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觀後感《愛情城事》:關係只有愛情、親情、友情嗎?不只如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愛情城事》好奇曾寶儀監製的電影長怎樣?我就去看了。這幾年很喜歡曾寶儀的作品-書(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成為你自己)、紀錄片(明天之前)、Podcast (人生藏寶圖),這些都成了我滋養生活的來源。

《愛情城市》描述10段關係的故事串成一部電影,遠見的報導很詳盡:點這,電影有趣的地方是開啟自己想像力,不自覺的進入情境,好像是個陪伴者(無法出主意的觀察員)陪著別人走過一段關係。

電影海報

電影海報

Tales of Taipei(台北的故事),所有的情節都發生在台北,劇情熟悉的街頭、物品、習俗、習慣、生活方式...,是一部很接地氣的電影,跟我的生活容易有共鳴。

有個東南亞女子嫁來台灣,丈夫離開了,舞孃帶她去海邊,他們一起放紙船,這是其中一段小故事。劇情很簡單,導演拍攝視角獨特,沒有太多的言語,但就知道故事的情節。我解讀為愛情夢的破碎,但他願意面對、告別,之後他的日子也許會有不同的樣貌發生。

有三位觀眾,一人坐一排,獨自觀賞

有三位觀眾,一人坐一排,獨自觀賞


整部戲由伍佰串成,我很喜歡這橋段的安排,他沒跟有互動,但述說他跟報紙、看板、大樓...非生物的關係。也反應了家中的推物,也許不是因為需要,而是與東西上有情感,所以留下它(也許改用比較恰當)。



最後的片尾曲-伍佰唱的不要放棄,今年四月剛好YT推播這首歌給我,當時感覺自已在原地打轉,沒有前進的動力,剛好來了這首歌,其中歌詞:不要放棄 這條路繼續走下去 所有困難會變美麗 只要有愛 就會 很強大喔喔...

