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最近的更新頻率,就知道我多沉迷《永夜星河》了 XD,其實寫完上一篇總評後,我是沒打算繼續寫細評的,不過後來發現這部劇還是有滿多值得討論的地方,索性還是再多寫一篇出來!
上次我有說到,我認為是慕聲《永夜星河》最完整的角色,無論是多舛的過去、鮮明的性格、前後期的成長、與妙妙的感情線,他的故事在亂七八糟的劇本裡,真的寫得非常飽滿!再加上演員卓越的演技加持,我後面幾乎都是靠這對 CP 撐著,才有辦法把劇追完(笑)。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梳理慕聲的故事,看看他是如何從好感度 -250% 的地獄開局,逐漸攀升至 100% 吧!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攻略進度
- 𝟐𝟓𝟎%|厭惡

妙妙穿進小說《捉妖》後,為了回到現實世界,必須完成系統賦予的兩項任務,也就是「打敗怨女」和「攻略慕聲」,然而光是完成新手任務的過程,她就被慕聲殺了幾十次,眼看連最基本的保命都難如登天,妙妙便決心抱好慕瑤的大腿,以免再被莫名其妙殺掉。
其實對一開始怨天怨地的慕聲來說,他對旁人的態度,原本就是討厭多於喜歡。他見過太多人性的不堪了,才總認為一個人對其他人好是別有居心,不相信人身上有善良的一面,對妙妙如此,對林虞爸爸如此,對柳拂衣也是如此。
所以 -200% 的開局倒也不是說他特別討厭妙妙,他只是平等地討厭世上除他阿姐以外的人而已。
只是看見妙妙一下就奪走了慕瑤的注意力,慕聲的厭惡才又更上一層樓,鐵了心認為妙妙黏在慕瑤身邊,絕對心術不正。要不是顧慮到慕瑤的心情,這時的慕聲是真有可能一劍殺了妙妙的(替妙妙 QQ)。
𝟎%|常心

「平安就是,我們普通人最大的心願。」
慕聲的態度第一次有了變化,是在太倉郡的邀月燈節。妙妙在逛燈會的過程中,處處提醒慕瑤照拂慕聲的感受,又在燈火輝煌的街上,只許了個「希望大家平安」的願望。這讓慕聲認知到,妙妙其實也只是個普通的女孩子,她並沒有想去爭奪阿姐的關愛,也不會因為身為千金而提出無理的要求,她只是希望世上有情有義之人都能平安、快樂。
好感度 0% 代表的是「不討厭也不喜歡」。慕聲放下了殺心,不再認為她接近他們居心叵測,只是妙妙身上畢竟還有諸多疑點,他多少會留有警戒。

後來離開太倉郡,妙妙為了早日通關而去刻意討好慕聲,他的好感度卻不升反降。
這除了證明慕聲對妙妙的喜歡,原本就不是奠基在虛偽的奉承上,更顯示他是個相當敏銳的人。那些顛簸的過往,使他對旁人的心機極度敏感,包括後來能感覺妙妙被人控制、問心先生心裡有鬼、榴娘想殺了他等,種種地方都能看出慕聲異常敏銳的洞察力。
𝟖.𝟓%|震驚

「妳,不怕我嗎?」
與水妖王對打時,慕聲為了不被阿姐發現自己是半妖,將戰場轉移到倒影之域。在倒影之域裡,他的心神氣息都會被擾亂,至多只能使出一成法力。
當他用盡力氣解決水妖王,卻也面臨重傷瀕死的窘境,在這一刻,慕聲希望犧牲自己,讓妙妙帶著妖血出去、轉交給慕瑤,如此一來既能幫助阿姐提升修為,又不至於使她太過傷心,這對慕聲來說,便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然而,妙妙卻將送她出去的符紙,撕了個粉碎。

