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自衛隊的前線女性身影與一些小反思

戰術少女組-avatar-img
發佈於民防組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金馬自衛隊參與國慶閱兵(圖片來源:金門國家公園,經數位編輯修改)

金馬自衛隊參與國慶閱兵(圖片來源:金門國家公園,經數位編輯修改)

【Grace、Urica/圖文彙整】9月3日是軍人節,始於1945年慶祝二次大戰結束中華民國政府對日戰爭勝利的紀念日,在這一天中台灣的軍人可以放假一天,在這天也會在國軍各示範公墓、靈骨塔舉行「秋祭」緬懷先烈與陣亡將士,在各國也常見類似的節日,許多商店也會在此時推動促銷活動,是為國家軍人表達敬意的重要日子。

剛好我們最近研究民防相關制度時有找到過去許多在金門馬祖地區的民防發展記錄與相關照片,當中我們在挑選出其中民防隊伍裡的女性圖像,值得注意的是金馬地區在1992年才解除戰地政務,目前年齡五十歲以上的當地居民多少都有見證過這段歷史,有認識的話,也許可以從他們的經歷中得到許多啟發唷!



在金門的民防歷史中,可以概略分為兩階段:1946-1956年6月(民國35-45年)的「軍管時期」、1956年7月-1992年11月(民國45年-81年)的「戰地政務試驗時期」,最早有所謂民眾任務隊的編組,主要有維護地方治安、支援軍事作戰等任務,後續因應國防需求,實施全民作戰的戰略,將全島居民納入編組,強制凡金門在地居民年滿 12 歲至 55 歲男子,12 歲至 45 歲婦女一律參加自衛組織訓練工作,且各鄉鎮、機關、學校、工廠,依其組織大小建立民防自衛隊,並納入民眾自衛總隊之指揮體系,參與各類軍事訓練,並協助防禦工事及聚落防區安全巡邏工作。與國軍構成指揮管制體系,每年年訓8天、季訓16小時。

金門自衛隊(引用圖片來源:台灣光華雜誌,孟慶常)

金門自衛隊(引用圖片來源:台灣光華雜誌,孟慶常)


民防總隊隸屬縣政府的民防主管機關、軍事體制配合行政措施,用來推行建設性、戰鬥性的民防工作,平時主要加強民族精神教育、同仇敵愾、殺敵報國的精神戰力。主要支援國軍的技能有防空、防砲、偵查盤查、站崗巡邏等等,在民防女性編制中,18-35歲以下的未婚婦女編入婦女隊、配有武器裝備、需要參加包含實彈射擊、心戰喊話、救傷護理、政治教育等等軍事訓練,在不同時期的任務有些許不同,但都是與戰地的協防任務接近。


  • 1957年(民國 46 年)民防總隊編組,婦女隊以18 歲至 35 歲體格健壯之婦女編組之,執行宣導政令及公約防諜、慰問、救護傷患、扶助老弱、管教兒童輔助軍事勤務等工作;其中 16、17 歲之年輕女性編進預備隊,協助執行放哨、盤查、防諜、通訊、宣傳政令及公約等任務,必要時得補充其他任務隊。
  • 1955年(民國 54 年)民防指揮部組織,17 歲至 35 的婦女被編入婦女分隊,負責救護處理與政戰、心戰喊話任務;12 至 17 歲與 36 至 55 歲之女性亦編成預備分隊,協助執行人員疏散、盤查、防諜、通信、政令宣導等任務,並於必要時補充其他任務隊。
  • 1978年(民國 67 年)民眾自衛隊組織,參考越戰的經驗,設置組織戰鬥村,村中 16 歲至 35 歲未婚女性居民編組成婦女隊,負責戰鬥中擔任戰鬥心戰喊話、文宣與傷患救護等任務;18 至45 歲已婚婦女被編入守備隊;12 至 15 歲的年輕女性被編入幼獅隊,在戰鬥中擔任盤查、巡邏、交通管制、傳令等任務;其餘老弱婦孺則都編入疏散隊,在戰況發生時引導人員疏散避難。

