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孤單的韭菜心理學-砍在阿呆谷,波段抱不住,聊聊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談行為經濟學,要跳脫韭菜宿命不能不知道的前景理論

相信絕大部分的市場散戶,老是覺得,為什麼股票總是賣在波段起漲點,然後套牢的股票卻又捨不得早點停損出清。

或是今天股票賺了20000元,開心的情緒,對比今天損失20000元,那種心頭一揪的情緒,好像就變得比較雲淡風輕。反倒是就算只虧了5000塊,那種低落的心情,好像就已經壓過賺2000塊的快樂了

其實絕大部分的人,都有類似的感觸,所以別擔心,其實你不孤單,這樣的心理現象,正符合行為經濟學當中很著名的理論-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前景理論又稱展望理論,這個理論是由兩位心理學的教授心理學教授D. Kahnemen 以及 A. Tversky提出,用來解釋行為經濟學的一個理論。

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像是之前提到的效率市場理論,其實都基於一個假設,那就是所有投資人都是理性的,也就是所有人的投資決策都是充分了解跟消化市場的訊息之後,根據整體理性的衡量,來做出對應的決策。

不過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表現出來的決策模式,卻往往存在某種程度上的偏差,也就是說,人心理層面的影響,會讓絕大部分的人沒辦法做到"理性"的分析客觀風險跟利益,而做出最佳的決策。

這套理論講述了一般人心理上是如何影響行為決策的。

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

其中我覺得大家最感同身受的就是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前景理論認為絕大部分的人對於損失的敏感程度會高於獲利的敏感程度

以下面這張圖為例子:

當我們獲得100元,則心理上的感受就是得到100元,兩者是相同的。不過當我們損失40元,心理上的感受卻可能會大於40元,甚至感覺像是損失100元一樣。因此圖形上並不會是對稱的,因為我們對於損失的敏感程度較獲利來的大。

確定效應(Certainty Effect)

而所謂確定效應,描述的是絕大部分人會傾向於選擇能夠完全掌握在手的好處,而不願意選擇另一個很大機率會更好,但是有一定機率會一無所有的機會,概念上就像是我們在股票市場常聽到的"落袋為安"。

小時候我們都學過機率跟期望值,理論上客觀最佳的選擇是選擇期望值高的。

假設有兩種情況:

A. 你百分百會可以獲得2500元

B. 你有百分之九十的機會可以獲得3000元,但是有百分之十的機會會什麼都沒有

以期望值來說,選擇B的期望值是2700,是大於A的2500元,但是絕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A,先落袋為安。換句話說,人在面對獲利的時候,是不喜歡冒險的,這就是確定效應

反射效應(Reflection Effect)

跟確定效應相反,當我們在面對虧損的時候,大部分的人會願意冒更多的險

舉個例子來說:

A. 你百分之百要虧掉2000元

B. 你有90%的機率虧2500,但是你有10%機率完全不虧錢。

跟前面確定效應一樣,如果考慮期望值,B選項的期望值是-2250,虧損其實是比A還要大的,因此客觀來說,我們要選擇的是A。

不過絕大部分的人,會寧願選擇B,賭看看那10%不賠錢的可能性。

在面對虧損的時候,人反而比較願意冒險,這就是反射效應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大家常常對於已經套牢虧損的股票,都捨不得賣,因為內心還是期待有解套的那一天,縱使公司的基本面跟營運都出現狀況,還是希望可以賭到他起死回升的那一天。

參照依賴(Reference Dependence)

傳統經濟學認為,財富對人的感受效應是絕對的,薪水100萬跟80萬的愉悅程度定是前者比較高。

不過當在這下列兩者情況:

