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共感度:★★★★
導演:Ethan Shaftel / 伊森沙夫特
製片國: Argentina / 阿根廷,Austria / 奧地利,United States / 美國
類型:互動VR,動畫
年分:2023
片長:38min
IMDb:tt28499593
官方網站:https://www.ethanshaftel.com/

(圖片來源:https://winners.webbyawards.com/2025/ai-immersive-games/immersive-features/best-narrative-experience/324253/gargoyle-doyle)
透過石像鬼Doyle的眼睛和永無止境的抱怨,還有Doyle與銅質雨水排水管Chet鬥嘴的過程,感受以教堂為中心的城市興起與更迭。
「gargoyle」指的是歐洲石造殿堂的雨漏,源自拉丁文gargouille,意指「喉嚨」或者「陰溝」。
早在古埃及及古希臘時期的石造神殿,即可看見雨漏被雕飾成動物或怪獸造型,除了有助於排出屋頂積水,相傳也具有嚇走惡鬼的功能。羅馬神殿及中世紀時期的建築承襲埃及與希臘的習慣,也將雨漏雕飾成怪獸的模樣,因此「gargoyle」也被譯成滴水嘴獸或石像鬼。
本片的片名《Gargoyle Doyle》,指的是名叫Doyle的gargoyle,臺灣的中文譯名《石像鬼歹逗陣》除了明示Doyle與教堂建築上其他雕飾及教堂周圍的生物難以和睦相處,其中文採用「石像鬼」而非「雨漏」或「滴水嘴獸」,也暗示了Doyle不具雨漏或排水的功能。

石像鬼Doyle常常與銅質雨水排水管Chet鬥嘴,只因Doyle不具排水功能,教堂才不得不加裝雨水排水管。(圖片來源:https://www.kff.tw/film/content/4590)。
戴上頭戴式顯示器,我們來到博物館展廳,展示著已拆除教堂的殘跡,與教堂的周圍環境的模型,石像鬼Doyle也在展示之列。當我們接觸不同的展示品,便自動解說展品在教堂所在位置與功能,如同尋常博物館,可是,當我們接觸到教堂模型,隨著時間變化,模型也不斷變更,展示教堂初建、信眾鼎盛時期、至最終教堂遭拆除等不同模樣,進一步接觸,則被「拉進」那一段教堂所在的時空,「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透過石像鬼Doyle的眼睛和永無止境的抱怨,還有Doyle與銅質雨水排水管Chet鬥嘴的過程,感受教堂與周圍人事物關係與互動的變遷,感受信眾來了又去,感受以教堂為中心的城市興起與更迭。
整體而言,《Gargoyle Doyle》劇本細節完整,每個角色各有功能與特色,畫面設計也相當細緻,提供一段有品質的沉浸體驗。只是我個人覺得這樣的故事、空間與角色設計過於古典保守安全,透過傳統平面動畫即足以呈現,找不到非要以VR呈現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