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細的金垢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梁寒衣


raw-image



惡,固然是一種盲目。執取善,將是另一種盲目,另一種危險。偶爾有時,它所激起的反作用力,將抵消、拂拭了一切善行。

使行者陷入另一端的苦、惑。這是為什麼佛陀以為,唯有除去兩端的執取、無動、無染,心,始能真正平寧平和。

  《雜阿含經》中,佛陀曾將「修行」比喻作「煉金」——煉金者的步驟通常是這樣的:首先,採取含金的砂土,置在水槽,用水澆灌,淘去粗礪剛硬的岩塊石礫。然而,仍有粗砂和金礦纏結混融在一起。

  其次,又用水反覆淘洗,除去粗砂,剩下金上細薄的黑砂。

  更用水進一步耐心漂洗,細砂漂盡,現出純淨的真金;上面卻仍浮著一層似金的微垢。

  於是,金師將它置於煉金爐中,生火冶煉,除去一切細微雜垢。雖然如此,出來的生金仍然不輕,不軟,缺乏光澤;略一屈折,便斷裂了。

  善巧的金師便將那易斷的生金,再次置入爐中,再次以猛火燒鍛陶鍊,直到成色既輕、且軟、光澤璨皎,可以隨意屈伸延展,打造成各種悅美的釵鐶首飾。

  那些有志於調御─己的生命的人亦應如是——

  首先,除去─己剛強粗濁的煩惱,昏暗邪惡的思想、見解、行為,如同金師淘洗出剛硬的石礫。

  接著,除去晦暗的垢染─—除去昏亂的欲念、瞋恨、怨害,如同除去粗糙的砂礫。

  如是,進一步除去細微的垢染─—除去之於人我、親眷、朋友戚黨、以及諸天境界……的愛染執縛,猶如漂盡細微的砂土。

  然而,那之於善法的執念,仍如相似的金垢,須漂洗潔淨。

  最後,了知,執取於「法」,執取於「三昧」,執取於「覺觀」,仍是有為有相之法,猶如被堤岸苑囿、把捉、禁制的池水般,不輕、不軟、光澤不發,無法隨意屈折延展,製成莊嚴寶具。

  至終,唯有離於一切有為、有相之法,不為之把持,始能契入無為無漏、圓滿清淨,如真金一般,澄澈閃光的法性。始能豁然解脫於任何情境,猶若浩瀚汪洋,無邊無涯,湧動無礙。

  生命之中,執美求善,已成為一貫的習性。一路行來,每每目睹人性中的膿瘡癬疥,晦惡陰霾,心即沉痛地墜落著……墜落至屈原般「天問」一樣的自韃自苦中,質問生命的意義與人性的價值。

  歲月遞增,人,便宛如十字架上輾側的神子般,痛楚聆聞著鋼釘的敲響──一己的惡,固然有如致命的一記鋼釘,他人之惡,照樣是另一記沉痛的箠楚。如是,鋼釘日日敲響,時時敲響!刻刻作用!每一個惡,無論大小微細,俱如一只深長的釘影,生命便流亡在人性的鉤戟流刺間,瘡痍而沉哀。

  讀到「善法,是微細的金垢」,心中震動:原來,僅是執善太過!善法中,衍生惡──執取於美善,相對地,之於惡、醜、不善,有了另一種排斥,憤怒、嗔恨與怨惱。當事物無法符合想望,心即向下沉墜……墜入另一類激流──一種與「惡」「恨」十分接近,同樣燒燃,同樣負質,且同具殺傷力的激流。

