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種利益的真實踐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地藏經》有云,讀誦此經典可得二十八種利益,其中第二利益為善果日增,第五利益為衣食豐足,許多人讀後感應真實不虛,也就越誦越有心得,也越來越心開意解。


有一位高中老師,研究所畢業後在南部一所私立高中教了三年,因為心繫中部的父母,於是決定離職回鄉求職。這位高中老師順利在家鄉找到一所升高中補習班的教職,薪水跟之前的私中差不多,圓滿她想要陪伴父母的心願。返鄉一年,弟弟與弟媳被上司調派對岸工作,不得已將出生一個月的姪子交給母親照顧,小姪子吃喝都很正常,唯獨不愛睡覺,夜裡都要醒個三五遍、五六遍,讓上年紀的母親體力吃不消。


這位高中老師憂心母親健康,主動擔負起陪睡的重任。然而,嫩嬰一夜醒六次是常態,長期下來,這位高中老師睡眠不足,臉色發黃,學生都以為老師貧血或是罹患肝病。兩年後,弟弟和弟媳返台,把姪子帶回台北照顧,這位高中老師終於能一覺到天亮,不過對她來說,母親能夠健康無損才是重點。


有一位年輕人,研究所畢業之後留在竹科工作,由於研究所半工半讀,因此存下一筆頭期款,因緣俱足買了一間起家厝,雖然離竹科車程要三十分鐘,總是自己的房子。五年後,年輕人結婚,妻子的工作地點離家稍遠,年輕人決定賣掉起家厝搬到市中心。年輕人把房子託給房仲處理,賣了兩三年賣不掉,每個月的貸款繳得很心痛。不久,在南部獨居的媽媽年紀大了,家人商量將她接上來照顧,年輕人便說,讓媽媽住在自己的起家厝,自己能就近照顧,貸款也繳得比較甘願踏實。這位老媽媽移居新竹,每天騎機車出門做志工,兒子媳婦不時來探望,生活充實又愉快。


兩歲的姪子被帶回台北之後的隔年,這位高中老師經由朋友介紹與一位在日本經營百貨業的台裔日籍男子結婚,婚後移居東京,過著安平樂道的生活。由於先生事業有成,高中老師不用為五斗米折腰,學花道、茶道,偶爾也去當志工,生活既充實又幸福。


年輕人的老媽媽在兒子的起家厝住了一年餘,有一天,一位仲介帶來一家四口看房子,看房的女主人跟老媽媽小聊一會兒,當場跟仲介表示要買這間房子,按照屋主的開價。兩天後,年輕人與買方正式簽約,房子就這樣賣掉了。原來那天買方感受這位老媽媽身上有一股如沐春風的舒適磁場,心想一定是這幢房子聚氣的關係,因此決定買下。


老智者常說,我們用什麼的心念做人做事,就會得到同樣的回報。不為自己想,為他人著想,老天爺就來為我們想。高中女老師不畏辛苦陪睡嫩嬰,這一份為母親健康著想的心念付出去了,他日就得到不用辛苦,而且衣食豐足的回報。年輕人將房子給老媽媽住,下班後買菜買日用品給老媽媽,從不要求兄弟姊妹支付一分一毫,這一份「額外」的支付和多出來的孝心,老天爺用賣房子的方式補償了他。


這兩位年輕人的共同點都是佛弟子,皆親近且誦讀《地藏經》,經典中所云的二十八種利益,皆為真實不虛。《地藏經》又稱孝經,如果我們的行為沒有符合經典中的一絲一毫,只想貪圖誦經的利益,心不正、念不純,便無法與諸佛菩薩相應,何況得到。