除了上述有關治安、戰鬥行為的任務外,民防婦女隊中還需要在平時勞軍、唱歌跳舞(由國防部政戰派人教學),宣揚反共抗俄、激勵士氣的愛國歌曲;另外也有協助軍人縫紉、洗衣、基礎醫療照護的工作常常可以看到婦女隊的身影。


後續為了宣揚金馬民眾的自衛精神,自1975~1987年(民國64~76年)便每年邀請金馬自衛隊組成300人的隊伍來進行國慶閱兵,直到1987年解嚴才結束。在長年處於軍事戒嚴統治、資訊封閉、人們需要在生活各方面貫徹國家意識的年代中,能夠代表鄉里參與國家盛事對當地居民是一大榮幸,因此閱兵編隊、踢正步也是民防訓練的重點之一,直到近年都有許多人以曾經參與閱兵為榮,還有特別的紀念活動。





2021年時「國慶閱兵自衛隊促進會」舉辦點閱召集,當中臂章可見到「國慶閱兵代表隊」、「金門縣民眾自衛隊」(圖片引用:自由時報,吳正庭拍攝)

2021年時「國慶閱兵自衛隊促進會」舉辦點閱召集,當中臂章可見到「國慶閱兵代表隊」、「金門縣民眾自衛隊」(圖片引用:自由時報,吳正庭拍攝)

在以軍事第一的前提下,這個大量軍事要塞化的島嶼中,當地的居民編制就成為了長久以來與國軍一起固守金門馬祖地區的民防力量,可以看到其實所謂的「民防」定義已經逐漸模糊,在日內瓦公約中其實有詳細訂定出軍事人員與民防人員的任務與差異,而此時的中華民國政府的作法幾乎是將民眾編成國軍之外的武裝民兵、賦予部分的戰鬥任務,這可能也就是影響到現在台灣民防相關法規中權責模糊的原因之一。

鄧麗君(圖中)勞軍(拍攝者未知)

鄧麗君(圖中)勞軍(拍攝者未知)


此外我們有再挖掘到一些當時報導很少提到、但後續有許多新聞採訪、學術研究訪談提到的一些在金馬自衛隊在官方宣傳外的一些有趣的面向,在傳統的戰地軍民形象外,也許更能立體的呈現出在當時生活一些不為人知的辛苦面。

  • 軍方對金門全島居民進行戶口普查,並進行土地、物品、事務、時間的管理。戶口的重新建立,也因應了民防隊的編制,強迫所有在一定年齡以上、可供利用的人力被編入民防自衛組織中,在民間因此發生有謊報出生年以遞延入民防隊受訓的事情。
  • 在軍事管制優先的原則下,當地民眾的基本權利與人身自由遭到完全的限制,為防阻匪諜滲透,人民言行舉止為政府所監控,不得隨心所欲,居民處於白色恐怖的威脅中。在人民被迫加入的民防自衛隊中,甚至有政府指派人員,偽裝監視百姓的一言一行。
  • 民防組織屬於嚴密的訓練團體,從外表服飾到操演行為,都要完全一致,而在初期政府甚至沒有發予服裝,僅規定參與訓練時,要依規定顏色穿著,當地居民只能自己準備服裝,如果沒有符合規定還要自己花錢買布製作;後來的制服有改成軍人穿過的舊衣服、舊裝備(例如彈匣袋等裝備),假如服裝不符規格、受訓遲到,挨揍或關禁閉都是常見的事情。
  • 雖說民防演訓會在所謂農閒時間進行,但常與民眾生計活動相衝突,居民在受訓時只好放下工作,且受訓期間的三餐由自己解決,許多時候生意與農作會受到影響,沒工作或種田使民眾生活失去收入,但如果顧慮生計,不參加受訓,則會遭受處罰。
  • 婦女只要是結婚懷孕後,都可以豁免參加婦女隊的訓練。由於女性仍然擔負著生育的天職,身體無法接受操練,而幼兒的照護工作也落在女性身上,這些規定促發當地婦女早婚的動機、甚至有抱養小孩的事件發生。
  • 參加民防自衛隊的其中一個主要任務是「國慶閱兵」,而演習的內容都以為「國慶閱兵」為主,因為當時金門的婦女人口不多,閱兵又要求一定的外貌身高標準(身高至少要到達一百五十八公分),在人口基數不多的情況下,幾乎只要是符合標準的婦女都被迫參加。

