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安粉私心:可以不要反對我們結婚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叫圍圍,我的學生通常叫我圍泥,或圍圍安。

我有一個同志伴侶,他叫喵喵。我們都是生理男生。我叫他老公,他也叫我老公。我們沒有如許多異性戀想像的,分成一個男的、一個女的,大部分的男同志都不這樣子區分。我們正在進入收養小孩的流程,我們將建立一個同志家庭。

我想說說我們的故事,與我的心聲。
如果你看到我是同志,在猶豫要不要繼續讀下去,請不用擔心,讀完這篇文章,如果你不是同志,你也不會變成同志。我只是想聊聊關於婚姻公投,對我生活的衝擊與影響。寫給,反對同志婚姻的你。寫給支持同志婚姻的你。也寫給不知道要不要支持、還是反對同志婚姻的妳/你。

「我們」

當我還小的時候,我曾以為同志的感情不會長久。因為,我沒有機會學習同性之間如何交往。我以為交往一週等於一個月,一個月等於一年,一年等於一輩子。

直到我看到我的一對建中學長,他們交往了七年、八年……直到我和他們失聯,我不知道他們現在是不是還在一起。但從他們身上,我才了解到,好好經營感情,同志也是會有長久的伴侶關係的。

2005年10月11日,我和喵喵在彰化師大認識,我們是同一個科系的學長、學弟。至今2018年,我們已經交往滿12年了。

在我們交往的第三年時(2008年),我們決定相愛終身,彼此支持。我從一個「不婚主義者」,因為遇到喵喵,我開始「嚮往婚姻」。

在2014年9月20日,我稱這一天為「愛你一世就愛你(2014920)」的愛情密碼。我們到高雄市三民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現場有我們彰化師大輔諮系的學長,有我當時服務學校的同事。我們簽下結婚書約,他們作為我們的結婚見證人。朋友邀請了牧師為我們祝福,雖然我和喵喵都是皈依的佛弟子,我更希望是法師來幫我們祝福。但愛與祝福真的不分宗教,當天我們和朋友在祝福之下都落下感動的淚水,我感受到上帝的眷顧。在遞交結婚書約給戶政事務所的人員後,她們收下了結婚書約,然後告訴我們抱歉,無法受理我們的結婚登記,幾日後會發函給我們,告訴我們倆人是不能結婚的。

就這樣,到了今天,我們一直都在等,臺灣政府何時會收下我們的結婚書約?

公投?

2018年4月17日,對我來言,是震撼生活的一日。中央選舉委員會審議通過三個看似平凡,卻深深影響我日常生活的法案。包括:

曾獻瑩先生提案:「你是否同意以民法婚姻規定以外之其他形式來保障同性別二人經營永久共同生活的權益?」。
游信義先生提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
曾獻瑩先生提案:「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國中及國小),教育部及各級學校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之同志教育?」。

天哪!「我能不能結婚」變成了公投議題!

我的好友說:「人生而平等,這為什麼要公投?結婚不是一個人基本權益和自由嗎?為何要用民意決定?」對呀,為何我的結婚需要別人同意?我能否結婚得讓全民決定?

沒錯。我不認識的、也不認識我的游信義、曾獻瑩,把我的結婚權交給了全民決定,他們是憑借著什麼?可以拿走我婚姻自主權,交到了臺灣人民的手上,也就是妳/你的手上。

妳和你手上重要的一票,決定我們能否進入合法的婚姻。我卑微的請求:
可以不要反對我和喵喵結婚嗎?
可以同意我和喵喵結婚嗎?
我知道你們並不一定認識我,我也沒有反對任何異性伴侶結婚。我也不會去同意任何異性伴侶結婚,我尊重每個人的選擇。我也參與好友、同學的婚宴,為他們的異性婚姻慶祝與祝福。但游信義、曾獻瑩等人逼迫將我的婚姻,必須經由你們的公投同意。妳/你能理解我的感受嗎?

