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濛細雨的上午,享受旅途中的美麗意外
A:
這天,一早七點多搭乘高速巴士從清州出發前往首爾,大概九點多就抵達首爾。因為下午我要去看音樂劇,B氏則要跟首爾的朋友見面,所以上午沒排甚麼觀光行程,放好行李大概10點多,我們決定先悠閒地在住宿地附近晃晃,吃個午餐時間剛好可以解散。
原本打算到訪的辣炒年糕店沒開,意外地撲了個空,於是改從B氏的口袋名單中選出了PLAN B—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店家:外固執雪濃湯(외고집설렁)—。
當天飄著濛濛細雨,在抵達店家前的一個路口,我往B氏所說的方向望去,心裡疑惑地想著:「哪裡有餐廳?」從外觀上來看,儼然是棟商業大樓。走近後,從門口擺放著的米其林必比登招牌,才能辨識出這裡是一家食店。
一進門,立刻看到店內高掛著連續八年獲得的米其林必比登獎牌,讓人不禁好奇這個雪濃湯到底有多厲害?儘管抵達的時間比正式營業時間早了一點,但店家已經開始營業,並且店內已有客人用餐。我跟B氏仔細研究了一會兒菜單,最終決定各自點了一鍋普通雪濃湯(13,000韓幣),用這鍋熱湯作為今日旅行的開端,來暖暖胃。
雪濃湯究竟是什麼湯呢?對於第一次聽到這道料理名稱的人來說,從字面上無法探究出其真實面貌,很有可能就這樣與美食擦身而過。事實上,雪濃湯是由牛骨,以及牛腱、牛舌等牛內臟經長時間熬煮而成的湯品*1。
雪濃湯的由來有眾多說法,其中有三種較為人熟知。其一認為,過去皇室會舉行「先農」祭祀,君王會親自下田示範耕作,儀式結束後,會將祭品烹調後與百姓共享,便衍生出了「先農湯」這道料理,後來發音隨著時間演變而成為今天的「雪濃湯」。
另一說法則認為「雪濃湯」源自元朝。據說,蒙古人會將整塊肉品放入巨大的鐵鍋中,倒入水後徹底煮熟,再將煮好的肉塊切成小塊,用鹽巴調味後食用,為當時因應行軍與游牧生活而生的簡便料理。關於此說法,也有歷史文獻記載,在1790年正祖時期,方孝彥編纂的《蒙語類解》中記載了「空湯」一詞,並附註為「煮肉的湯汁」,其中也提到蒙古語的說法為「syuru(슐루)」*2。
另外最後一種說法,是現在流傳最廣的一種(?),就是認為因為用牛骨熬煮過後的湯,滋味濃郁、色澤白如雪,因此稱為「雪濃湯」。
雪濃湯端上桌時,除了主角雪濃湯,還附有一碗白飯和小菜(辛奇和辣蘿蔔)。雪濃湯的口感清爽,卻充滿了濃郁的大骨味,與臺灣南部牛肉湯的鮮甜口味截然不同,展現出的是純粹的大骨風味。一口喝下,便能感受到它的真材實料,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種能夠保留「原味」的料理。
至於牛肉部分,肉片的口感較有嚼勁,吃起來像是牛腱肉,感覺像是煮熟後再放入湯中,這與臺南的溫體牛肉湯有所不同。對我來說,雪濃湯中的肉片有些過熟,我個人更喜歡臺灣的溫體牛肉。湯裡除了蔥末外,還加入了一些麵條,據說這是在韓戰之後才出現的做法,過去則是只有把飯泡入湯中*3。
吃飽喝足後,雪濃湯為這一天的行程譜了一首溫暖的序曲,彷彿也吹響了這趟旅程中的號角,我們的行軍之旅就此正式開始。
B氏:
回臺灣後,某天聊起這趟旅程吃過的食物,A氏表示:
『整趟行程最愛的就是到首爾的第一餐—外固執雪濃湯。』
沒想到本來只是備選,卻意外地成為A氏這趟旅程的第一名。
店名:外固執雪濃湯 외고집설렁탕
地址:서울 강남구 삼성로 555 알앤텍빌딩 1층
電話:02-567-5225
NAVER MAP導航:https://naver.me/F9QpVcWK
註1、2、3 宋永心著、陳曉菁譯,雪濃湯,飲食中的朝鮮野史,頁189-201,臺灣商務(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