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昌福國小,2003|新北鶯歌|陶瓷老街的回憶|鶯歌登山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年輕時去鶯歌,走老街、賞壺品陶,以為是懂陶瓷的鑑賞家;再添歲月,走老街、帶娃玩轆轤,轉動的親子時光,若年華的飛逝,只留個小碗的記憶;不知何時去鶯歌,已經不走老街、不看陶瓷,卻往山裡步道跑,光明山福源山大棟山......一路留下腳印。



鶯歌熱點在陶瓷老街,附近是鶯歌國小,訪老街在假日可駐車校園停車場,再往北則是建國國小,兩校都是步行可至老街,昌福小則已離開這觀光熱區了。

學校在永明街,這街過校門望東去,越過大漢溪即刻改名光明路,相當有意思。

校門右矮牆上橫嵌校名,這牆其實是偽牆,乃是裝橫軌大門用;右邊是警衛室,配小門。
raw-image


從警衛室小門進去後是一長條拱門廊,一路通往後方校舍挑高大廳。這校舍是一座圓形五層樓高的智慧樓,是的,樓名就叫做「智慧」,可能因為這是多功能媒體教室和圖書館、演藝廳設施關係,旁邊則是行政區,真正的班級則是在後方。

校區面積近1.8公頃,有18班約400娃口。

學校這邊算是還在開發地區,週邊住宅、工廠、荒地雜處,到訪時校前還有一大片菜園、工寮和樹林,極目還可以看見遠方高架橋。

@新北鶯歌,永明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7會員
807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Claralk Ch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Thumbnail
2024/12/31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Thumbnail
2024/12/29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Thumbnail
2024/12/29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Thumbnail
2024/12/28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Thumbnail
2024/12/28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年輕時去鶯歌,走老街、賞壺品陶,以為是懂陶瓷的鑑賞家;再添歲月,走老街、帶娃玩轆轤,轉動的親子時光,若年華的飛逝,只留個小碗的記憶;不知何時去鶯歌,已經不走老街、不看陶瓷,卻往山裡步道跑,光明山、福源山、大棟山......一路留下腳印。 鶯歌熱點在陶瓷老街,附近是鶯歌國小,訪老街在假日可駐車校
Thumbnail
年輕時去鶯歌,走老街、賞壺品陶,以為是懂陶瓷的鑑賞家;再添歲月,走老街、帶娃玩轆轤,轉動的親子時光,若年華的飛逝,只留個小碗的記憶;不知何時去鶯歌,已經不走老街、不看陶瓷,卻往山裡步道跑,光明山、福源山、大棟山......一路留下腳印。 鶯歌熱點在陶瓷老街,附近是鶯歌國小,訪老街在假日可駐車校
Thumbnail
擁有陶瓷老街、陶瓷博物館與新北市美術館的鶯歌,藝術氣息十分濃厚。但在民國70 年以前,鶯歌的天空曾有上百根煙囪,當時家家戶戶幾乎都依賴陶瓷或採礦為生。作家陳映真的童年,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本期特別邀請楊國龍老師,以陳映真小說〈山路〉文本為參照,走讀鶯歌巷弄、聚落與步道,更貼近文學家的胸懷與心靈。
Thumbnail
擁有陶瓷老街、陶瓷博物館與新北市美術館的鶯歌,藝術氣息十分濃厚。但在民國70 年以前,鶯歌的天空曾有上百根煙囪,當時家家戶戶幾乎都依賴陶瓷或採礦為生。作家陳映真的童年,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本期特別邀請楊國龍老師,以陳映真小說〈山路〉文本為參照,走讀鶯歌巷弄、聚落與步道,更貼近文學家的胸懷與心靈。
Thumbnail
人的記憶真的是靠不住! 行出龍鳳漁港後,一路東行,看道光年建的龍鳳宮巨大媽祖神像,廟埕前龍安街北往接龍山路,看到路邊新鮮味十足的山佳國小。 原先也不是要到此校,是因為看到地圖上的山佳國小,馬上想到有著舊木建築的山佳車站,於是想帶他去車站瞧瞧。 . 我印象中若是北上的話,會先看到車站然後到學校
Thumbnail