就跟當過兵的人不管男女總是會抱怨其中生活與制度上的不合理,但在當時的金馬前線,出生在當地就需要時刻配合軍事的管制政策,以現在外人的角度來看,那種「兵當不完」的壓力或許已經默默堵在胸口,在深呼吸的同時,也想要對當時在民防隊伍的弟兄姊妹們表達敬意。

1979年《勝利之光》雜誌封面(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1979年《勝利之光》雜誌封面(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最後要再討論個小反思,眾所皆知在戒嚴時期、軍事管制區的通訊、記錄器材都是被嚴格管理的,不管收音機、相機都是管制登記,只能由特定情境下准許記錄,而在2005年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機普及前,其實對一般人而言「照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我們回推回去這些拍照的人是誰、在什麼時機拍攝、最後經過層層審核出現在報紙、文宣、國家檔案上的「觀點」是什麼,其實是一件很值得玩味的事情。

民防自衛隊的心戰喊話訓練(圖片來源:國慶閱兵金門自衛隊-林梨娟)

民防自衛隊的心戰喊話訓練(圖片來源:國慶閱兵金門自衛隊-林梨娟)


若要說在戒嚴時期的台灣遭受到了高壓軍政統治與層層的社會監視,那金馬前線的社會更是在加倍進行,加上十萬駐軍人口產生差異懸殊的性別比,對於女性的各式壓力便無所不在,而在這當中,能夠記錄、型塑、詮釋當地女性形象的高層幾乎都是軍職男性,其呈現的視角、期望的形象有時反而在當時的國族氛圍、加固了女性在傳統宗族社會下被期望的社會形象與面貌。


舉例而言,當一個電視台每天都在用跑馬燈要求男性要百萬年薪、有車有房、會健身主菜溫柔體貼才能達是符合社會期待的話,其實就會對其他的男性族群造成社會壓力,反之女性亦相同,在戒嚴時期的傳統媒體、尤其金馬地區各式「黨國」經手過的媒介更是這幾十年來各種中華文化道統的鞏固者,因此到了資訊與社會價值自由的一代,傾聽他人、尊重自我選擇、讓其自由發展也許會是最簡單的第一步。


而在台灣未來面對潛在的風災、戰爭威脅中,台灣社會需要重新檢討與加強民防的編制、鄰里鄉鎮的社會連結,而在這當中金門馬祖民防自衛隊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也期望台灣在接下來能夠藉此打造出更具韌性的社會制度。

金馬標誌性的的政治宣傳,永遠的軍中情人:鄧麗君(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金馬標誌性的的政治宣傳,永遠的軍中情人:鄧麗君(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影片:

