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改變飲食提高生產力

YC-avatar-img
發佈於短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追求工作生產力的同時,你想過從「飲食」出發嗎?


任何的工作生產力方法,都必須建立在良好的身體狀態之下,換句話說,好的身體素質,讓你有更多能量、以及更健康的心態能面對複雜的挑戰。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這本書的作者 Chris Bailey 花了一整年的時間,用自己的身體實驗了無數提高生產力的招數,其中一招就是調整飲食內容。


例如,改喝黑咖啡,不再加奶精和糖、只吃粉末狀的代餐、把早餐的香腸改成菠菜這類的蔬菜等等。


在經過實驗之後,他歸納出兩種飲食原則:

1. 多吃未加工過的食物。

2. 一旦感覺飽了,就停止進食。


無論你採用什麼飲食方法,重要的還是那件事:有意識地去做實驗,去找出適合自己身體、又能提高能量的最佳解。這一點,也與高效原力作者 Ali Abdaal 所主張「樂於擁抱實驗」的論點不謀而合。


你曾想過你的飲食習慣如何影響你的一日能量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書山有路
23會員
18內容數
閱讀像走進大山,這裡不寫整本書的書評,而是捕捉那些在書中偶遇的啟發,寫給自己,也寫給還沒入山的人。
書山有路的其他內容
2024/12/19
我們渴望認同,卻也享受孤獨帶來的權力。 在探索個人主義的主題時,我想起年初看到一篇談論「孤獨」的文章。 大意是在說,年輕人是最容易感到孤獨的族群,而孤獨是一種自戀的剛需,而社會化則是讓我們的自戀慢慢戳破,當我們發現自己和別人沒有什麼不一樣,才會真正與人產生連結。
2024/12/19
我們渴望認同,卻也享受孤獨帶來的權力。 在探索個人主義的主題時,我想起年初看到一篇談論「孤獨」的文章。 大意是在說,年輕人是最容易感到孤獨的族群,而孤獨是一種自戀的剛需,而社會化則是讓我們的自戀慢慢戳破,當我們發現自己和別人沒有什麼不一樣,才會真正與人產生連結。
2024/12/18
現在是注重個體大於群體的個人主義時代。 從二十一世紀以來,所有人突然對「快樂」大感興趣,根據這些準則,每個個體都是(也應該是)自由的、有謀略的、負責的、自主的,他能夠任意掌控自己的心理狀態,實驗自己的興趣,以及追求人人與生俱來的人生目標:獲得想要的幸福快樂。
2024/12/18
現在是注重個體大於群體的個人主義時代。 從二十一世紀以來,所有人突然對「快樂」大感興趣,根據這些準則,每個個體都是(也應該是)自由的、有謀略的、負責的、自主的,他能夠任意掌控自己的心理狀態,實驗自己的興趣,以及追求人人與生俱來的人生目標:獲得想要的幸福快樂。
2024/12/16
快樂的經驗可以增強或減弱,「表達」和「回顧」都是一個簡單的好方法。 如果說快樂、愉悅的情緒可以促進生產力,我們可以如何善用現有的快樂經驗?
2024/12/16
快樂的經驗可以增強或減弱,「表達」和「回顧」都是一個簡單的好方法。 如果說快樂、愉悅的情緒可以促進生產力,我們可以如何善用現有的快樂經驗?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