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第二季:從青澀遺憾到春暖花開,重刷7749次也看不膩的超治癒百合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raw-image


第二季的《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從天橋上訣別的兩人,帶著難以忘懷彼此的遺憾,透過一場30歲的約定,再次牽起緣分的紅線,勇敢迎向彼此,正式進入交往關係,但如同每一段戀愛,真正踏入一段關係後,總會面臨現實生活的磨合與摩擦。



很許多人認為第二季的《花香》不如第一季唯美,或許,有些人依然深深迷戀第一季那份「遺憾的美感」,但更多觀眾則感謝第二季的出現,讓故事不只停留在遺憾之中,從而達到我們未完待續的期待延伸,也透過第二季的故事,讓兩位女主角在上一季未完成的自我課題,得以在這一季的劇情處理完成,兩季的劇情不只補足觀眾心裡的遺憾,也更加成就兩位女主的角色歷程。



這一季不僅在情感描寫上更加細膩,也延續了上一季的雙重結構:「去標籤化」與「專屬感」的並存,更別遑論在台詞、演技、整體美學上的大躍進,都足以讓這部戲在台灣百合劇中成為最經典的代表。






再次牽起緣分的紅線,但相愛容易相處難?


➲ 圖片來源 / 授權 𝙋𝙝𝙤𝙩𝙤 𝘾𝙧𝙚𝙙𝙞𝙩 :GagaOOLala

➲ 圖片來源 / 授權 𝙋𝙝𝙤𝙩𝙤 𝘾𝙧𝙚𝙙𝙞𝙩 :GagaOOLala


第二季的劇情講述從天橋上訣別的兩人,帶著難以忘懷彼此的遺憾,透過一場30歲的約定,再次牽起緣分的紅線,正式進入交往關係,但如同每一對情侶,真正踏入一段關係後,總會面臨現實生活的磨合與摩擦,許多人在看《花香》時,透過前幾集的鋪陳,會下意識的認為,造成兩人摩擦的主因,是來自於生活習慣、品味的歧異,但其實劇情只是透過這樣的安排來顯示出兩個人性格上的差異,而帶出兩人「溝通模式不同」,所產生的摩擦。


(1) 做出「兩個女生在一起」的專屬感


而《花香》最成功之處就在於,在描繪衝突場面之時,不只台詞貼合角色個性,甚至做出了「兩個女生在一起」的專屬感。


那什麼是「專屬感」?就是專屬女生和女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女生與女生的相處模式,無論是生理特質還是情感表達,絕對和異性戀或男男關係不同。愛的本質相同,但愛的表達方式卻各有差異,這正是讓我這個姨母,身為女同志,對《花香》最有感的地方。


好比我們看《童話故事下集》,你會發現男女之間的爭吵很多是關於家事分配的不平均,然後老婆抱怨生活...等等的,亦或是像《花香》第一季,怡敏和老公在教育方面的爭吵也是存在一種很不同步的雞同鴨講,好比說怡敏覺得老公應該多花時間了解小哲,但老公卻要求她列出一張清單,讓他按SOP執行。這部分就是男女生在生物性上,很常需要面對的彼此磨合。


但是一樣的事情,幾乎不會發生在怡敏和和亭亭身上,怡敏講個電話,亭亭就馬上拿紙筆出來幫她記下來,怡敏雖然是主要負責煮飯、經濟能力較好的一方,但亭亭也會主動分擔家務,甚至為了讓怡敏依靠,去找一份正職工作來減輕她的壓力。


這並不是因為亭亭比較愛怡敏,或是戀愛腦,而是大多數女同志伴侶在相處時,的確更容易呈現這種模式。女生的愛本身就比較細膩,在付出方面也是不計成本和代價,也會很在意對方的情緒感受,所以很常呈現一種,你不用講我就知道你需要什麼,甚至還會一直觀察你可能還需要什麼?也就是怡敏和亭亭之間,不論是家事分工、或是對於小孩的關注,都呈現出「不用說就懂的」極高默契。


聽起來是不是覺得女生還是跟女生在一起比較好?女生就是比較懂女生!但問題來了!女生和女生的爭吵,往往圍繞在「情緒」、「感受」和「語言」上,常常因為對方的一句話,過度解讀而產生誤會。


