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寫於 2018 年台灣公投,那時對於同婚議題的討論我的立場很明確,但也對反對自己的立場做出了很多反思。身為一個採訪者,我希望自己能擁有同力別人的能力,寫了以下內容,到今天讀起來還是很欣慰那時的自己,走出舒適圈去了解與自己不同的人的心聲。
我知道自己為了什麼挺同,也要求自己理解在媒體聚光燈之外的反同者為何反同?我提醒自己一無所知地挺同或攻擊反同者,會讓彩虹成為一團黑,既發不出光芒,也濫用了愛的價值。
這篇文章寫於 2018 年台灣公投,那時對於同婚議題的討論我的立場很明確,但也對反對自己的立場做出了很多反思。身為一個採訪者,我希望自己能擁有同力別人的能力,寫了以下內容,到今天讀起來還是很欣慰那時的自己,走出舒適圈去了解與自己不同的人的心聲。
我知道自己為了什麼挺同,也要求自己理解在媒體聚光燈之外的反同者為何反同?我提醒自己一無所知地挺同或攻擊反同者,會讓彩虹成為一團黑,既發不出光芒,也濫用了愛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