對反同公投提案的複雜情緒

突然眼窩的淚水好滿。我們一定要活得這麼累,才能在這個社會生存嗎?這一點,再平凡不過的結婚自由,再平凡不過的受教育平等,我們同志似乎很難有基本的尊嚴?就因為我們不一樣?我深深感受到,這三個對同志「來者不善」的公投,正在踐踏別人(我/們)的尊嚴。游信義、曾獻瑩及三個公投案的提案人們,你們知道嗎?

也許,我們並不需要卑微?我們為何要遭受你們這樣不平等的對待?遭受認為我們不應有婚姻自由的眼光?然後告訴我們可以自由跟異性結婚,只是我們選擇不要和異性結婚?你們有問過被迫和同志結婚的異性戀者的想法嗎?你們有問過這些「假結婚」家庭,他們孩子的感受嗎?

游信義、曾獻瑩及三個公投案的提案人們,為何要干涉別人(我/們)的生活?你們是否願意承認,你們是依你們所理解的聖經、教義,捍衛神的旨意?而不要打模糊仗,在大眾面前就隱藏基督徒的身份?(雖然我也知道,教會裡有不同的聲音。但他們沒有希望把我們的婚姻與教育權益提出來公投。)

你們究竟想打造臺灣成為什麼樣的社會?更多元、更自由、更平等的社會?

或是只容許一父一母、一男一女的家庭?

你會愛我們同志家庭的孩子,如同您的孩子嗎?就像我從小被教導的「愛人如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呢?

還是你們已決定好,告訴你們的孩子,遠離我們這樣的家庭?不要和我們的孩子靠近?就因為我們是同志?因為我們是同志家庭?

就算你們對我們的婚姻表達不支持、不同意,堅持婚姻是異性關係專屬的。我仍願意和你們當朋友,聆聽你們的擔心、顧慮及害怕。但你們願意聆聽我們對於你們提反對同志平權的擔心、顧慮與害怕嗎?

我不敢說我很勇敢,其實我現在對基督徒既害怕、又矛盾。

我身邊的基督徒人都很善良,就和我身邊善信的媽祖信徒、佛弟子、一貫道道親一樣有寬廣、包容、慈愛的心,一樣關懷社會、熱愛家庭、熱心公益。但是,當你們嘗試說服社會,在我們同志伴侶想進入穩定的婚姻關係、建立家庭時,我們不值得和你們使用同一部民法結婚時,你可以理解我的矛盾與衝突嗎?

我既喜歡你們在我身旁時展現的關懷與慈愛,但在轉身背後,禱告改變我們的性傾向、禱告建立只有一男一女才能結婚的國度時,我好怕被你們,也就是這個主流社會排除,好怕被你們歧視。

我一輩子被歧視的經驗不多,除了一個教會好友,在知道我是同志後,幾次對我大喊「下地獄去吧!」「下地獄去吧!」我不懂,為何我是同志,我要被好友詛咒下地獄?雖然我沒有因此不再去教會,但這個好友再也不和我來往了。說好的品格教育呢?還是需要更多教導大眾如何尊重同志、友善同志的同志教育?

我之所以一直保持與基督教朋友對話,因為我小時候在教會長大,我參與過很多教會活動,差點就受洗了。

就連我皈依佛教後,我依然尊重新約聖經的內容與精神。我雖然是佛弟子,但我也會跟上帝禱告,我也鼓勵我所有基督徒朋友要勤禱告。我身邊也很多同志基督徒,但他們在教會好受傷,他們一個個離開了教會,他們知道教會的朋友是用什麼眼光看待同志、用什麼語言論斷同志。就算有人告訴我,既然基督教這麼不友善,那就離開基督教啊!但我一直不希望有信仰的人遠離教會的支持,人離開團體,少了社會支持,存活變得更不容易。雖然他們遠離教會,上帝不曾離開相信他的人。

在堅持民法限制婚姻為一男一女的永久結合,反對相同性別或跨性別者在民法中以婚姻形式永久結合,這彰顯的究竟是愛?還是排除特定的愛的關係與形式呢?