好比小哲在公園推倒亭亭的時候,亭亭雖然一整天累積了這麼多的委屈,但是她開口的第一句話是:「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小哲最近的狀態不太好。」


這句話就體現兩件事,第一,她是真心關心怡敏的狀況,並且把小哲視如己出;第二,她在意的是怡敏為何沒有主動和她分享,讓她感覺自己被推開,進而懷疑自己在怡敏心中的位置。


換句話說,女生的愛是「我愛你,就想融入你的一切,甚至連你前夫的孩子我都願意愛,但我需要感受到你的在乎。」


因為女生和女生之間,爭吵的都是關於「愛的感受」,並且越在乎對方,越容易放大對方的每一句話,並且在雙方都很纖細敏感的情緒下,就造成更多的誤會。


因為,女生在生物性上本身就對於語言和情感的捕捉更加細膩,我們從兩人在小巷爭吵的戲就可以看得出,怡敏的溝通習慣上的迂迴,就會讓帶著上一季創傷感的亭亭,直接捕捉自己在乎的點,無限放大,造成誤會與爭吵。


➲ 圖片來源 / 授權 𝙋𝙝𝙤𝙩𝙤 𝘾𝙧𝙚𝙙𝙞𝙩 :GagaOOLala

➲ 圖片來源 / 授權 𝙋𝙝𝙤𝙩𝙤 𝘾𝙧𝙚𝙙𝙞𝙩 :GagaOOLala



(2) 亭亭積極溝通、怡敏逃避溝通


從溝通模式就可以看得出來,亭亭一直是一個想要積極溝通的人,因此,在她的對白上也設計的直接絕對,而怡敏的性格迂迴、不夠認識自己,就常常會淪為逃避溝通的角色,兩人一戰一逃的溝通狀態,自然就成為了彼此在關係中很大的不適應,而這樣的設計,也恰恰的點出了兩人在上一季未玩待續的自我課題_「自我認同」與「自我認識」。


從互動上就可以看得出來,亭亭依然還是那個願意為了愛,赴湯蹈火的人,為了追上怡敏,讓自己換了正職工作就是想讓怡敏依靠,但是過份努力付出的同時,也道出亭亭自我認同的課題還是建構在怡敏身上的。


而怡敏背負著孩子和家庭責任的課題,離婚後的她,雖然與亭亭正式進入交往關係,但習慣性滿足他人期待的她,不只不夠認識自己的感受,低自尊的心態,也常讓她下意識的容易迴避、不敢追求自己的心之所向,亦或者說,怡敏常常是一個內心有太多顧慮和小劇場的人,導致她說出來的話,無法「直接表達」,而跳到「次要表達」,造成更多的誤會。


好比在巷口爭吵的戲中,當怡敏說:「你是不是愛上別人?」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如果是仁修來說這句台詞,一定會在後面接說:「你是不是喜歡小寧,你跟他是什麼關係?」如果台詞是這個走向,我相信亭亭馬上可以捕捉到怡敏的吃醋,反而,就不會有後續的爭吵,因為怡敏的吃醋就恰好回應了亭亭最在乎的怡敏有沒有真的愛她。


但偏偏怡敏接著說:「那天大吵之後,我就一直在想,你應該要去找一個懂你的人,你會比較開心」 看到這裡,我們下意識地會覺得怡敏真的是嘴笨,或者是劇情安排來讓誤會加深的設計。


但是這句台詞,對我而言卻是無比寫實,因為這真的是女生和女生吵架會說的話。


我們常常講出一句話的時候,不會這麼直觀或是直覺性的表達,在一句話說出口前,大概有一萬種情緒和小劇場跑過,甚至還會替對方預設立場,所以說出來的話就會是直接省略自己真正想表達的,而跳到「次要表達」的。


而怡敏這種話只說一半的語言邏輯,就讓帶著創傷感的亭亭,直接抓取她最在意的點而無限放大:「所以我愛上別人你會比較輕鬆?你又想逃跑了?你還沒準備好是什麼意思?這麼多年了,我有多努力想要讓這次不一樣」


