報名。 幾個月前,我們去北屯救國團(力行救國團已經結束),想上股票課,學點股票知識,也能認識些同好。
家歆按:這是我第四本書《萬里雲開》的〈自序〉,張貼在這裡,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本書所收的120篇文章,是2005年到2009年之間的作品。花了三年多時間才寫成。書能完成、出版,和我的一個小構想有關。 三年前的四月(2005年4月),我和老婆上了一趟台北,主要是去國家圖書館。
家歆按:這是我第三本書《嫦娥、李商隱、包拯探賾》的〈自序〉,張貼在這裡,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這本書中收集了我的六篇論文,分別研究嫦娥、李商隱、包拯的一些問題。這六篇論文是不同時間寫的,其中有四篇曾刊登於不同學報。第一篇論文〈羿與嫦娥神話研究〉,96年1月刊登於《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