#善果日增

#衣食豐足

#孝經

avatar-img
47會員
1.0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些人以為修行要到深山離群索居,或是到各地的教堂、佛寺或廟宇才能修出一朵百合花或蓮花。其實是也不是,要看自己對修行的解讀。老智者說,修行要入人群,獨善其身無人打擾雖好,也很容易提升對經典旨趣的理解,卻無法藉由五花八門、七嘴八舌、人多嘴雜的言行磨礪出如如不動的心性。 家是最困難的修道場,面對自己
舊傷口沒有試著重新上藥,就會在我們的心裡又刮又割,遇到雷同的事件就刮一下割一下,漫長一生,走到盡頭也是血跡斑斑了。懷恨別人,等於我們的心要一直懷著劇毒,毒液在我們心上日夜滲透,最終中毒的是我們自己不是別人。「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這句話說得非常貼切,心上的那碗毒掉倒了,我們的人生才能真正輕安自在。
人生走到六十歲,若是早一點成家立業,差不多也到了兒孫成群的階段,當然也要開始面臨生離死別的無奈。有人說,六十歲是一個轉折,轉得順就一路七老八十,甚至九十。春貴阿嬤就是這樣的一個老人,六十二歲的時候先生往生,她很哀傷,不過也因為先生的離開,讓她接觸佛法而了解因果,知道人生要行善積德,天天聞法入心,春貴
從前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女孩著急降世,可是偏偏未來的媽媽一點都不思姻緣,到了女孩投胎的時間,凡間的媽媽仍然未婚,為了不錯過投胎的好時光,只好暫且投到未來姑姑的肚子裡,反正都是一家人。 淑雲十歲的時候就去一戶人家應徵管家,她的爸爸重病無法工作,僅靠媽媽幫人洗衣服無法養活十口人。淑雲上工的第一天,
原本功課好、乖巧、聽話、貼心、懂事,集所有優點於一身,突然有一天全部變樣,功課一落千丈、叛逆、頂嘴、翹課、翹家,集所有缺點於一身。一個孩子從父母期待的高處跌落成人人奚落的不孝子,面對孩子的轉變,大人只有絕望和痛徹心扉,孩子則是半懵半懂的繼續傷父母的心,問起原因,他們通常也不知道為什麼。 孩子本
有些人以為修行要到深山離群索居,或是到各地的教堂、佛寺或廟宇才能修出一朵百合花或蓮花。其實是也不是,要看自己對修行的解讀。老智者說,修行要入人群,獨善其身無人打擾雖好,也很容易提升對經典旨趣的理解,卻無法藉由五花八門、七嘴八舌、人多嘴雜的言行磨礪出如如不動的心性。 家是最困難的修道場,面對自己
舊傷口沒有試著重新上藥,就會在我們的心裡又刮又割,遇到雷同的事件就刮一下割一下,漫長一生,走到盡頭也是血跡斑斑了。懷恨別人,等於我們的心要一直懷著劇毒,毒液在我們心上日夜滲透,最終中毒的是我們自己不是別人。「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這句話說得非常貼切,心上的那碗毒掉倒了,我們的人生才能真正輕安自在。
人生走到六十歲,若是早一點成家立業,差不多也到了兒孫成群的階段,當然也要開始面臨生離死別的無奈。有人說,六十歲是一個轉折,轉得順就一路七老八十,甚至九十。春貴阿嬤就是這樣的一個老人,六十二歲的時候先生往生,她很哀傷,不過也因為先生的離開,讓她接觸佛法而了解因果,知道人生要行善積德,天天聞法入心,春貴
從前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女孩著急降世,可是偏偏未來的媽媽一點都不思姻緣,到了女孩投胎的時間,凡間的媽媽仍然未婚,為了不錯過投胎的好時光,只好暫且投到未來姑姑的肚子裡,反正都是一家人。 淑雲十歲的時候就去一戶人家應徵管家,她的爸爸重病無法工作,僅靠媽媽幫人洗衣服無法養活十口人。淑雲上工的第一天,
原本功課好、乖巧、聽話、貼心、懂事,集所有優點於一身,突然有一天全部變樣,功課一落千丈、叛逆、頂嘴、翹課、翹家,集所有缺點於一身。一個孩子從父母期待的高處跌落成人人奚落的不孝子,面對孩子的轉變,大人只有絕望和痛徹心扉,孩子則是半懵半懂的繼續傷父母的心,問起原因,他們通常也不知道為什麼。 孩子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最近一片綠油油,讓我想起有句經典語~ 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 是拉,眼上一堆植物( 韭菜幫 )朋友們,真的都想上天堂了。 先知先覺的人,看到危險,不眷戀後面的波瀾,直接獲利了結,只不過這種了結的程度得看你持有多少股份,要先出全部的幾分之幾。 而我想要把上面的那句改一下~ 好的老師不會送你
