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來自於主角幼棉十三歲時很喜歡很喜歡的一首歌,但心媛卻忘了最重要的段落。幼棉總是記得,心媛總是忘記,所以她們即使互相喜歡、互相掛念,卻始終不能在一起。
我喜歡奇想的開場——植物性的紙,什麼時候會像肉?幼棉的領悟是,「肉就是一個被打敗的封閉的願望」。
是在講她自己嗎?
人也是由肉所組成,幼棉那麼擅長假裝、隱藏自己的人,猛然看到彷彿「臟腑被示眾」的畫面,悚然以對也是正常。我想,她對這個世界,本也有些想望,但後來被經歷的一切所打敗,於是她再也不說。
我喜歡張亦絢用字的精準,她說「保守秘密畢竟是燒灼的」,燒灼二字,真真燒到人心裡去。
幼棉初見心媛,青春爛漫得堪比偶像劇,她形容她「像從自己心裡跑出來的一個人」。這就是一見鍾情吧!覺得這個人裡裡外外都好。
我喜歡張亦絢細細寫此時幼棉如何看待賈心媛:「她真是懸崖邊邊一塊奇峭極了的岩,四周淨是呼呼颼颼的風——幼棉一心想拿什麼東西填進去、砌滿她、鑲鑲嵌嵌上」。心媛特別,心媛灑脫,心媛身上有引人駐足的缺憾。
「愛是不問原因的。愛是不顧一切的。」幼棉此時尚懵懂,於是大膽地與心媛溫存。我喜歡張亦絢寫戀愛中的旁若無人,她寫幼棉「不用想也知道自己拿眼看賈心媛的那兩眼亮成什麼樣」,這是多麼可愛的寫法,一股消滅不了的衝動透紙而出。
是啊,我知道這樣令人害羞,但我就是克制不住。
幼棉自嘲的說,「現在很保養了,怕憔悴得很。」
也許她不再毫無保留的給出自己了吧!在愛情裡,她可能不再任性了,因為身邊的人不是什麼都「受得了」的心媛,而她們也不再年少,受傷了會不容易好。
常常有一種感覺,我們很愛很愛一個人的時候,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都捧給對方,但卻不知道什麼才是對方最想要的,就糊裡糊塗的用體溫暖和彼此。
所以,真正想給卻給不起的東西,會是什麼呢?會是坦誠以對嗎?
從幼棉的角度看,心媛最風流,最傷透她的心;但從心媛的角度看,幼棉隨時都能轉身就走,所以她才是最心碎的。雙方都覺得被對方丟下了。
這份火樣熱情糾纏了他們一生,直到幼棉都結了婚,雙方一次平淡的見面時,又勾起創傷。這種潛意識的反應,是聯繫深刻的證明,也是我覺得最感人的地方。
會議時的幼棉,總是望著心媛的方向;旅途中的幼棉,也念著心媛「年少時悠悠蕩蕩的身體」;甚至幼棉選擇走入婚姻的對象,在其他朋友眼裡也是很像很像心媛的。但是這就是宿命吧,她們兩人注定不能在一起。
這兩個角色,給我的感覺就是兩個不坦誠的人,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不成熟。但後來幼棉遇到一個安全型依附的人,因此有所成長了;但用「遺忘」當作唯一對抗世界的武器的心媛,還是困在過去的思維中,無法解脫。
全文多處偏意識流的寫法,很細、很碎、很順暢,讓我們更了解角色的深層想法。
幼棉時常有些違背自己心意的舉動,不能隨心所欲,也不能面對自己的渴望,這讓她像是一團沒有溫度的火,往人心裡燒,但又空虛得讓人寒冷。長大後,她才領悟到是被幼時的創傷所影響。
我很喜歡兩人彼此掛念,最終卻無緣的安排。不是不留戀,只是這輩子,就只能錯過。
張亦絢的文筆精巧,修辭、技法信手拈來完全不著痕跡,讀起來相當清爽。
Photo by Jamie Street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