  善、惡俱可惱人,俱可引起相對而相類的激流。這是為什麼佛陀以為,唯有除去兩端的執取,無動、無染,心,始能真正平寧平和,清淨涅槃。

  執善執惡,凡夫心如是運作著,總是搖擺於生命的兩端,難以平衡,即使至為精進的行者也不例外——

  法燈法師年少時追隨南傳的聖者——佛使尊者修行覺醒之徑。他勇猛精勤,周善刻苦,是比丘中完美的典範。

  巨木偶有枯枝,僧眾之中亦見稗草。其間,有一名比丘,性情粗浮怠惰。每每雜言流語,於僧團中諍鬥生事。

  叢林日出,某個清晨,法燈法師正集合著作早課。那人便在一旁嘈譟喧擾著。

  許是積抑得太久罷。這一次,法燈法師忍無可忍,暴怒之餘,竟擲下經本,一路追打、痛毆那名比丘,他的憤怒如此之深,竟一路追毆到山門外。

  黃昏,佛使尊者歸來,知悉這件事,默默召來法燈法師。

  他並未責備法燈。僅是深長地注視他一眼,靜淡說道:「做『好』,不要執著『好』。如果執著於好,便連好也都沒有了。」

  意思是,惡,固然是一種盲目。執取善,將是另一種盲目,另一種危險。偶爾有時,它所激起的反作用力,將抵消、拂拭了一切善行。使行者陷入另一端的苦、惑。

  美德,固是一種高度,一個座標。然則,高樓只是高樓而已,意義在於,藉此目光洞遠,深心慧遠。站在高樓,並不意謂著一個人有權利拿石塊扔擊每一個走過其下、每一名比他低下、底層低階的人;也不意謂著握有更大的威權,足以丈量、批判、攻詰、毀謗……乃至毆打、棄逐所有他所以為「不如」的人;無論精神或實質,俱然。如此,微細的金垢,將衍為沉重的礦垢,且愈裹愈深……

  那麼,不行美善了嗎?