A.同部門同事的平均薪水是150萬,而我的薪水是100萬。

B.同部門同事的平均薪水是50萬,而我的薪水是80萬。

研究發現,在B選項當中,其實人感受的愉悅程度是高於A的,因此絕對薪水得高低並不等於實際上對人的感受程度,更多時候心裡的滿足程度是透過跟參考點比較而得來的。

因此人天生的特性,就是會選定一個參考點來做決策,同樣的客觀條件下,選定完全不同的參照點,則做出的決策可能也會完全不一樣,這就是參照依賴

心得:

如同標題所說的,我們常常覺得股票操作上,總是買了就套牢,賣了就噴發,抱股抱不住,停損又不甘心。

放心,研究告訴我們,我們真的不孤單,絕大部分的人,天生的心裡層面,就是自然而然的存在這種偏差,這也是廣大散戶韭菜之所以常常會成為法人或投顧眼中肥肉的原因。

前陣子常聽到一個股票策略的名詞,叫做「反市場」邏輯,也就是說,當我知道絕大部分的人都存在這種心理偏差,會影響所做的決策,那我就試著跟市場主流的看法對做,就有機會也站在法人這邊,趁機得到套利機會。

雖然反市場邏輯不一定是萬靈丹,但是當我們從現在知道了這樣的心理偏誤,存在於大部分的投資者當中,我們要努力的,就是盡早練習,訓練自己在虧損或獲利的情況下,都還是能客觀的做出決策,而不是單純看心情來主觀的操作,這樣持之以恆,相信未來的操作之路才會越來越順遂。