民國七十年代的金馬民眾自衛隊剪影



參考資料



【記得訂閱戰術少女組】▶️ https://www.youtube.com/@tacticalshojo
【戰術少女組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tacticalshojo
【戰術少女組官方頻道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acticalshojo【戰術少女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acticalshojo/
【戰術少女組Twitter】🐦 https://twitter.com/tacticalshojo
【戰術少女組Threads】🧵 https://www.threads.net/@tacticalshojo
【戰術少女組Vocus】📰 https://vocus.cc/user/@tacticalshojo
【戰術少女組Blogger】https://tacticalshojo.blogspot.com/
【戰術少女組Miin】🔊 https://miin.cc/user/tacticalshojo
相關合作請聯繫email📧:tacticalshojo@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戰術少女組
11會員
35內容數
歡迎來到戰術少女組的沙龍,在這裡將會彙整我們有關國防、民防的相關議題討論
戰術少女組的其他內容
2024/11/04
【Urica/圖文彙整】這幾天在台北市都還可以看到清潔隊在加班處理被颱風吹倒的行道樹,看到被吹倒的行道樹中許多都有扎根的問題,公視節目【我們的島】的解釋性報導【路樹為什麼會倒?有跡可循?還是純屬意外?】就用了相當簡單清楚的篇幅來解釋行道樹容易被颱風吹倒的問題所在。 https://www.yo
Thumbnail
2024/11/04
【Urica/圖文彙整】這幾天在台北市都還可以看到清潔隊在加班處理被颱風吹倒的行道樹,看到被吹倒的行道樹中許多都有扎根的問題,公視節目【我們的島】的解釋性報導【路樹為什麼會倒?有跡可循?還是純屬意外?】就用了相當簡單清楚的篇幅來解釋行道樹容易被颱風吹倒的問題所在。 https://www.yo
Thumbnail
2024/10/16
本篇文章中我們找了三組學習無人機操作的手機app,熟悉之後可以再評估自己有沒有興趣繼續發展,再購置如遙控手把、或是實體的空拍機、自組FPV穿越機,做更多的任務應用。
Thumbnail
2024/10/16
本篇文章中我們找了三組學習無人機操作的手機app,熟悉之後可以再評估自己有沒有興趣繼續發展,再購置如遙控手把、或是實體的空拍機、自組FPV穿越機,做更多的任務應用。
Thumbnail
2024/10/09
本次於2024年10月侵擾台灣地區的山陀兒颱風已消散近一週,各地的復原工作雖仍在進行當中,但居民的生活已逐漸步上常軌,本次颱風災害除了大量的強風、暴雨外,也在多年後重新考驗台灣各界對於颱風災害的應變措施,也趁這次機會讓我們重新審視台灣社會面對颱風災害,從中汲取經驗,檢討不足之處。
Thumbnail
2024/10/09
本次於2024年10月侵擾台灣地區的山陀兒颱風已消散近一週,各地的復原工作雖仍在進行當中,但居民的生活已逐漸步上常軌,本次颱風災害除了大量的強風、暴雨外,也在多年後重新考驗台灣各界對於颱風災害的應變措施,也趁這次機會讓我們重新審視台灣社會面對颱風災害,從中汲取經驗,檢討不足之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天堂路,二棲偵蒐大隊,是不是很耳熟,大隊的座右銘是「高山向我低頭 海水為我讓路」。一連串「特戰基礎及專精訓練」包含:跳傘、海域、城鎮、山地作戰、游擊戰、爆破等、使隊員成為具備海、陸、空三棲作戰技能的「戰鬥蛙人」。
Thumbnail
天堂路,二棲偵蒐大隊,是不是很耳熟,大隊的座右銘是「高山向我低頭 海水為我讓路」。一連串「特戰基礎及專精訓練」包含:跳傘、海域、城鎮、山地作戰、游擊戰、爆破等、使隊員成為具備海、陸、空三棲作戰技能的「戰鬥蛙人」。