雖然「慕聲死了,自己就回不去」是妙妙自認會這麼做的理由,不過我想還有一點是,她已經對這世界有了認同感。她不再覺得慕聲只是書裡的 NPC 而已,會將他視為另一個活生生的人,感到心疼或愧疚。
至於慕聲在倒影之域裡,要求妙妙摘掉他的髮帶,我覺得這是他希望妙妙怕他而做出的決定。
之前說過,慕聲不只怨恨世界,更怨恨身為怪物的自己。他從不認為自己能被接納,畢竟就連待他親如手足的阿姐,都可能在得知真相後與他反目,又何況是其他人呢?因此他並不相信妙妙真的在乎他的死活,只要她看見了自己身為妖怪的那一面,說不定就會離他而去。

看見妙妙被彈走後,眼神閃過一絲落寞
然而,妙妙即便被他的力量所傷,依然堅持爬回他身邊,這是慕聲始料未及的。

我滿喜歡演員在這個鏡頭的設計。當妙妙伸出手時,慕聲的頭縮了一下,代表他依然害怕顯露妖身;可他又把髮帶轉向了妙妙那側,希望她去把它摘下來,這代表他心裡其實還抱有一點期待,期待有人真的不怕他真實的模樣。

當慕聲發現妙妙真的不怕他,除了驚喜以外,更多的還是震驚。他從不認為世上有人接納自己,更不相信妙妙真的想救他出去,但此時的她卻做到了。
所以從這時候開始,慕聲的好感度才終於由負轉正,也就是從討厭轉向了喜歡。是她救了連他都想放棄的這條命,也是她第一次給了他重生的契機。
𝟐𝟎%|感謝

「以後,少流血好不好?」
在妙妙救了他之後,慕聲並沒有馬上改變態度,而是選擇把她趕回太倉郡。從上面的劇情應該能看出來,慕聲是個很矛盾的人,他怨恨世界,又渴望被世界接納;但真有人接納了他,他又無法坦然接受。
他的不安全感太強了,總害怕任何不可控的因素,會粉碎如今手中握著的美好,所以他只能將這些因素一一剔除。
我想慕聲身上最令人心疼的地方,就是他接收到的惡意遠比善意多了太多,他可以想到無數方法把那些怕他的人趕走,卻沒有經驗告訴自己,該如何回應那些願意愛他的人們。

違背心意趕妙妙離開
從以前到現在,沒幾個人能走進慕聲的世界裡,可當妙妙願意接納他的身分、替他隱瞞慕瑤的那一刻起,慕聲就已經不再把她當成外人,而是能夠互相信賴的夥伴,正因如此,他送她走時,才會多說了那句「對不起」。

「愧疚」和「感謝」往往相伴而生,因為感謝對方待自己的好,才會愧疚於自己對她的壞。尤其對憤世嫉俗的慕聲來說,能對阿姐以外的人付出這樣的溫柔,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
只是理所當然,他問都沒問就送走她的舉動,看在妙妙眼裡只會覺得莫名其妙。明明她對他那麼好,還拼命幫他隱瞞身分,結果他一句謝謝都沒說就算了,還把她趕出去,所以在這之後,她便收起了過往的奉承,開始會由著性子和他互嗆互罵。
𝟑𝟓%|好感

「以後,我就叫你子期,你叫我妙妙。」
慕聲和妙妙看著夜空的那次談心,是他們關係改變的第一個轉捩點。
妙妙分享了自己在原來世界的生活,即便這對慕聲來說無比荒唐,他卻還是默默聽完她說的話;而慕聲也坦白了自己只想為阿姐活著的執念,讓妙妙第一次察覺到他自我厭棄的心態,鼓勵他更為自己著想一些。
這是他們第一次坦白那些不敢對外人說的心聲,也是他們羈絆生根的基礎。

這時子期對妙妙的情感,我想還稱不上喜歡,單純是要好的朋友而已。他會在幫阿姐拿包包時,順便幫她拿;在她東西被偷的時候,把兇手抓出來;會在她差點被下咒時,回過頭來幫忙解咒,他的關心會充斥在很多小地方,但還沒到非常醒目。
𝟓𝟎%|喜歡