Thumbnail
語句 子張學干祿。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以書為媒,傳遞溫暖與力量 在時光的長河中,書籍是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寶盒。 贈書,便是傳遞這光芒的溫暖舉動。 企業,團體組織 "中英文版論語" ​贈書 諮洽
Thumbnail
看自己,要看出不足、缺失,並懂得改進。 看別人,要看出長處、專長,並加以學習。
Thumbnail
以困境為磨練學習成長,視不足為動力突破創新。
Thumbnail
介紹自是、自見、自伐、自矜四種多餘行為。
Thumbnail
善用資源而非積聚成山,重視效益形成良性循環。
Thumbnail
印光大師及[ 太上老君 ]強調了做好人和明白因果報應的重要,以及給出了許多證例證明這些道理。
有位哲學教授這樣說過:三十五歲以前學儒家、以後看道家、六十以後讀佛家。分析教授的意思,人生漸次要學會的是:入世、釋懐、解脫。 三十五歲之前,上養老、下養小,是職場工作的奠基期。如何與人為善?如何𣎴走歪道!學儒家經典是有幫助的,但是別學成了腐儒?是叫你自己去學,而不是要求別人跟你一樣!職場有職場自
Thumbnail
邊有一些朋友,一心嚮往清淨,縱然有心修行,礙於白天要工作,只能利用下班時間或是假日在家誦經念咒。枯竭的心靈要用經典來澆灌,使心靈恢復生機、悟無常開智慧。不過更重要的是走出去,用雙手雙腳行一段經典裡的義理,佛法不是坐在椅子上光讀不練,先熟記於心,然後活用於日常。 有一位太太,聽老師父說要多做善事
Thumbnail
將全文八十一章分類九篇,每篇九章。 已完成章節可點連結至該文。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最近一片綠油油,讓我想起有句經典語~ 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 是拉,眼上一堆植物( 韭菜幫 )朋友們,真的都想上天堂了。 先知先覺的人,看到危險,不眷戀後面的波瀾,直接獲利了結,只不過這種了結的程度得看你持有多少股份,要先出全部的幾分之幾。 而我想要把上面的那句改一下~ 好的老師不會送你
Thumbnail
語句 子張學干祿。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以書為媒,傳遞溫暖與力量 在時光的長河中,書籍是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寶盒。 贈書,便是傳遞這光芒的溫暖舉動。 企業,團體組織 "中英文版論語" ​贈書 諮洽
Thumbnail
看自己,要看出不足、缺失,並懂得改進。 看別人,要看出長處、專長,並加以學習。
Thumbnail
以困境為磨練學習成長,視不足為動力突破創新。
Thumbnail
介紹自是、自見、自伐、自矜四種多餘行為。
Thumbnail
善用資源而非積聚成山,重視效益形成良性循環。
Thumbnail
印光大師及[ 太上老君 ]強調了做好人和明白因果報應的重要,以及給出了許多證例證明這些道理。
有位哲學教授這樣說過:三十五歲以前學儒家、以後看道家、六十以後讀佛家。分析教授的意思,人生漸次要學會的是:入世、釋懐、解脫。 三十五歲之前,上養老、下養小,是職場工作的奠基期。如何與人為善?如何𣎴走歪道!學儒家經典是有幫助的,但是別學成了腐儒?是叫你自己去學,而不是要求別人跟你一樣!職場有職場自
Thumbnail
邊有一些朋友,一心嚮往清淨,縱然有心修行,礙於白天要工作,只能利用下班時間或是假日在家誦經念咒。枯竭的心靈要用經典來澆灌,使心靈恢復生機、悟無常開智慧。不過更重要的是走出去,用雙手雙腳行一段經典裡的義理,佛法不是坐在椅子上光讀不練,先熟記於心,然後活用於日常。 有一位太太,聽老師父說要多做善事
Thumbnail
將全文八十一章分類九篇,每篇九章。 已完成章節可點連結至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