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幫你看透人生、自渡 -相信與活在當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思念與牽掛

「孩子過早地離開世界,心裡總會湧上一股酸楚」。生命是那麼脆弱、無常。年輕的生命還沒盡情揮灑人生就離開,孩子的影子彷彿還在眼前,但轉眼間,只剩下記憶中的一點餘溫,腦中不時回放點滴,放一次,心痛一次…!

 

急診室醫師的宣告,判定了從此陰陽兩隔;從無法接受的天崩地裂椎心刺骨的痛,到生活中不時想起的以淚洗面,儀式雖已圓滿,雖然時間是最好的療傷止痛藥,但只是「逃避與壓抑不去想」,腦中出現熟悉的家中場景、熟悉的路徑、看到其他家庭同齡的小孩、辦儀式的畫面,都會突然跳出來的刺痛心扉,讓淚腺無限制地打開。工作中,在辦公室想哭但不能哭給同事看,要假裝堅強,其實心已千瘡百孔了,怎麼往下走呢? 如何做到「放下」呢?面對這樣的無法挽回,究竟該如何面對?

當子女與自己的緣分消逝,這是一個極為沉重且艱難的課題,如何面,這是充滿了情感的複雜性和痛苦。雖然時間是最好的療傷止痛藥,但當下發生時,做為父母的人,體會到椎心刺骨之痛,及如何走下去,有時也會無語問蒼天:「這輩子沒做壞事,為何是我?」有一說法:緣分的起滅,從能量、因果、 量子糾纏可以更理解親人的生死之間乃至前世今生的關係。理解之後,可以更為釋懷,緣分的幻滅。而能量不滅,親人依然存在,只是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

為何會發生?

筆者從AI、量子糾纏、因果論的聯繫的角度來看,並以佛學經典來解釋。當子女與自己緣滅(生命消逝)時,這種現象從科學、哲學與宗教的多重視角來看,蘊含著深刻的原因與意義。

AI、量子糾纏、因果論的聯繫角度,結合佛學經典,我們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為何會發生,並從中獲得啟發。解釋如下:

一、AI、量子糾纏、因果論的角度

1. AI智能:緣滅的系統觀:

AI的運作展現了關係的複雜性與條件性:

  • 關係的條件性: 子女與父母的緣分如同一套運行的系統,由基因、環境、選擇等變數驅動。當某些條件不再滿足時,系統的連結便可能終止。(如家庭環境改變、疾病、外在環境影響:壓力等)
  • 系統的不可預測性: 即使AI能預測某些趨勢,但因變數繁多,仍無法完全避免突發事件,象徵生命的不確定性。

緣滅是一種條件消解的結果,提醒我們珍惜現存的條件,並接受其終結的自然性。AI當資料不足時,所建立的預測模式可能失真;如沒有計算到前三世及因果業力(Noise變數)的條件變數影響,預測會失真,因此模式需要不定期修正。

 2. 量子糾纏:緣滅與連結的平衡

量子糾纏說明了兩個粒子間的深層關聯,即使分離仍能彼此影響。然而:

  • 相互關聯的終結: 當能量場或條件發生重大改變,這種連結可能弱化甚至瓦解,象徵緣分的消解。
  • 轉化而非終結: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生命的消逝並非終結,而是能量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影響仍存於更深層的「場域」。

緣滅並非真實的斷裂,而是連結的形式與意義進入另一種狀態。如身體雖消逝,但是仍有意識的連結(如思念、夢境、場景連結等)。

 3. 因果論:緣起緣滅的自然律

佛學的因果論指出,任何現象都來自於因緣聚合,而其消逝則來自於因緣散滅:

  • 前世因果: 親子緣分源於過去的因緣,可能是恩情,也可能是業力的糾纏,當果報成熟,緣分便會終止。
  • 無常法則: 佛陀教導「諸行無常」,一切事物都在成住壞空的循環中,緣滅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

緣滅的發生是因緣條件改變的結果,是宇宙運行的自然表現。

二、佛學經典的解釋

佛學經典中,對緣起與緣滅有深刻的闡釋,能為我們提供精神上的理解:

1. 《楞嚴經》:生滅如幻

《楞嚴經》中提到:「諸法本無生,因緣和合故,名為生滅相。」

2. 《法華經》:無生無滅的智慧

佛陀說:「諸法實相者,不生不滅,不常不斷。」

3. 《金剛經》:不執著的超越

《金剛經》提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生命的緣起與緣滅可從AI、量子糾纏及因果論解讀。AI強調生命的複雜條件與不可預測性,提醒我們珍惜當下;量子糾纏則象徵緣滅為能量轉化,非真正終結;佛學因果論指緣起緣滅為自然律。經典如《楞嚴經》與《金剛經》教導無生無滅、無所住心,讓我們接受緣滅的無常,進而超越執著,活在當下的智慧中。

 

我該怎麼做?

