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如何透過寫作建立專業影響力】 ── 1. 搬運知識 2. 生活啟發 3. 審美需求與學術市場的互動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作為碩博士在學學生,透過寫作分享你的研究啟發與日常思考,不僅能鞏固知識,還能逐步建立起個人的專業影響力。2024年6月,我在社群平台上每天更新多篇300字短文,這樣的持續創作不僅讓我深化學術與生活的啟發,也讓我開始理解「寫作」如何成為溝通知識與市場需求的橋樑。


▋搬運知識:從閱讀到寫作的轉化


對於碩博士生而言,閱讀學術論文、技術文章和產業新聞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我透過這些素材的吸收,將新知識與自己過去的研究經驗相結合,並在每天的300字短文中進行總結與歸納。

這不僅強化了我對學術材料的理解,也提供了一個將理論應用於實踐的機會。

正如古希臘文中的“詩”意指創作,這樣的知識搬運與轉化過程本身就是創作,並且能夠有效鞏固你的學術思考。


▋生活啟發:如何將研究融入日常


除了學術工作,碩博士生的生活也常常充滿著各種思考與啟發。

我經常閱讀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作品,將他們的洞見與我自身的生活和研究相結合。

例如,一段來自華人作家的文字可能會引發我對研究方法的反思,或幫助我解決學術與生活的平衡問題。

這樣的生活啟發不僅讓我更好地應對研究中的挑戰,也為我的短文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來源。


▋審美需求與學術市場的互動


傅佩榮老師的一句話讓我深刻體會到,詩詞其實是古代社群貼文的形式。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寫作和學術論文一樣,都是一種創作,關鍵在於如何將知識和美感結合。

學術寫作不僅要有理論深度,也應該滿足讀者的審美需求——簡潔、有條理並富有啟發性。

這樣的寫作不僅能吸引學術市場中的讀者(如同儲備讀者群體),還能有效提升你的學術影響力。


透過寫作,我不斷反思這些供需互動的過程:讀者希望獲取有價值且易於理解的內容,而我希望能通過寫作不斷精進自己的思考與表達能力。對碩博士生來說,這樣的過程將幫助你逐漸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學術品牌。