接著亭亭說出,最關鍵的一句話:「為什麼要因為妳的害怕,就否定我的存在。」


這句話就完全反映出亭亭在這階段,還是希望透過怡敏按照自己的期待給出相同的回應,來讓她的「自我認識」,成功轉換成自我認同。


因此,這就是我認為《花香》最高明的地方,這幾場衝突的戲,不只是在台詞設計上貼合角色性格,也透過這樣的衝突場景,來處理兩人在上一季未完待續的課題。






 原來愛一個人可以放下自己這麼多的期待


➲ 圖片來源 / 授權 𝙋𝙝𝙤𝙩𝙤 𝘾𝙧𝙚𝙙𝙞𝙩 :GagaOOLala

➲ 圖片來源 / 授權 𝙋𝙝𝙤𝙩𝙤 𝘾𝙧𝙚𝙙𝙞𝙩 :GagaOOLala


最後,他們小倆口合好的戲,也一如既往地反映出兩人的溝通語言習慣,亭亭依然直接,而怡敏一樣迂迴,話能說到的份上,也極其隱晦。


在和好的戲中,亭亭開門見山地表達說:「我要的不是道歉」,她渴望的依然是能夠和怡敏好好溝通,並且,他也在和怡敏爭吵的過程中,處理了兩件最關鍵的事情,第一,直接果斷的拒絕小寧,第二,和媽媽出櫃,表達自己喜歡怡敏。由此可見,亭亭愛得如此絕對。


而怡敏收到亭亭筆記本後,也開始沈澱思考這份關係的重量、釐清自己的感受,但不夠認識自己,也低自尊的她,就連關心亭亭的方式(默默送雞湯),也低調地想讓人難以察覺,但就在一次送雞湯的過程中,被亭亭逮個正著,開啟了兩人對話的契機。


在公園的對話中,怡敏也道出了自己的糾結,努力想顧好每一件事,但在回應了所有人的期待背後,卻也迴避了自己的心之所向。整段話,怡敏說的台詞雖然也是很繞,但就在亭亭直球攻勢下問出的:「我就只想知道你到底愛不愛我而已?」怡敏說出了:「你知道嗎?光是這樣跟你坐在一起,我就覺得好幸福。」


我相信觀眾在看到這句台詞的時候,應該對怡敏有無限的怒火,認為都到這個節骨眼了,為什麼說話還是這麼迂迴,直接說句:「我愛你」很難嗎?


但這句台詞,就是江怡敏該說出來的話。這完全是貼合他角色性格所塑造出的台詞,而亭亭也一如既往地維持,只要你向前跨出一步,剩下99部我用跑的方式,再次牽起怡敏的手,而怡敏也終於說出:「我們回家好嗎?」亭亭也問出了一句:「那你要怎麼證明,你不會在拋下我?」


這次,怡敏給出了承諾,回到家後,幫亭亭帶上自己原本要跟她道歉買的項鍊,說出:「你可以不相信我,但我會讓時間證明,我不會再讓你傷心。」


這次的和好,當然還是仰賴亭亭依然是那個懂怡敏的極限的人,所以,還是用她的主動承接著怡敏的迂迴,但這次不同的是,怡敏要決心愛亭亭的勇氣。


接下來的怡敏也真的說到做到,不只大方承認關係,也積極的和亭亭一起處理小哲與前夫的課題。


就如每個情侶一樣,爭吵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溝通,反而讓我們更認識彼此,亭亭雖然帶著自我認同的創傷,但也是一個內在整合相對完熟的人,因此,很迅速就意識到自己的課題做出改正,從她向怡敏求婚說的:「我只是用我以為愛人的方式,要求你給我回應而已,這段時間我學會了很多,原來愛一個人可以放下自己這麼多的期待」就可以知道,亭亭透過與怡敏的關係,不再糾結自己自我認同的討要,完成了自己的角色歷程,學會了愛。


而怡敏也從亭亭身上看到了「關係更多的可能性」,其實怡敏的害怕主要來自於她的保守、努力符合社會的期待,她無法看見不符合社會期待以外可能,所以膽怯,但其實劇情早在安排靖川這對妻妻出現時,就是給了她一個看到關係更多可能性的一扇窗口,因此,在她的角色歷程裡,就需要亭亭的出現,衝撞她既有的對世界的認識,看見更多的可能,勇氣才能尤然而生。


這也代表了,我在上一篇提到的陳雪老師說的:「戀人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一扇窗口」。


