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現代社會的開放,近期以「性」為主題推出的台劇和國片倍增,例如探討約砲文化的《愛愛內涵光》、青少年性啟蒙的《小藍》,或是號稱國片最大尺度的《破浪男女》皆是,但是看過這麼多關於「性」為主題的國產影視作品後,最受我們喜歡的無疑就是這部《今夜一起為愛鼓掌》,受到我們如此愛戴的原因無他,就是因為這部戲,在「性」與「愛」之間的探討,不只對仗工整,也給出了兩者不可切分的連動性,透由這種連動與對比,也給出了較為深刻的論述 __「追求性是為了滿足愛」。
台劇《今夜一起為愛鼓掌》不僅因為是亞洲第一部性治療影集,引人好奇,相信劇中佳晨的職業「性治療師」對多數的我們來說都是相當陌生的行業,起初我們看這部劇之時,也一直以為性治療應該會針對很多物理上的訓練為主,但看完整部影集之後,不僅僅讓我們對性治療的工作相當尊敬以外,也因為深入理解這個職業,從而更了解「性」與「愛」之間不可分割的連動性。
性治療看似是處理「性」的問題,但是我們將「性」字拆解開來,就會發現,「性」是由「心理」與「生理」組成,因此性治療處理的更是心理和生理的交互關照。而身為華人第一位性治療師童嵩珍也提及:「很多人認為我對性很在行,但其實我是對愛很在行,因為我會愛人,很多性有問題的伴侶,其實是愛出了問題。」這也說明了,性治療有別於醫院體系的生理治療,更著重在於個案的「心理影響生理」因素探討,而相較於心理諮商著重於處理「個人」的心理梳理,性治療處理的則是「一對伴侶」的關係梳理。
也因爲性治療中「心理影響生理」的這種特質,讓《今夜一起為愛鼓掌》增添了不少厚度,相信大家也知道,如果影集單單只談論「性」,不提及「關係」與「愛」,往往會失去價值辯論的深度,淪為只用「性」來吸睛的爽片,但是《今夜一起為愛鼓掌》不只對仗工整,也透由這種連動與對比,讓觀眾們也跟著性治療師的視角,一起去審視劇中的伴侶關係,究竟是「性」出了問題,還是「愛」出了問題?
在劇中不難看出性治療師佳晨,在處理個案的過程中,進行的方式有點像心理諮商的形式,確實性治療的系統就有點類似於心理諮商對比於醫院體系的生理治療,何出此言呢?就讓我們把鏡頭拉到一般的心理諮商來做對照。
當我們身心俱出現狀況之時,往往尋求協助的管道有兩種,一種是到醫院體系找身心科的「醫生」看診,而醫生就會針對病患的狀況開藥或物理治療方式進行診療,而另一種體系就是尋求心理諮商,負責心理諮商的心理師則是透過晤談,剖析患者的心理情況。
簡單來說身心科醫生是針對生理進行藥物治療,而心理諮商師,則是透過爬梳個案的「心理」狀態來進行改善。而「性治療師」的角色也類似於諮商師的體系,當個案在性方面有障礙時,也會有兩種管道,一種是到醫院找泌尿科醫生進行生理上的藥物及物理治療。
另一種管道,則是來尋求性治療師的協助,劇中的許英雄之所以成為佳晨的個案,就是因為之前在泌尿科院長那裡進行的藥物治療未有起色,因此被院長介紹來佳晨這裡進行性治療,看能不能透過心理上的爬梳,釐清個案性障礙的原因,進行改善。
性治療就好比針對「性」方面的心理諮商,處理的不僅僅是個案的生理問題,更是會著手於心理層面的剖析,因此這部戲看似以性治療為主要場域,但要談的不單單只是「性」,而是拉回「關係」中去探討「性」與「愛」之間連動性,還有心理影響生理的關照。
會特別強調「關係」,不單單只是因為「性」與「愛」之間連動性,在劇中也不難發現,所有的個案大多都是有伴侶關係的狀態,有別於一般的心理諮商單單處理「個人」的心理爬梳,性治療處理的則是一對「伴侶」的關係。
當然也不只是有伴侶關係才能接觸性治療,任何關於「性」方面的議題都是性治療師關照的範圍,例如性偏差、過往性經驗對個案引起的性障礙,都能夠找性治療師協助,而性治療師也會給予個案一些「性」方面的具體訓練,包含正確使用性器、持久度的訓練...等等。