「我,慕子期對天發誓,
如果以後不慎把妳弄丟了,我定會回過頭去,
不管折返多遠、不管要花多少力氣,也定會把妳找回來的。」
子期的情感從好感過渡到喜歡,我認為是在迷途谷事件後。
迷途谷中,主角四人先後面對了自己的心魔,而子期的心魔顯然就是半妖的身分。他從小就擔心自己被阿姐厭棄,所以始終無法擺脫身分曝光的恐懼,這時,妙妙便成了他打破心魔的關鍵。
當初妙妙曾在倒影之域裡,拼了命地救他,這讓子期第一次知道有人能接納他的殊異,於是他便有了底氣去打破這場噩夢。

當心魔咒的罪魁禍首水妖后朝妙妙發出攻擊,子期不再像之前一樣,只是被動居於劣勢,而是第一次主動摘下髮帶,用完整的力量為她復仇。

即便他依然討厭半妖這個身分,卻已經願意為了別人主動使用妖力,這等於踏上了與自我和解的第一步。
我之所以認為子期這時的情感才稱得上喜歡,是因為是從這時候起,他才會介意兩人的親密,像是被翠翠誤會的時候,他會趕緊鬆開抱著妙妙的手;被妙妙餵吃糖的時候,會偷偷地高興,這些曖昧的情緒,在這之前幾乎沒有。
𝟓𝟓%|暗戀

「我不會讓你黑化的。」
雖然妙妙的情感比較不明顯,不過她應該也差不多是這個時候才喜歡上子期。
倒影之域、竹林遇險、迷途谷、止境鎮……隨著相處與日俱增,她發現子期不像她一開始想的,只是朵心狠手辣的黑蓮花而已,他的狠勁背後,其實藏著深深的孤獨;他的毒舌之下,更是充滿無邊的溫柔。他會在她消失時,衝得比誰都快;會在她感冒時,花一整晚上山替她抓藥;會在她不高興時,做竹蜻蜓哄著她玩……
這些藏在彆扭之下的溫情,漸漸使妙妙忘了他只是書裡的 NPC,會因為他開心而發自內心地笑,因為他生氣而終日胡思亂想。這要是放在之前,她大概只會想著他的好感度到了多少,或吐槽這人怎麼這麼有病吧(笑)。
在妙妙逐漸忘記自己是「書外人」的同時,子期也從書裡的角色,慢慢成為真實的人。他的喜怒哀樂從此在她心裡佔據一席之地,而他的悲慘結局,更催使她想盡力改寫劇情。

𝟗𝟗%|相愛

「向風許願的話,竹蜻蜓有可能再飛回我們身邊。」
聖京篇的最一開始,妙妙逛街時看上一個風鈴,但由於殺價沒殺成,風鈴就被其他人買走了,雖然慕聲當下老樣子地吐槽了她,卻在之後偷偷用兩倍的價格買了下來。
我覺得這個風鈴很好地具現化了慕聲的情感。他自然而然買下她喜歡的東西想送給她,卻在買了之後,猶豫自己該不該送出去,就像他總是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又不敢敞開心胸承認自己喜歡她一樣。

小時候母親被父親拋棄的記憶,導致慕聲一直認為與人相愛只會帶來痛苦,既然結果注定那麼痛苦,那又何必愛上別人呢?
慕聲看起來天不怕地不怕,但其實那些張牙舞爪的模樣,都是他用來遮掩恐懼的工具。他是因為太害怕了,才必須裝得渾身是刺,保證自己的心不會受傷。
可當妙妙走進他的世界後,慕聲卻慢慢正視起了自己的恐懼。
當妙妙告訴他,摘下髮帶後的他是強大的,他便能正視自己作為半妖的與眾不同;


