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特權:如何理解想享受特權待遇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我有權如此!這是我應得的!我本該享有特別禮遇!人們為什麼這樣想?心理特權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提供很好的解釋。

您遇過想要享受特權待遇的人嗎?明明沒什麼特別,不符合給予特殊待遇的條件,但卻認為別人應該給予他特權待遇。這樣的人,可能強調自己的身份不同,或者強調自己與權貴的社交連結,以證明自己與眾不同,進而要求別人給予特別的待遇。這樣的現象,可以用心理特權(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來加以解釋。

心理特權

在心理學中,心理權利是指一種自我膨脹感(inflated sense),是一種浮誇(exaggerated)的應得感(deservingness)、自我重要感,以及對理應獲得特殊待遇但又不必付出相對應代價的期望。這可算是一種特權心態(Entitlement Mentality),是指根本沒有被特殊禮遇的必要時,一種自己應該獲得禮遇的感覺,當自己沒有獲得禮遇時,就產生了被虧待的感覺。

心理特權屬於心理學理論,並被用於組織行為。除了組織行為以外,也可以用於解釋消費者行為。

工作上的心理特權

在工作上,抱持特權心態的人,會覺得自己在工作上應該有特殊待遇,覺得自己的付出可以較少,但應該獲得更高的報酬。

工作上的心理特權,可能是個人的主觀想法,根本沒人要給特權,只是當事人的一廂情願。

但心理特權也可能真的是有依據的,是因為該員工與高層主管熟識、高層主管特別照顧、受到高層主管賞識。

如果員工與高層之間,確實有特殊關係,此時若再搭配上員工的心理特權感,則會在組織內,要求能享有特別待遇。這種情況下,會在組織內形成小團體,以及特權群體。這裡所講的特權,可能是受到長官重視、被安排較重要的工作、被安排較為簡單的工作、被優先升遷。

消費活動上的心理特權

在消費活動上,抱持特權心態的消費者,會認為自己應該要享受VIP特殊服務。即使自己並非VIP,也認為享受這些特殊禮遇是理所當然的。

嚴重的心理特權感屬於心理疾病

嚴重的心理特權感,可算是一種心理疾病,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指出,患有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NPD)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會出現「雖未達可獲得特權對待的資格,卻認為自己有權獲得特殊待遇」。

因此,嚴重的心理特權感,屬於心理疾病。

有心理特權感的人,並非一定有心理疾病

不是所有具有心理特權感的人,都是心理疾病患者。如果心理特權想法並不嚴重,沒有達到疾病的等級,不需要將之視為疾病。

很多心理疾病狀態,只要不嚴重,就不算疾病,而只是正常的心理狀況。舉例來說,嚴重自戀是一種心理疾病。但普通的自戀,只是一種人格傾向。自戀的人,會在Facebook, Instagram之類社交網站不斷張貼自己的動態,但這不代表一直張貼動態的人,就有心理疾病。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強迫性購買。嚴重的強迫性購買是一種心理疾病,是強迫症的表徵,但不嚴重的強迫性購買,只是一種購物癖。例如:愛收集棒球卡片,看到新的棒球卡片就想買,也許可以說是一種強迫性購買,只要不影響生活,不造成財務危機,就只是棒球卡的收集癖好,沒啥關係。

消費者的心理特權感

擁有心理特權感的消費者,會在消費行為上,期盼自己獲得禮遇。

舉例來說,出國旅行時,如果發現飯店自助餐廳沒有自己國家的食物,或者旅館房間沒有自己國家的電視台,一般旅客可能會覺得沒什麼,畢竟人在外國,但具有心理特權感的消費者,會覺得特別的不滿意。

利用心理特權來進行消費者區隔

廠商也知道有些消費者希望能有「尊榮感」,也就是心理特權。這種心理特權感,很容易轉換為商品,成為行銷的工具。

舉例:優先登機的心理特權感

商務艙、頭等艙,就是最典型的滿足心理特權感的尊榮商品。透過可以提前登機這種心理特權感,來讓消費者的心理特權需求獲得滿足。

商務艙、頭等艙,或許還有牽涉到成本增加,包括座位較寬敞、餐點較佳、福務人員較多、免費行李額度較高、有專屬貴賓室休息等。但有些尊榮服務,成本其實沒有增加,例如航班 優先登機,成本就沒有增加,但仍能滿足心理特權需求。所有人都需要登機,讓擁有貴賓卡的消費者提早登機,只是改變登機順序,並無成本,但卻滿足這些消費者的心理特權需求。

舉例:電話客服優先接聽的心理特權感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銀行的電話客服,或是銀行的專屬理財專員服務。對於電話客服系統來說,每一通電話都要被接聽,只是接聽順序問題,改變接聽順序並不會影響到成本。但讓VIP顧客不必等待,就能讓VIP顧客感覺到自己的心理特權。