怡敏之於亭亭是她錨定自我認同的初始,

亭亭之於怡敏是她開啟自我認識的契機。

自我認同的初始,是在與關係的互動中,錨定自我。

自我認識的可能,則在與外界的衝撞中,對比初見。



透過亭亭的出現,不只讓怡敏認識自己,也拾回勇氣,雖然歷經了婚姻挫敗,但最後也用一只婚戒的承諾對向亭亭,決定餘生與亭亭相愛相擁,而這一段愛的旅程不只成就了彼此,也讓觀眾從她們的故事得到愛的勇氣。





結局的相互求婚:打破舊有的異性戀相處模板



➲ 圖片來源 / 授權 𝙋𝙝𝙤𝙩𝙤 𝘾𝙧𝙚𝙙𝙞𝙩 :GagaOOLala

➲ 圖片來源 / 授權 𝙋𝙝𝙤𝙩𝙤 𝘾𝙧𝙚𝙙𝙞𝙩 :GagaOOLala


但關於《花香》結局中,最值得讚許的是:「它最後讓我們沒有看見異性戀刻板印象的關係。」


就拿求婚來說,老實說,亭亭一開始又在很主動地訂戒指的時候,我本人不是很開心,一方面是心疼,一方面不知怎麼說不上來的,就是不希望亭亭這麼攻。


雖然,從一開始亭亭就是採取主動方,但是看到她們這對CP,我們很下意識的會希望她們能夠互相照顧,平等相愛。所以,如果亭亭太攻,就容易淪為異性戀模板男生的角色。


但看到後面她們的生活起居主要都是怡敏負責,而怡敏也蠻沈穩的為這個家瞻前顧後之後(包含求婚都先問過人家媽媽),就會讓人感受是兩個女生在互相相愛、互相照顧,沒有什麼刻板印象在其中。


還有在求婚過程當中,阿凱他們在幫亭亭策畫求婚的時候,給出那種很「異性戀模板」的套路「下跪求婚、公諸於世」,就讓我開始嚇出一身冷汗,還好亭亭拒絕了,看到亭亭拒絕,我真的很欣慰,這代表亭亭還是真的很懂怡敏,因為這種模式的求婚不只很有異性戀的刻板印象,也很不適合怡敏。


因此,很了解怡敏的亭亭,最後選擇回到她們的初識的高中校園,拾回過往的回憶,並說出:「我們結婚好嗎?也許對你來說不一定是一件必要的事,甚至是妳已經經歷過的事,但我會想要這麼做,不是為了跟別人證明什麼,而是我希望未來的日子裡能夠繼續跟你走下去。」


這裡,道出兩點,第一,亭亭完成她自我課題的和解,第二,她說的是「我們結婚好嗎?」而不是「嫁給我好嗎?」然後單膝下跪。


這就是我說的,沒有異性戀刻板印象的關係。


然後,最後怡敏也拿出戒指,對向亭亭,那兩只婚戒的互相對視,除了做出兩個女生相互求婚的專屬感,也讓我們看見關係更多的可能性,不只是一對一、不只是男對女、不只是男主外女主內...種種的刻板印象,而是就單單描繪著,兩顆愛人的心,用最珍視的方式靠近彼此。



而兩位女主的愛情故事,也在這場求婚的戲中,用最溫柔的光暈,照亮所有人的遺憾曾經。





商業與藝術並行的花香:整體美學、IP、周邊都超級完美


➲ 圖片來源 / 授權 𝙋𝙝𝙤𝙩𝙤 𝘾𝙧𝙚𝙙𝙞𝙩 :GagaOOLala

➲ 圖片來源 / 授權 𝙋𝙝𝙤𝙩𝙤 𝘾𝙧𝙚𝙙𝙞𝙩 :GagaOOLala


而《花香》之所以會讓我認為是一部完整度、細膩度之高的作品,不僅只是故事好、演員演技好、台詞貼合角色,整體的美學也是我目前看過最完整、最用心的台劇


它不只在畫面的色調上很講究,連空間設計、服裝、場景配件都有相當完整的美學規劃。


好比第一季主打「初戀的青澀與遺憾」,在整體的色調中就以「橙青色調」貫穿,帶出青春的嫩綠羞澀,所以綠色調用的很重,好比是梔子花還是嫩綠枝芽的最初。


而來到了第二季,劇情要從青澀遺憾,迎向春暖花開,因此在色調上也以柔軟的莫蘭迪色系的暖色調為主,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透過視覺色調就做出來的象徵性。


