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心 紀錄 第1篇 放下

逸-avatar-img
發佈於練心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隨著年齡增長,更想追求心靈的寧靜,因為覺得天天都在跟時間賽跑,往往在做這件事時,心中已經在盤算下一件事了,心永遠在浮動、急躁、匆忙、緊迫都變成常態了,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品質一直循環下去。



試著「放下」這2個字,也是最常與自己的意見相左,就好像拿起一塊沉重的石頭,不久後,便開始感覺它的重量,但又不知如何放下它,因此一直忍受這個重擔。



有人跟我說:若拋開它,我將一無所有;另一邊又有人說:拋開它,我會得到很大的利益,但這時的耳朵總是關著,不相信;但心𥚃始終相信:若拋開它,我將一無所有;因此,又繼續帶著那塊沉重的石頭,直到筋疲力盡且不勝負荷時,遍體鱗傷才不得不拋開它。



當想要放下時,怕失去一切,從此一無所有;但真正拋開它之後,頓時才體會到不執著的好處,且親自感受到,背著石頭是多麼沉重。但在放下前,不可能了解放下石頭的感受,持續盲目的抱著它,直到抱不動才肯鬆手。



人生就是反反覆覆的磨鍊與挫折,才能體會放下石頭的舒適與輕鬆,不久之後,可能再次背起石頭時,但已經知道結局是如何,因此比較容易放下,也更能了解重擔的痛苦放下的輕鬆。



突然想起陶淵明有首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何時才能達到這境界啊!

也許就是要學習陶淵明的「心遠」,才能懂得「放下」,每天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靜下來,沉澱自己,唯有收攝六根,忍心不動,才不致於散亂放逸。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逸的沙龍
8會員
16內容數
這平台讓我能𣈱所欲言,分享,突來的靈感,也許是一句話、文章、故事、生活的學習中的心得…
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5
看見他人成就時,為何有人歡喜有人嫉妒?關鍵在於「如理作意」,也就是正面思考。文章以「亡斧者」的故事說明,負面思考容易產生多疑與執著,而正面思考則能化解負面情緒,提升智慧。唯有透過不斷練習覺察與如理作意,才能在面對外境時保持自在。
Thumbnail
2025/03/25
看見他人成就時,為何有人歡喜有人嫉妒?關鍵在於「如理作意」,也就是正面思考。文章以「亡斧者」的故事說明,負面思考容易產生多疑與執著,而正面思考則能化解負面情緒,提升智慧。唯有透過不斷練習覺察與如理作意,才能在面對外境時保持自在。
Thumbnail
2025/01/01
「外離相為禪,內不外為定」的禪修心得與體悟,探討如何透過覺察與練習,安住當下,不被外境干擾,提升身心自在。
Thumbnail
2025/01/01
「外離相為禪,內不外為定」的禪修心得與體悟,探討如何透過覺察與練習,安住當下,不被外境干擾,提升身心自在。
Thumbnail
2024/12/07
本文探討作家瓊瑤與三毛在面對愛別離時的心境,並引用佛教教義,闡述生命的無常與情感的流轉。文章回顧她們的作品與生活,透視失去所帶來的痛苦,以及自我安慰和心靈修行的重要性。提醒讀者珍惜當下,接受生活中的一切變化,作為面對情感困境的智慧。
Thumbnail
2024/12/07
本文探討作家瓊瑤與三毛在面對愛別離時的心境,並引用佛教教義,闡述生命的無常與情感的流轉。文章回顧她們的作品與生活,透視失去所帶來的痛苦,以及自我安慰和心靈修行的重要性。提醒讀者珍惜當下,接受生活中的一切變化,作為面對情感困境的智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現代生活壓力大,如何快速恢復情緒平衡?本文提供5種方法:冥想、感恩日記、運動、自我對話和親近大自然,並分享如何將這些技巧融入日常生活,幫助你找回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現代生活壓力大,如何快速恢復情緒平衡?本文提供5種方法:冥想、感恩日記、運動、自我對話和親近大自然,並分享如何將這些技巧融入日常生活,幫助你找回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世界裡,壓力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身心。當情緒累積到一個臨界點時,如何讓自己回歸平靜...
Thumbnail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世界裡,壓力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身心。當情緒累積到一個臨界點時,如何讓自己回歸平靜...
Thumbnail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焦慮已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來自工作壓力、家庭責任還是生活中的種種挑戰,焦慮往往像影子般無處不在。當焦慮積壓在心頭,許多人感到無法擺脫,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的質量。這時,冥想作為一種簡單且有效的減壓工具,能幫助我們平靜心情,舒緩焦慮,並重新找回內心的寧靜。
Thumbnail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焦慮已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來自工作壓力、家庭責任還是生活中的種種挑戰,焦慮往往像影子般無處不在。當焦慮積壓在心頭,許多人感到無法擺脫,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的質量。這時,冥想作為一種簡單且有效的減壓工具,能幫助我們平靜心情,舒緩焦慮,並重新找回內心的寧靜。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身心靈的平衡對健康至關重要。本文探討了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及其影響,並提供簡單的呼吸法和心理策略來改善壓力管理。文章中提到,關注內心感受和過度的完美主義可能導致焦慮,進而影響身體健康。透過冥想和創造獨處時間可以幫助重拾平衡,提升我們的日常生活質量,讓我們朝著理想的自己邁進。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身心靈的平衡對健康至關重要。本文探討了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及其影響,並提供簡單的呼吸法和心理策略來改善壓力管理。文章中提到,關注內心感受和過度的完美主義可能導致焦慮,進而影響身體健康。透過冥想和創造獨處時間可以幫助重拾平衡,提升我們的日常生活質量,讓我們朝著理想的自己邁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活中的挑戰與波動如何成為內心成長的機會。當我們學會包容與釋懷,心靈將獲得真正的平靜,以應對各種困難。文章提供了幾個重要的心態建議,包括不計較、不留戀,以及以寬廣的心胸面對生活的起伏。這些心靈的啟示將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從容不迫,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活中的挑戰與波動如何成為內心成長的機會。當我們學會包容與釋懷,心靈將獲得真正的平靜,以應對各種困難。文章提供了幾個重要的心態建議,包括不計較、不留戀,以及以寬廣的心胸面對生活的起伏。這些心靈的啟示將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從容不迫,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Thumbnail
在這快節奏的時代中,人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應學會停下腳步,尋找內心的寧靜。例如透過靜心、運動、親近大自然以及與親友共度時光,這些都是讓我們重新與自己連接的方法。
Thumbnail
在這快節奏的時代中,人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應學會停下腳步,尋找內心的寧靜。例如透過靜心、運動、親近大自然以及與親友共度時光,這些都是讓我們重新與自己連接的方法。
Thumbnail
在今日快速變化的社會,工作與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然而,積極面對重重壓力的秘密就在於培養內心的"鬆弛感"。本文就探討了如何通過五個面向來養成鬆弛心態:
Thumbnail
在今日快速變化的社會,工作與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然而,積極面對重重壓力的秘密就在於培養內心的"鬆弛感"。本文就探討了如何通過五個面向來養成鬆弛心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