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攻上兩萬點,居高思危的策略是?(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在1998年對大學生演講的巴菲特,自然還沒料想到自己會在2009年大舉投資日本股市,直到2024年還認為這樣的投資方式是十分正確的。當時的他,認為日本企業看來是外強中乾,營收成績沒那麼好,還沒達到足以投資的地步。

在1998年對大學生演講的巴菲特,自然還沒料想到自己會在2009年大舉投資日本股市,直到2024年還認為這樣的投資方式是十分正確的。當時的他,認為日本企業看來是外強中乾,營收成績沒那麼好,還沒達到足以投資的地步。

       接續上一篇文章,而對於小散戶而言,由於投入的本金金額很小,除了採取慢慢存指數型ETF的方式之外,也可以採取追求相對報酬的方式,為自己設立停損點後,大膽買入看好的四到五檔個股,以加大獲利速度。因為本金小,所以即使虧損一兩成也可說是無感,但如果本金已經超過一千萬,那可就不能隨便亂來了。這種做法當然會讓自己承受更大的風險,但也可以加快獲利的速度。就月光的看法是,即使台股上兩萬點,一樣有躺在地板上的個股可以去撿,只是選擇不多罷了。像是景氣循環股的台塑,因為去年營收不佳,股利發1元創39年來最低紀錄。都跌成這樣了,離谷底也不會太遠了吧?

        在本益比相對高的時候,正是進場投資的時機所在。所以不要僅去關注科技股,也要同時看看其他類股。從谷底要向上的勝率,會比持續創高的勝率要來得高。如果手中抱有上漲的強勢股,當然是要讓股價飛,不要預設會上漲到哪裡。但如果手上沒有這些強勢股的,那就考慮一下先去佈局那些還躺在地板上的,或者是等待強勢股回檔後再考慮進場買入。在1998年對大學生演講的巴菲特,自然還沒料想到自己會在2009年大舉投資日本股市,直到2024年還認為這樣的投資方式是十分正確的。當時的他,認為日本企業看來是外強中乾,營收成績沒那麼好,還沒達到足以投資的地步。

        所以說,投資的時空環境會改變,所以巴菲特的看法也會改變的。1998年的看法未必之後就不會改,這也是當時的他無法去預料到的。在2024年的3月,資產增加了是一件好事,而所獲利的資金要再投入什麼標的,就會是需要思考的點。當然,先前投入的標的夠好,甚至可以不用變動,繼續持有,因爲之後還有上漲的空間。不過,還是要先預備好萬一大盤修正一到兩成時,將要如何應對呢?之前疫情的那一波如果操作的結果還不滿意,那再來一次又會是如何操作呢?還要讓自己持有的現金很少嗎?還要再一次錯過讓財富重新分配的機會嗎?市場偶爾會有失靈的時候,那就是自己的機會點。

高點能做的事,是去買進指數型或高股息ETF嗎?雖然我們從專家的研究成果都可以知道,持續買進指數型ETF就可以達到躺贏的境界,而處在當下的環境中卻是不易感覺到的。因為一般投資者很難能同時精確掌握這幾十檔成分股中,那幾檔是在緩漲或緩跌,即使連續觀察好幾天也不一定能看得出來,而比較好區分的是急漲或急跌。因此很容易顧此失彼,這就是買指數型ETF的原因所在。如果想要加快獲利速度,或許可以考慮使用正二這樣的槓桿操作,在趨勢向上時放大獲利;或者是選擇加強成分股中的速度。有人或許會嫌棄成分股中有幾檔就是拖油瓶,沒什麼表現,那為何不能對於成分股中的績優生和落後生給予加碼呢?

        看好績優生會越來越好,以及落後生會有持續進步的可能,如此將看好的個股加碼,也可以是一種加速獲利的方式。而風險則是在自己會有看錯的時候,績優生在這段時期不再績優,而落後生則是持續落後,毫無起色。那從結果看來,可能就是會白忙一場,因為還不如乖乖持有,什麼都不做還比較好。不過,這正是投資有趣之處,害怕風險而不投資與過度用力頻繁進出都不是好的作法,而其中力道要如何拿捏,才會剛剛好,卻是難以控制的。依照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理念,選擇幾檔個股而集中投資,固然能夠享受豐厚的報酬,但這可是有風險的進階作法。

        一般人還是可以選擇採用指數型投資的方式,以盡量的分散風險。但在股市相對高點時買進,是不是一個好的操作方法?一樣有以下幾個思考方向:

第一個方向,隨時都可買,反正股市是持續向上的。

A作法,應該拆成幾筆,分批買入,以平均高點帶來的高成本。

B作法,直接單筆全部投入,既然有閒置資金,那就趕快買入,以享受複利效果。

第二個方向,相對高點先不要買,等回檔再買。

         其實應該要去習慣,投資就是要採取多角度的思維方式,縱使大部分都派不上用場。而且採取不同的操作方式,也都各有優缺點,要下決策之前都該思考過一遍。而且之前思考過的經驗,之後再運作時能夠有加速的效果。這道理就先準備好午餐要吃什麼的可能清單,結果最後被友人帶去別的餐廳吃飯那樣,有準備總是比較好一點。

由於ETF的成分股有變更的可能性,所以即使要從成分股中選擇投資的標的,也還是要注意風險,萬一之後被剔除在名單之外,那這樣是不是會影響到股價呢?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大家都知道居高思危的重要性,但也想要盡可能的擴大自己的獲利可能性。對於優質的標的是要繼續持有,還是要逢高獲利了結?並沒有絕對的標準。不過,好標的是比較出來的,選擇自己將來比較看好的標的留下來,才有可能留住這些未實現的獲利。看好的標的不必多,要知道自己為何還要持續持有的理由是什麼。

        以投信的角度來說,會每隔一段時間就將建倉好的持有標的陸續出脫,以實現獲利。而個人散戶則未必要這樣做,如果已經持有優質標的了,就不用像投信那樣操作,因為他們有記帳的需求,也可以期待投信過一陣子就會重新佈局買回來。如果看好一檔標的,就算上漲到已經獲利五成以上,也未必就要完全拋出。即使目前是身處兩萬點上下的高點來回震盪中,依然可以找到相對低點的標的來投資,其實這也是訓練自己選股眼光的好時機。相對低點比較容易找標的,而相對高點則困難些,但以抱持著長線投資的角度來看,還是可以找到的。