再來,我想特別要提的是「怡敏的家」,不只是日系風格濃厚,整體布置也美到不行,還有怡敏的穿搭,雖然角色是家庭主婦兼上班族,風格比較受限,但依然維持在日系主婦風和上班OL的平衡去貼合角色做出不同的搭配。


而反觀亭亭的穿搭自由度更高,每一套都美出新高度,不只是好看,還會依場景變化風格。像她去怡敏家,就會穿得比較文青、森林系,搭配家裡色調;去玩團的時候,穿著就會立馬轉變成偏中性有個性的穿搭,而樂樂也會在飾演上做出跟哥們和情人間不同互動的模式。


而且它的周邊商品設計的也相當呼應劇情,像梔子花主題的水杯、筆記本、學生時期的紀念照,甚至角色專屬香水,全都貼合劇情,可謂是藝術與商業並行的台劇最佳典範。








🎙歡迎收聽【再不台就悲劇】的Podcast,聽我們完整的分析《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第二季下集!

🎙並關注我們的 IG粉絲專頁,掌握更多關於台劇和國片的資訊!


#EP83《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第二季下集:從青澀遺憾到春暖花開,重刷7749次也看不膩的超治癒百合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再不台就悲劇平台的沙龍
13會員
40內容數
❝ 再不看台劇,台灣就悲劇了拉! ❞ 「 對內,讓影視成為我們找回認知的載體; 對外,讓戲劇成為我們輸出文化的導體。」 ➟ 一個只聚焦台劇與國片的 𝐏𝐨𝐝𝐜𝐚𝐬𝐭 ➟ 每一集讓我們透過一部台劇,跟你聊一個社會議題、歷史和文化現象!
2025/04/25
《化外之醫》不只是探討外籍移工在臺的困境,更深層次地呈現情理法難以權衡的人性掙扎。劇情藉由醫療元素,帶出非法外籍移工的處境,例如醫療資源的缺乏、社會歧視與法律限制等問題。劇中角色的矛盾與掙扎,並非單純的歧視,而是體制困境與人性的複雜交織。
Thumbnail
2025/04/25
《化外之醫》不只是探討外籍移工在臺的困境,更深層次地呈現情理法難以權衡的人性掙扎。劇情藉由醫療元素,帶出非法外籍移工的處境,例如醫療資源的缺乏、社會歧視與法律限制等問題。劇中角色的矛盾與掙扎,並非單純的歧視,而是體制困境與人性的複雜交織。
Thumbnail
2025/04/03
《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其成功並非偶然,此劇成功之處在於「去標籤化」的同時,也呈現了LGBTQ族群的「專屬感」,以初戀為外殼,探討自我認同建構的議題,引起廣泛共鳴。劇中兩位女主角,怡敏和亭亭,各自面對「自我認識」與「自我認同」的課題,本文深入探討此劇的成功因素,包括共創模式、細膩演技、真實臺詞。
Thumbnail
2025/04/03
《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其成功並非偶然,此劇成功之處在於「去標籤化」的同時,也呈現了LGBTQ族群的「專屬感」,以初戀為外殼,探討自我認同建構的議題,引起廣泛共鳴。劇中兩位女主角,怡敏和亭亭,各自面對「自我認識」與「自我認同」的課題,本文深入探討此劇的成功因素,包括共創模式、細膩演技、真實臺詞。
Thumbnail
2025/03/21
本篇文章探討影集《死了一個娛樂記者之後》與原著小說在劇情、角色設定與議題深度上的差異,並深入分析小說中關於「自願性」與「邊界」的灰色地帶,以及社會大眾習慣檢討受害者的心理機制,呼籲社會大眾應轉向譴責加害者,並提升同理心。
Thumbnail
2025/03/21
本篇文章探討影集《死了一個娛樂記者之後》與原著小說在劇情、角色設定與議題深度上的差異,並深入分析小說中關於「自願性」與「邊界」的灰色地帶,以及社會大眾習慣檢討受害者的心理機制,呼籲社會大眾應轉向譴責加害者,並提升同理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第二季的《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延續第一季的成功,更細膩刻畫兩位女主角的情感糾葛與成長,在「去標籤化」與「專屬感」的雙重結構下,探討女同志愛情中的溝通模式、自我認同與自我課題。劇中精湛的演技、貼合角色個性的臺詞,以及整體美學的細緻呈現,都讓這部戲成為臺灣百合劇的經典代表。
