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我做了什麼會產生職業倦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閱讀書名

我做了什麼會產生職業倦怠:停止責備自己,放下讓你內疚、自責、不安的惡劣職場


📝閱讀心得

職業倦怠的原因五個因素:

  1. 情緒耗竭
  2. 專業效能(降低個人成就感)
  3. 譏誚態度(去人性化)
  4. 認知疲勞累積
  5. 身體疲勞

職業倦怠大致可區分成兩類:

  1. 因為認知活動過多而感到疲倦的「大腦耗盡」
  2. 因為情緒勞動過度而造成的「情緒耗盡」

在進入礦山之前都還很健康的金絲雀,進去之後不再歌唱或死亡,難道會有人說「金絲雀怎麼那麼脆弱」嗎?不會的,沒有人會這樣說,因為答案非常明顯,問題不在金絲雀,而是礦坑的環境啊。

我們正從錯誤的角度攻擊問題。對於世界衛生組織將職業倦怠歸類為導致疾病的危險因子,馬斯勒表示憂慮,「當世界衛生組織將職業倦怠歸類為疾病,會讓人產生問題根源不在於公司,而是個人的錯覺。」當職業倦怠成為疾病,人們就會認為生病的人應該接受治療,也很容易會認為問題不在環境、也非雇主或組織的責任,而是他這個人。

許多研究職業倦怠的著作指出:「職業倦怠不是起因於個人的脆弱,而是工作或社會環境造成。」這一觀點非常重要。在這個前提下,訓練金絲雀的抗壓韌性顯得十分可笑,因為金絲雀可以看作勞方,而礦工則象徵資方,這種關係如同「唇亡齒寒」,彼此息息相關。然而,當資方被法人所取代,這一關係就變得更加複雜。法人作為法律實體,運作方式類似機械,並不會因金絲雀的死亡而感受到直接影響,從而使得勞動者的困境常常被邊緣化,導致勞資之間的隔閡進一步加深。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個人能夠做的事情其實有限,而最重要的應該是留意「自我剝削」的現象:

生活在這個重視生產力的社會,也會加深工作的強迫性,更容易導致耗盡。周末不休息總是找事做的人,與其說是非常勤勞,不如說是飽受生產力競爭的折磨。這種強迫還會催生出「計畫專家」,過度的計畫反而會助長耗盡感。不安感比他人強烈的人、或缺乏自信心的人,也很容易感到耗盡。

這也是《倦怠社會》中提到的:

新型的人類,只是毫無保留地提供過度的「積極正面性」,完全缺乏尼采所說的主權獨立性。憂鬱的人像是「勞動動物」,那種會剝削自己的動物。更確切地說,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心甘情願的,完全沒有任何外來的威脅逼迫,他們同時是施暴者,也是受害者。—《倦怠社會》

另一個須留意的是「效率至上主義」陷阱:

有效率地處理事情的確很重要,我們會考慮CP值,確認每小時工資是否合理,但如果過度考慮數值或數據,很容易陷入「效率至上主義」。要實現某個目標時,整體過程都必須要有效率,但若總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就很難開始著手任何事情。

不過在《倍速社会》的心得中,我提出更進一層的見解:追求CP值是消費者在「效率至上主義」下形成的一種向上剝削形式。以內容產業為例,當前的內容已不再是知識的結晶,而成為一種消費的耗材,如同免洗筷一般。這些內容雖然暫時有用,但很快就會被類似的新內容所取代。在短影音創作中,上一代用來打造個人品牌的模式,像是透過訂閱和持續內容創作來吸引受眾,現在似乎已不再奏效。

為了能在職業倦怠中恢復,嘗試各種活動本身就具有意義。但是在這過程中,要注意一點,如果帶著「透過這次的活動,必須要擺脫職業倦怠」的想法,就會開始陷入評價這活動是否有效的結果主義(consequentialism)裡,不自覺地要求「恢復」也必須有效率。希望各位千萬不要用二分法來看待是否有從職業倦怠中恢復。