最後,我想回到我卑微的請求:
可以不要反對我和喵喵結婚嗎?
可以同意我和喵喵結婚嗎?
請還給我們進入合法婚姻的平等、尊嚴。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晧安的沙龍
67會員
125內容數
提供後現代、折衷取向的諮商工作觀點,分享心理劇、社會計量、女性主義諮商等的整合運用。 是我創發的諮商心理治療取向。
王晧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16
本篇文章探討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強調「可親近性」及「可回應性」在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透過個人的經驗,文章闡述如何理解孩子的需求,適時地給予回應,以增進彼此的信任與親密感。瞭解這些原則可以幫助父母更有效地處理孩子的情緒表達,並在親子互動中創造正向的氛圍。
Thumbnail
2024/08/16
本篇文章探討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強調「可親近性」及「可回應性」在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透過個人的經驗,文章闡述如何理解孩子的需求,適時地給予回應,以增進彼此的信任與親密感。瞭解這些原則可以幫助父母更有效地處理孩子的情緒表達,並在親子互動中創造正向的氛圍。
Thumbnail
2023/05/18
同志共同收養修法,是讓同志可以收養嗎?其實本來同志就可以收養小孩,只是能不能共同收養有爭議。 幫忙劃重點: *孩子不用再被迫單親,家長不用再上法院兩次 *同志家長不用再結婚和收養二選一 繼續看下去
2023/05/18
同志共同收養修法,是讓同志可以收養嗎?其實本來同志就可以收養小孩,只是能不能共同收養有爭議。 幫忙劃重點: *孩子不用再被迫單親,家長不用再上法院兩次 *同志家長不用再結婚和收養二選一 繼續看下去
2023/04/25
在養育小孩過程中,最印象深刻的事是什麼? 大概是在肉肉6-7個月的時候吧! 這個體會,一直到現在,都很影響我怎麼照顧肉肉、怎麼回應肉肉 那個時期,我在留職停薪的狀態,白天陪著肉肉,我是白天的主要照顧者… 肉肉6個月大,正開始嘗試各種多元的副食品…
Thumbnail
2023/04/25
在養育小孩過程中,最印象深刻的事是什麼? 大概是在肉肉6-7個月的時候吧! 這個體會,一直到現在,都很影響我怎麼照顧肉肉、怎麼回應肉肉 那個時期,我在留職停薪的狀態,白天陪著肉肉,我是白天的主要照顧者… 肉肉6個月大,正開始嘗試各種多元的副食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願所有相愛的人不要受傷、不要對立、不要互相仇視,我們都值得愛人與被愛,更重要的是我們都要有能保障愛人的權利!
Thumbnail
願所有相愛的人不要受傷、不要對立、不要互相仇視,我們都值得愛人與被愛,更重要的是我們都要有能保障愛人的權利!
Thumbnail
從來沒有想過二◯二二年,還得回頭去寫關於「性向認同」這些瑣事(也許我一直假想著有這法案一切就光明正大了!),也甚少願意將自己如此公開貼上「同志」的標籤,但我想有些「經驗值」的確可以成理成篇,於是整理了一些「成為同志以後」所遇到能寫下來「也許對誰有幫助」的篇章,或者恰好可以為誰解答一直卡在心裡那些想要
Thumbnail
從來沒有想過二◯二二年,還得回頭去寫關於「性向認同」這些瑣事(也許我一直假想著有這法案一切就光明正大了!),也甚少願意將自己如此公開貼上「同志」的標籤,但我想有些「經驗值」的確可以成理成篇,於是整理了一些「成為同志以後」所遇到能寫下來「也許對誰有幫助」的篇章,或者恰好可以為誰解答一直卡在心裡那些想要
Thumbnail
