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水已融,花期未至?:寫在《雪水消融的季節》觀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老子,《道德經》


本次,我們以自媒體的身份,受電影公司的邀請,參與即將上映的紀錄片《雪水消融的季節》媒體試映活動。本片從發想到完成後製,前後費時七年,除了入選瑞士真實影展炫光競賽外,並接連入圍韓國全州影展主競賽、義大利特倫托山岳影展(Trento Film Festival)主競賽,以及波蘭 Docs Against Gravity 紀錄片影展新導演競賽(First Appearence Competition)等國際影展,後亦獲2024年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項提名以及媒體推薦獎肯定。

《雪水消融的季節》電影預告

這部由羅苡珊執導、希望影視發行的紀錄長片,其製作源於2017年兩位台灣登山者在尼泊爾發生的一起山難。這場事件中,失聯的梁聖岳、劉宸君遭遇異常的春季大雪,並於山區被困47天。最後,兩人中只有梁聖岳一人獲救回到台灣,劉宸君則永遠安息於大山懷抱之中。本片導演正是兩位事件主角的好友,在當時本與他們約定要在尼泊爾碰面,最終卻因健康問題而未能赴約。這場意外,帶走一位年輕人的生命,也改變了另外兩人往後的人生。

這部紀錄片當中,導演並未對於事件本身的前後脈絡、事件細節多做著墨,也沒有近年常見的「劇情式」紀錄片中常出現的、具備強大情緒渲染力的鏡頭語言與敘事編排。在這個以「傷心」為基調(或出發點)的故事而言,貫穿作品的是沈鬱、克制與凝滯。或者,與其說這部紀錄電影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記述、描繪一個令人傷心的事件,不如說是導演本人嘗試透過追尋逝去友人足跡的過程,尋找自身在這場變故中可能的位置,並療癒心中難以名狀的傷懷,以重獲讓人生再次向前推進的動能。就這一點而言,本片實際上具備某種「私作品」般的特質。大量出現於畫面之中那交替邁出的雙腳、以及人物在山林中行進發出的腳步聲,作為幾乎貫穿全片的音像語彙,這或許也從另一個面向證成了上述的敘事生產動機。而作為觀者的我們,也因此而與導演共享了這趟追尋之旅中的部分視界與心境。

在電影中屢屢出現的意象:導演反覆邁出的、在山中前行的腳步

在電影中屢屢出現的意象:導演反覆邁出的、在山中前行的腳步

在這層動機上,也不由得讓筆者想起近期觀看的電影《驀然回首》。該片中,曾經一同創作、分享繪畫帶來之喜悅的兩名好友,正是因為一次的「失去」,讓主角心中有了難以彌補的傷痕與缺憾。故事的後段更是透過主角對二人過往經歷與情感交流的回顧,乃至於在心中建構出一個「What If...」的替代敘事,促使自己回想起那個覺得畫漫畫很麻煩的自己,究竟為什麼喜歡且持續做著這件事情的理由。在這兩部電影之間,雖然存在著風格、類型、敘事結構、技術細節等面向上的巨大差異,但至少在這一作為作品情感核心的層面上,卻彷彿體現出了人類在感受性、心理機制等面向上的某種普世特質。

電影《驀然回首》海報

電影《驀然回首》海報


透過本片的敘事,我們可以知道作為事件主角的梁聖岳、劉宸君都具有某種程度上不囿於世俗框架及制約的特質,或許也正是因此而嚮往、追尋著身處山中時的那種隔絕、抽離與自在的感受。即使在受困於尼泊爾山區的狹小岩洞之中,劉宸君仍反覆讀著知名自然書寫者Aldo Leopold(1887-1948)作品《沙郡年紀》中名為〈像山一樣思考〉的短篇寓言,或許是為了嘗試貼近、想像亙古長存的大山之魂,並以持續不斷地書寫來面對與消化現實生活中的決絕困境。而這也成為導演羅苡珊在日後追尋好友足跡、攝製影片的旅程中,引領其飛往異地、穿越山嶺的一組重要座標。