    407會員
    1.4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實在沒有能力做到既聰明,又把事情做好,自己還沒有損失。」 「自己整理資訊,整理出來即使不看,也已經過了腦子,目的就達到了。」 「用電腦處理,事情只用一秒就可以完成。我們可以迅速知道結果,但事卻缺少了對做事情的藝術的訓練。」 「獲得任何東西都有成本。」 「自己能力有限,就按
    1. 過度依賴現成工具而不深入理解其原理: - 許多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會使用各種工具來加速工作,例如數據分析軟體或人工智慧模型。雖然這些工具能夠提升效率,但如果你只依賴它們而不深入理解其背後的原理,當工具無法解決複雜問題或遇到限制時,你可能無法靈活應對。理解工具的運作邏輯不僅能幫助你更有效地
    「你以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 「事實上:每個人會站隊,然後媒體會指定他們的意見。」 這段話來自 Scott Adams 的《Reframe Your Brain》,對於碩博士在學學生,尤其是在學術研究中必須培養獨立思考的人來說,具有深刻啟發性。它揭示了媒體與群體壓力如何影響我們的
    如果能得到怎樣的結果已經很清晰,得到想像的成功, 還真的更該去挑戰自己沒有直覺的研究問題,去獲得「精明失敗 Intelligent Failure」。 研究人員的天命就是持續失敗,持續試錯,找到成功的種子。 當能夠具備如此格局,那麼你也已經有了成為科學家的氣度。
    1. 只把寫作當作任務,沒有長期投資: - 很多研究生只將寫作視為完成學業任務的一部分,忽略了寫作的真正力量。良好的寫作不僅是展現研究成果,更是構建學術聲望和影響力的重要途徑。寫作的速度和質量直接影響他人對你的認知,能否迅速且清晰地表達你的研究,往往決定了你的研究是否能在學術界得到廣泛認可。
    【碩博士生必備的「假說思維」:掌握 Abduction 推理來強化研究創新】 ── 1. 如何運用溯因推理 2. 假設與假說的關鍵差異 3. 提升研究創造力的核心思維 作為碩博士生,研究的核心不僅僅是驗證既有理論,更重要的是提出創新的假說,探索未解的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從現有的事實中推導出合
    「我實在沒有能力做到既聰明,又把事情做好,自己還沒有損失。」 「自己整理資訊,整理出來即使不看,也已經過了腦子,目的就達到了。」 「用電腦處理,事情只用一秒就可以完成。我們可以迅速知道結果,但事卻缺少了對做事情的藝術的訓練。」 「獲得任何東西都有成本。」 「自己能力有限,就按
    1. 過度依賴現成工具而不深入理解其原理: - 許多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會使用各種工具來加速工作,例如數據分析軟體或人工智慧模型。雖然這些工具能夠提升效率,但如果你只依賴它們而不深入理解其背後的原理,當工具無法解決複雜問題或遇到限制時,你可能無法靈活應對。理解工具的運作邏輯不僅能幫助你更有效地
    「你以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 「事實上:每個人會站隊,然後媒體會指定他們的意見。」 這段話來自 Scott Adams 的《Reframe Your Brain》,對於碩博士在學學生,尤其是在學術研究中必須培養獨立思考的人來說,具有深刻啟發性。它揭示了媒體與群體壓力如何影響我們的
    如果能得到怎樣的結果已經很清晰,得到想像的成功, 還真的更該去挑戰自己沒有直覺的研究問題,去獲得「精明失敗 Intelligent Failure」。 研究人員的天命就是持續失敗,持續試錯,找到成功的種子。 當能夠具備如此格局,那麼你也已經有了成為科學家的氣度。
    1. 只把寫作當作任務,沒有長期投資: - 很多研究生只將寫作視為完成學業任務的一部分,忽略了寫作的真正力量。良好的寫作不僅是展現研究成果,更是構建學術聲望和影響力的重要途徑。寫作的速度和質量直接影響他人對你的認知,能否迅速且清晰地表達你的研究,往往決定了你的研究是否能在學術界得到廣泛認可。
    【碩博士生必備的「假說思維」:掌握 Abduction 推理來強化研究創新】 ── 1. 如何運用溯因推理 2. 假設與假說的關鍵差異 3. 提升研究創造力的核心思維 作為碩博士生,研究的核心不僅僅是驗證既有理論,更重要的是提出創新的假說,探索未解的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從現有的事實中推導出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Sci-Hub的使用方法,方便研究生免費下載無法在學校資源中找到的學術論文。文中還提到一些研究生新手需要的軟知識,例如如何與教授互動、撰寫碩士論文的方法及研究生常見的焦慮與解決方案。此外,文章推薦了幾個有用的資源網站和文章,幫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論文寫作和研究工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學術論文的導入環節對於年輕學生、長期待在學界的學生和一直在業界的學生都至關重要。 這篇文章將指導你如何設計出一個能夠打動讀者的導入環節, 提升研究的影響力。 無論你的背景如何,都能從中獲益。 ▋步驟1 - 描述研究主題的影響力 首先,介紹你的研究主題在當前社會和研究社群
    Thumbnail
    https://www.technice.com.tw/new-submissions/?openExternalBrowser=1&p_code=F123966007 為了讓年輕學子能夠順利踏入科技產業、掌握職場競爭力的關鍵,科技島要開闢「學長姊帶路」專區,讓業界前輩分享求職與任職的珍貴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Sci-Hub的使用方法,方便研究生免費下載無法在學校資源中找到的學術論文。文中還提到一些研究生新手需要的軟知識,例如如何與教授互動、撰寫碩士論文的方法及研究生常見的焦慮與解決方案。此外,文章推薦了幾個有用的資源網站和文章,幫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論文寫作和研究工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學術論文的導入環節對於年輕學生、長期待在學界的學生和一直在業界的學生都至關重要。 這篇文章將指導你如何設計出一個能夠打動讀者的導入環節, 提升研究的影響力。 無論你的背景如何,都能從中獲益。 ▋步驟1 - 描述研究主題的影響力 首先,介紹你的研究主題在當前社會和研究社群
    Thumbnail
    https://www.technice.com.tw/new-submissions/?openExternalBrowser=1&p_code=F123966007 為了讓年輕學子能夠順利踏入科技產業、掌握職場競爭力的關鍵,科技島要開闢「學長姊帶路」專區,讓業界前輩分享求職與任職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