舉例:名牌專賣店將其他客人清場呈現心理特權感

有一種江湖謠言說道,貴婦、尊榮VIP、金字塔頂端消費者,到名牌奢侈品專賣店購買時,只要是夠重要的顧客,名牌奢侈品廠商會進行清場,讓貴婦、尊榮VIP可以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進行選購。這其實是善用心理特權的一種行銷手法。因為這些名牌奢侈品專賣店本來就比較少消費者,被干擾的程度其實不會太高,但進行清場是一種「特殊禮遇」,可以滿足這些金字塔頂端消費者的心理特權需要。

心理特權與消費行為

具有心理特權需求的消費者,會購買能讓自己獲得特權的產品。

而能夠讓自己與眾不同的商品或行為,例如奢侈品、商務艙等,都有可能成為心理特權會影響的消費行為。


心理特權?心理權利?心理賦權?心理特權感?心理權利感?

要找到一個中文,來翻譯Entitlement這個名詞,還有點困難。主要是因為翻譯成權利,容易被誤解成Right,翻譯成特權,容易被誤解為Privilege,翻譯為賦權,容易被誤解成Empowerment。因此,我們先用Google Scholar搜尋,看看中文學者都怎麼用中文稱呼這個專業術語。

  • 搜尋關鍵字:"Entitlement" + "心理特權" = 4ˇ3篇
  • 搜尋關鍵字:"Entitlement" + "心理權利" =24篇
  • 搜尋關鍵字:"Entitlement" + "心理賦權" = 3篇
  • 搜尋關鍵字:"Entitlement" + "心理權利感" = 15篇
  • 搜尋關鍵字:"Entitlement" + "心理權利感" = 9篇
  • 搜尋關鍵字:"Entitlement" + "心理應得權利" =13篇

就學術論文主題來說,這數目不算多,表示這主題還沒被做爛。但要怎麼翻譯,也仍無普遍共識。

心理特權量表

要衡量心理特權,依發展歷程,大概有三種可能:自戀人格量表中的自戀特權、心理特權量表、特權態度量表。

自戀人格量表中的自戀特權

在沒有專屬量表之前,要衡量心理權利,可以使用1979年的自戀人格量表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NPI,而心理特權是自戀人格的一部分,稱為narcissistic entitlement。

NPI 這個量表隨著時間演變,從1979年的220題,演進到NPI-40 (1984)、NPI-16 (2006)以及新版的NPI-1 inventory (2014)。

不過,這個量表與自戀這種心理失序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NPD)自戀型人格障礙有關,屬於心理疾病。若使用此量表,在觀念推導時,幾乎無法脫離自戀這樣的心理狀態,成了心理特權這個主題發展時的限制。

心理特權量表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 Scale (PES)

學者在2004年發展了心理特權量表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 Scale (PES)。因為有了簡明易懂的衡量工具,使得這個領域也開始蓬勃發展了起來。

特權態度問卷Entitlement Attitudes Questionnaire

學者在2015年發展的另一份量表權利態度問卷Entitlement Attitudes Questionnaire,進行了28國的跨國研究,將權利區分為三個構面:Active主動權利、Passive被動權利和Revenge報復權利。積極權利是指保護個人權利的傾向;被動權利是指期望其他人或機構應該滿足個人需求的義務和期望。報復權利是指個人權利受侵犯時保護個人權利、以及以牙還牙的傾向。 此問卷共有15 題。

心理特權的前因

自戀

因為心理特權的觀念,先來自於自戀,因此自戀當然是心理特權的主要前因之一。

優越感

優越感與自戀息息相關,自然有可能成為心理特權的前因。

社會階級與財富

社會上,許多優先順序特權,都與消費金額或社經地位有關,許多奢侈性消費,也都與財富有關。因此,高社會階級與高財富,有可能會讓消費者產生優越感,進而產生心理特權感。

法律上的權利,以及心理上的權利,不一定完全相同

Entitlement也可用來稱呼法律上的應得權益。此時的權利,是指在法律上應得的權利。

心理權利與資訊系統的權限管理,是完全不同一件事

不同使用者登入資訊系統時,可以使用的功能不同,這種根據不同帳號賦予權限,在英文也叫做Entitlement Management,合宜的中文翻譯為權限管理。因為同樣使用Entitlement這個字,因此,有可能會被搞混。必須注意,在資訊系統中,Entitlement Management是指給予使用者的權限管理。與本文所說的心理權利(Psychological Enetitlement),沒啥關係。

延伸閱讀

Raskin, R. N., & Hall, C. S. (1979).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NPI). APA PsycTests.

