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樂園鸚鵡,屬舊世界鸚鵡科之一的鸚鵡,棲息於澳洲昆士蘭及新南威爾斯的草原。19世紀末,數量已大幅下降,曾相信於1915年就已滅絕,在一個甲子後再度發現,但這已經是最後一隻了,往後沒有再發現其身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判定於1927年滅絕。
滅絕原因:過度放牧、棲地破壞、被狩獵。
又名塔斯曼尼亞虎,曾棲息於新畿內亞熱帶雨林、澳洲草原,後因人類活動只分佈於塔斯曼尼亞島。袋狼是有袋動物之一,是澳洲有袋總目家族的成員。袋狼的演化史可追溯到2300萬年前,約公元前3000年,澳洲野犬隨人類進入澳洲,食性與袋狼相近,競爭性低的袋狼數量逐漸下降。再加上誤認為「殺羊魔」,再得政府的獵殺獎勵,數量再進一步下降。最後一隻袋狼被飼養在澳洲赫巴特動物園,1936年因管理員疏忽而曝曬至死,袋狼正式滅絕。
滅絕原因:人類獵殺、入侵種競爭、不當圈養。
澳洲墨爾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的研究團隊與美國生物科技公司Colossal合作,宣布投入一項復活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的實驗計畫。
鳳蝶總科家族成員之一的加利福尼亞甜灰蝶棲息於加州三藩市的海岸地區。科學家首次於1852年發現並對其進行描述,被分為灰蝶科甜灰蝶屬,最大的特徵是藍色的翅膀上有白色的斑點。在40年代,最後一次被見到,後認定已正式滅絕。
滅絕原因:城市擴張使棲地範圍減少、人侵種競爭
顧名思義,其棲息於日本海。根據考古學的研究發現,在繩文時代的貝塚發掘出很多日本海獅的骨頭,而文獻記載則在18世紀才出現。根據記載,肉質並不可口,但其油脂能用來點燈,皮毛則製成毛革用品。在20世紀,更捕獵成為馬戲團的成員之一,數量一度下降至300隻以下。最終在1950年正式滅絕。
滅絕原因:人類捕獵、棲地破壞。
關島密克羅尼西亞島群的特有物種,體型細小,體長約15公分、翼展約70公分、體重約152克,和大多數蝙蝠一樣都以花果為食。關島的原住民查莫羅人則以其為食,大量捕殺和被到棕樹蛇入侵關島的關係,數量大幅下降。在1931年被記錄至1968年被正式宣佈滅絕,只有37年。
滅絕原因:人類捕殺、入侵種威脅、棲地破壞。
又名裏海虎,曾分佈於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土耳其、蒙古、俄羅斯,在1815在裏海附近被發現,並以發現地命名。在虎的亞種中,體型排第三,僅次於東北虎和孟加拉虎。和大部分貓科動物一樣都是獨居的,只有在交配季節才會與其他個體接觸。人類大量捕獵波斯虎取其皮毛之用,同時間,棲地被佔為農地所使用,數量逐漸下降,最終在1979年正式滅絕。
滅絕原因:人類捕殺、棲息地減少。
又名環眼扁蟾,曾大量存在於哥斯達黎加的一片狹小的熱帶雨林地帶。1964年首次被發現並正式命名。往後的研究發現並記錄共有1500隻,但在1988年卻發現僅餘10隻左右,1989年後更沒有再發現金蟾蜍的身影了。在發現至滅絕僅僅只有25年,科學家對其他的研究並沒有太多,但相信其滅絕的原因都離不開全球暖化和環境污染。
滅絕原因:全球暖化、環境污染、傳染病
生活在庇里牛斯山脈中的西班牙羱羊的種群,是葡萄牙羱羊的亞種。善於棲息在險峻的峭壁庇里牛斯羱羊也難逃被人類捕殺的機會,原因都不外乎肉食和皮毛,再加上棲地的改變,使其數量下降。最後一隻母羊在2000年被樹木壓死。
滅絕原因:人類捕獵、人侵種威脅
2003年,科學家嘗試複製出已滅絕的庇里牛斯羱羊,但該複製羊只生存了幾分鐘便離世。
棲息於厄瓜多爾平塔島島上的一種象龜,在1917年被發現時已經是最後一個存活的個體。在大航海時代,頻繁的航海活動遍佈世界各地,除了發現新大陸外,也發現了不海島。平塔島象龜可長期不食不喝的特性成為了水手們最佳的儲備糧食,再加上後來的一些人們移居島上,帶來的各種家畜都對其造成威脅,在短短300年間,由25萬隻銳減至3000隻,在20世紀中期更被認為已滅絕。全球最後一隻已知的平塔島象龜,為人工飼養的「寂寞喬治」(Lonesome George),牠於2012年6月離世。
減絕原因:棲地破壞、入侵種威脅、人類捕獵。
又名西部黑犀,是黑犀牛的亞種,曾廣泛分佈於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自古犀角就被認為具有藥用價值,故多種犀牛現都為受威脅物種。雖現已破除具藥用價值的迷思,但盜獵仍然猖狂,最終西非黑犀牛在2006年滅絕。
滅絕原因:人類捕獵、棲息地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