《沙郡年紀》中譯版封面

《沙郡年紀》中譯版封面


以故事的終局而論,山是如此崇高、又如此無情;而人是這般脆弱、又得以這般純粹。透過羅苡珊導演的影像,我們似乎和他並肩走過了這段艱難旅程。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內,我們一同陷入糾結困頓,最終又(暫時性地)覓得在面對人生中無可避免的種種「失去」時,支持著我們踽踽前行的理由,即便無人知曉那理由的保存期限能有多長。若對照電影前段,梁勝岳將緬懷視為傷痛的同義語,並將之視為欠缺動能與積極意義行動的說法,我們或許可以從這個時間點就能確知:作為事件中留下來的兩人,歷劫歸來的梁聖岳與導演羅苡珊所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傷痛,因此必須以相異的方式和姿態來面對這段記憶、這些經驗,以及在心中衍生出的種種情緒。也可以說,梁聖岳中途退出紀錄片製作的決定,或許本就是難以迴避的結果,也正是電影前段即已給出的線索。

整體觀之,這是一部相當沈靜的電影。在110分鐘的片長中,觀者的視線大多時候跟隨著鏡頭,在台灣與尼泊爾風貌迥異的山中,時而徐徐前行、時而靜靜駐留。在聲音部門,導演刻意選擇不用配樂,而以自然環境中種種聲音素材加以混合、處理的呈現方式,也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沈靜的印象。雖然影片的推進節奏因此而無法達到一般觀者所追求的「戲劇化」效果,但這樣的沈靜、凝斂,或許正是最適合這部作品與這個故事基礎調性的呈現方式。

《雪水消融的季節》是一篇獻給逝去好友的禱文,也是一首獻給山的詩,更是每一個經歷過失去的人都能有所共鳴的調子。在電影後段有關尼泊爾的敘事中,曾與梁聖岳、劉宸君相遇過的當地居民給出了他們對二人所留下的記憶,甚至當中有人收存著二人遺落的物品。一位年邁的僧人詠唱著經文,彷彿也是在度化、引領著逝者的靈魂。隨著這些有關離去摯友生命痕跡的碎片逐漸被撿拾、拼湊起來,作為拍攝者的導演似乎也慢慢接受、面對與處理了內心的傷。《雪水消融的季節》所指涉的,不只是失聯的兩人最後終於被搜救隊伍發現的初春融雪時節,或許同時也是導演內在心境轉折變化的一種隱喻。只是曾經經歷過這般失去與傷痛的人或許都知道,雪水的消融只是一個開始,要迎來繁花盛放、生氣盎然的風景可能還在道路的彼端。即便如此,我們總是都需要一個這樣的時刻,給自己一個勇敢前進的理由吧。

《雪水消融的季節》將於9月27日正式於院線上映,歡迎感興趣的朋友走進戲院,跟著導演的腳步一同思索、追尋與拼湊那些有關「失去」的樣貌,並且從中找到每一個可能療癒內心、延展生命的理由。

