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8 時間的玄秘 [節奏打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圖文 YH.CC


因為開始練習更多節奏「過門」(非常態節奏,在歌曲段落句末加入變化更加生動),較多機會打擊中鼓Tom1、Tom2及落地鼓Tom3,一方面熟習鼓的音階以及得用更大動作與力氣敲擊,因為不熟悉緣故,身體自然在無意間又使用別的肌肉群代償,使手臂的力氣多餘手腕。淡定老師這幾堂課特別專注在這個問題上「得趁現在趕緊改過來」,不然之後速度加快會跟不上,當然並非完全不使用臂力,只不過臂力是輔助,手臂肌肉沒有手腕反應來得快速。


raw-image


透過幾行過門練習,也讓我調整先前難改的手腕姿勢,從慢速bpm65次加快來到110,明顯察覺自己跟不上節拍吃力。奇妙的是,在同一個速度狀態,僅只右腳踩擊大鼓4分音符拍長四次(一小節四拍)的時間感,相較在同一小節加上左右手打擊8分與16分音符小鼓與Hi-hat的時間感會變慢;換個方式說,在一樣時間區段裡面發生的「音符」變化越多,對我而言的速度相對變慢,或許是更多「音符」與「拍號」吸引我注意,多加一份心思在時間曲段裡,讓我感覺因爲變得豐富而相對放慢,這讓我想起看過的兩部影集。


🎞️《黑鏡:潘達斯奈基》

第一部是Netflix在2019年的《黑鏡》影集系列的獨立單元劇,電影從一本奇幻小說為起點,跟著男主角一起走入改編成的電玩遊戲情節中,想起小時候翻看的幾本故事書有類似設計架構,在每閱讀到一段落,書裏提供我依自己喜好選擇翻到作者指定的頁面,繼續閱讀後續發展情節,而有幾種不同劇情結局,不滿意結局的我可以再翻先前選擇頁面重新選擇走向不同結局。而這部實驗性互動式電影《黑鏡:潘達斯奈基》則是在每看一段劇情後,可以用遙控器選擇後續發展,讓觀眾跟著這一位程式設計師,依照劇組團隊精心編製的路徑,在他人生的關鍵時間點選擇下一步,引導走向五種不同結局...。

1984 年,一位年輕的程式設計師將一部情節複雜的奇幻小說改編成電玩,但擾人心智的挑戰隨即而來,他因此開始對現實產生質疑...。

🎞️《三體》

另一部有類似的電玩情節,先前聽過小說,但因沒能專注小說文字世界,中國版影集於2023年春節上映,不着迷中國影劇的我認得歷史劇《大秦賦》裡的秦王(張魯一飾),好奇看一集後追看完了《三體》2023版三十集,從選角到編劇以至取景拍攝都很有說服力。故事由一位物理學家之死展開發現一群物理學家質疑「物理學不存在」,跟著同樣是物理學家的男主角汪淼(張魯一飾)展開調查,探訪老年的天體物理學家葉文潔(資深女演員陳瑾)與接連揭發的實情...;雖然不具備物理專長在看劇細節上會有些吃力,但物理世界的真實性引我反思。至於期待已久的Netflix版《三體》在2024年春天上映後口碑評價兩極,影集以血淋淋的文革批鬥開場,才五分鐘便看不下去,不死心快轉跳看仍無法看完一集,相較中國版較多人文探討,Netflix版著重於視覺衝擊。

怎麼看Netflix《三體》和中國騰訊版《三體》之爭?

兩部前後觀看的影集,推進我思考虛擬世界。六年級生的我們仍多半游離在實體與虛擬切換之間,望著兩整排CD櫃,已慢慢接受不再購買實體CD轉以串流音樂取代,但暫且眷戀實體書觸感,尚未進入閱讀電子書習慣。我們朝著一切與物理機構斷聯的過程前進,目前看來是一段不可逆的學習旅程,如同我們父母長輩上一代沒來得及趕上電腦革新、網路.com,與遲遲趕鴨子上架才學會的智慧手機,更別說接下來開展的AI新局勢。物理世界裡我們的接受器讀取的感受那樣真實,然而奠基在光速不變基礎上的物理世界,當光穿過海洋深底,越過最高山峰,速度都一樣...,時間的存在也由我們大家協定的一樣?或為使世界正常運作的妥協。在與時間追趕的擊鼓練習中,尤其這幾堂更顯豐富的節奏打點練習裡,提供我觀看時間的另一種視角,與另一番感受時間的深刻體驗。


|Week23-24 練習整理

  • 留意正確左右手交換與休止符頓點。
  • 因加入更多休止符與頓點,左右手使力的協調度,與身體核心穩定度練習。
  • 以相同一小節的節奏律動,依步驟練習調整完成下一首練習曲《嗜愛動物》前奏:
    1.原先練習過的節奏律動敲擊在小鼓與Hi-hat,大鼓則維持相同重音踩點不變;
    2.調整最後兩拍以右手左手交替敲擊Hi-hat;
    3.將原先敲擊Hi-hat的右手,移轉至落地(中)鼓Tom3,取代先前在Hi-hat上敲擊;
    4.將中間敲擊小鼓的節拍,改以打擊中鼓Tom1.Tom2,重複兩次四小節完成前奏。