而台灣也有一位非常知名的性治療師童嵩珍,她不僅僅是台灣第一位性治療師,更是華人第一位性治療師,成為性治療師之前,他是一名護理師,有感於亞洲人對性較為避諱,但是人人卻都有「性」的需求,於是毅然決然投入性治療領域。
然而,實際上台灣並未設立政府核發的性治療師證照,從事該行業的專業人士大多來自醫生、諮商師或護理師背景,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參考是否具備「台灣性學會」的證照,這是較具公信力的單位。
童嵩珍最初是一名護理師,某天在巡房時,看到一位打著石膏的男病人與來探望的女友關燈親密互動,其他護理師欲阻止,童嵩珍卻認為病人即便受傷也有「性需求」。這啟發了他對性健康的興趣,決心進修,並在樹德科技大學攻讀「人類性學研究所」,立志成為性治療師。畢業後,他投入百萬積蓄在高雄開設工作室,開創了華人社會的性治療先河。然而,當時人們對「性」話題諱莫如深,開業初期,「性治療師」的頭銜,卻也常常讓人誤以為她是另類的性工作者,家人起初也很不諒解,但是直至現今的成就,讓她成功幫助無數伴侶,她也在採訪表示:「很多人以為我對性很在行,其實我是對愛很在行,很多性有問題的伴侶,都是愛出了問題。」
在劇情中,佳晨因違反「雙重關係原則」而被開除。這一原則,常見於心理諮商領域,意指治療師除了與個案保持「治療者—被治療者」的單一關係,不能再有其他私人關係。青語是佳晨的同學,因此兩人私下見面或有非工作關聯都會違反此原則。即使只是喝杯咖啡、聊聊天,或收受禮物都不允許。這樣的界限看似冷漠,卻是為了保障個案能在治療過程中毫無顧忌地表達自我,不受其他情感牽絆影響。
有位從事諮商工作的朋友曾提到,諮商結束後,諮商師通常不會再多聊或私下聯繫,並會在一開始明確說明,諮商師和個案間只維持諮商這層關係。我曾詢問朋友,跟諮商師和朋友說同樣的事有何不同?他說對諮商師能更坦誠,因為不需擔心治療師的情感反應或期待。然而,對朋友表露時,往往會在意對方的反應或期待,比如朋友會期待他改變、不再重蹈覆轍。而諮商師則無此壓力,充當他的「樹洞」,讓他得以無所顧忌地傾訴。
佳晨與青語的關係卻不同於普通的治療關係,無法完全拋開私情的影響。當治療師與個案存在私人情感,便可能產生偏差,給個案過高的期望,導致治療失衡。這樣的偏差在阿哲一段情節中顯得更加突出:在佳晨被開除後,阿哲因為青語的秘密前來質問佳晨,抱怨自己依照佳晨的建議,卻未見效果。當佳晨嘗試理性解釋,阿哲卻說:「我現在不想聽什麼大道理,我只是希望有人在我身邊。」
這段話正揭示了「雙重關係」的矛盾。諮商並非取代朋友的支持,而是一種理性層面的自我梳理方式,但人仍需要朋友在情感層面的無條件支持。
諮商師帶來「理性」分析,但人往往還是渴望朋友的「感性」支持,不需任何理由地站在自己這邊。對於每個面臨問題的人來說,理性與感性支持皆不可少,但若兩者來自同一人,則角色易發生衝突。
就像佳晨對阿哲的角色模糊,他既是電話諮商師,也是阿哲的朋友,甚至是他妻子的朋友和共同的性治療師,這多重身份交織下,角色定位變得混亂,給出的建議往往因身份不同而有所差異,使得關係更具複雜性與張力。
身為性治療師的佳晨,開頭的前三集中,甚至以一集換一個床伴的方式呈現佳晨在「性」中游刃有餘,但是其實佳晨並不如表面的人間清醒,在成為性治療師之前,因為前男友紀華的突然消失,讓她在感情上留下陰影。
在佳晨治療青語的過程中,看到青語與阿哲的感情濃密,但卻唯獨在「性」上產生了阻礙,她也從青語身上回過頭對自己做梳理,發現自己則是「性有能、愛無能」的人,不斷追求的性關係,其實是要回過頭滿足自己在「愛」上的空乏。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會直覺式的認為「感情不好的時候,會不想做愛」,但是有時候反而是感情欠溫的時候,更想要透過性愛,來證明彼此還是“相愛”的,作為這點延伸,不得不提「女性」有時不免俗會面臨的窘境,或許是來自於父權的殘影,有些女性甚至會想要透過「性」來交換或是挽回「愛」。
