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精心挑選的婚紗照在喜帖寄出後便被束之高閣或被丟棄,我決定選擇自己畫無臉畫。這趟「逼死新娘」的旅程,從婚禮LOGO的發想、紙本喜帖的構思,一路延伸至電子喜帖的製作,耗費不少心力,歷經數次大幅修改,最終才得以呈現出自己滿意的版本。雖然過程疲憊,但完成品所帶來的成就感卻是無與倫比的。
婚禮Logo設計
若想為婚禮注入獨特的主題性,設計一個專屬Logo無疑是絕佳的方式,Logo圖能廣泛應用於婚禮背板、客製化小物貼紙、喜帖,甚至是火漆封蠟,讓每個細節都充滿專屬感。
靈感來源
婚禮Logo的設計方向大致可分為兩種:以圖像為主的設計,適合營造唯美、可愛的氛圍,常見於浪漫風格的婚禮或相關產品設計;另一種則是以簡潔文字為主的設計,更符合簡約、時尚的風格。對於尋找設計靈感的新人,可以直接在Google或Pinterest上搜尋「婚禮Logo」。然而,若追求更高度的客製化,自行設計會更有彈性(當然,直接委託專業設計師也是一個省時省力的好選擇)。若想親自操刀,Canva提供了許多設計範本,方便使用者根據喜好進行調整。
在Pinterest上直接搜尋兩個英文字母加上「logo」(例如「A S logo」),也能快速獲得許多富有設計感的參考圖案。
設計工具
最終,我設計了兩款Logo。一款是將手繪風格的婚紗照線稿,巧妙結合我們姓氏的英文字首,呈現出溫馨又具互動感的圖像式設計。另一款則是以簡潔的姓氏英文字首為主的文字設計,更顯俐落大方。
圖像式的Logo,我選擇在平板上使用免費軟體Sketchbook進行手繪描圖。將婚紗照置於底層,再於新增圖層上勾勒線條。由於是作為LOGO使用,表情無需過於細緻,我特別挑選了兩人互望的畫面,並以簡潔的線條勾勒眼神,更具意境。
實際應用
最終,我主要採用了圖像式的Logo,將其應用於紙本喜帖、婚禮影片的片頭與片尾,以及婚禮現場的螢幕背板,讓整體視覺風格更加一致。


喜帖設計
現今的喜帖設計日趨精美,一開始我只想簡單帶過,但想到先前在調查問卷中詢問朋友們是否期待收到精美喜帖,便下定決心要產出令人驚豔的作品(甚至做了兩版!)。
在瀏覽眾多喜帖設計後,我開始羅列自己喜愛的元素,例如雙面單卡式(中間一度考慮過對開或多層式)、硫酸紙、蝴蝶結緞帶、拱門造型、似顏繪、標記日期的月曆、紅色、紫色以及局部燙金等等。或許你會覺得我太貪心,但將所有喜好列出後,才能在設計過程中逐步篩選,捨棄不協調的元素。
若想快速完成喜帖設計,Canva也提供了許多精美的模板供編輯。此外,近期流行的長頁式電子喜帖,可透過「婚贝请柬」等平台製作,但需留意其內建中文字體多為簡體字。
設計工具
我主要在PPT上進行喜帖的排版,後期再匯入Adobe Illustrator進行輸出。之所以選擇PPT,是因為其操作介面直覺易懂,尤其在文字編輯和字體更換上非常方便,內建的對齊工具也相當順手。然而,PPT的缺點在於沒有圖層設計,若圖案排列較複雜,移動和調整會比較困難,也較難製作出豐富的層次感。此外,文字在輸出前需額外建立外框,以避免字體跑版的問題。
最終,因訂婚與結婚兩場儀式分開舉行,我設計了兩款風格迥異的喜帖。個人偏愛浪漫的紫色,但紫色在印刷上較易產生色差,對色過程耗費許多時間,建議喜帖若有特殊色,在台灣尋找印刷廠商會更為理想。而我的先生則偏愛大氣喜慶的紅色版本。
電子喜帖
相較於紙本喜帖的繁複設計,現今越來越多人傾向於選擇電子喜帖,我的朋友們也不例外。而我一開始使用PPT排版製作喜帖的優勢便在此時展現出來,可以直接利用原本的設計素材,加入動畫和音樂,輕鬆輸出GIF或MP4檔案(當然,單純輸出JPG或PNG圖片也沒問題)。
對我而言,製作電子喜帖並非難事,反而因為這個項目,讓我得以將當初在設計紙本喜帖時忍痛捨棄的元素重新融入(笑)。


完成這些設計後,內心充滿了成就感!朋友們對於電子喜帖竟是用PPT製作出來的,都感到非常驚訝,這份獨特的創意更讓我感到無比自豪。
這段親手打造婚禮Logo與喜帖的過程,雖然充滿挑戰,卻也為我們的婚禮增添了獨一無二的意義。希望我的經驗分享,能為正在籌備婚禮的你/妳帶來一些靈感,勇敢地創造屬於你們的愛情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