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焦慮真的能克服嗎?出社會4年我竟然花了快10萬在線上課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知識焦慮真的能克服嗎?出社會4年竟然花了我快10萬。

對,你沒看錯,我可不是年薪百萬的工程師或留學生阿!

但即便如此,四年多以來在線上課程 & 實體課程的總花費竟然高達 9 萬元(還有一些實體講座活動沒有計算進來),這些玲玲總總竟然花了我近 10 萬元。

我自己其實也好奇自己花這麼多錢是花在哪裡,於是就自己用Excel整理,把課程依照時間/領域/平台來好好分析一下。

raw-image

結果發現2022年是一大高峰,佔了3成以上。

raw-image

於是我把2022年獨立拆開來看,就會發現花費最多的領域是:生產力&筆記術、自媒體&社群

而且其中自媒體課程真的是有種買了被割韭菜的感覺,光是其中一堂課總價就花了我1萬多元…


所以言歸正傳,究竟是為什麼我會花了那麼多錢買線上課程?

對,就是因為知識爆炸導致我知識焦慮了。

從 2020 年開始 ( 也就是 Covid-19 爆發開始 ),許多實體行業被迫暫停後,轉為開始進攻線上市場。大家開始一窩蜂地進入線上課程、知識付費、新創自媒體等行業,加上失業攀升與疫情的加劇,大家越來越緊張。一方面怕自己疫情過後比不上別人,一方面也怕身邊的人學的東西自己卻不會。導致大多數人陷入一個「知識焦慮」的狀態。

而今天要談的是造成知識焦慮的主要兇手之一:線上課程


的確,線上課程有許多優點:

  1. 不需要實際到場學習,省下了交通的時間與費用。
  2. 隨時隨地上課的特性,讓自己能自主安排學習進度。
  3. 由於開課者少了許多實體成本,費用通常較實體課程低。

我也很喜歡上線上課程沒錯,然而這些優點也讓許多人變成後續束縛自己的枷鎖。


面對資訊爆炸、資訊過載的環境,我們會擔心自己沒辦法掌握所有重要的知識,怕被時代給比下去,再加上面對大量的新知時,其實很難去真正有效地安排學習時間,導致吸收的效率變差,反而去質疑自己的學習能力,進而造成知識焦慮。



講了這麼多,該怎麼克服知識焦慮?這邊提供4個方法給你


方法一:區分目的性與興趣性學習的差異

所謂的「目的性學習」指的是你在學這個東西之前,你是有明確目的或問題想被解決的。「興趣性學習」則相反,也可以說是非目的性的學習,比較多是出自於原始的好奇心、興趣使然,大多是抱持著:感覺有趣、可以試試看的心態。

如果是目的性學習,則優先進行預算分配與第三點的筆記整理與回顧。


方法二:區分是「別人希望你需要」還是「你真的需要」?

我前面秀出的圖中,2022年會買這麼多線上課程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把「別人希望我需要」的行銷廣告手法,誤以為是我「真的需要」了。這之中當然也有一些課程是我上了覺得十分值得的,但事實是大部分2022的線上課程,有6成以上的課,我的完課率都不到一半。

不要輕易被「別人希望你需要」給騙的話,有一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盡量不要購買募資期間的早鳥課程,除非你上過這個老師以前的其他線上課程』

當下你心裡或許會想,5 個小時的課程有 300 分鐘,好充實!而且現在優惠很便宜,我先買下來,等之後開課後好好學習。

如果你募資超過五堂的早鳥線上課程,你很有可能( 跟過去的我一樣 ) 會發現,你的完課率很低。

當然完課率是因人而異的,但我想說的是:為什麼有些課程,等募資開課後你很難持續上下去?

原因很簡單的三個字:不適合。

大多數人在購買早鳥募資課程的時候,無法先試聽、試看課程,造成一個很嚴重的現象:「你根本不知道這堂課的內容、教法、甚至影片呈現方式、老師的口條等等,適不適合自己。」

就像是都還沒好好深度認識彼此,就要強迫你結婚一樣,你們相處起來融洽的機率應該不會太高吧…?


方法三:階段性的學習筆記、回顧

這也是我自己在嘗試去改善焦慮的方法,讓自己在進行線上課程上課時不要求快或完美,而是要讓自己有時間去整理這些新的知識內容。

配合第一點的目的性學習,每當結束一個段落(整理完一個章節筆記)就可以進行小規模的復盤,來累積自己的小進步。同時也確保這個進步與累積是與我最初想要解決的目標一致。

人是很神奇的,當你看到自己整理的筆記時,除了可以釐清思緒不那麼焦慮外,同時也能幫助你增加自信心。


方法四:設定合理的期望(目標)

『越知足的人越不會焦慮。』

你可能聽過類似的話,或者你也可以解讀成:越懂得感恩的人心靈越快樂。所以你的學習目標應該是你確切能達到的程度,如果目標太大就拆分成一個個小目標,每次以這些小目標為主去規劃、筆記、復盤。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以前一樣,對於不斷推出的新知識總是感到超級焦慮的。但其實你我都知道,學習是循序漸進的,沒有所謂真正可以速成或馬上一天掌握技能的方法。

...