Campbell, W. K., Bonacci, A. M., Shelton, J., Exline, J. J., & Bushman, B. J. (2004). 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 Interpersonal consequences and validation of a self-report mea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83(1), 29-45.

Żemojtel-Piotrowska, M. A., Piotrowski, J. P., Cieciuch, J., Calogero, R. M., Van Hiel, A., Argentero, P., ... & Wills-Herrera, E. (2017).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 in 28 countries.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33(3), 207-217.

Martin, B. A., Jin, H. S., & Trang, N. V. (2017). The entitled tourist: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 and cultural distance on tourist judgments in a hotel context.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34(1), 99-112.

本文作者:

汪志堅,台北大學特聘教授 https://sites.google.com/view/prof-wang/  

avatar-img
1會員
13內容數
消費者行為是個迷人的領域,教了20幾年的消費者行為,消費者行為教科書也更新了七版了,總覺得有永遠教不完的新知識。既然教不完,就放到網路上,讓大家一起來探索這個迷人的消費者行為領域吧!消費者所做的每件事情,看似一點都不理性,但背後都有規律可言,掌握這些規律,就能帶來行銷的大商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汪星人講堂 的其他內容
前幾年,論文抄襲困擾著政治人物,很多人中箭落馬!但以後不會有抄襲論文了,取而代之的會不會是AI產生的假論文?AI偽造論文到底有多容易?潘朵拉的盒子已被打開,學術界要自律,也要找出因應措施。 只要10分鐘,就能用AI偽造一篇論文。AI寫論文,已非天方夜譚。從緒論、文獻探討、研究假說發展...快速搞定。
樂透彩獎金累積幾億元後,社會上就會掀起排隊搶購樂透彩的風潮,但其實平均來說,買彩券一定是賠錢的,但大家還是樂此不疲,為什麼呢?展望理論提供很好解釋。展望理論是指不確定下的決策,會計算相對於參考點來說是報酬或損失,且人們會偏好確定結果,高估損失,低估報酬帶來的價值,並高估微小機率事件的發生率。
本文探討廣告的不同表現形式及其背後的媒體豐富度理論。作者分析了簡明易懂的廣告與感人微電影的效果,指出不同的溝通目的需要搭配不同豐富度的媒體來達到最佳傳遞效果。文章進一步解析人際與大眾傳播中的媒體豐富度差異,並指出在數位時代,網路媒體和新興科技如何影響資訊的傳達,提供讀者對於訊息傳遞方式的深刻洞見。
很多鐵粉,對品牌極度支持,與品牌高度連結,願付出更多的錢來購買商品,常幫品牌說好話,對品牌產生高度品牌承諾。怎麼樣形容這種鐵粉呢?心理學本來有一個理論:依附理論(依戀理論),可用於解釋親子之間的依附,行銷學者從心理學借用此理論,來形容這種鐵粉現象。鐵粉對品牌的強烈情感連結,就好像小孩對家長依附一樣。
有時候,我們不願標新立異,想要跟別人一樣。但有時候,我們想要與眾不同。怎麼會這麼矛盾呢?「最適獨特化理論」的解釋。 有些人很討厭跟人家撞衫,當自己精心打扮,到了現場卻發現有個人穿得跟自己一樣或風格相近,就會很懊惱。但是,有些時候,我們又希望跟他人融為一體,希望不要標新立異,不要跟團體格格不入。到底
熱炒店內用免費白飯事件,顧客和店家對於白飯供應的認知存在重大差異,引發社會關注和討論。顧客認為可無限續碗,店家堅持免費不是無限供應,這矛盾可從心理契約角度分析。透過該事件可以理解消費者與商家之間未明確約定的默契,及其對消費行為的影響。本文從心理契約角度探討事件原因,以及行銷策略應如何調整以減少誤解。
前幾年,論文抄襲困擾著政治人物,很多人中箭落馬!但以後不會有抄襲論文了,取而代之的會不會是AI產生的假論文?AI偽造論文到底有多容易?潘朵拉的盒子已被打開,學術界要自律,也要找出因應措施。 只要10分鐘,就能用AI偽造一篇論文。AI寫論文,已非天方夜譚。從緒論、文獻探討、研究假說發展...快速搞定。
樂透彩獎金累積幾億元後,社會上就會掀起排隊搶購樂透彩的風潮,但其實平均來說,買彩券一定是賠錢的,但大家還是樂此不疲,為什麼呢?展望理論提供很好解釋。展望理論是指不確定下的決策,會計算相對於參考點來說是報酬或損失,且人們會偏好確定結果,高估損失,低估報酬帶來的價值,並高估微小機率事件的發生率。