當妙妙在流星雨下說著,兩情相悅是件難得且幸福的事,他便能鼓起勇氣向她表白。


當妙妙表明「竹蜻蜓就該自由地翱翔」,他便能放下執念,還她一個自由。


妙妙相當於慕聲心裡的一道光,只是這道光不只給了他溫暖,更帶領他從黑夜走向黎明。當一個人身處黎明,即便當初照耀他的光消失了,也仍會繼續散發光芒。
所以我們會發現,慕聲是在妙妙出現後,才開始學會成熟地愛人,他會敞開心胸接納身旁的夥伴,能更灑脫地看待阿姐和柳拂衣的感情,甚至願意站在她的立場,希望他們不要分開。

為什麼我認為慕聲是《永夜星河》最完整的角色?那是因為他有強烈的前後對比去呈現妙妙穿越後的改變,從病嬌到灑脫、從退卻到勇敢、從渾身是刺到心懷坦然,他的性格幾乎是一百八十度轉了一遍,但這樣的變化卻一點也不突兀。
𝟏𝟎𝟎%|自愛

「只有當我真心喜歡自己、相信我自己的時候,
我才能全心全意,真正地愛妳。」
其實我當初看《永夜星河》的預告時,就很好奇它會怎麼呈現子期的愛從 99% 升到 100% 的過程。
在好感度達到 99% 的時候,子期已經是個懂得愛與被愛,甚至會對世界有所留戀的人了。如今的他既能滿心滿意愛著妙妙,也能全心信任她對自己的情感,他對情感的成熟,似乎沒有理由讓好感度只維持在 99%。
而《永夜星河》最後給出的答案我很滿意:一個人只有全心愛著自己的時候,才能 100% 愛著別人。
前面有提到,慕聲是個非常自厭的人,即便在妙妙的照耀下,接納了半妖的身分、收穫了更多友誼,但也因為多了這麼一群好夥伴,當危機來臨時,他更會毫不猶豫選擇犧牲自己。

在與怨女的第一次決鬥中,子期的妖丹和內丹融合,取代怨女成為九階妖王,他以妖王姿態擊殺怨女後,便耗盡力量而死去。
先不論後續劇情,我覺得子期臨死前說的那句「這世界本就不需要妖王」對《捉妖》來說,是很漂亮的收尾!它很好地貫穿了眾生平等的主軸,倘若《永夜星河》直接照這脈絡走 BE 路線,效果應該也不錯(但可能會被罵爆就是了 XD)。
然而,妙妙卻在子期死後,同樣犧牲自己,換回所有人的復活。但她並不是真要用自己的死,換回其他人的命,而是想迫使子期回溯時間,重新導向一個所有人都能順利活著的結局。

一直以來,妙妙嚮往的都是「摯愛之人站在一起,沒有誰會把誰拋下」的世界,她不想被困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選擇題裡,而是希望創造一個大家都能好好活著的結局。
當子期復活後,只見到有著妙妙外表、卻失去妙妙人格的林虞,這個橋段也加得非常好!正因為子期也經歷了獨活於世的痛苦,他才會明白犧牲自己來換對方的命,其實不會比較幸福。
真正幸福的結局,是在愛人的同時,也給自己同等的愛,守護好深愛的對方,更竭力保護好被對方深愛的自己。

最終子期在系統領域遇見了浮舟。眼前這個憤世嫉俗的小孩,彷彿和當年被世界厭棄的慕聲有所重疊,不過現在的他已經知道,無論是置身永夜的慕聲,還是被人愛著的子期,都是他身上不可或缺的存在。如果當初沒有因著父母的愛來到世上,他便無法遇見他所愛的人;而若他未曾走過幼時的坎坷,便無法珍惜後來出現的每道陽光。
是過去走過的每步路,構築出他如今的世界,而當他能坦然擁抱所有曾經,相信自己也能愛與被愛時,就重新掌握了這個世界的主導權。

