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必學:如何用故事化思維提升學術表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寫作和研究並不是單純的數據堆疊,而是用一個清晰、有吸引力的故事來表達你的想法。特別是對理工科碩博士生來說,學會將研究轉化為「故事」,能讓你的論文、簡報和答辯更具說服力。

raw-image


以下是根據 National Geographic 的「故事元素」,分解出的 5 個步驟,幫助你將研究內容打造成有力的故事。


▋1. 提出你的核心問題 (What is your question?)


每個好故事都源於一個關鍵問題。問問自己:

• 我的研究想解決什麼問題?

• 是不是有某個事件或議題需要透過我的研究來討論?


範例:

如果你的研究是關於新型電池技術,問題可以是:「如何讓電池更環保、更高效?」

這個問題會成為你的研究主線,幫助你聚焦內容。


▋2. 收集資料與分析數據 (Acquire information—Analyze data)


當你確定問題後,下一步是收集資料,深入研究:

• 查閱線上數據庫,收集相關文獻。

• 訪問專家或學者,了解不同的觀點。

• 使用第一手數據(如實驗結果)來支持你的故事核心。


技巧:

把數據視為「故事的素材」,記住:你不是堆砌數據,而是用它們來說明一個故事。


▋3. 組織你的思路與資訊 (Organize your thoughts and information)


當資料收集完成,開始整理你的素材:

• 列出研究的主題和重點,形成簡單的大綱。

• 記錄每個章節或段落的目標,比如「這部分是要說明我的方法」或「這裡要強調結論的重要性」。


行動建議:

嘗試將大綱視為「故事板」,像電影一樣逐步構建出每個場景。


▋4. 擁抱修改 (Embrace revisions)


沒有人能一次寫出完美的故事或論文。修訂是故事打磨的必要過程:

• 對每一段落問自己:「這部分是否緊扣核心問題?」

• 找到薄弱的地方,再回頭補充或修正資料。


避免過度修改:設定一個修訂期限,避免陷入無止盡的「微調」。


▋5. 採取行動,傳達故事 (Take action)


當故事完成,下一步是選擇合適的傳達方式:

• 針對目標受眾調整表達方式,比如在答辯時,用簡單直觀的圖表向非專業人士解釋你的結論。

• 使用多媒體工具,如影片、網站或動態演示,讓故事更具吸引力。


**思考:**誰需要看到這個故事?研究成果可以解決哪些實際問題?這些問題將幫助你打造有影響力的學術表達。


總結:故事化表達的5個關鍵步驟

1. 提出問題:你的研究核心是什麼?

2. 收集資料:用數據與資訊支持你的故事。

3. 組織內容:用大綱和故事板構建邏輯。

4. 修訂打磨:強化重點,刪減多餘內容。

5. 傳達故事:選擇最合適的方式呈現。


學會用故事講述你的研究,不僅讓你的學術成果更有吸引力,也能幫助你更有效地傳遞核心思想!