🎧麋先生MIXER【嗜愛動物Loveholic】

|延伸閱聽


|歌曲與影片


  • Chiara Cotugno:義大利(那不勒斯)鼓手,受前衛搖滾啟蒙,特別是Genesis樂團,學鼓靈感來自Phil Collins,自義大利Lizard Academy醴斯人文學院獲文憑,並以最高成績從音樂學院獲得爵士音樂三年制學位。擔任錄音和現場鼓手也是爵士鼓教師,在許多翻唱樂團中擔任鼓手,從搖滾到爵士到重金屬以及一些原創樂團演奏音樂風格多元,累積有15年以上樂團演出經驗。目前經營YouTube頻道有爵士鼓翻奏、即興演奏和鼓獨奏影片,超過14萬訂閱和3,000萬觀看次數。

🎵Beat It - Michael Jackson | drumcover by Chiara Cotugno (2017)

🎵My Sharona - The Knack | drum cover by Chiara Cotugno (2021)

🎵Don't Stop Me Now - Queen | drum cover by Chiara Cotugno (2022)

🎵Believer - Imagine Dragons | drum cover by Chiara Cotugno (2020)

🎵原唱 Believer - Imagine Dragons (Live On The Honda Stage)

🎵中文翻譯 Believer 信仰者 - Imagine Dragons

avatar-img
144會員
354內容數
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與學習,體驗藝術人文的細微,與親近藝文的內容工具,謝謝您來訪回饋與關注支持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時間的玄秘 [節奏打點]這個標題還真有奇幻風,時間本身就很虛幻和玄密,就像愛因斯坦的學說到現在我也搞不懂一樣,而節奏打點卻又對我如此的實體和熟悉(我天天都在聽各式音樂的節奏打點),那究竟時間要如何跟節奏合為一體?然後透過黑鏡又把一體變為"三體"呢?加上淡定老師的淡定解說,於是這篇文章「到底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民視挑戰新聞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jUeB3ATtzA 仔細閱讀文章後才發現原來是:「在與時間追趕的擊鼓練習中,節奏打點練習提供我觀看時間的另一種視角,與另一番感受時間的深刻體驗」,算來您學爵士鼓已過了半年,也開始練習較複雜的過門及打擊中鼓、落地鼓和交替敲擊Hi-hat的練習了,愈到這個時期大鼓(右腳)的穩定性就愈重要,理論上一般人的右手(不是左撇子的話)反應力會優於左手,然後手的靈敏度又高於腳,所以在演奏較複雜的節奏時,右腳控制大鼓的反應力常常會慢於(或快於)雙手打擊的速度,就會造成您所說的「僅只右腳踩擊大鼓4分音符拍長四次的時間感,相較在同一小節加上左右手打擊8分與16分音符小鼓與Hi-hat的時間感會變慢,在一樣時間區段裡發生的音符變化越多,對我而言的速度相對變慢」的現象,其實解決之道只有~勤加練習,而且先要練習把大鼓的鼓點踩穩、踩對(大鼓是樂團的指揮,BASS、吉他等樂器都要跟大鼓同步,是整體的重中之重),之後加入小鼓、落地鼓時,才不會互相落拍,甚至手忙腳亂! 這位Chiara Cotugno的大鼓踩得非常穩,尤其演奏Beat It時的大鼓切分音完美搭配BASS的彈奏點(這首歌的BASS編曲好聽),當然電吉他也彈的很精采! 貝斯Sol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5GkMoetGnw 另外My Sharona這首1979年的排行冠軍曲太久沒聽了,真是滿滿的節奏切分音記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r60I0u2Ng 也讓我想到節奏類似的1981年啦啦隊歌曲"Micke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CTetwQIZA 原唱是1979年Racey-Kitt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3JxiB4FLjU
3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28
1