▌結局改寫
當初《永夜星河》結局播出時,評價相當兩極,豆瓣評分甚至從 7.7 又降回了 7.5,可見多數觀眾對此不太買單。
我在上次的文章有提過,其實我非常喜歡這個結局!因為它的設定和邏輯都寫得不錯,尤其在這部劇本堪憂的作品裡,絕對算是數一數二精彩,但它也的確有幾個可以改進的地方,我就分享三個最主要的:
① 可以讓妙妙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回到現代
首先在《捉妖》世界裡,我覺得慕聲並不需要用浮舟的身分向妙妙坦白一切。
依照慕聲的性格,恢復浮舟的記憶後,他不可能那麼快就接受這件事,畢竟他用這個身分活那麼久了,對阿姐、母親、夥伴的情感都不是假的,至少在這個世界裡,他應該對慕聲這個身分更有認同感才對。
因此在系統崩潰之際,他以子期的身分和妙妙訣別,我認為是更合理的。
② 可以讓妙妙記得《捉妖》的一切
回到現代後,我會傾向讓妙妙保留穿越時的所有記憶。
在子期沒有坦白自己就是浮舟的情況下,妙妙只會認為滅天之劫還是發生了,而且當她重新翻閱《捉妖》,卻發現它的劇情沒有變化時,她便會以為過去的一切只是一場夢,現實上什麼都沒發生過。
(重點是「以為」,不是要她真的忘記!)
③ 可以到發表會上才揭露真相
最後,當妙妙看到浮舟將《捉妖》改寫為《永夜星河》,她同樣會前往發表會一探究竟。在現場翻閱小說的同時,她才突然發現那些自以為是夢的故事,全被寫在了《永夜星河》裡,她會無比驚詫、不解,甚至悲喜交加地翻著書,看著曾經的回憶化為文字出現在眼前。
而當翻到末段,她會發現滅天之劫竟被改寫了!世界沒有毀滅,慕姐姐、柳大哥、翠翠……所有人都活了下來,她欣喜若狂、鬆了一口氣,卻又開始疑惑浮舟為何知道這些事。
直到翻至最後一頁,她才看見了那封由浮舟寫的告白信,在信的末尾,熟悉的名字「夏子期」令她恍了恍神,與此同時,一聲熟悉的呼喊聲從後方傳來……
以上才是我心中最理想的結局呈現方式,其實設定我動得不多,只是精簡了浮舟的篇幅,改把重點放在妙妙的視角上。
我覺得《永夜星河》的結局之所以為人詬病,問題在於花太多篇幅刻劃浮舟。畢竟這故事的主角是妙妙和慕聲,即便浮舟穿越成了慕聲,但顯而易見,觀眾並沒有辦法一下就把他們視為同一人。
這種情況下,與其浪費篇幅去刻劃浮舟這個角色,倒不如徹底把他當成一個片尾彩蛋(就跟《步步驚心》的吳奇隆一樣),將視角放回妙妙身上,如此一來,不只頭尾有所呼應,《捉妖》世界也有了明確的 HE 收尾,一舉數得。
▌總結
洋洋灑灑寫了兩篇,一萬多字,真的是越寫越覺得《永夜星河》可惜,明明製作團隊給力、選角貼切、演技精采,連人物和設定都很不錯,無奈劇本實在寫得亂七八糟。該留白的沒留白,該著重的輕輕帶過,給了個吸睛的開頭後,就越來越無聊,好不容易結局的邏輯緊密起來了,比重又超級不平衡,浪費了這麼好的基底。
不過我私心還是很喜歡這部作品,起碼它絕對是我這幾年嗑 CP 嗑得最過癮的古裝劇(上一部大概是三年前的皓嫣了 XD),我甚至能想像它的劇情問題若解決了,我大概又會像四年前一樣,一次寫個十幾篇分析文出來吧(笑)。
希望這兩篇文章能多少將《永夜星河》的優點分享給大家,也期待製作團隊和演員未來能創造更多精采的作品。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