       因為市場同時期的資金總量是大致上固定的,就算有借錢投資的情況發生,那增加的數量也會有個上限。某些類股上漲了,那其他類股的資金就有可能被抽走而導致下跌。熱錢流動速度很快,這一邊拉抬股價後獲利了結,另一邊同時開始建倉佈局,這樣不停的輪轉著,直到推升大盤指數到股價過高而無法支撐的情況產生。月光覺得,身處相對高點,好處是有很多獲利的策略可以隨著這股熱潮而產生,不會像下跌時那麼悲觀而讓思維卡住,這是人性。順著這樣的人性操作,盡可能的佈局在自己看好的相對低點標的上,並保留部分現金,不隨之起舞,如此就可以增加勝率,以做好震盪來臨時的準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深邃月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24
林燃(創作小說家) 最近就是多看少做,所以在一旁看戲就好。
Carry Kuo-avatar-img
2024/09/24
我使用的方法是在AB之間,一開始投入70~80%的資金剩餘保留,視市場狀況持續買入的同時再投入新的現金部位保持比例,可以在複利與風險間保持平衡~
深邃月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24
Carry Kuo 很難保證自己是看對的,所以不要一次投入太多資金,這樣如果看錯的話,也會有餘裕可以看要不要加碼或減碼。
C有閒錢就買,不管高低
深邃月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25
Only Two 翁立兔 閒錢很重要,有本金就有希望,還有那定期定額的投資法,不容易錯過每一次上漲的機會。
醫療金筆客-avatar-img
2024/09/26
我認為小資族還是採紀律跟持續買進ETF這兩個,任命做小資,報酬不見得會輸🤣
深邃月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27
醫療金筆客 小資有小資的優勢,所以不要老是去羨慕大戶。
avatar-img
深邃月光的心想事成許願宇宙
4.4K會員
1.9K內容數
心想事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練習,無論多麼普通平凡抑或是多麼無邊無際的願望,都可以化為文字,持續的增強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2025/05/09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早知道就如何如何的發語詞,並不適合用在當沖上,因為那些都過去了,每一次入場機會都不盡相同。不過,也因為都長得不太一樣,自己才有機會入場。必須要先能盡量控制風險,一張一張的買未必就獲利比較慢,要盡量讓自己的交易模式勝率可以被複製,不要都歸屬在運氣好而已。月光在當日也
Thumbnail
2025/05/09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早知道就如何如何的發語詞,並不適合用在當沖上,因為那些都過去了,每一次入場機會都不盡相同。不過,也因為都長得不太一樣,自己才有機會入場。必須要先能盡量控制風險,一張一張的買未必就獲利比較慢,要盡量讓自己的交易模式勝率可以被複製,不要都歸屬在運氣好而已。月光在當日也
Thumbnail
2025/05/08
在面臨2024年9月4日台股下跌999點的震盪之後,在隔日也就是9月5日,一切好像又像什麼都沒發生那樣,在開盤呈現上漲趨勢的前提下,獲利的機會又產生了,雖然大盤最終以開高走低作收,但至少已經開始上漲了。其實月光在9月4日以虧損作收,但也正是如此,又有了學習累積經驗的機會。感謝市場持續
Thumbnail
2025/05/08
在面臨2024年9月4日台股下跌999點的震盪之後,在隔日也就是9月5日,一切好像又像什麼都沒發生那樣,在開盤呈現上漲趨勢的前提下,獲利的機會又產生了,雖然大盤最終以開高走低作收,但至少已經開始上漲了。其實月光在9月4日以虧損作收,但也正是如此,又有了學習累積經驗的機會。感謝市場持續
Thumbnail
2025/05/07
  接續上一篇文章,因此長時間的沈浸在這些投資相關資料中,可以讓自己將這些資料與宇宙源頭相連結,進而篩選出有利於投資決策的資料。要去相信宇宙源頭可以持續帶來豐厚的報酬,月光之前也提出:為何會越花越有錢這樣說法,就是要強調投資就是要先能投入本金才有獲利的可能性。時刻去感謝這些資料,就能從中
Thumbnail
2025/05/07
  接續上一篇文章,因此長時間的沈浸在這些投資相關資料中,可以讓自己將這些資料與宇宙源頭相連結,進而篩選出有利於投資決策的資料。要去相信宇宙源頭可以持續帶來豐厚的報酬,月光之前也提出:為何會越花越有錢這樣說法,就是要強調投資就是要先能投入本金才有獲利的可能性。時刻去感謝這些資料,就能從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
Thumbnail
你好,本人是一名量化交易員且就讀台大財金所,除了槓桿ETF外,剛好也擅長一點因子投資,歡迎與我交流。為了讓投資人更認識槓桿ETF,我們在先前透過三篇文章實證了 11 個國家的槓桿報酬。 這篇文章我們將進行台灣股市的測試。
Thumbnail
你好,本人是一名量化交易員且就讀台大財金所,除了槓桿ETF外,剛好也擅長一點因子投資,歡迎與我交流。為了讓投資人更認識槓桿ETF,我們在先前透過三篇文章實證了 11 個國家的槓桿報酬。 這篇文章我們將進行台灣股市的測試。
Thumbnail
台股大跌752點,創下史上第二大跌點。翻開成交量排行,成交爆量的除了首位是反向ETF及排在第三多成交量的低價債券ETF之外,其它依序是00929、00940、00919、00878、0056。悉數均為高股息ETF,足見台灣散戶勇氣可嘉。  
Thumbnail
台股大跌752點,創下史上第二大跌點。翻開成交量排行,成交爆量的除了首位是反向ETF及排在第三多成交量的低價債券ETF之外,其它依序是00929、00940、00919、00878、0056。悉數均為高股息ETF,足見台灣散戶勇氣可嘉。  
Thumbnail
這一陣子的台股衝上24000以上,而這時在很多的台股ETF一直在新出不間斷,而花樣也越來越多,每一次的新聞看了之後,我真心覺得現在的小資族選高股息ETF越來越難懂了,不免有憂心感受。
Thumbnail
這一陣子的台股衝上24000以上,而這時在很多的台股ETF一直在新出不間斷,而花樣也越來越多,每一次的新聞看了之後,我真心覺得現在的小資族選高股息ETF越來越難懂了,不免有憂心感受。
Thumbnail
我常常在分享ETF相關的投資,對於不敢投資股票,或想投資但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的人,ETF算是比較容易理解,也較容易被接受的。ETF雖然是近幾年台股的熱門話題,但卻無法滿足所有投資人。 不少具有一定資歷的投資人,對於ETF的成分股未必全然滿意,總會覺得某幾檔股票根本不應該被納入來拖累績效,
Thumbnail
我常常在分享ETF相關的投資,對於不敢投資股票,或想投資但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的人,ETF算是比較容易理解,也較容易被接受的。ETF雖然是近幾年台股的熱門話題,但卻無法滿足所有投資人。 不少具有一定資歷的投資人,對於ETF的成分股未必全然滿意,總會覺得某幾檔股票根本不應該被納入來拖累績效,
Thumbnail
看起來不少存股者都喜歡貼上自己的對帳單,可能是為了想證明自己確實有買,台股上兩萬點確實都解套了,但也沒機會存,整個上半年只存了兩張00919,所以也就貼一下吧。
Thumbnail
看起來不少存股者都喜歡貼上自己的對帳單,可能是為了想證明自己確實有買,台股上兩萬點確實都解套了,但也沒機會存,整個上半年只存了兩張00919,所以也就貼一下吧。
Thumbnail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Thumbnail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