電影片尾給出大彩蛋,熟悉的歌曲響起,心中滿滿的感動,能不能前進的力量-給自己的愛夠不夠,所有的關係只是自己內在的投射罷了,不願意回頭面對自己,努力的修補與他人的關係,只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自己當自己最好的朋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純魚的腦亂流輸出
27會員
213內容數
分享 #生活大小事 #姑姑大小事 #皇帝大小事 #工作大小事 #分享大小事 #投資大小事 #繪本大小事
2025/04/28
《織毛線的女孩》故事大綱用下面繪本裡的四張文字來描述~ 對,繪本裡的孩子發生什麼事?故事中用水蜜桃代表母親懸掛的心,母親等待再等待最後落下去了。沒錯,後來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從圖片中發現母親的等待再等待,並非原地等待,陪著孩子做各種探索,最後試探到織毛線,那是孩子有反應的事情。
Thumbnail
2025/04/28
《織毛線的女孩》故事大綱用下面繪本裡的四張文字來描述~ 對,繪本裡的孩子發生什麼事?故事中用水蜜桃代表母親懸掛的心,母親等待再等待最後落下去了。沒錯,後來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從圖片中發現母親的等待再等待,並非原地等待,陪著孩子做各種探索,最後試探到織毛線,那是孩子有反應的事情。
Thumbnail
2025/04/15
因為喜好繪本參加這場講座,認識了作者-劉清彥(阿達叔叔)及《書店裡的小花》。 《書店裡的小花》描述小花流浪到家口門,這戶人家曾經是個書店,老闆的太太過世,他無心繼續經營,而小花的到訪,書店重新開張,同時也是老闆、小花、書店的下個生命階段的開始,中間他們一起經歷了什麼呢?
Thumbnail
2025/04/15
因為喜好繪本參加這場講座,認識了作者-劉清彥(阿達叔叔)及《書店裡的小花》。 《書店裡的小花》描述小花流浪到家口門,這戶人家曾經是個書店,老闆的太太過世,他無心繼續經營,而小花的到訪,書店重新開張,同時也是老闆、小花、書店的下個生命階段的開始,中間他們一起經歷了什麼呢?
Thumbnail
2025/04/09
看了一部關於樹的紀錄片,片中指出「人造林」是人類用自己的有限的視野做出的蠢事,大自然有再生的能力,只要給他時間... 爾後只要經過人造林,這個觀點自動從腦子中跳出來~ 開始自我提問: 1.為什麼這裡要人造林? 2.為什麼要種這樹種? 3.為什麼種得這麼密集? 4.有沒有適度的伐木?
Thumbnail
2025/04/09
看了一部關於樹的紀錄片,片中指出「人造林」是人類用自己的有限的視野做出的蠢事,大自然有再生的能力,只要給他時間... 爾後只要經過人造林,這個觀點自動從腦子中跳出來~ 開始自我提問: 1.為什麼這裡要人造林? 2.為什麼要種這樹種? 3.為什麼種得這麼密集? 4.有沒有適度的伐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文/陳婉伶 「愛情」是從古到今電影中最常出現的題材之一,從我國小第一次自己去看電影,一直到二十多年後的現在成了影展從業人員,進入紀錄片領域,多數時候的觀影內容都被戰爭、難民、移工、殖民、貧窮等議題包圍,漸漸地少在電影中追逐那些愛情故事,也讓人不禁要想:「難道真實生活中沒有愛情?紀錄片中的愛情會呈現
Thumbnail
文/陳婉伶 「愛情」是從古到今電影中最常出現的題材之一,從我國小第一次自己去看電影,一直到二十多年後的現在成了影展從業人員,進入紀錄片領域,多數時候的觀影內容都被戰爭、難民、移工、殖民、貧窮等議題包圍,漸漸地少在電影中追逐那些愛情故事,也讓人不禁要想:「難道真實生活中沒有愛情?紀錄片中的愛情會呈現
Thumbnail
愛有許多種可能,可能跨越階級、可能跨越疾病、甚至跨越生死輪迴,都能因為愛的印記而找到彼此。 我講的其實就是我最近看印度電影的感想。這幾部電影的共通主題都在講「愛」,不管是父子之間的親情或是男女之間的愛情,都因為深刻動人的愛閃耀出人性的光芒。 印象最深一部電影叫「轉世戀曲」,劇中描述一個初出茅蘆的
Thumbnail
愛有許多種可能,可能跨越階級、可能跨越疾病、甚至跨越生死輪迴,都能因為愛的印記而找到彼此。 我講的其實就是我最近看印度電影的感想。這幾部電影的共通主題都在講「愛」,不管是父子之間的親情或是男女之間的愛情,都因為深刻動人的愛閃耀出人性的光芒。 印象最深一部電影叫「轉世戀曲」,劇中描述一個初出茅蘆的
Thumbnail
又是一部讓人覺得內含“洋蔥”的作品。 沒錯,就是希望讓大家哭,好好釋放一下內心的負面能量,絕對不是因為我有收電影業者任何好處(欸 若是以上言論有半點虛言,那就讓我這輩子再也收不到我想收的BL漫(淦 好,回到正題...... 約莫在2021年3-4月左右
Thumbnail
又是一部讓人覺得內含“洋蔥”的作品。 沒錯,就是希望讓大家哭,好好釋放一下內心的負面能量,絕對不是因為我有收電影業者任何好處(欸 若是以上言論有半點虛言,那就讓我這輩子再也收不到我想收的BL漫(淦 好,回到正題...... 約莫在2021年3-4月左右
Thumbnail
人家說看電影都有時效性,不同的階段看同一部電影感觸會不同 7年前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一直是我心裡最柔軟的一部電影 直至現在,若是電視正在上演我還是會停下來從頭把它看一遍. 故事很簡單扼要,有人把它形容為:矯情的電影,或是貪心的人性 我看到的卻是時間讓愛情變得浪漫
Thumbnail
人家說看電影都有時效性,不同的階段看同一部電影感觸會不同 7年前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一直是我心裡最柔軟的一部電影 直至現在,若是電視正在上演我還是會停下來從頭把它看一遍. 故事很簡單扼要,有人把它形容為:矯情的電影,或是貪心的人性 我看到的卻是時間讓愛情變得浪漫
Thumbnail
無雷心得分享 試映會心得 《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是一部愛情電影,在觀影體驗上會覺得導演說故事的方法很特別,最後卻能完整的堆疊出角色的情感與劇情的完整!劇情很生活化,內容不單只講愛情,偶爾會有趣味的情節點綴,不會讓人一直陷入悲傷而感到太過沉重。
Thumbnail
無雷心得分享 試映會心得 《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是一部愛情電影,在觀影體驗上會覺得導演說故事的方法很特別,最後卻能完整的堆疊出角色的情感與劇情的完整!劇情很生活化,內容不單只講愛情,偶爾會有趣味的情節點綴,不會讓人一直陷入悲傷而感到太過沉重。
Thumbnail
平時很少在短期二刷一部電影,正因第一次所帶來的感受總是最為深刻與震懾,值得歷經時間的沈澱下細細咀嚼、反覆省思,但《親愛的房客》累積至今卻讓我完成三刷,觀影中依然在同一幕熱淚盈眶、在同個場景會心一笑。
Thumbnail
平時很少在短期二刷一部電影,正因第一次所帶來的感受總是最為深刻與震懾,值得歷經時間的沈澱下細細咀嚼、反覆省思,但《親愛的房客》累積至今卻讓我完成三刷,觀影中依然在同一幕熱淚盈眶、在同個場景會心一笑。
Thumbnail
看完這部電影,第一個念頭是劇情明明是澳門遇上洛杉磯,怎麼會是北京遇上西雅圖呢?整理心得的時候,看了簡介後,才知道是先前拍的北京遇上西雅圖原班底再拍的第二部電影,因此沿用了先前的名字,果真不看簡介就看電影會產生一些誤會,不過這樣也是一種趣味性。
Thumbnail
看完這部電影,第一個念頭是劇情明明是澳門遇上洛杉磯,怎麼會是北京遇上西雅圖呢?整理心得的時候,看了簡介後,才知道是先前拍的北京遇上西雅圖原班底再拍的第二部電影,因此沿用了先前的名字,果真不看簡介就看電影會產生一些誤會,不過這樣也是一種趣味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