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理論:為什麼人們都覺得自己會中樂透?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頭彩中獎機會渺茫,人們卻拼命買彩券!這是為什麼呢?展望理論的解釋

樂透彩獎金累積幾億元後,社會上就會掀起排隊搶購樂透彩的風潮,但其實樂透彩屬於公益性質,獎金總額只佔投注金額的70%左右,也就是說,平均來說買彩券一定是賠錢的,但大家還是樂此不疲,為什麼呢?應該是風險追求吧!但是,如果有五成機率中籤,中籤後可獲得兩倍投注金額,但另外五成機率沒中籤,投注金額沒收,此時,期望值等於100%的投注值,在機率與期望值上,是公平的,沒有損失,比樂透彩還划算,但大部分人卻不願意投注,這是為什麼呢?應該是風險趨避吧!同樣的消費者,正常情況下是風險趨避,但在微小機率下,卻會高估自己得到的機率,反而變成風險追求,怎麼會這麼奇怪呢?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提供很好的解釋。

展望理論的主觀價值函數主張收益與損失並非對稱,損失的重要性高於收益,收益所帶來的正面價值,低於損失所造成的負面價值。

經濟學裡面,有提到風險規避、風險追求,有人傾向於風險規避,因此不喜歡賭博,有人願意風險追求,追逐風險,因此喜歡賭博。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幾個現象,難以用風險規避與風險追求來解釋:

1. 人們在判斷損失或收益時,會以參考點為基礎,而非原點。高於參考點,就是收益,低於參考點,就是損失。

2. 損失與收益不是同等重要的,對於損失的看重,超過收益。

3. 在中等機率的情況下,人們對於中等機率的評價,低於客觀機率。

4. 如果期望值相同,人們會傾向於確定收益,而非機率事件。

5. 人們會傾向於高估微小事件的發生機率。

這幾個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現象,看似不太合理,如何解釋呢?展望理論提供很好的解釋。

展望理論


raw-image


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也翻譯為前景理論,是指不確定下的決策,會計算相對於參考點來說是報酬或是損失,且人們會偏好確定結果的選擇,高估損失造成的價值,低估報酬帶來的價值,並高估微小機率事件的發生率。

展望理論提供兩個重要的函數:主觀價值函數、機率權重函數。

主觀價值函數主張人們的價值,並非如效用函數所說的,收益所產生的正向價值等於損失所帶來的負向價值,展望理論主張,收益所產生的正向價值,低於損失所帶來的負向價值。因此,展望理論使用了這樣的一個經典圖示。

機率權重函數則主張,人們會偏好無機率的確定收益,高估微小機率事件的發生率,並低估中等機率事件的發生率。

展望理論可以用主觀價值函數、機率權重函數的這些主張,來解釋很多行為現象。

展望理論的四個結論

展望理論可以衍生出四個基本結論:

確定效果

處於收益狀態時,人們希望獲得確定收益,是風險規避者。

反射效果

處於損失狀態時,人們願冒險來降低損失,是風險喜好者。這與收益狀況剛好相反。

損失規避

多數人對損失的敏感程度高於對收益的敏感程度。

參照依賴

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由參照點決定。

取自wiki,由 Tianmu peter提供, CC BY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1751005

展望理論的應用

現實生活中,有一些現象,難以用風險規避與風險追求來解釋,但使用展望理論,就能輕鬆解釋:

展望理論可以解釋樂透彩的購買

根據展望理論,人們會傾向於高估微小事件的發生機率,相信自己是幸運兒,相信自己會中頭獎。因此,購買樂透彩是很合理的。

展望理論可以解釋抽獎活動的大獎,真的有助於促進銷售,人們會相信自己有可能是大獎的得獎者,哪怕大家得獎機率很低。

展望理論可以解釋通通有獎比抽獎有效

人們會低估中等機率事件的發生率。因此,抽獎活動如果只有小獎,沒有超級大獎,人們會傾向於低於中獎率。

如果讓人們來選擇,通通有獎是確定收益,而抽獎則是機率,展望理論主張人們會低估中等機率事件的發生率。因此,通通有獎會比抽獎來得有效。

展望理論可以解釋負面口碑的重要性高於正面口碑

負面口碑可以幫助消費者避免踩雷(避免損失),因此負面口碑對於消費者產生的價值,高於正面口碑。這可解釋負面網路口碑影響力較大的負面效應。

展望理論可以解釋稟賦效果

出讓與出售自己擁有的物品,是一種損失,根據展望理論,損失的價值高過擁有產品的價值,這可以解釋稟賦效果。

展望理論可以用於保險宣傳,強調微小機率意外事件的危害

根據展望理論,人們會傾向於高估微小事件的發生機率,對於意外事件,人們會高估發生率。因此,保險宣傳時,可以利用消費者的這種高估微小機率事件發生率的心態。



員工滿意的加薪幅度與原有薪水多寡無關

討論加薪時,公司會認為,薪水已經很高了,沒有必要加薪。但當事人在爭取加薪時,不管薪水已有多少,而只在乎這次加薪幅度是否符合預期。目前薪水為參考點,加薪是從參考點出發,而非原點。