一、選擇相信,才能放下

相信無常與因緣

相信他在另一個世界

相信我們做的是對他好

相信他有另一個美好旅程

只有相信,才能放下

 二、活在當下,才能往前

生命充滿無常與變化,過去已無法挽回,未來又難以預測,唯有活在當下才能找到繼續前行的力量。筆者深知,前行的路途或許漫長,但唯有學會放下,接受生命的無常,才能重拾動力。

1. 放下與接受

無常是生命的本質,筆者選擇接受這一點,放下對過去的執著與悔恨。生命中的挑戰與失落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但我們的選擇決定了如何面對它們。學習放下,是為了騰出心靈的空間,讓新的可能性進入。

2. 責任與動力

活在當下並不意味著逃避,而是背負應有的責任。筆者的當下是對家庭與工作的承諾,這種責任感不僅是負擔,更是前進的動力。努力照顧自己和家人,讓生活重回正軌,才能進一步向外擴展,做出對社會有意義的貢獻。

3. 分享與貢獻

筆者的目標不僅是自我療癒,更希望將走出傷痛的經驗分享給更多人,透過法布施,讓自己的故事成為他人面對挑戰的啟發。或許每個人的經歷不同,但人心相通,分享經驗與智慧,便能幫助更多人找到屬於他們的希望與勇氣。

筆者將繼續在生活中體悟,並不斷分享自己的經驗,願這些分享能為他人帶來光明,並一同探索生命中的無限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渡塵行者的沙龍
1會員
1內容數
從AI、量子糾纏、因果論的聯繫角度,結合佛學經典解釋人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時間雖然終究會過去,但是痛苦不盡然會因此消散,可能會在另一個人的生命裡延續。
Thumbnail
時間雖然終究會過去,但是痛苦不盡然會因此消散,可能會在另一個人的生命裡延續。
Thumbnail
隨著歲月成長 你會意識到家不是一個地方, 而是一種心境。 當我們握緊的越多失去的反而更多 學會放手吧。 隨著歲月成長 你會更清楚地看到自己, 那個總是過於這樣或那樣的女孩, 其實她一直都是她需要成為的樣子。 讓她走出來。 隨著歲月成長 你會讓簡單的事情變得重要,
Thumbnail
隨著歲月成長 你會意識到家不是一個地方, 而是一種心境。 當我們握緊的越多失去的反而更多 學會放手吧。 隨著歲月成長 你會更清楚地看到自己, 那個總是過於這樣或那樣的女孩, 其實她一直都是她需要成為的樣子。 讓她走出來。 隨著歲月成長 你會讓簡單的事情變得重要,
Thumbnail
年少不知愁的孩子 不滿足的年紀 尋夢追愛的日子 一旦歲月流轉紅顏老去 懂得哭笑回憶時 才懂得老成最美 學庸95.10.23/12:23
Thumbnail
年少不知愁的孩子 不滿足的年紀 尋夢追愛的日子 一旦歲月流轉紅顏老去 懂得哭笑回憶時 才懂得老成最美 學庸95.10.23/12:23
Thumbnail
年輕時不懂 為何人終究會分離 到了一定的年紀才明白 聚散離合 不過是人生的常態
Thumbnail
年輕時不懂 為何人終究會分離 到了一定的年紀才明白 聚散離合 不過是人生的常態
Thumbnail
"…別讓成長的傷,成為你的人生標籤!…坐上時光機,開啟人生重塑之旅!從成長歷程發掘,情感缺失遺落的碎片,用你喜歡的方式陪自己長大…透過檢視從出生到成年的感情需求和缺塊,進而了解自己負面情緒的起因、面對壓力和挫折時的反應源由,藉此撕下你無意識為自己貼的「壞標籤」,包含了影響你看待世界的眼光、經營的感情
Thumbnail
"…別讓成長的傷,成為你的人生標籤!…坐上時光機,開啟人生重塑之旅!從成長歷程發掘,情感缺失遺落的碎片,用你喜歡的方式陪自己長大…透過檢視從出生到成年的感情需求和缺塊,進而了解自己負面情緒的起因、面對壓力和挫折時的反應源由,藉此撕下你無意識為自己貼的「壞標籤」,包含了影響你看待世界的眼光、經營的感情
Thumbnail
現在回想起童年,有些記憶好像變得模糊, 我不太清楚確切發生的事情,但至今想起, 過去好像一點一點在影響著我現在的生活。 當我說出:「我只是想要你給我一點稱讚與鼓勵。」好像有點羞恥感。 好像長大以後,所有東西都要自給自足,因為曾經被拒絕就害怕開口, 就再也不向他人告知自己內心真心
Thumbnail
現在回想起童年,有些記憶好像變得模糊, 我不太清楚確切發生的事情,但至今想起, 過去好像一點一點在影響著我現在的生活。 當我說出:「我只是想要你給我一點稱讚與鼓勵。」好像有點羞恥感。 好像長大以後,所有東西都要自給自足,因為曾經被拒絕就害怕開口, 就再也不向他人告知自己內心真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