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穿孔:介入性心臟病學的挑戰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冠狀動脈穿孔:介入性心臟病學的挑戰

🔴 前言

介入性心臟病學手術雖然能有效治療心臟疾病,但也存在著風險。本文將重點討論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PCI) 可能引發的嚴重併發症:冠狀動脈穿孔,並提供應對策略。

🔵 案例分享與經驗教訓

  • 一位81歲女性患者,在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時,發生了冠狀動脈穿孔,情況危急。
  • 醫療團隊緊急進行心包穿刺術,並置入覆膜支架,最終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 然而,並非所有穿孔都能及時處理。曾有案例因穿孔位置過高,外科手術無法介入而導致無法挽回的結果。
  • 經驗教訓:
    • 術前熟悉器械位置及團隊成員,以便在緊急情況下快速反應。
    • 保持冷靜,制定應對步驟,穩定患者病情是首要任務。
    • 了解不同類型穿孔的處理方法,必要時尋求其他專科團隊協助。
    • 在面對複雜案例時,應事先模擬各種情況及應對措施,避免在緊急情況下慌亂失措。

🟢 冠狀動脈穿孔:定義、發生率和死亡率

  • 冠狀動脈穿孔是指在介入治療過程中,導絲、球囊或其他器械造成冠狀動脈壁破裂的情況。
  • 發生率約為每500例PCI手術中出現1例三級冠狀動脈穿孔。
  • 院內死亡率高達20%,長期死亡率也相當可觀。

🟡 穿孔類型與處理方法

  • 根據Ellis分類法,冠狀動脈穿孔分為三種類型,其中以三型穿孔最為嚴重,需緊急處理。
  • 處理方法包括:球囊填塞、心包穿刺術、覆膜支架置入、栓塞術、凝血酶注射等。
  • 選擇何種方法取決於穿孔類型、位置、大小等因素,需由經驗豐富的介入心臟病專家進行判斷。

🔴 導絲斷裂與纏繞

  • 導絲斷裂和纏繞是另一種常見的介入治療併發症,發生率約為1/500至1/200。
  • 導絲斷裂可能由過度旋轉、強力拉扯、導絲扭結等因素造成。
  • 導絲纏繞則可能與強力拉扯、導絲成環、嚴重鈣化、導絲相互纏繞等因素有關。
  • 預防措施:
    • 操作導絲時應小心謹慎,避免強力拉扯或旋轉。
    • 若發現導絲受損,應及時更換。
    • 使用旋磨器械時,應特別注意導絲的狀態。

🔵 空氣栓塞

  • 空氣栓塞是指空氣進入冠狀動脈,造成血管阻塞,可能導致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顫動。
  • 預防措施:
    • 注射造影劑時,應仔細檢查注射器和管道,確保沒有空氣殘留。
    • 操作導管和導絲時,應避免快速拉扯,以免產生負壓吸入空氣。

