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孩子們教我的事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故事三、同理─她其實不是故意的

第一次見到○芳,是在去年以小組方式入園觀摩學習的時候,當天她的巡迴輔導老師在抽離教學時因○芳的分心、躁動,無法好好地完成教學,她被冠上無法遵守規範、學習動機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行為問題。

今年這孩子成為我的個案,在經過一個暑假的到宅療育及自身的生理發展後,她的認知學習能力已略有提升,然而社會情緒面之問題仍導師頭痛不已。剛開始進行抽離教學時,○芳仍然維持著第一次見面時的躁動與不受控制,我們一開始總先入為主地認為她出生在高風險家庭,欠缺行為規範;漸漸地她已明白我的原則─只要認真的參與,在課程結束後便能一起看繪本、畫畫。在一兩個月內我感受到她有種無法預期的潛能,透過繪本共讀跟讀後繪畫分享,她使用的色調、內容越顯豐富,她能在一個禮拜後再次講述繪本內容,她能一一完成指令並專心地坐著,誰說她有學習障礙及情緒行為問題呢?

raw-image


有一天我入園時,導師告知○芳幾天前無預期的在學校抽蓄昏倒,緊急送醫後家長認為只是吃感冒藥導致的緣故,未再深入追蹤檢查。那天○芳顯得略為呆滯,但仍很認真地進行運筆練習與繪畫活動,我看著她的手劇烈地抖著,使勁地控制筆順,問她「哪裡不舒服嗎?」她只是緩慢地說:「沒有不舒服」;她一邊畫著畫一邊述說畫裡的情境─媽媽在曬衣服、爸爸拿菜刀切東西、我跟弟弟在玩…。課程結束後,我將她這學期的繪畫本拿給媽媽看,想讓她從中明白就醫診斷檢查的必要性、急迫性,媽媽悠悠地說:「吃感冒藥的關係啦!」那一刻,我明白了孩子跟老師的無奈。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早療特教的公平正義與無聲吶喊
1會員
6內容數
早療特教的公平正義與無聲吶喊 特殊需求孩子的不特殊需求 爸媽們的資訊交流與整合 看到每個孩子的寶藏 提供庇護與喘息 愛與和平
2024/12/04
故事二、快樂的家庭是孩子的願望 很多時候家長總以為孩子只要沒有生理上的病痛便能健康成長,這個孩子叫○慈,生長在高風險的家庭中,靜默寡言、團討課時總自顧自地玩著手,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能被抽離到其他教室上課。有一天媽媽帶著社工來到學校,那時她的世界已因婆媳戰火而顛覆著。 自從奶奶搬來同住後,○慈陷入一
Thumbnail
2024/12/04
故事二、快樂的家庭是孩子的願望 很多時候家長總以為孩子只要沒有生理上的病痛便能健康成長,這個孩子叫○慈,生長在高風險的家庭中,靜默寡言、團討課時總自顧自地玩著手,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能被抽離到其他教室上課。有一天媽媽帶著社工來到學校,那時她的世界已因婆媳戰火而顛覆著。 自從奶奶搬來同住後,○慈陷入一
Thumbnail
2024/12/04
四、那些孩子們教我的事 最後,我想透過這一年半以來感受到的一些小事,來呈現我在早療工作中的反思與學習,進而揭露我在這工作中的態度及成長。 故事一、因材施教 ○璉與○瑋是我最掛心的雙胞胎兄弟,一開始是對於同卵雙胞胎、同為疑似自閉症的案例感到有趣,我以為他們就是彼此的複刻,只是身在不同班級,想不到
Thumbnail
2024/12/04
四、那些孩子們教我的事 最後,我想透過這一年半以來感受到的一些小事,來呈現我在早療工作中的反思與學習,進而揭露我在這工作中的態度及成長。 故事一、因材施教 ○璉與○瑋是我最掛心的雙胞胎兄弟,一開始是對於同卵雙胞胎、同為疑似自閉症的案例感到有趣,我以為他們就是彼此的複刻,只是身在不同班級,想不到
Thumbnail
2024/12/04
二、回歸‧動機 成為社會新鮮人後,我以為我這輩子就是要在NGO組織打滾了。但那日,一個擦肩而過的陌生人又喚起埋藏我內心的問號─我到底可以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 那日,我在台中市東勢區的便利商店排隊等著結帳。「啪!啪!」的劇烈巴掌聲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好奇地往旁邊望去,一個年約20歲的青年站在櫃台前等
Thumbnail
2024/12/04
二、回歸‧動機 成為社會新鮮人後,我以為我這輩子就是要在NGO組織打滾了。但那日,一個擦肩而過的陌生人又喚起埋藏我內心的問號─我到底可以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 那日,我在台中市東勢區的便利商店排隊等著結帳。「啪!啪!」的劇烈巴掌聲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好奇地往旁邊望去,一個年約20歲的青年站在櫃台前等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