註:本文為訪談文 小學的時候,我和女同學互動時有不一樣的感覺,當時不知道什麼是同性戀,同學間的要好到了互稱「老公」、「老婆」的程度。 國中時,我極端討厭男生,我想是因為基因,還有我的家庭背景重男輕女有關,為什麼女生就要做家事,男生不用?或許那時我的女性主義萌芽了。 高中時,我喜歡一位班上同學檬,我
Thumbnail
註:本文為訪談文 小學的時候,我和女同學互動時有不一樣的感覺,當時不知道什麼是同性戀,同學間的要好到了互稱「老公」、「老婆」的程度。 國中時,我極端討厭男生,我想是因為基因,還有我的家庭背景重男輕女有關,為什麼女生就要做家事,男生不用?或許那時我的女性主義萌芽了。 高中時,我喜歡一位班上同學檬,我
Thumbnail
製作/張之瀚、王南昕 責任編輯/郭晴、饒辰書 在沒有很久以前的曾經,因為社會對同性戀的錯誤認知以及壓迫,有些同性戀者無法認同自己,並認定自己有罪或是有疾病,甚至討厭自己。 今天,同性婚姻合法,這象徵著同性間的愛已經在法理上被台灣社會接受。但是,包括同志在內,甚至是同性戀族群之外其他不同的人們……
Thumbnail
製作/張之瀚、王南昕 責任編輯/郭晴、饒辰書 在沒有很久以前的曾經,因為社會對同性戀的錯誤認知以及壓迫,有些同性戀者無法認同自己,並認定自己有罪或是有疾病,甚至討厭自己。 今天,同性婚姻合法,這象徵著同性間的愛已經在法理上被台灣社會接受。但是,包括同志在內,甚至是同性戀族群之外其他不同的人們……
Thumbnail
中華民國彩虹新聞登記證局版台誌第928號 發行人:八卦阿寶  出版:教師同志聯盟 總編輯:小 政 政  編輯:同盟編輯小組 信 箱:台北郵政第7-834號信箱 【心情園地】     心情園地:一條崎嶇的坎坷路   文:野人   成長營結束時,曾主動向阿寶表示要以「放肆的精靈不再流
Thumbnail
中華民國彩虹新聞登記證局版台誌第928號 發行人:八卦阿寶  出版:教師同志聯盟 總編輯:小 政 政  編輯:同盟編輯小組 信 箱:台北郵政第7-834號信箱 【心情園地】     心情園地:一條崎嶇的坎坷路   文:野人   成長營結束時,曾主動向阿寶表示要以「放肆的精靈不再流
Thumbnail
中華民國彩虹新聞登記證局版台誌第928號 發行人:八卦阿寶  出版:教師同志聯盟 總編輯:小 政 政  編輯:同盟編輯小組 信 箱:台北郵政第7-834號信箱 【大事記】     放肆的精靈——困境與處理/文:大衛   二月的陽明山,天空中不時飄落著毛毛細雨,空氣中凝著一股揮之不去
Thumbnail
中華民國彩虹新聞登記證局版台誌第928號 發行人:八卦阿寶  出版:教師同志聯盟 總編輯:小 政 政  編輯:同盟編輯小組 信 箱:台北郵政第7-834號信箱 【大事記】     放肆的精靈——困境與處理/文:大衛   二月的陽明山,天空中不時飄落著毛毛細雨,空氣中凝著一股揮之不去
Thumbnail
前陣子看著新聞中的畫面以及節目的討論,孩子問起甚麼是選舉、甚麼是公投、甚麼是同性婚姻、甚麼是人權。即使在幾年前就已經反覆地讀了關於兒童人權的繪本,那樣的概念依舊抽象。前兩年正好小孩有過一個同學,這個同學來自同性婚姻家庭。因此談起同性戀、同性婚姻家庭對他來說並不困難。
Thumbnail
前陣子看著新聞中的畫面以及節目的討論,孩子問起甚麼是選舉、甚麼是公投、甚麼是同性婚姻、甚麼是人權。即使在幾年前就已經反覆地讀了關於兒童人權的繪本,那樣的概念依舊抽象。前兩年正好小孩有過一個同學,這個同學來自同性婚姻家庭。因此談起同性戀、同性婚姻家庭對他來說並不困難。
Thumbnail
我有許多同性戀朋友(好熟悉的起手式呀),在日常生活遭遇的困難不外乎是怎麼和家人、朋友出櫃;擔心不被接受、擔心被異樣地對待……之類的。但我很幸運,這些困難我都沒有(大笑)。我今天要說的是更幽微的小事。
Thumbnail
我有許多同性戀朋友(好熟悉的起手式呀),在日常生活遭遇的困難不外乎是怎麼和家人、朋友出櫃;擔心不被接受、擔心被異樣地對待……之類的。但我很幸運,這些困難我都沒有(大笑)。我今天要說的是更幽微的小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