漲價時,關心的重點是漲價幅度,而非目前價格

消費者會比較預期價格與實際價格之間的差異,而非只看絕對價格。本來很便宜的東西,漲價了,還是會有機會被消費者抵制。

口碑平均分相同時,消費者會傾向口碑變化較少的店家

展望理論的主觀價值函數解釋了損失產生的負面價值會比收益產生的正面價值大。如果要冒風險,就要給予額外的報酬,否則人們會傾向於確定收益的選項。因此,口碑評分的平均分數相同時,消費者會傾向於口碑較為一致的店家,而非好壞參半的店家,因為冒風險是需要額外報酬的,人們傾向於無風險的確定收益選項。

延伸閱讀

Kahneman, Daniel; Tversky, Amos (1979).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47 (2): 263–291.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81). 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 science211(4481), 453-458.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92). 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 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5, 297-323.

Barberis, N. C. (2013). Thirty years of prospect theory in economics: A review and assess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7(1), 173-196.

作者:

汪志堅,臺北大學特聘教授

https://sites.google.com/view/prof-wang/ 

avatar-img
1會員
13內容數
消費者行為是個迷人的領域,教了20幾年的消費者行為,消費者行為教科書也更新了七版了,總覺得有永遠教不完的新知識。既然教不完,就放到網路上,讓大家一起來探索這個迷人的消費者行為領域吧!消費者所做的每件事情,看似一點都不理性,但背後都有規律可言,掌握這些規律,就能帶來行銷的大商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汪星人講堂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廣告的不同表現形式及其背後的媒體豐富度理論。作者分析了簡明易懂的廣告與感人微電影的效果,指出不同的溝通目的需要搭配不同豐富度的媒體來達到最佳傳遞效果。文章進一步解析人際與大眾傳播中的媒體豐富度差異,並指出在數位時代,網路媒體和新興科技如何影響資訊的傳達,提供讀者對於訊息傳遞方式的深刻洞見。
很多鐵粉,對品牌極度支持,與品牌高度連結,願付出更多的錢來購買商品,常幫品牌說好話,對品牌產生高度品牌承諾。怎麼樣形容這種鐵粉呢?心理學本來有一個理論:依附理論(依戀理論),可用於解釋親子之間的依附,行銷學者從心理學借用此理論,來形容這種鐵粉現象。鐵粉對品牌的強烈情感連結,就好像小孩對家長依附一樣。
有時候,我們不願標新立異,想要跟別人一樣。但有時候,我們想要與眾不同。怎麼會這麼矛盾呢?「最適獨特化理論」的解釋。 有些人很討厭跟人家撞衫,當自己精心打扮,到了現場卻發現有個人穿得跟自己一樣或風格相近,就會很懊惱。但是,有些時候,我們又希望跟他人融為一體,希望不要標新立異,不要跟團體格格不入。到底
熱炒店內用免費白飯事件,顧客和店家對於白飯供應的認知存在重大差異,引發社會關注和討論。顧客認為可無限續碗,店家堅持免費不是無限供應,這矛盾可從心理契約角度分析。透過該事件可以理解消費者與商家之間未明確約定的默契,及其對消費行為的影響。本文從心理契約角度探討事件原因,以及行銷策略應如何調整以減少誤解。
本文探討了心理帳戶的概念,解釋了人們如何將金錢依照來源及用途劃分為不同的心理帳戶,以及這對消費決策的影響。中獎、年終獎金和月薪的不同分配方式,反映了消費者的行為和心理上的預算原則。此外,心理帳戶也可以用於時間的分配,幫助人們更有效地管理日常生活及娛樂活動,避免過度消費。心理帳戶觀念也可用在時間管理。