人的記憶真的是靠不住! 行出龍鳳漁港後,一路東行,看道光年建的龍鳳宮巨大媽祖神像,廟埕前龍安街北往接龍山路,看到路邊新鮮味十足的山佳國小。 原先也不是要到此校,是因為看到地圖上的山佳國小,馬上想到有著舊木建築的山佳車站,於是想帶他去車站瞧瞧。 . 我印象中若是北上的話,會先看到車站然後到學校
Thumbnail
化南新村是台灣少見的文人眷村,乘載著政大師長、學生、周邊居民的傳統生活與記憶,透過淑美老師針對化南新村的歷史脈絡與相關議題分享,我對於離政大校園只有10分鐘路程的化南新村有了新的了解,並透過這次的實際走訪,我看到歷史的痕跡、傳統文人的風雅,也深深感謝相關團隊的努力,讓這個重要之地得以保存,並再次活用
Thumbnail
化南新村是台灣少見的文人眷村,乘載著政大師長、學生、周邊居民的傳統生活與記憶,透過淑美老師針對化南新村的歷史脈絡與相關議題分享,我對於離政大校園只有10分鐘路程的化南新村有了新的了解,並透過這次的實際走訪,我看到歷史的痕跡、傳統文人的風雅,也深深感謝相關團隊的努力,讓這個重要之地得以保存,並再次活用
Thumbnail
新北鶯歌|新旺集瓷陶藝教室|手拉胚・手捏陶・貼花教學 📌陶瓷博物館提供各式陶瓷資料,帶你深入了解臺灣陶瓷重鎮——鶯歌 📌在專業師傅的教學帶領下,學習製作陶瓷手拉坏、手捏陶等陶藝品 📌寓教於樂的手作 DIY 適合親子同遊,從旁陪伴並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況 ⬇️
Thumbnail
新北鶯歌|新旺集瓷陶藝教室|手拉胚・手捏陶・貼花教學 📌陶瓷博物館提供各式陶瓷資料,帶你深入了解臺灣陶瓷重鎮——鶯歌 📌在專業師傅的教學帶領下,學習製作陶瓷手拉坏、手捏陶等陶藝品 📌寓教於樂的手作 DIY 適合親子同遊,從旁陪伴並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況 ⬇️
Thumbnail
下一站是位於埔心鄉舊館國小對面的興霖宮,當地人都叫王爺宮,又出現了「我長大了,廟卻變小了「的錯覺,我媽平常都很省的,添油香錢都不手軟,其他兩個阿姨也是,還可以和廟方管理人認親,直接問她:「哇古早住低家,你係蝦米郎查某囡仔?」還真的問出是熟識的人,真是太厲害了。 下一站是我的老家,一樣先到聖興堂拜拜,
Thumbnail
下一站是位於埔心鄉舊館國小對面的興霖宮,當地人都叫王爺宮,又出現了「我長大了,廟卻變小了「的錯覺,我媽平常都很省的,添油香錢都不手軟,其他兩個阿姨也是,還可以和廟方管理人認親,直接問她:「哇古早住低家,你係蝦米郎查某囡仔?」還真的問出是熟識的人,真是太厲害了。 下一站是我的老家,一樣先到聖興堂拜拜,
Thumbnail
​ 新北市鶯歌區東鶯歌文化路後方山坡上有個古鐘樓遺跡, 這是一個時代下產物,又因為九二一地震而倒塌剩下部分殘跡。這裡也是鶯歌區東鶯歌文化路眾多歷史建築物,見證鶯歌 區發展與變遷一個重要指標地點。 古鐘擺遺址公園相關資訊:: ​ 新北市鶯歌區文化三百二十五號旁邊巷子 (鶯歌區福德宮旁邊巷子進入) ​
Thumbnail
​ 新北市鶯歌區東鶯歌文化路後方山坡上有個古鐘樓遺跡, 這是一個時代下產物,又因為九二一地震而倒塌剩下部分殘跡。這裡也是鶯歌區東鶯歌文化路眾多歷史建築物,見證鶯歌 區發展與變遷一個重要指標地點。 古鐘擺遺址公園相關資訊:: ​ 新北市鶯歌區文化三百二十五號旁邊巷子 (鶯歌區福德宮旁邊巷子進入) ​
Thumbnail
​ 台灣許多地方都有很多文化與歷史結合底蘊,隨著時代演變雖然不再被重視,但是卻掩藏不住那一份走過時光歲月的歷史。很多歷史都埋藏在巷子裡面,新北市鶯歌區東鶯里文化路就是一個明顯例子,這裡是文化與歷史街弄更是秘境景點。快!!跟著小編這篇文章腳步來一趟這個歷史之旅吧。 新北市鶯歌區東鶯里相關資訊:: ​
Thumbnail
​ 台灣許多地方都有很多文化與歷史結合底蘊,隨著時代演變雖然不再被重視,但是卻掩藏不住那一份走過時光歲月的歷史。很多歷史都埋藏在巷子裡面,新北市鶯歌區東鶯里文化路就是一個明顯例子,這裡是文化與歷史街弄更是秘境景點。快!!跟著小編這篇文章腳步來一趟這個歷史之旅吧。 新北市鶯歌區東鶯里相關資訊:: ​
Thumbnail
黃沙漫漫中頂著風暴,雙手交疊護住眼睛,僧人模樣的旅人在取經路上,步步艱辛,沙塵抹平了他曾經努力的痕跡,歷史只會記載『西天取經歷時幾年。』不會有人注意數十年風霜哪怕是走一步都不容易,過程辛苦艱難,但總有路,也還有腳,就繼續走吧。老屋保存亦如是。
Thumbnail
黃沙漫漫中頂著風暴,雙手交疊護住眼睛,僧人模樣的旅人在取經路上,步步艱辛,沙塵抹平了他曾經努力的痕跡,歷史只會記載『西天取經歷時幾年。』不會有人注意數十年風霜哪怕是走一步都不容易,過程辛苦艱難,但總有路,也還有腳,就繼續走吧。老屋保存亦如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