Thumbnail
第二季的《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延續第一季的成功,更細膩刻畫兩位女主角的情感糾葛與成長,在「去標籤化」與「專屬感」的雙重結構下,探討女同志愛情中的溝通模式、自我認同與自我課題。劇中精湛的演技、貼合角色個性的臺詞,以及整體美學的細緻呈現,都讓這部戲成為臺灣百合劇的經典代表。
Thumbnail
《是偶然嗎?》為一檔漫改劇,講述相隔10年,偶然再次遇見初戀的故事。 一開始看到這樣的介紹文我還真的沒興趣看,尤其男主角真的好嫩,怎麼看都不是我的菜,基本上他演的劇我都很少看吧?如果有,應該也是他還沒演男主角的時候?萬萬沒想到,這部劇竟讓我意外動了心......
Thumbnail
《是偶然嗎?》為一檔漫改劇,講述相隔10年,偶然再次遇見初戀的故事。 一開始看到這樣的介紹文我還真的沒興趣看,尤其男主角真的好嫩,怎麼看都不是我的菜,基本上他演的劇我都很少看吧?如果有,應該也是他還沒演男主角的時候?萬萬沒想到,這部劇竟讓我意外動了心......
Thumbnail
這篇文並不是《至愛之花》的影評,若有所期待,只能說聲抱歉。
Thumbnail
這篇文並不是《至愛之花》的影評,若有所期待,只能說聲抱歉。
Thumbnail
《單戀原聲帶》是一部很輕鬆、很溫暖、很療癒的劇,主要是因為只有四集,不用追到天荒地老。男女主之間的情感是很珍稀、很溫暖的,從友情到愛情,因為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想一直陪伴在對方身邊,會為對方考慮,不想失去彼此,深深被這種珍貴的感情感動到,也好像給人一種希望,好像這種很珍惜彼此的感情真的存在。
Thumbnail
《單戀原聲帶》是一部很輕鬆、很溫暖、很療癒的劇,主要是因為只有四集,不用追到天荒地老。男女主之間的情感是很珍稀、很溫暖的,從友情到愛情,因為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想一直陪伴在對方身邊,會為對方考慮,不想失去彼此,深深被這種珍貴的感情感動到,也好像給人一種希望,好像這種很珍惜彼此的感情真的存在。
Thumbnail
新生,婚禮,死亡。《春暖花開的那一天》只播出第一集,我就想說出這是今年最好看的日劇。「航電影的海」沙龍是為訂閱者準備的獨家內容,禁止外洩。
Thumbnail
新生,婚禮,死亡。《春暖花開的那一天》只播出第一集,我就想說出這是今年最好看的日劇。「航電影的海」沙龍是為訂閱者準備的獨家內容,禁止外洩。
Thumbnail
一部優秀的「聊癒」日劇,聊天內容透過極富深度的生活觀察,去引導出你曾經想過,但沒想到可以如此小題大作又發人深省的討論。
Thumbnail
一部優秀的「聊癒」日劇,聊天內容透過極富深度的生活觀察,去引導出你曾經想過,但沒想到可以如此小題大作又發人深省的討論。
Thumbnail
不只是寫給極度內向的人看的劇本,也探討著"男女之間能不能有純友誼?"  《至愛之花》這齣日劇一直在"人際關係"這個命題上,輕輕地撫慰著觀眾們...
Thumbnail
不只是寫給極度內向的人看的劇本,也探討著"男女之間能不能有純友誼?"  《至愛之花》這齣日劇一直在"人際關係"這個命題上,輕輕地撫慰著觀眾們...
Thumbnail
評論《戀愛生存戰》的故事情節、結局好壞、人物形象、性別意識、浪漫愛敘事、畫面表現。
Thumbnail
評論《戀愛生存戰》的故事情節、結局好壞、人物形象、性別意識、浪漫愛敘事、畫面表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