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蔣竣植 CFP
「顧問,我看網路上都在教如何借房貸投資股市,你覺得這樣做真的好嗎? 有沒有甚麼風險?」
「因為我剛好房貸在幾年前也還完了,想說我是否也能這樣槓桿操作?」
電話的那頭就問了網路上常見的借貸投資策略,畢竟沒人會嫌錢賺太多的吧?
「你對這方法有興趣?」
「也還好啦!只是好奇罷了!這樣是不是有甚麼風險被忽略呢?」
$$$$$$$$
借貸投資的完美計畫,在僅需支付借貸利息的情況下,有些人想藉此賺價差,有些人想透過利差來套利,無論是對投資的哪種期待,都有從在一定程度的風險,唯有確實了解風險,才能評估是否適合。
若你對投資觀念熟悉的話,是否會覺得我把「七二法則」這個名稱給寫錯了 ? 其實我沒有寫錯,你也沒有看錯!所謂的「七二法則」,指的是投資本金翻倍所需要的時間,假設有一筆錢投入市場,希望能有平均每年8%的報酬率,就能在9年後本金翻一倍,也就是用「72除上年化報酬率」而得到的數字 ( 72 / 8 = 9 )。
而「六二法則」指的是,若想要透過借貸投資,透過利率之間的利差來進行套利,需要找到多少年化報酬率的投資工具。這個法則屬於「借貸利率和投資報酬率」之間的關係。
以借500萬為例,假設20年期的房貸,年利率2%,每月須償還的本利和約2.5萬元,一年下來就約需償還2.5*12個月 =30萬元。若每年償還的金額想透過投資獲利來全額支付,所需的投資年化報酬率就是30 / 500 = 6%,2%和6%之間的搭配,就是所謂的「六二法則」。
之所以會有這個「六二法則」,一方面就是近年來配息型的ETF在市場上受大家的追捧、喜愛 ( 其實這在十年前的月配息基金就已經有熱鬧過了,現在只是換個工具再來一次罷了 ),所以借貸投資的觀念從相對積極的「賺價差」模式,演變成看似較為穩定的「賺利差」模式,進而才開始思考能否透過投資利息來支付每個月貸款金額的模式。
我常在想,「投資」這件事,若要歸類的話,應該屬於哪個學科?
單純的計算應該像是「數學」,透過EXCEL的計算,似乎就有機會得到一個讓自己滿意的投資策略。但若加計「人性」的這個變數,反而就成了一門「心理學」的課程。因為投資上的每一個數字,都會因個人解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操作調整結果。原本該有的投資理論公式,也就無效了!
回到上述的「六二法則」,在投資的過程當中,有著怎麼樣的潛在風險?
(1) 配息金額不確定:
每個月的房貸月付金是固定的,但配息的金額卻是浮動的,會受個股配息狀況而有差異。萬一配息的金額不足支付房貸月付金,就需要自掏腰包,這樣一來,與預期的由「利息支付房貸」的「免費」模式就破功了。
(2) 投資本金的波動:
藉由房貸來投資的金額通常都不低,從數百萬到數千萬不等,這樣相對大金額的投資,在上漲獲利時,相信是令人興奮的。因為就算僅1%的報酬率,只要乘上相對大金額的本金,其獲利金額就很可觀了! 但相反的,若遇下跌,其帳上虧損的金額也很可觀。
「我是要賺配息,其實應該不會太在乎本金的漲跌、獲利或虧損吧?」
「理論上是的,但只要不小心看到手機APP上的績效,你可能就開始坐立難安了!尤其是遇到大跌時…..一擔心之後可能會賠太多而認賠賣出,當初的完美規劃就破功了!」
「你這樣說也對!」
(3) 房貸寬限期的風險:
「聽說前幾年用寬限期,只還房貸利息而暫不用還房貸本金,這樣一來,用投資利息去償還房貸利息後,多的資金還能再運用、投資,應該風險就比較低吧?」
「呵! 你這是用EXCEL跑的數字來模擬投資了,別忘了人性啊!」
「每個月多出來錢真的會乖乖投資? 還是拿去花掉?」
「若真的拿來投資,要投資甚麼? 定期定額還是單筆?」
「更重要的,一旦過了寬限期,房貸的本加利金額會增加不少,投資利息不足支付,該如何解決?」
「到時我把投資全部賣了變現,把房貸全部還掉囉!」
「那這樣『六二法則』的計畫不就結束了?」
「也對!白忙一場!」
「而且萬一投資變現的當下,市場狀況不佳,你確定願意認賠賣掉?」
「但不賣會付不出寬限期後增加的房貸阿!」
「所以啦!為何要將投資複雜化呢? 」
$$$$$$$$
投資本身的變數已經夠多了,增加變數也就增加風險,這對投資來說似乎不是一件好方法!
「所以若是一位『理性』的投資人,才有機會這樣做,是嗎?」
「你有見過誰投資是『理性』的嗎?」
財經講座、合作洽談,請Email:[email protected]
預約財務諮詢:https://www.foreverpeace.com.tw/006_01.html
FB粉絲專頁請搜尋:【阿植聊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