而關於這點,其實在許多約砲文化的影集中,都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大量的性愛,有時是女性對身體枷鎖的報復,有時也是在追求性的過程中,才能短暫感受「愛」殘留的溫存。
相較於佳晨的「性有能、愛無能」,青語則是對仗工整「性無能、愛有能」的對立代表,無論是青語的肢體語言和性格,都可以感覺到她是一個相對拘謹的人,對「性事」也是極為避諱,跟老公阿哲也因為她患有「陰道痙攣」而行房困難。
而青語陰道痙攣的原因其實源於之前的流產經驗。一直以來阿哲都希望能和青語生小孩,但是青語一直礙於家務壓力、認為生小孩後就會更犧牲自我時間與追求,因此在一次懷孕中,不聽醫生囑咐,刻意搬重物、喝冰水,讓自己流產。
流產之後,對生育的恐懼和流產的愧疚心理就成了她對「性」產生畏懼的原因。因為青語無意識間將「性」與「生育」劃上等號,直至治療後,才開始可以將「性」與「生育」分離,但是當阿哲知道青語可以行房後,又立馬提起生小孩的事,於是又讓青語對性產生恐懼。
而看似傳統拘謹的青語,之所以害怕生小孩,其實也來自於在她的生活中的其他人都是「相對做自己的人」,包含他媽媽、佳晨、阿哲,就從原生家庭說起,媽媽的浪蕩不羈,在青語看來就是不夠謹慎和不負責任,又礙於家人之間的互補性質,讓青語從小就被動成為「媽媽」的媽媽,可以說她從小就沒有好好的當過小孩。
而她對母親和好友佳晨的排斥,也反映了她們是青語「既嚮往又不敢成為的人」。但諷刺的是,我們又偏偏容易被「我們想成為又不敢成為的人」吸引,因此在伴侶的選擇上,他無疑選擇了和母親性格類似的書哲,但伴侶之間也跟原生家庭一樣有互補性,選擇隨性做自己的人,使她不自覺地補足另一半的不足,回到謹慎的自我,照顧著孩子氣的阿哲,就如同她一直看顧著任性灑脫的媽媽。因此,青語不想要孩子,不只是對阿哲這個大男孩的不放心,更是因為她不想再次成為另一個生命的「大人」。
她的「陰道痙攣」是「性」、「愛」、「生育」三者之間交會的結果。
所以與其說這部戲是在探討「性」與「愛」之間的連動性,更可以說這部以女性視角為出發的「性治療影集」有所企圖的想要解放女性在「性」之於「生育」上的壓力。
劇中的書哲,可以說是「新時代台男」的最佳代表,沒有上一輩男生的父權,對老婆算是溫柔體貼,也會分擔家務,看似非常男女平權,但多多少少帶著一點孩子氣,也因為這一點孩子氣,讓他身上多少有一點「媽寶」的氣質。
但是要說到「媽寶」其實也不然,因為他就好比現在男生盡力在老婆與母親之間取得平衡。也因要在兩代這之間取得平衡,所以在阿哲身上多少也承載了一代的傳統價值觀,不禁意的說上了一句:「我媽怕我們太晚生,會有點辛苦。」都讓青語備感壓力。
也因為書哲對兒女成群的想望與青語不同,在性治療的最後,彼此才發現原來很相愛的兩人,對未來有著不一樣的目標,青語雖然在關係中都一直採用隱忍的狀態,但也不敵「身體」幫她發出的抗議。
這也呼應到很多伴侶在性治療後,回過頭來處理離婚的問題,因為說到底,關係中往往不只是「性」出了問題,而是「愛」與「關係」出了問題。因此無論是「追求性是為了滿足愛」,還是「心理影響生理」都在在顯示出「性」與「愛」之間連動性。
🎙歡迎收聽【再不台就悲劇】的Podcast,聽我們完整的分析《今夜一起為愛鼓掌》!
🎙並關注我們的 IG粉絲專頁,掌握更多關於台劇和國片的資訊!
#EP66《今夜一起為愛鼓掌》追求性其實是為了滿足愛?!沒有愛就不想要追求性?還是越沒有愛,反而會越想追求性呢?讓「性」治療你的「愛」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