口語中,我們常常會講出:「這是我的辦公室」、「我們公司」、「我們學校」 ,也有人真的把辦公室擺設或裝潢得很有個人風格,但其實他只是員工,公司不是他的。這是「公司給他使用的辦公室」,明明是公司的辦公室,為什麼變成是他的辦公室了呢?明明是公司的東西,為什麼變成他的東西了呢?不歸個人所有,但因為個人具有支
本文探討廣告的不同表現形式及其背後的媒體豐富度理論。作者分析了簡明易懂的廣告與感人微電影的效果,指出不同的溝通目的需要搭配不同豐富度的媒體來達到最佳傳遞效果。文章進一步解析人際與大眾傳播中的媒體豐富度差異,並指出在數位時代,網路媒體和新興科技如何影響資訊的傳達,提供讀者對於訊息傳遞方式的深刻洞見。
很多鐵粉,對品牌極度支持,與品牌高度連結,願付出更多的錢來購買商品,常幫品牌說好話,對品牌產生高度品牌承諾。怎麼樣形容這種鐵粉呢?心理學本來有一個理論:依附理論(依戀理論),可用於解釋親子之間的依附,行銷學者從心理學借用此理論,來形容這種鐵粉現象。鐵粉對品牌的強烈情感連結,就好像小孩對家長依附一樣。
有時候,我們不願標新立異,想要跟別人一樣。但有時候,我們想要與眾不同。怎麼會這麼矛盾呢?「最適獨特化理論」的解釋。 有些人很討厭跟人家撞衫,當自己精心打扮,到了現場卻發現有個人穿得跟自己一樣或風格相近,就會很懊惱。但是,有些時候,我們又希望跟他人融為一體,希望不要標新立異,不要跟團體格格不入。到底
熱炒店內用免費白飯事件,顧客和店家對於白飯供應的認知存在重大差異,引發社會關注和討論。顧客認為可無限續碗,店家堅持免費不是無限供應,這矛盾可從心理契約角度分析。透過該事件可以理解消費者與商家之間未明確約定的默契,及其對消費行為的影響。本文從心理契約角度探討事件原因,以及行銷策略應如何調整以減少誤解。
本文探討了心理帳戶的概念,解釋了人們如何將金錢依照來源及用途劃分為不同的心理帳戶,以及這對消費決策的影響。中獎、年終獎金和月薪的不同分配方式,反映了消費者的行為和心理上的預算原則。此外,心理帳戶也可以用於時間的分配,幫助人們更有效地管理日常生活及娛樂活動,避免過度消費。心理帳戶觀念也可用在時間管理。
口語中,我們常常會講出:「這是我的辦公室」、「我們公司」、「我們學校」 ,也有人真的把辦公室擺設或裝潢得很有個人風格,但其實他只是員工,公司不是他的。這是「公司給他使用的辦公室」,明明是公司的辦公室,為什麼變成是他的辦公室了呢?明明是公司的東西,為什麼變成他的東西了呢?不歸個人所有,但因為個人具有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修補心理耗損是很辛苦的過程,我被問過許多問題,常見的有: *我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怎麼找出來? *要從何改變? *想改變觀念,但要調整成為哪一種? *我知道問題在哪裡,可是行之有年的習慣怎麼改? *我改變想法,是不是等於否定過去的我? Heibon的經驗:好的習慣能將自己拉出內耗迴圈,一起跳脫吧!
修補心理耗損是很辛苦的過程,我被問過許多問題,常見的有: *我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怎麼找出來? *要從何改變? *想改變觀念,但要調整成為哪一種? *我知道問題在哪裡,可是行之有年的習慣怎麼改? *我改變想法,是不是等於否定過去的我? Heibon的經驗:好的習慣能將自己拉出內耗迴圈,一起跳脫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從機率的角度思考投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倖存者偏差和過度樂觀的問題。 投資是廣義的機率遊戲,重要的是決策品質,而非特定事件的結果 優秀的投資人永遠都從「機率」的角度思考問題,需要不斷優化與再執行。
Thumbnail
標題這句話,個人在最近一篇文章強調過,事後看,確實是一次成績還算可以的投機機會。 那,這次的極不合理,是投機的機會?還是投胎的機會? 個人怎麼看,都是投機的機會啊!
Thumbnail
人們在股市熱絡的時候,願意冒著更大的風險高價搶進股票,認為冒著更大的風險,就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仔細想想,事實真的如此嗎? 正確地來說,高風險「可能」帶來高報酬。 高風險投資會導致更不確定的結果,可能大賺或者大賠,也就是說,報酬的機率分布地更廣,而且絕不表示更高的報酬一定會實現,如果高風
Thumbnail
