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閱讀了幾本雜書,雖然有些略顯食之無味,但仍有一些值得記錄的見解。以下是幾本書的簡要評論和思考:
全書重點在於第三部分:如何讓血糖曲線平穩。其實這類書籍比較適合當雜誌看,因為醫學研究總是不斷推陳出新,像近期還出版《鹽的療癒奇蹟:足量的鹽對你的健康很重要,人體最需要的吃鹽指南!》、《超預期壽命Ⅰ+Ⅱ:如何有效預防、延緩、逆轉慢性病及衰老,長壽的科學與藝術,重塑你的每一天》等書,我建議先看豆瓣書評:
控糖這本書建立於「讓血糖曲線平穩為佳」的論點之上,這讓我想到重量訓練、心理韌性反而建立在「提高耐受」的論點上。這很有趣,如果以此論點,那麼是否應該訓練「糖耐受」?讓血糖曲線平穩有點像維持在舒適圈中,反過來看,跳脫舒適圈、超負荷訓練、增加痛苦耐受度是好的嗎?
朋友建議我把思想整理成書,但我其實是個很懶得提攜後進的人。我認為,記錄探索過程本身已經是某種經驗的分享,與其花時間整理過往的經驗,不如繼續投入前進的探索。
這本書坦言版稅通常不會帶來可觀收入,寫書的主要目的是打造個人品牌。然而,如果不在意打造個人品牌,出版電子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借了幾本寫作書,才發現寫作分好幾種不同類型,例如這本是行銷文案寫作,其餘還有非虛構寫作、小說寫作、注意力寫作、商業寫作、論文寫作等等不同領域,這類比較像工具書,會提供框架、範式等架構,我原本設想能從中學習簡潔呈現思想的方式,但似乎找錯方向,不過也很有趣。
如果做個比喻的話,傳統寫作是文藝電影,節奏慢,伏筆深。而新媒體寫作,則特別像拍商業電影,每兩三分鐘的閱讀中就要有刺激點,讓觀者不願離開座位,讓讀者的注意力不被分散。這個時候講究的是點陣式刺激,如果你不能在連續兩個螢幕內吸引讀者產生看下去的欲望,他就會退出來。
這本書講的是注意力寫作,但如果仔細反思,你真的曾因為某篇爆文而停留閱讀嗎?我覺得這有點像站立喜劇的段子打磨,精心準備的段子有時不見得能逗笑觀眾,偶然即興的橋段卻反應熱烈,這似乎不是在於呈現個人的思想是什麼,而是受眾想要什麼的思維,附上豆瓣書評。
這本書可以看出作者的誠意。前幾本書提到寫書是為了打造個人品牌,於是我借了這本來看看他們具體是如何操作的。實際上,經營自媒體是一件非常耗費心力的工作。讀完後,我確定這並不是我想走的方向。Gary Vee曾說:「紀錄就好,別創作。」我對此深有同感。看完這幾本書後,我認為,維持記錄思想脈絡已經足夠,無需刻意使用說服或影響力的寫作技巧來呈現。
第一部分:樂趣認真談,內容還不錯,提到:
不過第二部分:如何享受樂趣,內容就顯得冗長無味,甚至讓人對第一部分產生質疑。我認為書中對真、偽樂趣的要素有待商榷,附上Goodreads書評。
韌性就像肌肉強度一樣,是可以培養及鍛鍊的。這也是本書將聚焦的重點。
這本書聚焦於培養心理韌性,但與第一本探討控糖的概念形成了有趣的對比。如果我們認同訓練心理韌性的方式,那麼是否也應該同樣接受訓練「胰島素阻抗」的邏輯?此外,這是否就像讓金絲雀訓練其生命韌性一樣,我們在應對工作倦怠時,是否只是在強化個體對不利環境的耐受力?儘管改變自我似乎是解決工作倦怠的最實際途徑,但難道就沒有像少子化這樣能帶來更廣泛社會影響的解決方向嗎?
而這本書初讀時覺得不錯,但當我想摘錄整理時,發現內容多是蜻蜓點水式的簡介,缺少實質性的亮點,附上Goodreads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