《雪水消融的季節》海報

《雪水消融的季節》海報

《雪水消融的季節》試片會場,導演羅苡珊、製片陳詠雙出席映後對談

《雪水消融的季節》試片會場,導演羅苡珊、製片陳詠雙出席映後對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走鐘運動日記
5會員
8內容數
►Podcast 【走鐘運動日記】 健身教練Light與歷史老師Dan共同主持的奇怪節目。 一面推坑一面吐槽,偶爾附贈知道了對人生也沒有幫助的歷史小故事,想讓更多人無痛運動(?),並與我們一同體驗「#運動旅遊」中有趣、認真與荒唐的種種。
走鐘運動日記的其他內容
2024/10/23
今年九月的最後一週,我們參與了第一屆的「金礦越野」。這場以「金礦」為名的賽事,帶著跑者穿梭在淡蘭古道北路沿線與金瓜石、九份採金歷史密切相關的路線上,跑過礦業山城的興盛與衰落、欣喜與哀愁。金礦越野的賽道上究竟有哪些故事?不妨點進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4/10/23
今年九月的最後一週,我們參與了第一屆的「金礦越野」。這場以「金礦」為名的賽事,帶著跑者穿梭在淡蘭古道北路沿線與金瓜石、九份採金歷史密切相關的路線上,跑過礦業山城的興盛與衰落、欣喜與哀愁。金礦越野的賽道上究竟有哪些故事?不妨點進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4/10/22
熊本市內的熱門景點不多,如果沒有太多時間在市區,那麼至少可以去日本三名城之一的熊本城參觀。 自從震災受損後,熊本城天守閣在2023年正式修復完成對外開放,內部空間與文物都十分可觀。參觀結束後也可以在鄰近的城彩苑休息並享受特色美食。 如果對可愛的東西無法抗拒,那更是千萬別錯過熊本熊廣場的部長見面會喔!
Thumbnail
2024/10/22
熊本市內的熱門景點不多,如果沒有太多時間在市區,那麼至少可以去日本三名城之一的熊本城參觀。 自從震災受損後,熊本城天守閣在2023年正式修復完成對外開放,內部空間與文物都十分可觀。參觀結束後也可以在鄰近的城彩苑休息並享受特色美食。 如果對可愛的東西無法抗拒,那更是千萬別錯過熊本熊廣場的部長見面會喔!
Thumbnail
2024/10/04
「火之國」熊本對於大部分的台灣人來說,可能不是前往日本旅遊的首選地點。 但坐擁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熊本城」,以及地形壯觀遼闊的阿蘇火山地形的熊本,其實是很值得造訪的地區。 此外,作為超人氣吉祥物「熊本熊」、航海王作者尾田榮一郎與日本馬拉松之父金栗四三等人物的故鄉,熊本也有許多讓人驚喜的景點與活動。
Thumbnail
2024/10/04
「火之國」熊本對於大部分的台灣人來說,可能不是前往日本旅遊的首選地點。 但坐擁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熊本城」,以及地形壯觀遼闊的阿蘇火山地形的熊本,其實是很值得造訪的地區。 此外,作為超人氣吉祥物「熊本熊」、航海王作者尾田榮一郎與日本馬拉松之父金栗四三等人物的故鄉,熊本也有許多讓人驚喜的景點與活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17年3-4月,梁聖岳與劉宸君於尼泊爾登山受困47天,梁聖岳於4月26日被搜救隊伍發現獲救,劉宸君則不幸在那3日前罹難逝世。在這趟旅途中,導演羅苡珊原本要跟他們會合,卻因病錯過,再次得到消息已是天人永隔,身為摯友,他拿起攝影機,想要完成「活下來的人要說出這個故事」的遺願。
Thumbnail
2017年3-4月,梁聖岳與劉宸君於尼泊爾登山受困47天,梁聖岳於4月26日被搜救隊伍發現獲救,劉宸君則不幸在那3日前罹難逝世。在這趟旅途中,導演羅苡珊原本要跟他們會合,卻因病錯過,再次得到消息已是天人永隔,身為摯友,他拿起攝影機,想要完成「活下來的人要說出這個故事」的遺願。
Thumbnail
2017 年 ,梁聖岳與劉宸君於尼泊爾登山受困 47 天,梁聖岳獲救,劉宸君卻不幸罹難過世。2024 年,兩人至交羅苡珊執導紀錄片《雪水消融的季節》,以影像處理對兩人的情感,也細觀這起不幸事故與生命共鳴之深遠影響;
Thumbnail
2017 年 ,梁聖岳與劉宸君於尼泊爾登山受困 47 天,梁聖岳獲救,劉宸君卻不幸罹難過世。2024 年,兩人至交羅苡珊執導紀錄片《雪水消融的季節》,以影像處理對兩人的情感,也細觀這起不幸事故與生命共鳴之深遠影響;
Thumbnail
在匹匹達草原乘著陽光睡覺,看著水池中美麗的大雪山倒影,懶散的下午,終於老天看不下了,隔天一早馬上來個突然下點小冰刨,喜迎(?)白忙大雪山,果真如原住民形容的:含淚泣別大雪山啊~(誤)。恍如走不完的石瀑上坡下坡與橫渡,奇之奇峻山,無鷹也沒藍天的頭鷹山,總算可以安睡在大南山西鞍。
Thumbnail
在匹匹達草原乘著陽光睡覺,看著水池中美麗的大雪山倒影,懶散的下午,終於老天看不下了,隔天一早馬上來個突然下點小冰刨,喜迎(?)白忙大雪山,果真如原住民形容的:含淚泣別大雪山啊~(誤)。恍如走不完的石瀑上坡下坡與橫渡,奇之奇峻山,無鷹也沒藍天的頭鷹山,總算可以安睡在大南山西鞍。