  不是。行使美善而無所執取,無所緣求,而能安然放手,安然默寂,不具量尺與批判。能以醫者的慈心,視他人的腫瘤為需要調伏、協助的對象。柔和安忍、消融沉澱中,菩薩行自然淨如秋月,如澄金一般。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寒衣的沙龍
4會員
82內容數
梁寒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想你,在他方  ──一個小分子的堅持與反抗,關于電影《我很想你》  ——梁寒衣 越彼沼原,  含藏著至深的  悸痛與念想, 據說,我的眸光  總宛如你  真正的尊嚴,是敢於面對自身的過患與闕口,  當懺則懺――    「自尊」與「我慢」之於一般人而言,常是混淆不清,邊際模糊的
Thumbnail
2025/04/22
想你,在他方  ──一個小分子的堅持與反抗,關于電影《我很想你》  ——梁寒衣 越彼沼原,  含藏著至深的  悸痛與念想, 據說,我的眸光  總宛如你  真正的尊嚴,是敢於面對自身的過患與闕口,  當懺則懺――    「自尊」與「我慢」之於一般人而言,常是混淆不清,邊際模糊的
Thumbnail
2025/04/16
AI繪圖/設計:Nicole Liang 柚花樹下 梁寒衣 喜愛柚子花皂類般淨潔芬寧、安澄安鎮的香息。倘使欲為春日選擇一種氣息,那麼,必是柚花,以及其餘柑橘類吧;它們是浮拓遠山近山,至為悠然、澄明、寧淡的香息,幽寂悄悄、而無時不在。走在春日柚花浮漾的山徑,嗅著淨潔澄明的芬芳,浮現的是另一段
Thumbnail
2025/04/16
AI繪圖/設計:Nicole Liang 柚花樹下 梁寒衣 喜愛柚子花皂類般淨潔芬寧、安澄安鎮的香息。倘使欲為春日選擇一種氣息,那麼,必是柚花,以及其餘柑橘類吧;它們是浮拓遠山近山,至為悠然、澄明、寧淡的香息,幽寂悄悄、而無時不在。走在春日柚花浮漾的山徑,嗅著淨潔澄明的芬芳,浮現的是另一段
Thumbnail
2025/04/08
回首彌陀 ——永觀堂,京都 ——梁寒衣 金色的軀幹,煬煬燭照,如一朵紫磨荷芰般,迴首塵墟,佇足,再佇足;凝眺,再凝眺! 序言 惟其眾生無法度盡,以是心燈不滅。 ——永觀律師 閻浮   一眼望見了他。   他在那裡,於闃如炭墨的長夜中,於繚燒如焰的楓木前,流眄,再流眄!   向晚
Thumbnail
2025/04/08
回首彌陀 ——永觀堂,京都 ——梁寒衣 金色的軀幹,煬煬燭照,如一朵紫磨荷芰般,迴首塵墟,佇足,再佇足;凝眺,再凝眺! 序言 惟其眾生無法度盡,以是心燈不滅。 ——永觀律師 閻浮   一眼望見了他。   他在那裡,於闃如炭墨的長夜中,於繚燒如焰的楓木前,流眄,再流眄!   向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梁寒衣 惡,固然是一種盲目。執取善,將是另一種盲目,另一種危險。偶爾有時,它所激起的反作用力,將抵消、拂拭了一切善行。 使行者陷入另一端的苦、惑。這是為什麼佛陀以為,唯有除去兩端的執取、無動、無染,心,始能真正平寧平和。   《雜阿含經》中,佛陀曾將「修行」比喻作「煉金」—
Thumbnail
——梁寒衣 惡,固然是一種盲目。執取善,將是另一種盲目,另一種危險。偶爾有時,它所激起的反作用力,將抵消、拂拭了一切善行。 使行者陷入另一端的苦、惑。這是為什麼佛陀以為,唯有除去兩端的執取、無動、無染,心,始能真正平寧平和。   《雜阿含經》中,佛陀曾將「修行」比喻作「煉金」—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修行/渡眾篇)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修行/渡眾篇)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自淨其意 某某師任寺務處書記,頗為信徒種種事煩惱,老和尚對某某師說:「我們出家修行是在取德,做人是第一步,對來寺裡的信徒,不論對方如何,我們將就應酬應酬,但不可以有惡意。」 老和尚在客堂對某某師開示 :「看經要能解意,解意要能並行,只有能自觀自行才是在利用經,才名為轉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自淨其意 某某師任寺務處書記,頗為信徒種種事煩惱,老和尚對某某師說:「我們出家修行是在取德,做人是第一步,對來寺裡的信徒,不論對方如何,我們將就應酬應酬,但不可以有惡意。」 老和尚在客堂對某某師開示 :「看經要能解意,解意要能並行,只有能自觀自行才是在利用經,才名為轉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總希望能夠輕輕鬆鬆地修行,就能成佛, 但是實際上這是不符合佛法原理的。 唯有真金不怕火煉,怕入火練的不是真金。 《阿彌陀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故,得生彼國。」 唯有透過火煉的紅蓮,才能放下對娑婆的執著, 生起往生的菩提心,臨終也更有往生的把握。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總希望能夠輕輕鬆鬆地修行,就能成佛, 但是實際上這是不符合佛法原理的。 唯有真金不怕火煉,怕入火練的不是真金。 《阿彌陀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故,得生彼國。」 唯有透過火煉的紅蓮,才能放下對娑婆的執著, 生起往生的菩提心,臨終也更有往生的把握。
Thumbnail
2015.11.28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金隄千里,潰於蟻壤;白璧之美,離於瑕玷。 況無上妙道,非特金隄白璧也;而貪慾瞋恚,非特蟻壤瑕玷也。 要在志之端謹,行之精進,守之堅確,修之完美,然後可以自利而利他也。」 《與王十朋書》 【演蓮法師譯文】 雪堂道行禪師說: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5.11.28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金隄千里,潰於蟻壤;白璧之美,離於瑕玷。 況無上妙道,非特金隄白璧也;而貪慾瞋恚,非特蟻壤瑕玷也。 要在志之端謹,行之精進,守之堅確,修之完美,然後可以自利而利他也。」 《與王十朋書》 【演蓮法師譯文】 雪堂道行禪師說: 良因贊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