沒有時間搶短的我,請停止做夢。有時候總是會手癢想要嘗試猜測自己想要的走向結果,想要先市場反應一步去佈局或是下注,但勝率大概比沒有訓練過的人打全壘打依樣高,真他媽的有病是吧?就算是訓練有素的人都沒有如此高的勝率了,憑什麼認為會比其他人還早一步,如果有搶到時機不要懷疑,肯定是矇到的。市場裡很多人都在吸收
Thumbnail
對於散戶而言,投資的風險在於誤信股價表現的理由,可能實際基本面乏善可陳,只是主力大戶藉機炒作股價,散戶卻誤以為是前景樂觀,以錯誤的信念抱著股票就不會有好的結果。
Thumbnail
各種前景計畫必然是樂觀的,只是不一定可以立即實現獲利,在各種樂觀預估尚未實現之前,都存在不確定性,樂觀的心態總是設想最好的情況,但現實情況不一定會以最好狀態出現。
Thumbnail
股價的波動來自於資金與籌碼的變化,當投資人判斷股價相對於合理價格偏低,就願意投入資金吸納籌碼,理論的合理股價隨時在改變而難以判斷時,資金與籌碼的動向就提供一個參考資訊
Thumbnail
以下不構成投資建議,只是我自己寫來好玩的。隨便算算不要太認真......要是可以預測市場我早就不用當社畜了。
Thumbnail
終於接近160%了 今天的市場波動有讓開槓桿賭運氣的投資人要開始有情緒交易了 好好珍惜市場每一年修理輸家的節奏 這才是最寶貴的財富,非常準的人性指標 只需要判斷預期人性要犯錯的節奏,就可以贏過花錢學一堆技術分析的投資人
Thumbnail
股市高檔區見到的是,法人調高目標價,新聞名嘴對於行情有更多正面的看法(成為反指標),融資餘額持續升高......都是集體情緒樂觀的現象,情緒影響了對於未來的看法,高估未來的經濟情勢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從機率的角度思考投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倖存者偏差和過度樂觀的問題。 投資是廣義的機率遊戲,重要的是決策品質,而非特定事件的結果 優秀的投資人永遠都從「機率」的角度思考問題,需要不斷優化與再執行。
Thumbnail
標題這句話,個人在最近一篇文章強調過,事後看,確實是一次成績還算可以的投機機會。 那,這次的極不合理,是投機的機會?還是投胎的機會? 個人怎麼看,都是投機的機會啊!
Thumbnail
人們在股市熱絡的時候,願意冒著更大的風險高價搶進股票,認為冒著更大的風險,就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仔細想想,事實真的如此嗎? 正確地來說,高風險「可能」帶來高報酬。 高風險投資會導致更不確定的結果,可能大賺或者大賠,也就是說,報酬的機率分布地更廣,而且絕不表示更高的報酬一定會實現,如果高風
Thumbnail
沒有時間搶短的我,請停止做夢。有時候總是會手癢想要嘗試猜測自己想要的走向結果,想要先市場反應一步去佈局或是下注,但勝率大概比沒有訓練過的人打全壘打依樣高,真他媽的有病是吧?就算是訓練有素的人都沒有如此高的勝率了,憑什麼認為會比其他人還早一步,如果有搶到時機不要懷疑,肯定是矇到的。市場裡很多人都在吸收
Thumbnail
對於散戶而言,投資的風險在於誤信股價表現的理由,可能實際基本面乏善可陳,只是主力大戶藉機炒作股價,散戶卻誤以為是前景樂觀,以錯誤的信念抱著股票就不會有好的結果。
Thumbnail
各種前景計畫必然是樂觀的,只是不一定可以立即實現獲利,在各種樂觀預估尚未實現之前,都存在不確定性,樂觀的心態總是設想最好的情況,但現實情況不一定會以最好狀態出現。
Thumbnail
股價的波動來自於資金與籌碼的變化,當投資人判斷股價相對於合理價格偏低,就願意投入資金吸納籌碼,理論的合理股價隨時在改變而難以判斷時,資金與籌碼的動向就提供一個參考資訊
Thumbnail
以下不構成投資建議,只是我自己寫來好玩的。隨便算算不要太認真......要是可以預測市場我早就不用當社畜了。
Thumbnail
終於接近160%了 今天的市場波動有讓開槓桿賭運氣的投資人要開始有情緒交易了 好好珍惜市場每一年修理輸家的節奏 這才是最寶貴的財富,非常準的人性指標 只需要判斷預期人性要犯錯的節奏,就可以贏過花錢學一堆技術分析的投資人
Thumbnail
股市高檔區見到的是,法人調高目標價,新聞名嘴對於行情有更多正面的看法(成為反指標),融資餘額持續升高......都是集體情緒樂觀的現象,情緒影響了對於未來的看法,高估未來的經濟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