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共感度:★★★☆
導演:林宜瑾 / Lin I-Chin,黃偉軒 / Huang Wei-Hsuan
製片國:臺灣 / Taiwan
類型:互動VR,動畫|
年分:2024
片長:20min

(圖片來源: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7037971/)
《尋山(階段性成果)》體驗分為兩個部分,前半段在山林間行走,後半段,則引導欣賞者看見內心,自我覺察。
《尋山(階段性成果)》是一場尚在測試中,仍未達到完成體的互動VR實驗。有點像劇場的讀劇表演。
《尋山(階段性成果)》體驗明顯分為兩個部分,前半段,是在山林中行走,往目標山頭前進,後半段,則以意象呈現,引導欣賞者看見內心,自我覺察。
臺灣山區的原始林,樹葉十分茂密,幾乎完全遮蔽陽光,就算是白天,林底仍十分昏暗,而有「黑森林」之稱。《尋山(階段性成果)》的前半段,著重於重現在黑森林林底前進的腳部觸感與聲音,欣賞者必需在昏暗的林間,一步步踩在地面的光圈上,而這些標示光圈的位置,對照現實展場,布置了有如落葉、樹枝、苔蘚、蕨類的立體物,踩過去觸感粗糙,還會發出莎莎聲或枝條折斷聲。

林木枝葉茂密,讓林底顯得昏暗。(圖片來源:https://www.kff.tw/en/film/content/4565)
走著、走著,天黑了,高處出現光點,引導欣賞者觸摸,手部所到之處,出現一道道光弧,隨著觸摸的速度越來越快,欣賞者幾乎在空間中舞動起來,空間中出現另一個由光點組成的人形,也正舞動四肢。
當我踩在林底,每一步都發出莎莎聲時,內心不禁疑惑:登山客不可能裸著雙腳或是只套上襪子就走進林間,透過登山鞋踩在落葉枯枝上的腳感與聲音,應該不是展場中呈現的觸感與聲音。
安靜地走在漆黑林道中,的確容易讓人眼觀鼻、鼻觀心,聽著自己的呼吸聲、心跳聲與腳步聲,在內心深處觀察並面對自己。然而舞動四肢和追尋自我兩著之間有什麼相關性或聯想性,令我不住困惑。
既然目前呈現的是階段性成果,不知最終完成版會是什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