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賽亞》清唱劇由來簡介
《彌賽亞》對韓德爾來說,確實就是「救世主」。當時韓德爾歸化英國,風光過一段日子;但一七四一年的韓德爾是一個債台高築,躲在家中不敢出門的過街老鼠。一有人敲門,他的心跳就加速。 一天,房門被敲響,韓兄戰兢地開了門,是他朋友查理‧詹尼斯託人捎來一封信,內有一篇他寫的詩。這篇詩取材於多處聖經經文,經由詹尼斯文筆述說基督耶穌的降世、受苦、升天、末世的拯救、榮耀及神永遠的掌權。他請韓德爾用此詩篇譜一首清唱劇,而韓德爾讀後亦非常感動,立刻動筆譜曲。
韓德爾不眠不休地用了二十四天完成這清唱劇的譜曲,他自己覺得這二十四天中,靈感不斷地湧出,他說:「 我想我實在看到了整個天堂就在我面前,我也看到了偉大的神」(I did think I did see all Heaven before me and the great God himself)。1742年,韓德爾到愛爾蘭,在都柏林首演「彌賽亞」。自此,這齣清唱劇就成為復活節及聖誕節必演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