最後,只有當你帶著問題去求知的時候,才不會陷入焦慮,也就是說這份解決問題的渴望,是你現階段迫切且真正需要的。

下次知識焦慮的時候,不妨試試上面幾個方法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台Tim | 破青年的斜槓人生
18會員
23內容數
嗨,我是Tim,一個斜槓破青年。 ☞︎︎︎ 破青年進化論 Podcast 共同主持人 ☞︎︎︎ 食話食說 Foodtalkingtw 創辦人 ☞︎︎︎ 從食品研發轉職成行銷PM ☞︎︎︎ 興趣很多:拍照/打鼓/閱讀/數位工具 … 歡迎認識交流私訊 📥
2024/11/06
#破青年的思考筆記 寫作跟國文程度好壞真的有關係嗎? 我認為,寫出容易理解的文章才是關鍵。 …
2024/11/06
#破青年的思考筆記 寫作跟國文程度好壞真的有關係嗎? 我認為,寫出容易理解的文章才是關鍵。 …
2024/10/30
不要再拿「我是 I人或我是E人」當作逃避的藉口。 … 今天吃飯時看到 Dcard 的影片,是在討論現在交友生態或朋友圈上很多所謂的 I人會用這句話當作一種推辭方式
Thumbnail
2024/10/30
不要再拿「我是 I人或我是E人」當作逃避的藉口。 … 今天吃飯時看到 Dcard 的影片,是在討論現在交友生態或朋友圈上很多所謂的 I人會用這句話當作一種推辭方式
Thumbnail
2024/10/27
「先行動後思考」真的只是有勇無謀嗎? 今天這篇是寫給那些「想了很久,卻遲遲沒有開始創作」的你。 在 Day 9 的日記中,我提到過 Bryan 說的話:尋找自己的天賦與熱情,不一定是要直接離職(雖然我確實離了沒錯 😅),而是可以透過「創作」來探索。
Thumbnail
2024/10/27
「先行動後思考」真的只是有勇無謀嗎? 今天這篇是寫給那些「想了很久,卻遲遲沒有開始創作」的你。 在 Day 9 的日記中,我提到過 Bryan 說的話:尋找自己的天賦與熱情,不一定是要直接離職(雖然我確實離了沒錯 😅),而是可以透過「創作」來探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知識焦慮真的能克服嗎?出社會4年竟然花了我快10萬在購買線上課程上。 至於要怎麼克服知識焦慮?我整理了4個方法給你
Thumbnail
知識焦慮真的能克服嗎?出社會4年竟然花了我快10萬在購買線上課程上。 至於要怎麼克服知識焦慮?我整理了4個方法給你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菜脯👋 ⁡ 今天我想要來聊聊什麼是「知識焦慮症」,通常是用來描述對於知識、資訊或是學習等方面的擔憂和焦慮,這種感覺可能源自於對於自己的知識水平感到不足,擔心落後他人許多。尤其是在現今資訊發達的時代,資訊的取得格外容易且多元,可能導致自己不知所措,擔心沒辦法即時掌握所有的知識。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菜脯👋 ⁡ 今天我想要來聊聊什麼是「知識焦慮症」,通常是用來描述對於知識、資訊或是學習等方面的擔憂和焦慮,這種感覺可能源自於對於自己的知識水平感到不足,擔心落後他人許多。尤其是在現今資訊發達的時代,資訊的取得格外容易且多元,可能導致自己不知所措,擔心沒辦法即時掌握所有的知識。
Thumbnail
學習是一場極度愉悅與考驗的歷程,愉悅在於我又知道更多了,考驗在於我要如何轉換原本僵化不夠用的思惟,改變我想改變的現狀,好比提升營收、讓平台營運觸及率增加、服務對象更廣、我想轉職變換跑道等等。 但讓自己 安 靜 自 在,絕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學習是一場極度愉悅與考驗的歷程,愉悅在於我又知道更多了,考驗在於我要如何轉換原本僵化不夠用的思惟,改變我想改變的現狀,好比提升營收、讓平台營運觸及率增加、服務對象更廣、我想轉職變換跑道等等。 但讓自己 安 靜 自 在,絕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我自己喜歡學習,我的學校與許多參加的團體都有許多課程提供我學習,所以我學了很多五花八門的內容,但沒時間或沒機會用就都忘了。我覺得學習後要盡量用在工作或生活上,有產出才有效果,至少要寫心得。身為老師我希望學生學習後要運用出來才能產生效用,我會給例子讓學生模仿而做一個生活情況中類似的運用所教創新方法。
Thumbnail
我自己喜歡學習,我的學校與許多參加的團體都有許多課程提供我學習,所以我學了很多五花八門的內容,但沒時間或沒機會用就都忘了。我覺得學習後要盡量用在工作或生活上,有產出才有效果,至少要寫心得。身為老師我希望學生學習後要運用出來才能產生效用,我會給例子讓學生模仿而做一個生活情況中類似的運用所教創新方法。