🟢 結論

  • 冠狀動脈穿孔是介入性心臟病學手術中可能發生的嚴重併發症,需要醫療團隊高度警惕。
  • 透過熟悉器械、了解處理方法、制定應急預案,才能有效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 持續學習、精進技術,才能保障患者安全,並將介入性心臟病學發展推向更高的境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醫學新知 (劍心風之痕的AI醫學知識庫)
25會員
280內容數
不定期發布與心臟學相關之醫學新知
2025/04/21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2025/04/21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2025/04/21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2025/04/21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2025/04/13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
2025/04/13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位60多歲的肺癌患者,需要長期接受免疫治療PD-L1抑制劑。」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胸腔內科葉育雯醫師表示,「雖然治療成效很不錯,但因為患者的血管條件不佳,所以每次打針和抽血都成為了挑戰,接受靜脈注射後也常出現瘀血的情況。」 其實,臨床治療上經常碰到類似的狀況,過往沒有適切解方,隨著醫療的進步,現
Thumbnail
「有位60多歲的肺癌患者,需要長期接受免疫治療PD-L1抑制劑。」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胸腔內科葉育雯醫師表示,「雖然治療成效很不錯,但因為患者的血管條件不佳,所以每次打針和抽血都成為了挑戰,接受靜脈注射後也常出現瘀血的情況。」 其實,臨床治療上經常碰到類似的狀況,過往沒有適切解方,隨著醫療的進步,現
Thumbnail
「那是一個70歲的男性患者,罹患慢性肺病,且被診斷出二尖瓣逆流與心房顫動,需要手術治療,但是患者、家屬都擔心開胸手術傷口過大,而猶豫不決。」陳紹緯教授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不停跳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及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來治療。
Thumbnail
「那是一個70歲的男性患者,罹患慢性肺病,且被診斷出二尖瓣逆流與心房顫動,需要手術治療,但是患者、家屬都擔心開胸手術傷口過大,而猶豫不決。」陳紹緯教授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不停跳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及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來治療。
Thumbnail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Thumbnail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Thumbnail
宜蘭縣一位59歲的黃姓婦人因就醫其他症狀而入院,卻在住院期間意外中風。她出現了反應遲鈍、嘴巴及眼睛偏右,以及左側肢體無力等症狀。幸運的是,黃姓婦人在黃金治療期內接受了動脈內機械取栓(EVT)手術治療,成功挽救了她的生命。
Thumbnail
宜蘭縣一位59歲的黃姓婦人因就醫其他症狀而入院,卻在住院期間意外中風。她出現了反應遲鈍、嘴巴及眼睛偏右,以及左側肢體無力等症狀。幸運的是,黃姓婦人在黃金治療期內接受了動脈內機械取栓(EVT)手術治療,成功挽救了她的生命。
Thumbnail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心臟衰竭的症狀惡化而住院。」陳紹緯教授指出,「患者有下肢水腫、呼吸急促、心律不整等症狀。若是躺下來就會喘不過氣,所以只能坐著睡覺。」 檢查發現患者心臟的二尖瓣腱索斷裂,造成嚴重二尖瓣逆流。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超微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
Thumbnail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心臟衰竭的症狀惡化而住院。」陳紹緯教授指出,「患者有下肢水腫、呼吸急促、心律不整等症狀。若是躺下來就會喘不過氣,所以只能坐著睡覺。」 檢查發現患者心臟的二尖瓣腱索斷裂,造成嚴重二尖瓣逆流。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超微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
Thumbnail
  以前許多心臟疾病需要外科團隊進行處理,然而科技日新月異,導管技術也逐步跟上,造福了不少患者。今天就以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為前提,簡單聊聊導管技術為什麼能減少病人手術後復原的時間吧!
Thumbnail
  以前許多心臟疾病需要外科團隊進行處理,然而科技日新月異,導管技術也逐步跟上,造福了不少患者。今天就以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為前提,簡單聊聊導管技術為什麼能減少病人手術後復原的時間吧!
Thumbnail
「醫師,我爸剛剛在家突然說肚子很痛,然後就倒在地上。」家屬焦急地說明事發經過。70多歲的老先生虛弱地躺在急診推床上,顯得很不舒服。 「現在的血壓68/40mmHg!」護理師大聲回報數據。 老先生的腹部劇痛、明顯鼓脹,血壓又很低,代表可能有大量內出血的狀況。陳紹緯醫師指出
Thumbnail
「醫師,我爸剛剛在家突然說肚子很痛,然後就倒在地上。」家屬焦急地說明事發經過。70多歲的老先生虛弱地躺在急診推床上,顯得很不舒服。 「現在的血壓68/40mmHg!」護理師大聲回報數據。 老先生的腹部劇痛、明顯鼓脹,血壓又很低,代表可能有大量內出血的狀況。陳紹緯醫師指出
Thumbnail
他是一位50歲的男性,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倒在路邊沒有生命徵象,經過一連串的搶救之後,到了醫院的急診,經過葉克膜的置放,逐漸恢復生命徵象,一連串的檢查發現,其實有很嚴重的冠狀動脈狹窄。
Thumbnail
他是一位50歲的男性,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倒在路邊沒有生命徵象,經過一連串的搶救之後,到了醫院的急診,經過葉克膜的置放,逐漸恢復生命徵象,一連串的檢查發現,其實有很嚴重的冠狀動脈狹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