avatar-img
534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無數的新聞、頭條充斥我們的生活。但對於碩博士生來說,過多的新聞只會分散注意力,讓人感到焦慮和疲憊。與其浪費時間刷新聞,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更深度、更有價值的事情上——讀書。 記住這條法則:多讀書,少看新聞。以下是3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這麼做會讓你更專注、更高效。 ▋
在學術生涯中,我們常常會給自己過高的期望,追求每件事都做到完美。然而,完美主義不僅會讓你壓力倍增,還可能讓你止步不前,無法真正完成重要的工作。 真正的關鍵是:專注於「進步」而非「完美」。 以下是3個建議,幫助你在學術道路上放下完美主義,專注於穩步進步。 ▋1. 接受不完美的草稿 (
寫論文聽起來壓力山大,但其實這件事可以拆解成幾個簡單的步驟。只要把目標一步步拆小,就能讓看似困難的論文工作變得可行。 以下是寫好論文的 3 個關鍵步驟,幫助你從零到完成! ▋1. 要想寫好論文,只需要對一篇好的草稿加以修改 論文的最終版本從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反覆修改的結果。所以
論文中最關鍵的部分之一,就是實驗流程。但很多人寫起來不是太簡單,就是太複雜,讀起來像加了糖又灑了一堆碎冰,喝完只想翻桌。 其實,寫實驗流程的秘訣很簡單——要像奶蓋綠茶一樣,層次分明,剛剛好! ▋1. 奶蓋層:概述你的實驗流程大方向 • 核心心法: 開頭簡單描述實驗的整體設計,讓讀者快速理
攻讀研究所學位,很多人一開始總是希望做到**「完美無瑕」**,不交初稿就覺得自己對不起導師,不交實驗報告就覺得辜負自己。 但其實,研究所的成功並不來自於追求完美,而是來自於每天穩定的行動。 ▋1. 完美無瑕,往往是最大的拖延藉口 • 很多碩博士生因為害怕做不好,甚至不敢開始,總覺得*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無數的新聞、頭條充斥我們的生活。但對於碩博士生來說,過多的新聞只會分散注意力,讓人感到焦慮和疲憊。與其浪費時間刷新聞,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更深度、更有價值的事情上——讀書。 記住這條法則:多讀書,少看新聞。以下是3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這麼做會讓你更專注、更高效。 ▋
在學術生涯中,我們常常會給自己過高的期望,追求每件事都做到完美。然而,完美主義不僅會讓你壓力倍增,還可能讓你止步不前,無法真正完成重要的工作。 真正的關鍵是:專注於「進步」而非「完美」。 以下是3個建議,幫助你在學術道路上放下完美主義,專注於穩步進步。 ▋1. 接受不完美的草稿 (
寫論文聽起來壓力山大,但其實這件事可以拆解成幾個簡單的步驟。只要把目標一步步拆小,就能讓看似困難的論文工作變得可行。 以下是寫好論文的 3 個關鍵步驟,幫助你從零到完成! ▋1. 要想寫好論文,只需要對一篇好的草稿加以修改 論文的最終版本從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反覆修改的結果。所以
論文中最關鍵的部分之一,就是實驗流程。但很多人寫起來不是太簡單,就是太複雜,讀起來像加了糖又灑了一堆碎冰,喝完只想翻桌。 其實,寫實驗流程的秘訣很簡單——要像奶蓋綠茶一樣,層次分明,剛剛好! ▋1. 奶蓋層:概述你的實驗流程大方向 • 核心心法: 開頭簡單描述實驗的整體設計,讓讀者快速理
攻讀研究所學位,很多人一開始總是希望做到**「完美無瑕」**,不交初稿就覺得自己對不起導師,不交實驗報告就覺得辜負自己。 但其實,研究所的成功並不來自於追求完美,而是來自於每天穩定的行動。 ▋1. 完美無瑕,往往是最大的拖延藉口 • 很多碩博士生因為害怕做不好,甚至不敢開始,總覺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先選擇有興趣的主題慢慢聚焦(研究動機) 回答論文題目關鍵詞語擇定的理由(研究動機、文獻探討) 參考、比較類似主題論文研究方法(文獻探討、研究方法) 研究題目背景資料(研究動機、文獻探討) 相關概念形成歷程(研究動機、文獻探討) 找到類似的碩博士論文參考篇章架構 擬定小標題(目錄) 避開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我們都讀過不少書, 看過不少知識型影片, 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少科學訓練 我們腦袋裡面其實裝了很多「知識」、「觀念」 包括:如何做筆記、 如何摘要書本重點精華、 如何學好一門知識、 如何讀出文章作者的言外之意、 如何探索自己的情緒與想法、 如何分析當下情況的優劣、 如何做好計畫時
Thumbnail
本文介紹進行研究的三個主要角度:靈感驅動、數據驅動和文獻驅動。透過瞭解每種方法的具體作法及其各自的優缺點,研究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大學生寫研究論文, 一個常見的毛病, 是不知道什麼是「清楚的段落」。 原則上,在研究論文裡面, 每一個段落要說的話, 都需要有根據有來源。 沒有根據來源的段落, 講的內容經不起推敲, 就更不可能是清楚的段落。 為了讓自己說的話清楚, 管理根
