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是金庸創作的武俠小說,為「射鵰三部曲」的第二部。《神鵰俠侶》在描寫情感方面為金庸作品中著墨最多、最深入的一部,被讀者稱為「情書」,也曾多次被改編為影視作品、動畫、漫畫和遊戲。時間是在南宋理宗端平三年至開慶元年(1236年至1260年),設定中的中原武林焦點在與侵略南宋的蒙古軍、蒙古武林人士的對抗,同時著重描寫個性癲狂的楊過與不受世俗沾染的小龍女為了自身的感情與社會禮法習俗的對抗過程。
最後於襄陽城抗蒙戰役中,楊過陸續救援郭靖黃蓉一家人性命,乃至黃蓉對其徹底改觀,雙方盡釋前嫌,楊過等人在擊退蒙古軍後,去到華山上見一群小嘍囉進行著「第三次華山論劍」,楊過嚇退他們,並與同伴談論新天下五絕,重訂天下五絕為:「東邪黃藥師,西狂楊過,南僧一燈大師,北俠郭靖,中頑童周伯通。」下華山時,遇上少林派覺遠與弟子張君寶向二名蒙古旗下高手瀟湘子及尹克西追討《楞伽經》與《九陽真經》,楊過授予張君寶三招掌法打敗瀟湘子後,攜小龍女告別眾人離去(郭襄及張君寶(張三丰)的事跡在《倚天屠龍記》中續有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