Thumbnail
自己開始賺錢後,才意識到賺錢的不容易。 第一:以為自己花萬元買的線上課程會好好的上完,卻不然。 還記得當初身心很不健康,覺得自己很沒用,想著如果好好的報名上課、取得證照就可以有點成就感......
Thumbnail
自己開始賺錢後,才意識到賺錢的不容易。 第一:以為自己花萬元買的線上課程會好好的上完,卻不然。 還記得當初身心很不健康,覺得自己很沒用,想著如果好好的報名上課、取得證照就可以有點成就感......
Thumbnail
一直想完成一件事 小弟終於把線上學習平台用好了,現在雖然只有『催眠課程』,但是之後還會推出更多『身心靈』與『成長課程』。 還記得剛學習催眠課程的時候,我的人生已經是低谷中的低谷了,在精神狀況特別不好的時候不只花錢看醫生,還要花錢學習身心靈。 每次學費五萬十萬,要不是有點積蓄的人,幾個人上的起這些課?
Thumbnail
一直想完成一件事 小弟終於把線上學習平台用好了,現在雖然只有『催眠課程』,但是之後還會推出更多『身心靈』與『成長課程』。 還記得剛學習催眠課程的時候,我的人生已經是低谷中的低谷了,在精神狀況特別不好的時候不只花錢看醫生,還要花錢學習身心靈。 每次學費五萬十萬,要不是有點積蓄的人,幾個人上的起這些課?
Thumbnail
「你現在所汲取到的知識,需要十年後才會開始理解。」 這是我從一本書上看見這句話,在十年前我其實就想要做自媒體,那時候是 YOUTUBE 起步沒多久的時代,我認為早八晚五的工作太無聊了,甚至那時是每天都加班的工廠員工,於是在當兵結束後就對網路事業經營有興趣,並開始研究了幾個月。 只可惜最後還是失敗收場
Thumbnail
「你現在所汲取到的知識,需要十年後才會開始理解。」 這是我從一本書上看見這句話,在十年前我其實就想要做自媒體,那時候是 YOUTUBE 起步沒多久的時代,我認為早八晚五的工作太無聊了,甚至那時是每天都加班的工廠員工,於是在當兵結束後就對網路事業經營有興趣,並開始研究了幾個月。 只可惜最後還是失敗收場
Thumbnail
從疫情大爆發以來,線上課程成為學習的一個主要途徑,面對琳瑯滿目的線上課程,隨之而來的是選擇性障礙以及害怕自己跟不上潮流的焦慮,反而引起了更多危害心理健康的潛在危機 然後我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 高彈性成長法則:每一次的改變,都是成長的機會!彈性的力量帶你越變越好
Thumbnail
從疫情大爆發以來,線上課程成為學習的一個主要途徑,面對琳瑯滿目的線上課程,隨之而來的是選擇性障礙以及害怕自己跟不上潮流的焦慮,反而引起了更多危害心理健康的潛在危機 然後我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 高彈性成長法則:每一次的改變,都是成長的機會!彈性的力量帶你越變越好
Thumbnail
想想自己為知識付費了多少? 但為什麼越學越焦慮? 如何真正的學會"學習" 2020年就快結束了,每到年末你總會異常的焦慮嗎? 總是沒達到預期想賺的收入 一直在思考,明明很努力學習和工作,學了那麽多,上了這麼多課,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越學習越不知道自己要怎麽做,不僅沒有賺回學費,對主業都沒有幫助? 到
Thumbnail
想想自己為知識付費了多少? 但為什麼越學越焦慮? 如何真正的學會"學習" 2020年就快結束了,每到年末你總會異常的焦慮嗎? 總是沒達到預期想賺的收入 一直在思考,明明很努力學習和工作,學了那麽多,上了這麼多課,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越學習越不知道自己要怎麽做,不僅沒有賺回學費,對主業都沒有幫助? 到
Thumbnail
遙想高中的時候不管多晚睡都是要7點多到校,可以念八個不同的科目,還要打球,該看的漫畫跟劇也是要追,還有社團跟奇怪的課外活動要做,人際關係也沒有因此毀滅。而現在成為了一個大叔,不但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工作煩一點就覺得人生炸裂,又肥又宅成為社會邊緣人,難怪會知識恐慌。
Thumbnail
遙想高中的時候不管多晚睡都是要7點多到校,可以念八個不同的科目,還要打球,該看的漫畫跟劇也是要追,還有社團跟奇怪的課外活動要做,人際關係也沒有因此毀滅。而現在成為了一個大叔,不但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工作煩一點就覺得人生炸裂,又肥又宅成為社會邊緣人,難怪會知識恐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