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大舊宿舍「化南新村」活用看歷史空間空間意義

2023/10/1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化南新村一景(左)活動名稱:化南新村走訪

參與人員: 雅萍老師、貓太太、淑美老師、同學們

時間:2023.10.13(五) 9:00~12:00

 化南新村是台灣少見的文人眷村,乘載著政大師長、學生、周邊居民的傳統生活與記憶,透過淑美老師針對化南新村的歷史脈絡與相關議題分享,我對於離政大校園只有10分鐘路程的化南新村有了新的了解,並透過這次的實際走訪,我看到歷史的痕跡、傳統文人的風雅,也深深感謝相關團隊的努力,讓這個重要之地得以保存,並再次活用。

Z字形紅磚牆

Z字形紅磚牆

乘載居民記憶的芒果樹根

乘載居民記憶的芒果樹根

 化南新村,是老屋?是古蹟?聽完淑美老師的分享後就對這個地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記得在介紹化南的紀錄片中的一句話「大家都為了我,這個釘子戶而努力著,我在這住了半個多世紀,生於斯,死於斯。」看著一位佈滿皺紋卻能依稀感受到他的文人風雅氣息娓娓道來,讓我的心也被觸動了,歷史的偶然與必然,是出自於對於一位老奶奶的關心,最後讓化南新村得以保留。

 化南的重要性不僅侷限於教育的精神,更體現出在1960年代靠美援資助、資源匱乏的時代,社會對於老師的禮遇與敬重,這裡是大師的住所、是城市的綠肺也是無可取代的歷史空間,銘傳建築系的梁銘剛教授說:「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家就沒有立足點,將歷史保存我們才能繼續往前走。」更體現出了化南保存的重要性。

 走訪的途中,我們親身看到了沒有鋼筋卻依舊穩固的Z字型結構紅磚牆、象徵富貴的桂花樹與桂花巷,不難想像當你走出家門,紅磚綠樹印入眼簾,伴隨撲鼻而來的桂花香,是多詩情畫意的場景。還有自成生態系的化南小公園,承載了小朋友的歡笑聲、居民的閒聊生與原住民族奮鬥過後的高昂歌聲。


 歷史空間與現代的連結,現在一部分的化南新村老房被改建成學生宿舍,學校將老房子裡的佈局、木頭都保存下來,讓過去的古蹟得以被活用於現代,並讓學生能身歷其境的感受歷史的痕跡,我認為歷史的意義是能透過了解過去賦予現代新的意義或避免重蹈覆徹,讓現代學生能感受到人文氣息與傳統,並進一步陶養性情,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人文涵養即充分發揮了歷史古蹟的價值。

 感受著紅磚與綠木的舒適人文氣息,藍天白雲伴隨金黃色的陽光在樹陰間灑落,植木的陰隨著微風閃閃發光,同學們穿梭在紅磚砌成的小巷弄中,突然有種穿越舊時光的錯覺,很開心這次有機會能夠跟著雅萍老師、貓太太、淑美老師探索化南新村,這裡是老屋、是歷史古蹟,而我們也正在為他創造新的歷史記憶。

化南小公園

化南小公園

現在住在化南新村的政大學生

現在住在化南新村的政大學生


各種閱讀材料的心得,包含電影、文章、期刊、書籍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