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在小區的家庭美髮院修剪頭髮,當我的部分快完成時,下一位的顧客已經在等待區稍候了。小區的美髮院有一種特色,便是幾條街內的訊息交換站。說時遲那時快,接續一位阿嬤帶著Baby來修瀏海。但設計師說,「下次再修,因為還不夠長…」,阿嬤離去前,在場的女性便對來訪的嬰兒感到興趣,紛紛想去逗弄她,但她的行為表現透露出不喜歡的情緒——陌生人焦慮。是的,1.5歲的寶寶的確如此,這是正常的。
待阿嬤離去,幾位女性聊起剛剛那一幕:「她已經不像以前那樣開心了…應該…心理有創傷…」、「是啊,多少有影響,真可憐,沒有媽媽在身邊…」,「這些都是命啊!選擇投胎時,沒有…」。
這對嬤孫相依為命,孩子的媽因為過失,導致失去另一個孩子,現在入獄服刑中。小區是藏不住秘密的,知道實情的人,不在少數。知道的人大多投以同情悲憫的關注,但,我認為不必如此。兒童的成長發展有一定的時程,雖然並非每個都一樣,但我們只要持續、穩定的給予關懷和愛,她是可以長成擁有自信、自尊的完整的人。
在我們身邊不乏這樣勵志的故事,「為什麼有人已經面臨生活中巨大無比的壓力事件,而那人仍不會出現崩解現象,反而還看見他活得更好?」那股力量稱之為「復原力」。
復原力理論起源於Werner 與Smith(1982, 2001)於1950年代在夏威夷對出生弱勢家庭的698名嬰兒,進行長達60年的縱貫研究;他們發現有近三分之一 的弱勢兒童少年在成年後表現出對抗逆境的正向發展結果,其在生活中均有使其足以避免陷入負面發展結果的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
而其中有一項保護因子就是「家庭的連結」,只要家庭內還有其他重要他人,而且可以重塑溫馨和諧與充滿凝聚力的家庭生活,即使父母不在身邊,隔代教養與孩子有正向積極高品質的互動,呈現較為安全依附的關係,這都是復原力的保護因子,擁有這些即便處於逆境並不會讓孩子產生偏差行為的。
所以,我們會發現,常有人拿著眼前的故事過度同理,其實沒必要的,如果願意多付出什麼的,不如形成一個社區力量讓彼此在需要幫助時,偶爾當個替手或協助人,也是一種很好的愛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