回到恢復倦怠的途徑,我們常常陷入有效率的玩樂和有效的恢復策略。然而,這些想法中似乎潛藏著一種宗教性的禁慾主義。雖然自願承受一定程度的困苦被認為是追求意義的關鍵,但這樣的觀念有時卻顯得本末倒置。

在追求效率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忽略玩樂和恢復的本質意義,將其簡化為一種生產性活動。這使得休閒和恢復變成了必須以高效為目標的任務,而非真正的放鬆和充電。當我們把休閒活動視為一項任務時,反而可能無法達到心理和情感上的真正恢復,最終導致倦怠的惡性循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非魚的沙龍
116會員
500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子非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6
放下不安與糾結,擁抱想逃離職場的自己,喘口氣再出發
Thumbnail
2024/11/26
放下不安與糾結,擁抱想逃離職場的自己,喘口氣再出發
Thumbnail
2024/10/26
擊敗職業倦怠症
Thumbnail
2024/10/26
擊敗職業倦怠症
Thumbnail
2024/10/23
用剛剛好的努力,停止倦怠循環,找回人生的平衡
Thumbnail
2024/10/23
用剛剛好的努力,停止倦怠循環,找回人生的平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此刻的你,若感覺到職業倦怠,很有可能與工作內容無關,而與工作的人有關。
Thumbnail
此刻的你,若感覺到職業倦怠,很有可能與工作內容無關,而與工作的人有關。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表示,二十一世界對健康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工作上的壓力。因為工作,我們不是太忙太累,就是太沮喪太煩躁。     現代人不快樂的來源主要也是工作,而且很多工作並不是那麼有意義,怎麼看似乎做的都是完全無關緊要的事情,而且有時候真的是連小螺絲釘都談不上,若沒有適時地找到自我防衛之道,長久下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表示,二十一世界對健康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工作上的壓力。因為工作,我們不是太忙太累,就是太沮喪太煩躁。     現代人不快樂的來源主要也是工作,而且很多工作並不是那麼有意義,怎麼看似乎做的都是完全無關緊要的事情,而且有時候真的是連小螺絲釘都談不上,若沒有適時地找到自我防衛之道,長久下
Thumbnail
作者事多人在激烈的升學與就業生涯中拼命前進,最終擠進大型企業窄門展現傑出工作成就。然而,總是工作優先、過度努力的他,逐漸被某種無力感侵蝕,當發覺事情不妙時,已被診斷是重度恐慌症加上憂鬱症,迫使他人生踩下煞車,也開始梳理究竟自己是怎麼走到這個地步。這本書,就是他的歷程回顧,以及如何停止倦怠循環的建議。
Thumbnail
作者事多人在激烈的升學與就業生涯中拼命前進,最終擠進大型企業窄門展現傑出工作成就。然而,總是工作優先、過度努力的他,逐漸被某種無力感侵蝕,當發覺事情不妙時,已被診斷是重度恐慌症加上憂鬱症,迫使他人生踩下煞車,也開始梳理究竟自己是怎麼走到這個地步。這本書,就是他的歷程回顧,以及如何停止倦怠循環的建議。
Thumbnail
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把「過勞(Burnout)」納入國際疾病分類,顯示職場過勞已經不是個人層次抗壓性高低的問題,而是全球職場環境的普遍性狀態。你也曾在職場上,有過那種已經耗盡一切氣力,卻再也提不起勁去面對明天的倦意嗎?或許翻開《倉鼠累了嗎?》,能幫助你不要當隻燃燒中的倉鼠,避免消耗殆盡的命運。
Thumbnail
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把「過勞(Burnout)」納入國際疾病分類,顯示職場過勞已經不是個人層次抗壓性高低的問題,而是全球職場環境的普遍性狀態。你也曾在職場上,有過那種已經耗盡一切氣力,卻再也提不起勁去面對明天的倦意嗎?或許翻開《倉鼠累了嗎?》,能幫助你不要當隻燃燒中的倉鼠,避免消耗殆盡的命運。