馬克樂透客/Mark Happy Talk The Rolling Stones的"Start Me Up"裡大鼓切分音跳躍真會讓人想跟重拍擊掌Jump-Jump,但好像與MySharona前奏更多重拍打擊Tom-Tom稍稍不同,再聽1965"Going To A Go-Go"原唱Smoky Robinson版多了牙買加味道更放鬆好聽;MV中Mick Jagger的"Angie"音質好有魅力,在”Dancing in the street“裡誇張的怪怪瘋,真有桑田佳祐與陳昇現場演唱模樣^^,像溯源倒帶回聽好有意思,還有原唱Martha and The Vandellas的黑白MV真好,多謝馬克先生來Talk還加碼推薦更多好聽搖滾樂~🌟。
1
CV教養生活-avatar-img
2024/10/26
1
🥁🥁🥁🥰🥰🥰
1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27
1
CV教養生活 💃💃💃🤩🤩🤩
1
黃璧怡-avatar-img
2024/10/26
1
哇,My Sharona!回憶都回來了😆 這些歌曲是把原本的鼓的sound track移除了嗎?CC是否也是這樣的練習呢?
1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29
1
黃璧怡 很開心聽到璧怡的音樂小宇宙也多了豐富的鼓音~⭐️。
1
宇牛-avatar-img
2024/10/25
1
小心肌肉!
1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26
1
宇牛 會的^^,謝謝宇牛提醒~。
1
Week21-22/究竟先前「手腕」有多偷懶,又或是手臂慣性「操勞」,一時難改...。
Week10-20/原來爵士鼓對我而言像是繪畫技法中的點描法,而我擅長與熟悉的是線條素描,但這並不影響我去理解與欣賞一幅點描畫的美。
Week7-9/在還無法記憶鼓譜時,除了眼睛忙看鼓譜還要穩定拍速,確實手忙腳亂...
Week5-6/淡定老師口中的Hi-hat是我左腳踩在踏板上5週的等待...
Week3-4/不確定對鼓音的喜愛層度是否高過對旋律與彈指的著迷...
Week2/在不及三坪空間大小的鼓室裡聽見的爵士鼓原音特別細緻好聽...
Week21-22/究竟先前「手腕」有多偷懶,又或是手臂慣性「操勞」,一時難改...。
Week10-20/原來爵士鼓對我而言像是繪畫技法中的點描法,而我擅長與熟悉的是線條素描,但這並不影響我去理解與欣賞一幅點描畫的美。
Week7-9/在還無法記憶鼓譜時,除了眼睛忙看鼓譜還要穩定拍速,確實手忙腳亂...
Week5-6/淡定老師口中的Hi-hat是我左腳踩在踏板上5週的等待...
Week3-4/不確定對鼓音的喜愛層度是否高過對旋律與彈指的著迷...
Week2/在不及三坪空間大小的鼓室裡聽見的爵士鼓原音特別細緻好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Week2/在不及三坪空間大小的鼓室裡聽見的爵士鼓原音特別細緻好聽...
Thumbnail
Week1/那是一雙有著「俐落線條但距離我遙遠」的鼓棒
Thumbnail
瞬間演作當下心法。藍調和弦整理節奏 單點節奏。一拍一下。一拍兩下。一拍三下。一拍四下。當吉他是打擊樂器。 說他是。他就是。單點180。 單點合切分節奏再合複合型。長音唱。搭。短音唱。ㄘ。 節奏切分SWING。任何節奏均能融入Jazz Swing。 基礎小調藍調和弦整理: 附加減五度如下:X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以簡單程度來說這首練了太久,不過短期無法進步太多,就先這樣啦~ 已經算是滿意了,右手運弓、旋律性和抖音已經比一開始改善很多,最開心的是抖音和右手有大幅修正 節錄其中一段的錄音,要整首都無錯完美拉完還沒辦法。 20240608錄音 來練蕭邦夜曲了!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Week2/在不及三坪空間大小的鼓室裡聽見的爵士鼓原音特別細緻好聽...
Thumbnail
Week1/那是一雙有著「俐落線條但距離我遙遠」的鼓棒
Thumbnail
瞬間演作當下心法。藍調和弦整理節奏 單點節奏。一拍一下。一拍兩下。一拍三下。一拍四下。當吉他是打擊樂器。 說他是。他就是。單點180。 單點合切分節奏再合複合型。長音唱。搭。短音唱。ㄘ。 節奏切分SWING。任何節奏均能融入Jazz Swing。 基礎小調藍調和弦整理: 附加減五度如下:X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以簡單程度來說這首練了太久,不過短期無法進步太多,就先這樣啦~ 已經算是滿意了,右手運弓、旋律性和抖音已經比一開始改善很多,最開心的是抖音和右手有大幅修正 節錄其中一段的錄音,要整首都無錯完美拉完還沒辦法。 20240608錄音 來練蕭邦夜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