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更想追求心靈的寧靜,因為覺得天天都在跟時間賽跑,往往在做這件事時,心中已經在盤算下一件事了,心永遠在浮動、急躁、匆忙、緊迫都變成常態了,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品質一直循環下去。
試著「放下」這2個字,也是最常與自己的意見相左,就好像拿起一塊沉重的石頭,不久後,便開始感覺它的重量,但又不知如何放下它,因此一直忍受這個重擔。
有人跟我說:若拋開它,我將一無所有;另一邊又有人說:拋開它,我會得到很大的利益,但這時的耳朵總是關著,不相信;但心𥚃始終相信:若拋開它,我將一無所有;因此,又繼續帶著那塊沉重的石頭,直到筋疲力盡且不勝負荷時,遍體鱗傷才不得不拋開它。
當想要放下時,怕失去一切,從此一無所有;但真正拋開它之後,頓時才體會到不執著的好處,且親自感受到,背著石頭是多麼沉重。但在放下前,不可能了解放下石頭的感受,持續盲目的抱著它,直到抱不動才肯鬆手。
人生就是反反覆覆的磨鍊與挫折,才能體會放下石頭的舒適與輕鬆,不久之後,可能再次背起石頭時,但已經知道結局是如何,因此比較容易放下,也更能了解重擔的痛苦與放下的輕鬆。
突然想起陶淵明有首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何時才能達到這境界啊!
也許就是要學習陶淵明的「心遠」,才能懂得「放下」,每天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靜下來,沉澱自己,唯有收攝六根,忍心不動,才不致於散亂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