免責聲明: 本篇文章僅就公開資訊進行主觀分析,僅供投資朋友參考,不應當做投資依據,投資朋友仍然需要根據自身風險承擔能力作為投資判斷,盈虧自負。

本文同步刊載於勳仔的理財小角落,歡迎加入>>勳仔的理財小角落 FB專頁<<,接收最新的理財文章資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勳仔的沙龍
107會員
81內容數
勳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股市大跌怎麼辦?相信這是現在美股跟台股投資人最想問的問題! 指數投資的投資人,在史詩級大跌下,虧損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減少虧損,盡力保全資產,撐過這段風暴呢? 這篇文章介紹4個利用期權做台股指數投資可以拿來運用的小訣竅,讓我們更有勇氣跟底氣面對可能來的史詩級風暴
Thumbnail
2025/04/05
股市大跌怎麼辦?相信這是現在美股跟台股投資人最想問的問題! 指數投資的投資人,在史詩級大跌下,虧損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減少虧損,盡力保全資產,撐過這段風暴呢? 這篇文章介紹4個利用期權做台股指數投資可以拿來運用的小訣竅,讓我們更有勇氣跟底氣面對可能來的史詩級風暴
Thumbnail
2025/01/11
本文分享勳仔利用「指數節稅多元收益投資法」創造獲利的技巧,主要透過賣出週選擇權及轉倉策略 (rolling) 來提升績效。文中詳細說明垂直轉倉、水平轉倉及對角轉倉三種技巧,並以實際例子說明如何在不同市場狀況下運用這些策略,藉以增加權利金收入,提升整體投資報酬。
Thumbnail
2025/01/11
本文分享勳仔利用「指數節稅多元收益投資法」創造獲利的技巧,主要透過賣出週選擇權及轉倉策略 (rolling) 來提升績效。文中詳細說明垂直轉倉、水平轉倉及對角轉倉三種技巧,並以實際例子說明如何在不同市場狀況下運用這些策略,藉以增加權利金收入,提升整體投資報酬。
Thumbnail
2024/12/28
縱使我們知道指數投資長期向上,但是過往經驗,總是會經歷過幾段系統性風險而大幅下挫的區間,那麼究竟我們不管這個短期的波動,持續定期定額,持續買進指數好呢?還是先把錢存下來,等到黑天鵝事件來臨,大盤崩盤在大筆投入買進指數好呢? 持續買進 vs. 逢低買進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2024/12/28
縱使我們知道指數投資長期向上,但是過往經驗,總是會經歷過幾段系統性風險而大幅下挫的區間,那麼究竟我們不管這個短期的波動,持續定期定額,持續買進指數好呢?還是先把錢存下來,等到黑天鵝事件來臨,大盤崩盤在大筆投入買進指數好呢? 持續買進 vs. 逢低買進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影響你的那些!行為經濟學! 心理帳戶、定錨效應、沉默成本謬論、損失趨避,這些就是我們這廣大的散戶朋友常常在任何交易時發生的心理偏誤。傳統的經濟學告訴我們,人們做經濟決策是理性的,不會參雜過多的個人情緒。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購買名牌包時並非精打細算;股市虧損時遲遲不肯賣出也非理性的行為。因此心理學家
Thumbnail
影響你的那些!行為經濟學! 心理帳戶、定錨效應、沉默成本謬論、損失趨避,這些就是我們這廣大的散戶朋友常常在任何交易時發生的心理偏誤。傳統的經濟學告訴我們,人們做經濟決策是理性的,不會參雜過多的個人情緒。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購買名牌包時並非精打細算;股市虧損時遲遲不肯賣出也非理性的行為。因此心理學家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談論一個非常重要,卻又常被忽視的主題:投資心態。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我一直在努力賺錢,卻感覺自己越來越窮?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已經做了所有應該做的事,但財富卻似乎離你越來越遠?也許你已經犯了致命的投資錯誤卻不自知。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談論一個非常重要,卻又常被忽視的主題:投資心態。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我一直在努力賺錢,卻感覺自己越來越窮?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已經做了所有應該做的事,但財富卻似乎離你越來越遠?也許你已經犯了致命的投資錯誤卻不自知。
Thumbnail
我在大學一年級時有選修投資學課程,我記得當時老師有問大家一個問題,投資分析有幾個面向,就把以下面向寫在黑板上,問底下學生說,你們覺得哪一個是最重要的,當時關於投資其實一大堆東西都不懂,內心也沒有答案,印象台下學生就回說什麼內線交易最好賺之類的,但是在這個金錢遊戲之中,以為的內線就真的是內線嗎? 基本
Thumbnail
我在大學一年級時有選修投資學課程,我記得當時老師有問大家一個問題,投資分析有幾個面向,就把以下面向寫在黑板上,問底下學生說,你們覺得哪一個是最重要的,當時關於投資其實一大堆東西都不懂,內心也沒有答案,印象台下學生就回說什麼內線交易最好賺之類的,但是在這個金錢遊戲之中,以為的內線就真的是內線嗎? 基本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先說本篇文章沒有打算攻擊誰誰誰,只是大叔我一直在思考回測時的一個數字,一個一般人都不太在意的數字,直到上週站在陽台看風景時,覺得似乎可以當下的情境來舉例,於是就想寫下來。 在進入那個數字的思考前,先來看看來自維基百科上的一段說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先說本篇文章沒有打算攻擊誰誰誰,只是大叔我一直在思考回測時的一個數字,一個一般人都不太在意的數字,直到上週站在陽台看風景時,覺得似乎可以當下的情境來舉例,於是就想寫下來。 在進入那個數字的思考前,先來看看來自維基百科上的一段說明,
Thumbnail
心理效應都是在認知與情緒當中發生的,尤其是在投資市場,恐懼、貪婪、跟風等等的,都是在投資市場上常常出現的心理現象,在這篇文章中會進行解析與探討。
Thumbnail
心理效應都是在認知與情緒當中發生的,尤其是在投資市場,恐懼、貪婪、跟風等等的,都是在投資市場上常常出現的心理現象,在這篇文章中會進行解析與探討。
Thumbnail
人們在面對賺錢的機會,會傾向選擇「肯定」的答案;反之,面臨虧錢的可能,則常會有賭一把的狀況...
Thumbnail
人們在面對賺錢的機會,會傾向選擇「肯定」的答案;反之,面臨虧錢的可能,則常會有賭一把的狀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