學術寫作是一門實用,但難以傳授的技術! 本文將分享我如何幫助學生,在3至6個月內完成他們的第一篇研究論文。 這裡分享我學習華楠的《如何打造創意生產的流水線》後,獲得對學術寫作的三個關鍵啟發 ▋啟發1 - 零配件生產過程:拆解論文結構 學術論文最基本包含五個部分:導入、文獻、方
對於那些覺得基礎科學研究離實際應用太遙遠的人來說, 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你的看法。 理解科學研究如何轉化為社會可用的技術, 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支持並推動創新。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三個故事, 看看這些看似抽象的研究是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 ▋故事一 - 從學院到產業的轉變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透過具體案例展示如何將新學的知識與現有知識體系結合,並解決現實問題。
Thumbnail
論文到底要怎麼讀?本文介紹論文三步驟,幫助研究生快速理解論文內容。第一步是快速掃描論文結構,第二步是瞭解整個研究的流程圖、證明等細節,第三步是換位思考,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呈現論文內容。透過這種方法可以幫助研究者更全面地理解論文內容。
Thumbnail
在學術寫作中,掌握「關鍵字閱讀」技術至關重要。 對於學術研究者來說, 有效地從大量的學術文獻中提煉出核心資訊是一項挑戰。 關鍵字閱讀不僅可以幫助你避免被不必要的細節所淹沒, 還能讓你更聚焦於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資訊。 結合「書目卡 Bibcard」的使用, 這種閱讀方式能夠大大提高你的閱讀效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先選擇有興趣的主題慢慢聚焦(研究動機) 回答論文題目關鍵詞語擇定的理由(研究動機、文獻探討) 參考、比較類似主題論文研究方法(文獻探討、研究方法) 研究題目背景資料(研究動機、文獻探討) 相關概念形成歷程(研究動機、文獻探討) 找到類似的碩博士論文參考篇章架構 擬定小標題(目錄) 避開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我們都讀過不少書, 看過不少知識型影片, 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少科學訓練 我們腦袋裡面其實裝了很多「知識」、「觀念」 包括:如何做筆記、 如何摘要書本重點精華、 如何學好一門知識、 如何讀出文章作者的言外之意、 如何探索自己的情緒與想法、 如何分析當下情況的優劣、 如何做好計畫時
Thumbnail
本文介紹進行研究的三個主要角度:靈感驅動、數據驅動和文獻驅動。透過瞭解每種方法的具體作法及其各自的優缺點,研究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大學生寫研究論文, 一個常見的毛病, 是不知道什麼是「清楚的段落」。 原則上,在研究論文裡面, 每一個段落要說的話, 都需要有根據有來源。 沒有根據來源的段落, 講的內容經不起推敲, 就更不可能是清楚的段落。 為了讓自己說的話清楚, 管理根
學術寫作是一門實用,但難以傳授的技術! 本文將分享我如何幫助學生,在3至6個月內完成他們的第一篇研究論文。 這裡分享我學習華楠的《如何打造創意生產的流水線》後,獲得對學術寫作的三個關鍵啟發 ▋啟發1 - 零配件生產過程:拆解論文結構 學術論文最基本包含五個部分:導入、文獻、方
對於那些覺得基礎科學研究離實際應用太遙遠的人來說, 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你的看法。 理解科學研究如何轉化為社會可用的技術, 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支持並推動創新。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三個故事, 看看這些看似抽象的研究是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 ▋故事一 - 從學院到產業的轉變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透過具體案例展示如何將新學的知識與現有知識體系結合,並解決現實問題。
Thumbnail
論文到底要怎麼讀?本文介紹論文三步驟,幫助研究生快速理解論文內容。第一步是快速掃描論文結構,第二步是瞭解整個研究的流程圖、證明等細節,第三步是換位思考,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呈現論文內容。透過這種方法可以幫助研究者更全面地理解論文內容。
Thumbnail
在學術寫作中,掌握「關鍵字閱讀」技術至關重要。 對於學術研究者來說, 有效地從大量的學術文獻中提煉出核心資訊是一項挑戰。 關鍵字閱讀不僅可以幫助你避免被不必要的細節所淹沒, 還能讓你更聚焦於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資訊。 結合「書目卡 Bibcard」的使用, 這種閱讀方式能夠大大提高你的閱讀效