本文探討廣告的不同表現形式及其背後的媒體豐富度理論。作者分析了簡明易懂的廣告與感人微電影的效果,指出不同的溝通目的需要搭配不同豐富度的媒體來達到最佳傳遞效果。文章進一步解析人際與大眾傳播中的媒體豐富度差異,並指出在數位時代,網路媒體和新興科技如何影響資訊的傳達,提供讀者對於訊息傳遞方式的深刻洞見。
很多鐵粉,對品牌極度支持,與品牌高度連結,願付出更多的錢來購買商品,常幫品牌說好話,對品牌產生高度品牌承諾。怎麼樣形容這種鐵粉呢?心理學本來有一個理論:依附理論(依戀理論),可用於解釋親子之間的依附,行銷學者從心理學借用此理論,來形容這種鐵粉現象。鐵粉對品牌的強烈情感連結,就好像小孩對家長依附一樣。
有時候,我們不願標新立異,想要跟別人一樣。但有時候,我們想要與眾不同。怎麼會這麼矛盾呢?「最適獨特化理論」的解釋。 有些人很討厭跟人家撞衫,當自己精心打扮,到了現場卻發現有個人穿得跟自己一樣或風格相近,就會很懊惱。但是,有些時候,我們又希望跟他人融為一體,希望不要標新立異,不要跟團體格格不入。到底
熱炒店內用免費白飯事件,顧客和店家對於白飯供應的認知存在重大差異,引發社會關注和討論。顧客認為可無限續碗,店家堅持免費不是無限供應,這矛盾可從心理契約角度分析。透過該事件可以理解消費者與商家之間未明確約定的默契,及其對消費行為的影響。本文從心理契約角度探討事件原因,以及行銷策略應如何調整以減少誤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探討不同人對生活和心靈的追求,提供關於心理分類法、占星、MBTI等系統的瞭解和接納,以及如何表達自己。透過接受自己、尊重差異,找到自己的生活目的和幸福感。
Thumbnail
通過心理測驗找到自己的情緒主角,並強調了心理測驗如何協助個人探索自己,提供了不同的視角和促進自我接納的方法。此外,文章還提供了個人成長的行動計劃和改進方向。如果你對心理測驗感興趣,這篇文章將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Thumbnail
你們有聽過冒牌者症候群嗎? 冒牌者症候群是一個人面對他人的肯定、讚賞或是獲得的好事,有接收困難,難以自我肯定,對讚賞反而習慣感到擔憂或威脅的一個回應特質。 我曾經也有類似的特質迴路,至今也仍然有一點點,但是,我仍然想分享一些我的心路歷程, 歡迎參考。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自戀型人格通常表現為對自己的過度關注、自負、渴望被讚美,以及對他人缺乏同理心。以下是一些其行為特徵:自我中心、自負和自大、渴望被讚美……
Thumbnail
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可能涉及到多種心理素質和因素,從以下幾點概括….
Thumbnail
‘’過自己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才是‘’,相信這句話會讓遭受情緒勒索的朋友們點頭如搗蒜吧 這句話在提醒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直視自己的情緒和內在世界,勇於面對自己的痛苦、恐懼或不安,要認真觀察自己的情緒反應,理解它們的起因和影響,並尋找健康的方式來處理和釋放這些情緒 同時,這句話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探討不同人對生活和心靈的追求,提供關於心理分類法、占星、MBTI等系統的瞭解和接納,以及如何表達自己。透過接受自己、尊重差異,找到自己的生活目的和幸福感。
Thumbnail
通過心理測驗找到自己的情緒主角,並強調了心理測驗如何協助個人探索自己,提供了不同的視角和促進自我接納的方法。此外,文章還提供了個人成長的行動計劃和改進方向。如果你對心理測驗感興趣,這篇文章將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Thumbnail
你們有聽過冒牌者症候群嗎? 冒牌者症候群是一個人面對他人的肯定、讚賞或是獲得的好事,有接收困難,難以自我肯定,對讚賞反而習慣感到擔憂或威脅的一個回應特質。 我曾經也有類似的特質迴路,至今也仍然有一點點,但是,我仍然想分享一些我的心路歷程, 歡迎參考。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自戀型人格通常表現為對自己的過度關注、自負、渴望被讚美,以及對他人缺乏同理心。以下是一些其行為特徵:自我中心、自負和自大、渴望被讚美……
Thumbnail
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可能涉及到多種心理素質和因素,從以下幾點概括….
Thumbnail
‘’過自己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才是‘’,相信這句話會讓遭受情緒勒索的朋友們點頭如搗蒜吧 這句話在提醒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直視自己的情緒和內在世界,勇於面對自己的痛苦、恐懼或不安,要認真觀察自己的情緒反應,理解它們的起因和影響,並尋找健康的方式來處理和釋放這些情緒 同時,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