Thumbnail
時代的土堆 甬道的串連 訪日據時期高射炮座陣地 三重空軍一村一道海,這頭思念, 思鄉的情卻積累在那頭, 一座墳,外頭急切, 因為母親的愛還在裡頭。 穿上軍服、抖擻精神,軍人的天職,會給你意想不到的力量。 點點夫人觀後感~
Thumbnail
時代的土堆 甬道的串連 訪日據時期高射炮座陣地 三重空軍一村一道海,這頭思念, 思鄉的情卻積累在那頭, 一座墳,外頭急切, 因為母親的愛還在裡頭。 穿上軍服、抖擻精神,軍人的天職,會給你意想不到的力量。 點點夫人觀後感~
Thumbnail
第二十八章 陸訓部政戰主任視察 第二十九章 二膽島照相 工兵預官幫658觀測所人員在二膽島碼頭拍照 658觀測所八位成員,地點二膽島碼頭,本人在後排左邊第二位,後排中間是軍砲顏官。1972.11.19 24日天氣轉晴,決定利用下午拍照。 本人攝於步兵連06據點前,二膽島國旗台。 第三十一章
Thumbnail
第二十八章 陸訓部政戰主任視察 第二十九章 二膽島照相 工兵預官幫658觀測所人員在二膽島碼頭拍照 658觀測所八位成員,地點二膽島碼頭,本人在後排左邊第二位,後排中間是軍砲顏官。1972.11.19 24日天氣轉晴,決定利用下午拍照。 本人攝於步兵連06據點前,二膽島國旗台。 第三十一章
Thumbnail
作者在日本的期間,發現大分縣對於二戰時期的文獻資料保留完整,除了因為有海軍航空基地、神風特攻隊訓練設施外,戰時很多軍階極高的位置也是來自這裡。從這裡我們可以嗅出,大分縣在這場戰事扮演者要角。
Thumbnail
作者在日本的期間,發現大分縣對於二戰時期的文獻資料保留完整,除了因為有海軍航空基地、神風特攻隊訓練設施外,戰時很多軍階極高的位置也是來自這裡。從這裡我們可以嗅出,大分縣在這場戰事扮演者要角。
Thumbnail
我從小都一直聽到曾經被徵召到南太平洋參戰的家族長輩們一再強調,戰爭是泯滅人性的行為。當然,這些人也因為曾經有搭船出國及乘船回台灣的經驗,儘管1946年後在天下太平的福爾摩沙,萬金河的這些同袍們,始終都一直存在著居安思危的意識。
Thumbnail
我從小都一直聽到曾經被徵召到南太平洋參戰的家族長輩們一再強調,戰爭是泯滅人性的行為。當然,這些人也因為曾經有搭船出國及乘船回台灣的經驗,儘管1946年後在天下太平的福爾摩沙,萬金河的這些同袍們,始終都一直存在著居安思危的意識。
Thumbnail
1955 年暑假,我參加了青年反共救國團主辦的第二屆〈金門戰鬥營〉。戰鬥營為期三週,實際活動十四天,金門是戰地,只有軍用船隻往來,每次調度行駛至少需三四天的時間。 現場情緒沸騰不已。
Thumbnail
1955 年暑假,我參加了青年反共救國團主辦的第二屆〈金門戰鬥營〉。戰鬥營為期三週,實際活動十四天,金門是戰地,只有軍用船隻往來,每次調度行駛至少需三四天的時間。 現場情緒沸騰不已。
Thumbnail
重光,在香港現在好像一個說不得的名字。年輕時,經常都有聽到重光紀念日這個假期,由於正值暑假,所以往往都是沒有太大的感覺。只是偶爾聽到祖父提及他抗戰時參與國軍的一些小故事,直至中學修讀歷史後開始對日軍侵華有點滴的了解,而對希望知道多一點香港淪陷的史實。可惜,在香港主權轉後,重光紀念日似乎愈來愈不受重視
Thumbnail
重光,在香港現在好像一個說不得的名字。年輕時,經常都有聽到重光紀念日這個假期,由於正值暑假,所以往往都是沒有太大的感覺。只是偶爾聽到祖父提及他抗戰時參與國軍的一些小故事,直至中學修讀歷史後開始對日軍侵華有點滴的了解,而對希望知道多一點香港淪陷的史實。可惜,在香港主權轉後,重光紀念日似乎愈來愈不受重視
Thumbnail
屬於世界的臺灣 因為這個紀念活動,臺灣的國旗與盟軍各國的國際並列一起,彷彿臺灣重回國際社會。事實上,臺灣從始至終都是屬於國際社會的。其實這些有「臺灣經驗」的外國人,是國際社會了解、同情臺灣的一個著力點。
Thumbnail
屬於世界的臺灣 因為這個紀念活動,臺灣的國旗與盟軍各國的國際並列一起,彷彿臺灣重回國際社會。事實上,臺灣從始至終都是屬於國際社會的。其實這些有「臺灣經驗」的外國人,是國際社會了解、同情臺灣的一個著力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