Thumbnail
故事以真人真事改編而成,述說主角(韓國著名登山家)嚴弘吉,在登上海拔8,848米的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峰頂峰前所發生的一點一滴,故事中有著他與他帶領的登山隊隊員們的驚險與感人故事。 最近看了金針菇登頂玉山,突然想到這部非常感動人心的真實改編電影,於是寫下此篇。
Thumbnail
故事以真人真事改編而成,述說主角(韓國著名登山家)嚴弘吉,在登上海拔8,848米的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峰頂峰前所發生的一點一滴,故事中有著他與他帶領的登山隊隊員們的驚險與感人故事。 最近看了金針菇登頂玉山,突然想到這部非常感動人心的真實改編電影,於是寫下此篇。
Thumbnail
2024年台灣的第一個山難,是元旦當天發生在中央尖山鞍部的遺憾。一位受傷山友在3400公尺處待援一夜後,雖然相關新聞都寫下午吊掛成功,但落地後人在運送途中走了,死因是失溫。 他是一位名叫查理的越野跑者,這是關於救難者與他,在體感0度的3400公尺高山,無援露宿的求生故事。
Thumbnail
2024年台灣的第一個山難,是元旦當天發生在中央尖山鞍部的遺憾。一位受傷山友在3400公尺處待援一夜後,雖然相關新聞都寫下午吊掛成功,但落地後人在運送途中走了,死因是失溫。 他是一位名叫查理的越野跑者,這是關於救難者與他,在體感0度的3400公尺高山,無援露宿的求生故事。
Thumbnail
這是一部非凡與眾不同的紀錄片,導演與幕後團隊不只拍出了前所未見中央山脈沿途的風光,與人類挑戰大自然的勇氣與毅力,更拍出了不同世代個性與認知差距甚大的隊員,在攀登過程中從摩擦、衝突、溝通到同心的人心轉變。 
Thumbnail
這是一部非凡與眾不同的紀錄片,導演與幕後團隊不只拍出了前所未見中央山脈沿途的風光,與人類挑戰大自然的勇氣與毅力,更拍出了不同世代個性與認知差距甚大的隊員,在攀登過程中從摩擦、衝突、溝通到同心的人心轉變。 
Thumbnail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唯有從前人失敗的教訓中學習,才能避免重蹈覆轍,趨吉避凶,由生還一書八個生還的山難故事中,我們不難發現,在山上一個小小的不留意,就可能導致災難的降臨。如不幸迷途時,必須保持冷靜,試著回到原來走失的叉路,並沿途留下記號,如確認無法自行脫困,應該留在原地待援,才有生還機會。
Thumbnail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唯有從前人失敗的教訓中學習,才能避免重蹈覆轍,趨吉避凶,由生還一書八個生還的山難故事中,我們不難發現,在山上一個小小的不留意,就可能導致災難的降臨。如不幸迷途時,必須保持冷靜,試著回到原來走失的叉路,並沿途留下記號,如確認無法自行脫困,應該留在原地待援,才有生還機會。
Thumbnail
[一覽眾山小](2016~2018),大自然真奇妙系列之二 /// 無主題拙劣照片集、圖片旁白自由亂聊。我只想在這裡存檔備份人生而已。
Thumbnail
[一覽眾山小](2016~2018),大自然真奇妙系列之二 /// 無主題拙劣照片集、圖片旁白自由亂聊。我只想在這裡存檔備份人生而已。
Thumbnail
2021年二月,公共電視製播了紀錄片《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看完紀錄片的我也開始回頭審視自身短短一年半的登山歷程:初出走過十幾座百岳的我,與山和土地的連結是什麼樣態?山對我的生命造成了什麼影響與改變?我也與他們一樣「不去會死」嗎?
Thumbnail
2021年二月,公共電視製播了紀錄片《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看完紀錄片的我也開始回頭審視自身短短一年半的登山歷程:初出走過十幾座百岳的我,與山和土地的連結是什麼樣態?山對我的生命造成了什麼影響與改變?我也與他們一樣「不去會死」嗎?
Thumbnail
三級警戒降二級的首日,位於南投的溪頭僅是一上午的遊客數量居然已達1000多人。不難想見微解封後大家都想擁抱大自然,尋一個海闊天空。尤其台灣多山,林相豐富,不論是森林遊樂園或者自然教育園區都是首選。2019年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委託麥覺明導演拍攝“大雪山有熊森林”紀錄片,透過影像
Thumbnail
三級警戒降二級的首日,位於南投的溪頭僅是一上午的遊客數量居然已達1000多人。不難想見微解封後大家都想擁抱大自然,尋一個海闊天空。尤其台灣多山,林相豐富,不論是森林遊樂園或者自然教育園區都是首選。2019年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委託麥覺明導演拍攝“大雪山有熊森林”紀錄片,透過影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