Thumbnail
⁡ 最近的職場演講或諮商工作,都和個案或員工談到「職場情緒耗竭」,也就是個人因為工作而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以及工作的意願。 ⁡ 我自己在工作上曾經有過兩次的情緒耗竭經驗,真的就如同有三階段的變化。 ⁡ 1.覺得自己都不像自己了 ⁡ 2.感覺精力燃燒殆盡、沒有精神,每天只想等下班,一到
Thumbnail
⁡ 最近的職場演講或諮商工作,都和個案或員工談到「職場情緒耗竭」,也就是個人因為工作而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以及工作的意願。 ⁡ 我自己在工作上曾經有過兩次的情緒耗竭經驗,真的就如同有三階段的變化。 ⁡ 1.覺得自己都不像自己了 ⁡ 2.感覺精力燃燒殆盡、沒有精神,每天只想等下班,一到
Thumbnail
工作倦怠(Burnout)又被稱為職業倦怠,在一九七四年被提出,用來描述專業助人工作者身心耗竭(Exhaustion)的現象。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是:長期處於工作壓力,卻無法成功處理的一種症候群。
Thumbnail
工作倦怠(Burnout)又被稱為職業倦怠,在一九七四年被提出,用來描述專業助人工作者身心耗竭(Exhaustion)的現象。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是:長期處於工作壓力,卻無法成功處理的一種症候群。
Thumbnail
上班好煩好累,對生活失去動力好想換工作…我該怎麼辦? 日復一日的生活常常讓我們感到身心疲憊 如果能不用上班該有多好? 我這麼可愛為什麼還要上班?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上班的意義很多,可能是為了生活、為了夢想、為了實現自我 但為什麼這些熱情 都隨著時間一點一滴在流逝呢? 或許我們只是想變得更強大!
Thumbnail
上班好煩好累,對生活失去動力好想換工作…我該怎麼辦? 日復一日的生活常常讓我們感到身心疲憊 如果能不用上班該有多好? 我這麼可愛為什麼還要上班?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上班的意義很多,可能是為了生活、為了夢想、為了實現自我 但為什麼這些熱情 都隨著時間一點一滴在流逝呢? 或許我們只是想變得更強大!
Thumbnail
憂鬱症雖然在現代被稱為一種病,但憂鬱的現象是身體對我們發出的警訊,告知我們必須脫離現在這對自身不利的情況,而本書的作者,一個有憂鬱症的英國記者約翰.海利到了各個地方探索人們的幸福跟不幸,發現了七個讓人憂鬱的原因。
Thumbnail
憂鬱症雖然在現代被稱為一種病,但憂鬱的現象是身體對我們發出的警訊,告知我們必須脫離現在這對自身不利的情況,而本書的作者,一個有憂鬱症的英國記者約翰.海利到了各個地方探索人們的幸福跟不幸,發現了七個讓人憂鬱的原因。
Thumbnail
怎麼可能天天都被夢想叫起床!如何應對職場負能量?每回工作到厭世,一旦職場倦怠,是不是辭職就一切搞定呢?我相信拿回工作的主導權,駕馭自己的倦怠心魔,才是長久的應對之道!
Thumbnail
怎麼可能天天都被夢想叫起床!如何應對職場負能量?每回工作到厭世,一旦職場倦怠,是不是辭職就一切搞定呢?我相信拿回工作的主導權,駕馭自己的倦怠心魔,才是長久的應對之道!
Thumbnail
時間它很匆忙,匆忙著帶走每一個人的時間 每日習以為常的完成一樣的動作,重複再重複,好像時間就該放在努力的工作,賺很多很多的錢,而那些「你還沒成功就是不夠努力」「 你怎麼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待你」的金字良言,好像一直被告知著,你還不夠 不夠努力 跑得比別人不夠快 不夠比別人聰明..
Thumbnail
時間它很匆忙,匆忙著帶走每一個人的時間 每日習以為常的完成一樣的動作,重複再重複,好像時間就該放在努力的工作,賺很多很多的錢,而那些「你還沒成功就是不夠努力」「 你怎麼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待你」的金字良言,好像一直被告知著,你還不夠 不夠努力 跑得比別人不夠快 不夠比別人聰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